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教学大纲

2022-04-15 来源:欧得旅游网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 学分:1 学时:32 (讲授学时:22学时 实践学时:10学时) (二)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三)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 (四)适用对象:大一本科学生 (五)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类别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为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涯的发展。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服务职业教育创造条件。

(二)课程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培养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理念,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理论与学生专业教育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教学,旨在使学生立足于本专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程序,熟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的典型范式,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的典型范式,能够灵活运用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能技巧设计并开发专业课程,为日

后胜任职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环境认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认识职业的一些思维方法,掌握择业和就业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具有能够运用职业选择、决策的方法与技术,解决实际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以及终身进行自我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职业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职业观和较强的创业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的职业行为习惯,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不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力争建成一门师资队伍充实、体系完整、教学规范、指导有效的精品课程。以职业院校培养体系和职教学生特点的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精品教学体系、实训指导体系以及网络学习监测管理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在校学生及毕业生的需求。

通过该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详细了解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点;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等,并能够据此逐步

建立起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生涯发展规划。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集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和专项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解决实际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以及终身进行自我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的能力等。

(三)教学模式

1.该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此,它的经验课程属性更为重要。

2. 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适当地采取有明确针对性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有效调度,在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采取“六动”教学模式,提高理论教学效果

为保证理论教学效果,我校职业生涯教育在理论教学中提出 “六动教学模式”,即任务驱动、教学传动、兴趣牵动、反思带动、实践拉动、作业联动。六动教学模式就是在理论教学内容中合理安排每次课的理论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理解教学任务来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通过每次课程前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等的把握,使学生充

分融入到课堂,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授每次课时需设计相关反思内容,达到反思带动学习的效果,理论教学完成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之中,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设计等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每次授课后安排必要的课后作业,教师通过网络和定期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本次课程内容方面的实际问题,理解下次课程内容,让学生为下次课程的学习做好必要准备。

4. 创新实验实训模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我校正逐步完善职业生涯教育学生实训中心建设。该中心拟改进和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实训室、招聘及面试仿真模拟实训室、学生创业实战模拟实训室、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学生创业测评模拟实训室、学生创新实战模拟实训室、拓展训练实训室。通过生涯实训、人机交互、体验成长等实训形式,为在校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实验实训教学和学科竞赛平台,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研究与试验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必要条件,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5.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成功校友、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内容

月份 周次 理论教学 题目名称和教学内容 时数 实践教学 题目名称 时数 第 第一章 绪论 1 1.1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周 课外作业:撰写参观中职学校行动报告 董娅 1 董娅 2 1.2现场教学:参观校外职 教师资实习实训基地 2.3翻转课堂:学业规划设计 崔建华 1 董娅 1 第二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理论 第 2.1职业锚、发展阶段与决策理论 2 2.2 人职匹配理论 周 课外作业:学业规划设计 第三章 自我认知 3.1 自我认知的内容和方法 第 3.2 了解兴趣、人格、能力、价值观 3 3.3课堂活动:个人能力的探索 周 课外作业:分析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孔令海 1 孔令海 3.4信息化教学:职业倾向测2 试 第四章 职业认知 第 4.1 职业与专业 4 4.2职业信息获取与评估 董鹏中 4.4社会实践:模拟招聘面试 白日东 3 李瑞 1 郭凤臣 1 周 4.3 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课外作业: 中职教师人物访谈报告 第 5.1社会环境因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5 5.2 就业市场及就业政策 周 课外作业:撰写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第五章 社会环境认知 白日东 5.3社会调查:就业市场调查2 活动 第六章 职业生涯规划 第 6.1职业生涯决策 6 6.2 设计职业生涯路径 董鹏中 3 6.4课程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董鹏中 2 周 6.3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 课外作业: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第七章 职业生涯规划反馈调整 7.1 职业生涯规划反馈 第 7 周 7.2 职业生涯规划评估 7.3 职业生涯规划调整 课外作业:撰写职业教育行业分析报告,修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李瑞 3 7.4实践实训:生涯人物访谈 李瑞 1 第八章 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 8.1 职场适应 第 8.2 职业生涯管理 8 8.3 职业生涯开发 周 课外作业:制定素质提升计划 董鹏中 3 8.4实践实训:时间管理训练 胡丽敏 1 第9第九章 职业生涯辅导 9.1生涯辅导理论的应用 董鹏中 董鹏中 周 9.2沟通技巧与助人程序 9.3 正式和非正式评估 课外作业:制定对学生进行生涯辅导计划 3 9.4模拟训练:非正式评估工具的使用 1

教学主任 (签字)教研室主任 (签字)任课教师 (签字) 检查本日历完成情况结果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注:本日历由任课教师于开课前填写4份,其中教研室1份,课所在系1份,教务科1份,学生班级1份。

讲 课22 小时 实践教学 10 小时 实验课 小时 总 学 时 32小时

四、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理论教学:1学时 实践教学:1学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

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1.1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课外作业:撰写参观中职学校行动报告

实践教学:现场教学:参观校外职教师资实习实训基地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活动。

第二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理论

(理论教学:2学时 实践教学:1学时)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理论、职业锚理论、人职匹配理论、职业决策理论和其他理论。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步骤;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理论、结构理论和其他理论。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运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指导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2.1 职业锚、发展阶段与决策理论 2.2人职匹配理论 2.3 课堂活动:人格类型探索 课外作业:学业规划设计报告 实践教学:翻转课堂:学业规划设计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活动。

第三章 自我认知 (理论教学:2学时 实践教学: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自我认知的维度和方法;了解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和种类;会用各类测试方法进行个人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的测试;理解不同气质、性格、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的特点以及适合的职业类型。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自我认知的维度和方法;会用各类测试方法进行个人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的测试;理解不同气质、性格、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的特点以及适合的职业类型。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的维度和方法,基本形成正确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

