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新教材的编写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首先,新教材教学内容降低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水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具体表现为淡化知识点内容。与旧版初中语文教材相比,新教材淡化了语法的学习,同时不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另外还删除了教师普遍认为非常重要的,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必须具备的知识点[1]。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产生一定得影响。
其次,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不合理,系统性不强,教材编排上不利于教、不利于学,内容呆板,选文意图不明确,课文与课文之间缺少内在联系,缺少科学的内容序列,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意义的系统,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少明确的指向。
最后,新课程价值取向倾向于城市,不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学。具体表现:一是过于强调学生综合实力;二是教材内容脱离农村实际生活。
2 新课程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 新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少人文性
语文不仅仅是交流工具,表达信息的手段,它还承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而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从突出工具性向突出人文性转变,侧重人文。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教育的人文化是可不容辞的,它可以贴近学
- - 总结资料
- - -.
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然而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出现过分重视教学过程、教学课件的使用,忽略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等错误倾向,图像化的课件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不能取代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当今语文课堂应该加强人文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
2.2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堂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貌合神离现象,表现为过分强调合作探究、自由学习,忽视实际效果。
3 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3.1 评价的目的偏离
现今语文教育评价体系仍建立在应试教育观念之上,导致教育评价以甄别、选拔为目的,而不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这种论文联盟.LWLM.整理行为过于功利化的评价体系,它所关注的不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把考试成绩量化作为整个语文教学上的唯一标准。这是对教育目的、功能的曲解。
3.2 评价方式单一
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因此,需要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来完成学生
- - 总结资料
- - -.
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而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评价基本上都是重结果而轻过程,评价结果数据化,对语文教学成效、学生掌握程度一律以数据量化,用单纯的量化来衡量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掌握程度。
3.3 评价标准片面
现代语文教育评价把固定的、标准化的学科基础知识作为评价标准,这就造成语文教育评价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XX趣,从而诱导学生走上片面发展的道路[2]。
3.4 评价主体边缘化
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与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语文教学评价表由教育部门统一印制,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是以标准答案为标准,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这样就使评价的结果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任何一种不全面、不客观的评价结果,都会对语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3]。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育自身确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伴随着新举措的产生而产生,存在于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的不合理之处显而易见。事实上,首先,它是一种社会行为,课程与教学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且是全社会的事;其次,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种组织行为,社会整体联动和组织化行为的强加介入,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保障。然而必须承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的整体联动和组织化行为的强力介入方面,准备不充分、设计不合理、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显著,导致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问题的产生。
- - 总结资料
- - -.
参考文献
[1]黄姝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3):28-30,46
[2]曾定平,邹永祥.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教育现状[J].读与写,2009,6(2):89-90
[3]曾定平,邹永祥.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育评价观的转变[J].读与写,2009,6(3):108,138
(作者单位:XX省公主岭市X房子中学)
转贴于论文联盟 .lwlm.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都把振兴教育作为应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国策,开展深入持久的教育改革。针对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具体情况,教育部决定“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结合近几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及自己的实践经验,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记叙文、散文、诗歌、说明文、小说、议论文、寓言各种不同文体的教学、配置比例与文章选择,如阅读、鉴赏、评价等过程与方法,如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培养及实施。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 - 总结资料
- - -.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下面笔者就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培养及实施对策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问题的背景
1、社会背景
知识对人类的生产、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只有会从事知识、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工作的劳动者,才能更好适应国际竞争。当前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同时,人类还面临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重大问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2、历史背景
历史上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其目标大多是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需要而确定,并没有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强化,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所占比重过大,活动课程比重太小。学科间缺乏整合,综合课程比例极低。课程内容繁、难、偏、旧,难以反映时代的发展,制约了未来人才的培养。教学成了教师教书、学生背书的过程,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被动的学习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丧失。学生的批判意识、探究意识、以及动手能力、实践
- - 总结资料
- - -.
