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电磁辐射的探究

2023-08-04 来源:欧得旅游网


摘 要

复合的电磁波是电磁辐射的主要特点,传递能量的方式是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在适量的电磁辐射下,能让人体保持健康,增快生物的生长,维持生态的平衡,造福文明的世界,过量的电磁辐射反之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损坏人的身体健康。我们目前深度探讨相关电磁辐射的问题,例如,如何预防及避免电磁辐射带来的人类损害,如何合理的利用电磁辐射能源。

关键词:电磁波;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带来的危害;利用电磁辐射

0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s a composit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ransfer energy to the mutually perpendicular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change with time. The amount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or biological growth,ecological balance to the body to health, the benefit of the civilized world; excessiv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will destroy the ecological balance, detrimental to human health. How to prevent and avoi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damage to the human, how to use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ergy i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depth discussion

Keywords:electromagnetic;waves;electromagnetic;radiation;thehazards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useof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1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前言 ...................................................................................................................................... 1 第一章 电磁辐射的产生源 .............................................................................................. 2 1.1 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 ............................................................................................... 2 1.2 电磁辐射的污染源 ................................................................................................... 2 第二章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机理作用 .............................................................................. 3 第三章 电磁辐射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 4 3.1电磁辐射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 4 3.2电磁辐射产生电磁干扰与泄密风险 ........................................................................ 4 3.3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5

3.3.1电褥 ................................................................................................................. 5 3.3.2 电脑 ................................................................................................................ 5 3.3.3 日光灯 ............................................................................................................ 5 3.3.4 手机 ................................................................................................................ 6 3.3.5其他 ................................................................................................................. 6 3.4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6

3.4.1 行为变化 ........................................................................................................ 6 3.4.2 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障碍 ............................................................................ 6 3.4.3血脑屏障的透过 ............................................................................................. 6 3.5 心脑血管受电磁辐射后的影响 ............................................................................... 6 3.6 生殖系统受电磁辐射后的影响 ............................................................................... 7 3.7 眼晶体和视网膜受电磁辐射的影响 ....................................................................... 7 3.8导弹系统受电磁辐射的影响 .................................................................................... 7 3.9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信号干扰与破坏作用 ............................................................ 7 3.10事实依据 .................................................................................................................. 7 第四章 电磁辐射的防护 .................................................................................................. 9 4.1 在行政方面 ............................................................................................................... 9 4.2 在科学技术方面 ....................................................................................................... 9

4.2.1.电磁屏蔽 ......................................................................................................... 9 4.2.2 吸收防护 ........................................................................................................ 9 4.2.3隔离与滤波防护 ............................................................................................. 9 4.2.4距离防护 ....................................................................................................... 10 4.2.5 个体防护 ...................................................................................................... 10 4.3防止电磁辐射泄露你的电脑机密的方法 .............................................................. 10

4.3.1被动模式 ....................................................................................................... 10 4.3.2主动模式 ....................................................................................................... 10

2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4生活中电磁辐射的防护 .......................................................................................... 11 第五章 总结 .................................................................................................................... 13 [参考文献] ........................................................................................................................ 14

3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前言

早在181年以前,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到了19世纪80年代,人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发电站。现在我们知道自然界有四种基本作用力,电磁作用力是其中之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繁殖,全部依靠太阳辐射的能量。我们不但利用可见光提供照明,而且还从阳光中的红外线获取温暖,享受丰富多彩的世界。站在科学的角度,没有阳光,人类就没有所需要的丰富食物,人类就无法生活。目前,很多科技成果如固定电话、电视机、移动手机、因特互联网、电脑及绿色能源等,已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电磁波更让我们神奇地走进了高速的信息时代,人们在家里,全球人类的精神文明很快就能被我们分享,地球村现实就被实现了。总之,电磁辐射给人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然而电磁辐射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及对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