运用:会用各类测试方法进行个人自我认知的测试。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3.1 自我认知的内容和方法 3.2 了解兴趣、人格、能力、价值观

3.3 课堂活动:个人能力的探索 课外作业:自我认知报告

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职业倾向测试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课堂活动。

第四章 职业认知 (理论教学:3学时 实践教学: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就业趋势,了解进入社会职业及服务职教的主要途径;了解用人单位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行业和产业部门的划分和对应的职业岗位;了解我国的社会就业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的现状;了解职业环境的评估的内容,掌握如何进行职业要素分析,掌握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我国的职业概况,了解职业与专业的关系、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资格;掌握如何进行职业要素分析,掌握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选择观念,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运用:会用各种方法获取职业信息。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4.1 职业与专业 4.2职业信息获取与评估 4.3 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课外作业:撰写职业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模拟招聘面试(针对中职学校招聘)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活动。

第五章 社会环境认知 (理论教学:2学时 实践教学: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就业政策、就业市场、社会心理和发展环境、学校与家庭环境;了解我国的社会就业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的现状;掌握如何进行职业社会环境分析,掌握获取职业社会环境信息的方法。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我国当前的经济、法制、就业政策、社会心理和发展环境、学校与家庭环境;掌握如何进行职业社会环境分析,掌握获取职业社会环境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社会环境认知,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选择观念,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运用:会用各种方法获取职业社会环境信息。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5.1社会环境因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5.2就业市场及就业政策 课外作业:撰写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就业市场调查活动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活动、课堂讨论、社会实践。

第六章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3学时 实践教学: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生涯规划应注意的问题,了解生涯规划的几个误区;掌握生涯规划的各阶段,了解入职后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明确大学、职业、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掌握制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会撰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教学要求

认知:明确大学、职业、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掌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会撰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情感态度观念: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

运用:会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6.1 职业生涯决策 6.2设计职业生涯路径 6.3 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

课外作业: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实践。

第七章 职业生涯规划反馈与调整

(理论教学:3学时 实践教学:1学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反馈和调整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明确在校学习与终身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变化,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与适时调整。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反馈、评估与调整的必要性,掌握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科学管理、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培养成功者的心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努力追求职业理想的实现。

运用:掌握管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认真践行发展措施,学会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7.1 职业生涯规划反馈 7.2 职业生涯规划评估 7.3 职业生涯规划调整

课外作业:中职教师人物访谈报告;修订职业生涯规划书 实践教学:实践实训:生涯人物访谈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实践。

第八章 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

(理论教学:3学时 实践教学:1学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发展措施的要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敬业乐群、积极进取的作用。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开发的方向,理解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理解近期目标和发展措施的重要性,掌握职业生涯规划阶段管理。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科学管理、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培养成功者的心态,建立对工作环境客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运用:根据本人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掌握管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认真践行发展措施,学会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教学内容 8.1 职场适应 8.2 职业生涯管理 8.3 职业生涯开发

课外作业:制定素质提升计划 实践教学:实践实训:时间管理训练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实践。

第九章 职业生涯辅导

(理论教学:3学时 实践教学:1学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生涯辅导理论、沟通技巧与助人程序、正式和非正式评估方法,发挥职教师资优势,辅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生涯辅导的必要性,理解生涯辅导理论,沟通技巧与助人程序,掌握正式和非正式评估方法。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科学管理、适时辅导的观念,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能力,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角色的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业教育教师的转变。

运用:根据本人实际和学生生涯规划发展需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相关理论、方式方法,学会科学评价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教学内容

9.1生涯辅导理论的应用 9.2沟通技巧与助人程序 9.3正式和非正式评估

课外作业:制定对学生进行生涯辅导计划 实践教学:模拟训练:非正式评估工具的使用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实践。

五、教学原则和方式 1. 教学原则。

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应遵照以下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1)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学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知行

统一。

(2)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要用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课堂教学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教学要与多种学科专业结合起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引领作用。

(4)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措施,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要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管理置于集体之中,发挥他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2. 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际,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着力于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加强交流、互相启发创造条件;在规划落实过程中,为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创造条件。 (3)教学方法评价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制订既实事求是、又富有激励功能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信心和成功者心态,有助于学生主动按照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3. 活动建议。

职业生涯演讲和艺术形式的表演、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调查、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调查,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演练、小组讨论、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重要形式。多数实践内容应安排在班会、实训、实习或课余、假期进行。分析发展条件、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等设计过程,应该以预留作业的形式完成,并结合作业开展相应主题活动。

4. 教学资源。

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等资源,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开发。

六、评价和考核 1. 评价目的

学习评价是为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认识提高、能力提升、行为转变,以及教师教学的效果,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的依据。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

2. 评价原则

学习评价必须遵循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原则。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要调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3. 评价方式

评价以各规划环节产出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整体质量和相应调查报告、总结等成果,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在评价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教师的导向性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

4. 评价标准

学习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认知水平分为“了解”、“理解”两个层次。运用评价主要指职业生涯规划各环节和整体产出的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激励作用。课程总成绩组成:

理论课:理论课总成绩共计70分,具体考核如下:期末考试成绩(20分);平时考评成绩(10分,包含出勤、课堂表现等, 其中第六章平时考评成绩为2分,其他章为1分。);课后作业总分(40分),其中第四、六、八、九章课后作业5分,其他章课后作业4分。

实践课:实践课总成绩共计30分,具体考核如下:参观校外职教师资实习实训基地(3分)、学业规划设计(4分)、职业倾向测试(3分)、模拟招聘面试(3分)、就业市场调查活动(3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3分)、生涯人物访谈(3分)、素质拓展训练(4分)、非正式评估工具的使用(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