能力得不到培养。简单的评判标准,抑制了多向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
3、现实背景
中国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如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国,要改变现状,其关键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于是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其培养的人才是创造型、复合型、合作型、个性化的人才,必须具备主体适应能力;必须具备主体创造能力;必须具备主体实践能力。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语文教学最真实的写照。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所谓的“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成了最真实的谎言。当全球教育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时,综合性学习也就进入了语文教学中来。
二、问题的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而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正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1、在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方面不够。
传统教育以专制主义为主,讲究原则,学生只能简单地服从教师,这种教育严重妨碍
- - 总结资料
- - -.
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不断丰富,人生观、世界观在逐步形成,对自我、对人生、对社会形成了初步认识,其个性也在逐步形成。个性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先天生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人格培养、陶冶,唯有通过人的多种主体活动,践行、体验才能形成、巩固和完善。
2、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理论与实践未达到有机统一。
长期以来,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化的弊病,学生仅靠书本知识这一间接经验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难以发展创新、探究、综合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综合性活动主X走出课堂,走上社会,为学生的个性养成提供条件。通过语文综合性活动,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学生的认识倾向、社会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X、思维方式、感情世界等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
对于学生而言,书本知识只是一种间接经验。学科教学存在着脱离实际生活,忽视直接经验积累等局限,学生所学的不是完全的知识。而综合性活动的内容很多都是立足于生活实践,它能使学生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通过实践使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相结合,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真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3、关注学生的社会化,将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相隔离。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使人实现社会化。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了
- - 总结资料
- - -.
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真正做到“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参与和了解,密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超越了书本学习和知识学习的局限性,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就开始重视个性发展和个体的智慧,尊重儿童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主义教育家主X让儿童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观察力、求知欲、创造力并积累学习经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更加关注儿童,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提出“儿童中心论”、实验“活动课程”。以瑞士皮亚杰和美国布鲁纳为代表的教育观真正地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教育的问题,为综合性学习奠定了心理学基础。他们认为学生的主体认知结构和建构过程不能简单的靠教师教,而要通过学生的主动作用才能获得,因此提出了“发现学习”。20世纪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把个体的主题意识推到极致,认为教育是为学生个人自由的发展提供服务的。提倡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奠定了“综合性学习”倡导创造能力的理论基础。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一起探索其所不知道的过程,实现认知领域的拓展和延伸,而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师所知道的过程,提出“终生学习”“全人发展”等思路。加强教育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把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和人的一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注重教育理念的突破的同时,都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并
- - 总结资料
- - -.
试图依次作为突破口来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的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当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时候,当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然。于是,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XX省则把“综合活动”作为新课程七大学习领域之一。
2、确立正确的课改原则
内容的开放性原则:它不仅突破了文本及课堂的限制,而且也突破了学科的限制,使语文学习的内容和丰富的生活尽可能的贴近。
过程的实践性原则:传统的语文学习,强调的是知识传授,而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的参与,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方式的活动性原则:它强调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获得,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成长。
主体的自主性原则:它体现在应关心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实践性学习的内容,也体现在实践性学习中的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体验的学习活动之中,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展示自己,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坚持正确的综合性学习方法
案例研究法:选择人教版的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册)较贴近学生生活、身心、思维及知识水平的主题在课堂中演练,在期间搜集大量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进行全面、
- - 总结资料
- - -.
深入的分析研究,力求形成一定的模式,获得一定的经验,做出一定的反思。
行动研究法: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开展研究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且根据需要及时将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逐层展开研究,而且根据进度和具体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
观察研究法: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得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比如,设计观察量表等,在学生处在自然学习状态下对其学习的行为进行观察并获得事实资料。
实验研究法:根据综合性学习的原则几理论假设,在活动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观察学生在自然状况下的生成,以次精确地分析出现象之间因果关系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总之,在语文新课改中担负重要作用的综合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个性、提高语文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与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地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能力,最后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这对学生的最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澧县大坪中学 汪宗平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但是,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偏差:语文课堂是比
- - 总结资料
- - -.