1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一章 产生电磁辐射的来源

1.1 主要产生电磁辐射的来源

电磁辐射主要有两种来源,自然电磁辐射及人造的电磁辐射。其中太阳、近地天体活动、宇宙射线、放射性物质及电磁场是天然的电磁辐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磁场,雷电、各种矿物质不断的向我们发射电磁波。自然的电磁辐射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如果没有自然的电磁辐射,人类将无法生存,比如失去方向感、生长受到限制等。人造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如电脑、微波炉、电冰箱、手机、通讯站、高压电线、电力产业的机房、卫星地面工作站、调度指挥中心等,较广的多是这一类。

1.2 产生电磁辐射的污染源

电磁辐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人工电磁辐射,即日益增多的通信系统、电台、雷达、基站、电子设备以及高压架空线等。电磁波辐射作用按其机制可分为致热作用和非致热作用及“电离”作用几种。致热作用:组成人体细胞和体液的分子大都是极性分子和离子(如胶体颗粒、水、Fe的+2价和+3价离子等)。这些物质在电场作用下,使原来无规则排列的分子沿电场方向排列起来(取向作用),因电场方向变化很快,极性分子在改变取向时与四周粒子发生碰撞而产生热效应。非致热作用:主要通过引起人体细胞膜的共振,干扰人体生物电,尤其会对脑和心电产生干扰。机体的损伤与电磁波频率和功率密度有很大的关系。“电离”作用:频率极高的X光和伽玛射线产生的能量,能够直接破坏合成人体组织的分子。事实上,X光和伽玛射线的能量之巨,足以令原子和分子电离化,故被列为“电离”辐射[2]。

2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章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机理作用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人体是一个导电体,本身就是一个生物弱电磁场。

热效应:高频电磁波对生物肌体细胞的“加热”作用。接受到电磁辐射的人体,肌体的温度会上升,假设辐射能被吸收的很多,热量无法靠体温的调节散发出去,那么就会导致体温升高,如失眠、心悸、心动过缓、头胀、白细胞减少,视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各种症状就会被引发。

非热效应:低频电磁波产生的影响,即电磁辐射人体后,体温并为明显升高,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已经被干扰了,改变了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人体受到了严重危害,婴儿畸形或孕妇自然流产等状况可能会出现;人体的循环系统、免役、生殖和代谢功能等受到了影响。

累积效应:是指人体受到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影响后,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人体所受到的伤害之前,再次被电磁波辐射的话,其就会发生累积伤害程度,长时间会造成永久性病态,生命受到危及。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3]。

3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三章 电磁辐射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3.1电磁辐射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一般来说,电磁辐射对人身健康的影响主要和其所受到辐射积累的时间、辐射强度有关联,目前电磁辐射对人身健康危害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国内外专家都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的威胁。如果在超过安全辐射剂量的环境下工作过久,人体细胞可能会被大面积杀伤或者杀死。今年日本大地震所造成的福岛核电站泄露,暴露在这种超过标准剂量的环境下工作人员,他们很多人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具体来说,超标准的电磁辐射是癌突变的主要诱因,是流产、畸胎及不育等病变的诱发因素,是神经系统、人体生殖系统及免疫系统元凶。此外过量的电磁辐射还能够直接影响到骨髓、大脑组织的发育,影响男性性功能,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

1.神经系统

人体反复受到电磁辐射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方面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条件反射性活动受到抑制,出现心动过缓等。

2.感觉系统

在低强度的电磁辐射下,人的嗅觉机能就会受影响而下降,当人头部受到低频小功率的声频脉冲照射时,就会使人听到好像机器响,昆虫或鸟儿鸣的声音。

3.免疫系统

我国目前观察到,长期受到低强度微波影响的人与正常同龄人相比,其在细胞免疫指标与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1gG降低,淋巴细胞与T细胞花环两者转换率的乘积减小,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与体液就会下降。

4.内分泌系统

在低强度微波的辐射下,人的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可使就会紊乱;从而增加了CRT、ACTH活性,进而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

5.遗传效应

染色体被微波能损伤。在动物试验后发现;老鼠被195MHz、2.45GHz和96Hz的微波照射后,染色体缺陷就会在4-12%的精原细胞骨形成是产生,这种染色体缺陷被老鼠继承后,可引起受伤者智力迟钝、平均寿命缩短[4]。

3.2电磁辐射产生电磁干扰与泄密风险

许多正常工作的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能使邻近的电子、电气设备性能

4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下降乃至无法工作,甚至造成事故和设备损坏。例如当人的身上安装起搏器时,如果离正在运行的电力变压器、电冰箱等太近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当今,如视频放大设备、电视的高频头、计算机CPU等,工作在低电压状态下的大多电子设备,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变得越来越低,甚至有的低于1V。电磁波的辐射很容易干扰到它,进而威胁到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磁辐射有泄露电脑机密的风险,电磁波向外泄漏的途径有:电脑本身、电源线、连接到电脑的电缆(包括网络电缆)、电脑的外围设备。它们所起的作用就跟发射天线一样。电源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泄漏渠道,因为它连接到公共的电网上,因此就会跟有线电缆一样把电脑里头的信号交连传送出去。

3.3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3.1电褥

电褥是电器产品中长时间与身体发生密切接触的典型产品。有医学调查表明,电褥直接接触皮肤,而且使休息状态细胞长时间处于电磁波中,从而引起人体健康障碍。离电褥数厘米磁场强度高达20-50MG,而且其电场强度也达到近2KV/m之强,而50KV高压电线下电场强度为3KV/m。强电场使部分人睡后产生不适,特别是孕妇最好禁止使用电褥。

3.3.2电脑

计算机显示器的高电压产生器可产生数千伏高电压从而加速电子,把电子扫描在用荧光物质处理过的显示屏上,使其产生光。因此计算机用户处于电场之中,电力线垂直于人与地表面。磁力线与电力线不同,由计算机显示器内部电流产生的磁力线不受人体或地表面的影响,以圆状通过人体,可见电场很容易被导体屏蔽,而磁场都较易通过所有物体。因此相对于电场,磁场对人体的影响更大。最近有研究报告指出孕妇使用20 小时以上计算机时其流产率增加 80% ,同时也增加畸形儿出生率。

3.3.3日光灯

与白炽灯相比日光灯能量转换效率较高,在同样能耗下其照明效果是白炽灯的 4~5倍。不同的日光灯产生的磁场强度不同。研究表明,两只20W日光灯并列在一起时,10cm以外磁场强度为100MG,而25cm以外磁场强度为6.5MG。离使用者头部很近的台灯是最有害于身体的。此外,日光灯不仅产生电磁波也释放紫外线,紫

5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外线可引发皮肤癌、白内障等。

3.3.4手机

手机的输出功率高达1W。目前,掌中宝等小型手机输出功率在0.6W左右。手机的信号传送使用800~900MHZ与1800~2000MHZ的微波。该微波产生的热效应相当于微波炉的热效应,同时也产生非热效应。另外使用手机时,因手机离头部非常近,反复使用会使得电磁波长期照射眼睛与大脑。目前已经发现手机的电磁波会扰乱航空电子装置而引起飞机事故,另外还发现手机电磁波也会影响医疗器械的正常工作。

3.3.5其他

我们使用许多如微波炉、空调、吹风机、烤箱、吸尘器、油炸机、咖啡壶、电子表、照明电器等电器。使用电流量较大的产品有:微波炉、吸尘器、空调、吹风机及烤箱、油炸机等产热的电热器。这些产品产生的磁场强度与其功率成正比,其中磁场强度最强的是微波炉,其次是吹风机。此外,吸尘器、空气清洁器等也产生较强磁场[5]。