过去活跃了,但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淹没了语文的本体。课堂上“语文”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有的语文课还是老路子,课文掰得比较碎,仍有“牵”的痕迹。有的学生负担仍比较重。老师普遍对考试比较担心。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习惯势力使然,二是语文课程评价改革工作滞后,三是对“课标”的理解不够全面。
出现这些问题怎么办呢?我认为采取下列对策或许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一、提倡简简单单上语文。
很多人认为,语文并不简单诚然,从语文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看,语文确实是复杂的,但怎么才能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就是“课标”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课标”里还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不啻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所以我们不要人为地把语文教育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将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逐一进行训练,试图用这样的教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完全是一厢情愿。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
这就好比新买的钢精锅,锃亮锃亮的,放在灶上煮饭,经过三五个月的烟熏火燎就变黄了。再过个把年,又进而变成褐色。几年后,锅底甚至变成黑色的了。学习语文就跟“熏锅底”的情形差不多。大家经常说“某人的语文修养如何如何”,这“修养”二字恰好道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 - 总结资料
- - -.
简简单单地上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头绪简化,目标单纯;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的东西;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二、语文老师要务本
这里的“本”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的本体;二是文本。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圣陶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或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我们讲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因为语文教科书是根据“课标”的精神来编写的,是对“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有人说,不能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
超越文本的提法固然不错,但要超越文本,首先必须研读文本,了解文本。如若对文本一知半解,何谈超越?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举一反三,如果“一”都没有举好,怎么能够反出“三”来呢?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如果教师对文本就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甚而至于南其辕而北其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有的
- - 总结资料
- - -.
教研组备课,一人备一个单元,然后互相交换,还美其名曰“资源共享”。钻研文本是自己与作者(其中还应包括编者)对话,怎么可以由别人来代劳呢?
现在大家谈预设与生成的很多。“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好比烧开水,只有到达了沸点,才有气泡冒出来。如果预设就不怎么充分,课上得像温吞水,哪里会有“气泡”冒出来?所以我认为,老师吃透了文本,有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进射出来的学习“场”。
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取代学生个人的阅读。
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要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流利。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
怎么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呢?我觉得有两点要引起注意:一是对课文的感悟要扣着读书进行,即所谓“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应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二是阅读感悟要忌琐碎。要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语来切人。还要鼓励多读,熟读成诵,以形成积累。并通过适当的迁移,引导运用。
三、语文老师要XX
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一真实、朴实、扎实。
- - 总结资料
- - -.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得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老师自己X读呢?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训练,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又何所得呢?
在教学研究中,也存在着追求浮华、不讲实效的问题。上研究课,追求观赏性、可看性,花样多了,务实少了。有些教学研究文章,追求所谓“学术性”,食“洋”不化,术语堆砌,故弄玄虚,让人读后不知所云。
我认为,上公开课,应提倡以平常心上常态课。搞课题研究也要倡导一种实事求是的风气。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即是研究的课题,自己的教学实践即是研究的过程,教学的效果即是研究的成果。提倡迈开自己的双脚,走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做研究,或者写文章,才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于人有用,于已有益。
四、语文老师的教学要有度
所谓有度,就是我们应当把着力点放在调整和深化我们的认识上,避免形而上学和片面性,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的。要实现重大变革,就得打破原有平衡,从而出现新的不平衡。随着变革的逐步深入,经过不断的调整,又建立起新的平衡。事物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中不断
- - 总结资料
- - -.
地发展、前进。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是如此。通过学习“课标”,认识提高了,理念更新了,便试图打破课堂旧模式,建立教学新秩序。当此破旧立新之时,难免会有一些失衡、失度乃至失控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学习文本,适当地做一些拓展是必要的。但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比如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运用多媒体、表演要把握好一个“助”字。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上,多媒体一定要慎用。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
- - 总结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