3.4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3.4.1行为变化

用微波照射动物,动物表现出自发动作增加、辨别能力变差、行动迟缓、条件反射减弱。

3.4.2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障碍

如易疲劳、头痛、记忆力减退、头晕、睡眠障碍、全身无力等。通过脑电图检查,会发现增加了很多慢波。

3.4.3透过血脑屏障

血脑屏蔽功能会被微波辐射改变,血脑屏障中的某些小分子物质就会透过;它是控制脑和血之间的物质通道。

3.5 心脑血管受电磁辐射后的影响

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被接触后,人体就会有正界位移和心音压低等症状。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等就会发生在微波工作者身上通过心电图检查结果,可看出心房心

6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室传导时间超长,少数人会出现房室传导堵塞,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如T波压低,ST波下降等现象。心动过慢,血压偏低,心血管主要呈现出迷走神经占优势的植物神经功能错乱。

3.6 生殖系统受电磁辐射后的影响

在微波辐射下,精子的产生会受到抑制,因此会导致暂时性不育症,如过久照射,那么会导致永久性不育,电磁辐射也可以导致男性阳萎。对女性来说,会导致经期错乱,孕妇常流产,严重会导致畸胎、死胎。

3.7 眼晶体和视网膜受电磁辐射的影响

功率密度与形成白内障的时间的阈值不是直线的,在每一个频率照射兔眼似乎都需要一个微波功率密度的阈值,低于这个阈值,即使连续照射也不造成眼睛损伤。若500MHz以上,会导致白内障的最小功率密度约100mW/cm2,低于500MHz反复照射为80mW/cm2,不能完全排除导致眼睛损伤的可能性,全身照射不会造成白内障。

3.8 导弹系统受电磁辐射的影响

在极高频辐射场下,会导致导弹系统失控,滞后或提前电爆效应;金属器件之间相会因为相互碰撞而打火,进而导致可燃油、火药类或爆炸或气体燃烧。

3.9 电磁辐射有很强的信号破坏与干扰作用

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可直接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导致信息错误,系统失控,从而通信联络产生意外。当铁路控制产生错误信号时,机车运行事故就会被发生。当飞行器指示产生错误信号时,人造卫星、导弹或飞机就会失控。当医院附近的电工器产生高频电磁辐射时,可干扰脑电图、心电图和血流图设备,使之无法正常工作。

3.10事实依据

1.意大利每年患白血病的儿童有400多名,因为受到严重电磁污染,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

2.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在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抽样化验,从结果可以看出,工作在高压线附近的人,其癌细胞增长速度要比普通人快24倍。

3.电磁辐射对孕妇的危害更大,最新研究表明,在中国每年出生残缺儿童约35万,其中为智力残缺有25万。

7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中国内陆某省对某专业系统16名女性电脑操作员追踪调查发现,接触组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8人10次怀孕中就有4人6次出现异常妊娠。

5.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加拿大研究人员称,他们的实验证实,电磁场可扰乱老鼠免疫系统。他们将96只刚出生的老鼠暴露在不同强度的电磁场中,结果5周之后,免疫系统便发生改变。

6.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孕妇每周使用计算机超过20 h,其流产率增加80%,同时畸形儿出生率也有所上升。

7.在风景名胜峨眉山发生过一起微波污染事件,在面向微波发射站的坡面上,由于长期遭受辐射,松树等自然植被全部枯萎而死,而山的另一面,植被却郁郁葱葱。

8.1989年2月底,在科技较为发达的日本一家工厂,发生了一起一名维修工人被机器人强行塞入了转动的机器中绞死的事故。在发达国家并非偶然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日本至今已有数名工人因机器人致死,数以千计的工人北机器人伤害。进来,日本政府组织了高级调查团,由数名专家组成,破解了机器人杀人的真正原因,原来是机器人内部的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外来的电磁波(亦称“电磁雾”)的干扰,一次发生发生紊乱,导致失灵而误伤工人。

9.1995年4月,日本冈山红十字医院发生一起因是同病房病友打手机,导致临床患者的自动点滴机突然停止。经调查是因通话时产生的电磁波干扰了点滴机。

10.1997年8月13日在深圳机场发生机场关闭两个小时的严重事件,系深圳机场附近的山头上无线寻呼台的发射功率过高所致,这也是我国第一起因无线电干扰导致航空通信失败。

11.江苏一县的一些人家发现自家的电灯,不用开关,每天都是亮着的,电话听筒拿起来就会传出嗡嗡的声音,这种奇怪现象让人们惊呆了,都以为会有什么灾难发生,环保监测部门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因广播电台的发射天线离这些居民家太近,电磁辐射在感应下,产生了电流,即使不用开关,灯也会有微弱的光亮,所以每天都亮着。

12.前苏联著名的国际象棋大师尼古拉与一台超级电脑下棋时,在连胜三局后突然死亡。专家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实“杀人凶手”就是电脑释放的电磁波[6]。

8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四章 电磁辐射的防护

4.1 在行政方面

国内有关部门相互协作配合,加强电磁辐射管理,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对策的制定,实施科学的管理,完善立法,建立监督管理系统。电磁环境不同于其他环境,单靠环境保护系统是不能解决的。电磁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发展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和实施。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在2011年6月逐步建立城市电磁环境的文件,实现大城市信息共享,相互对比,优势互补。电磁辐射和国家有关规定。

4.2 在科学技术方面

4.2.1电磁屏蔽

单元屏蔽:单位筛选电子振荡电路,高频输出变压器,高频输出器,感应线圈和电子设备,在地面,同时屏蔽,屏蔽与接地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泄漏和减少或消除电磁辐射的电子设备。

整体屏蔽: 整体屏蔽有两种选择:一是,整体屏蔽设备,金属板,金属丝网,微波炉,高频焊接和其他射频设备屏蔽的屏蔽室,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以避免不必要的外部辐射,营业员外在外控制系统。二是,对屏蔽室进行屏蔽,不能屏蔽源屏蔽处理与操作人员在屏蔽室中进行整体屏蔽,用金属网或在屏蔽环境内进行工作[7]。

4.2.2 吸收防护

设置在微波场源周围的吸波材料或设备,能有效降低微波辐射场强。比如用功率吸收装置等波能吸收器械在主要辐射直视信道上,来降低直视信道的微波辐射;用六面体吸波材料防止调机车间微波辐射泄漏;任何需要电磁辐射防护的地方,都要重带那次辐射材料来吸收电磁辐射。

4.2.3隔离与滤波防护

可采取隔离和滤波的方法去除由传输线路辐射或仙侣拾取的干扰,在电子线路布线中为防止电磁干扰,要把一般电路有高频电路分开,防止电磁辐射,并将射频电路接地和做屏蔽,防止信号干扰和彼此间的耦合,射频电路与一般电路要平衡对称,尽量减小或消除干扰的电压,一般电路垂直交叉布线,可防

9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止拾取多余的干扰信号。滤波是去除干扰常见的一种办法,在电源电路,射频设备或控制电路加入滤波装置,可防止高频信号对系统的干扰,然后在设备的输出部分加装谐波滤波器,可减少高次谐波的传输。

4.2.4距离防护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有射频辐射的场强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远距离控制,利用自然衰减来达到防护辐射的目的。例如采用屏蔽室远距离控制,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4.2.5 个体防护

经常接触电磁波的人员,后在高磁场下工作的工人,要穿电磁防护服,定期做身体检查,坚强自我的防护意识。同时坚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大维生素的摄入亮,多饮茶品。提高自身身体的综合素质[8]。

4.3防止电磁辐射泄露你的电脑机密的方法

4.3.1被动模式

进行电磁屏蔽,防止电磁波向外泄漏。单一使用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如果屏蔽不能彻底,高灵敏度的电磁接收设备还是可以获取信息。

4.3.2主动模式

发射电磁波,使得用于窃密的电磁接收设备接收到被干扰了的信号。单一使用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如果使用设计得非常好的软件对接收到的被干扰了的信号进行分析,还是有可能和还原出有用的信息。

最好的办法是同时混合使用这两种模式。因此,采取被动模式防止电磁波向外泄漏,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单一对显示器进行屏蔽,还不足够。当要在保密情况下使用电脑的时候,应当把所有不必要的电缆和外围设备除去。使用电池供电的手提电脑就能够免除这种连接。但如果非得要使用公共电源的话,被动模式的滤波设备或者再加上主动模式的干扰信号注入电源线就成,是可考虑采用的措施。

10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4生活中电磁辐射的防护

1电脑辐射污染会影1.微机:使用电脑要注意电脑辐射的四大危害如下:○

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2影响人们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3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4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免疫功能下降等。○

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因此,保持与电脑显示器之间的距离,对防止辐射显著的效果。使用电脑不宜持续太长的时间。特别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容易受到伤害,尤其需要注意。

2.微波炉 — 如果微波泄发生漏,人必须马上远离。这种微波为穿透力很强的高频电磁波,可以使物品里面的分子高速运动,使温度升高,然后煮熟食物。它在超短波和红外线当中,正常使用微波炉,不会伤害到人,但是,如果发生伤害事件,必须立马离开,轻微的伤害,皮肤能够自动的恢复。

3.电视 — 看电视如果离得太近,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打开电视以后,屏幕上会产生X射线,这种射线有穿透力,会伤害到人。不要连续太长时间一直看电视,看到一个小时之后应该休息一下。看电视对皮肤也不是太好,所以,看完电视最好去洗一洗脸。电视会释放出很多正离子,对人体不好,会造成诸如食欲不振等或多不良现象,所以应该适时适量的去看电视。

4.手机 — 当手机接收到信号后,会产生很大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所以,当电话响了以后,不要立即去接听,在接电话的时候也可以待耳机,这样也能有效的减少辐射。

5.室内装修应该尽量少用带有辐射的设备,如一些遥控设备等,这样能够较少对人体的辐射伤害

6.应该多使用写防辐射的设备,如一些能够防辐射的服装和毯子等。 7.室内要有足够的湿度。水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可以吸收电磁波以减少伤害。

8.维生素A能够保护视力和身体,同时维生素A,也能减少电磁波的危害。动物肝脏、白菜以及很多蔬菜水果里面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喝茶水也能保护视力。因为茶叶中有防辐射的东西,能够保护人体的造血机能。世界上,很

11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多科学家都认为,喝茶能够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现在人们不可能不接触高科技产品,但是电磁辐射对我们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生活中,我们随时可能会接触到很强的辐射,很多时候,这都无法避免。而长期收到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尽量减少被辐射。如果对此不够重视,将会对我们产生难以估量的伤害。

12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五章 总结

长达数月的毕业设计结束了,回想整个做毕业设计的经历,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汲取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过程,让我觉得分外充实。此次毕业设计让我对电磁辐射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可以说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在本次设计中,我还需要大量的以前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于是图书馆和网路成了我很好的助手。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要判断优劣、取舍相关知识,不知不觉中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肯定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领域,这方面的能力便会使我受益匪浅。

在设计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花大量的时间才能解决。自然而然,我的耐心便在其中建立起来了。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13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林昌. 标准化数据库系 电磁辐射环境研究[M]. 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 国家环境保护局管理司.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及电磁兼容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3] 张玉民,戚伯云.电磁学[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4] 纪朋.怎样避免电脑辐射[J].应用科技,1999(1):63265.

[5] 帅震清,郑颖. 辐射危害与防护及日本环境保护[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10. [6] 刘婷婷 .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 [J].现代物理知识,2006. [7] 沈颐宁.电磁场与电磁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 郑大伟 ,杨军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其防护[J].科技信息,2010.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