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壁立千仞

2020-10-23 来源:欧得旅游网


壁立千仞 一

开封柳园口,9公里黄河大堤,人称“林公堤”。它是禁烟英雄林则徐主持修建的,时在清道光二十一年即1841年。

此前一年,林则徐在广东点燃了虎门销烟的烈火,也铸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他挥手掀开沉重的中国近代史,然后从高峰猛然跌入深谷,不得不踏上发配新疆的苦难之旅。开封,也许只能算作他发配旅程中的一个驿站,而这条大堤,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更象一段信手谱写的小小插曲。

当烟毒泛滥愈演愈烈之际,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争论不休,道光帝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于是,林则徐上了那道著名的奏折,指出若再任鸦片猖獗,数十年后中原将“无可以御敌之兵”,“无可以充饷之银。”这些话切中要害,掷地有声,想必刺痛了道光皇帝的神经。他感到江山难保,便顺水推舟,让林则徐当上了禁烟钦差。这不是个好干的差事,但眼见国危民困,林则徐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到达广州后,他一改往日的火爆脾气,不动声色地调查鸦片走私内幕,苦心孤诣地经营海防加紧备战。足足憋了三个月,平地一声惊雷,虎门海滩燃起烈火,20天熊熊不熄。 自古道:“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得封侯。”胸怀磊落者忠耿憨直,往往为奸人所害。林则徐赴任时,曾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他慷慨激昂气吞山河,却未免显得有些天真。鸦片绝不绝,他回不回,都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圣旨。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却把他推上人生的悬崖。当英国舰队远渡重洋浩浩荡荡而来时,慌了手脚的道光帝便把他抛出去,作了妥协投降的牺牲品。

林则徐任钦差仅一年半,便被革职查办。此后半年间,他以待罪之身滞留广州,可惜无职无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虎门失守、将士喋血。随后,他又被贬到镇海。随着战局的发展,投降派得势,他因大功而获重罪,被“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曾经的辉煌转眼即成云烟,声名赫赫的钦差大臣,威震四海的禁烟英雄,变成了被遣往边疆的罪人。林则徐回天无力,有志难展,满怀悲愤地踏上戍途。当他行至江苏扬州时,传来了黄河在开封张家湾决口的消息。经大学士王鼎举荐,道光皇帝令林则徐转往开封协助治水。林则徐命运的天空闪出一抹亮光。 二

我猜想,王鼎举荐林则徐,想必是要帮他一把。王鼎赞成禁烟,力主抗战,对林则徐蒙冤遭贬无限愤慨。恰逢黄河决口,他就上疏奏留,希望以此挽救功臣。不过,要想说服皇帝,仅有一腔忠勇远远不够,还得要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这倒不难,因为林则徐不仅是禁烟英雄,还是了不起的治水专家。

林则徐出身于贫寒的塾师家庭,27岁时得中进士。在京期间,曾广泛搜集前代水利专家的著述,深入研究治水之策。后来,他先后到浙江、江苏、湖北等地任职,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根治水患、兴修水利的卓越政绩,治水之能名满天下。

1831年11月,林则徐出任河东河道总督,管辖山东、河南两省河务。他实地巡查运河和黄河沿岸工程,逐段丈量,革除多年积弊,严惩不法之徒。听人说紧急时用碎石抛护可防止河坝溃塌,他就亲自动手试验,修筑石坝护堤,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此后,黄河修堤筑坝和抢险中都大量使用石料。

林则徐到地方为官的10多年间,足迹踏遍长江、淮河、黄河、汉水流域及运河两岸。他胸怀经世利民之志,疏浚河道,修筑堤防,建闸蓄水,治理海塘,表现出卓绝的治水才干。有一年,江浙两省打算共修水利,两省长官奏请派林则任凭徐总领其事,道光帝批道:“即朕特派,非伊而谁?”不仅大臣们公认,就连皇帝也知道林则徐的治水才能无人能比。

在即将遣戍伊犁之际,黄河再次决口。奉旨总办河务的王鼎深知林则徐治河抢险之能,以“熟悉河工情形”为由举荐他,自然顺理成章。解除黄河水患毕竟是刻不容的大事,皇帝即使心里有些不大情愿,为解燃眉之急也只好允准。 开封民众听说林则徐要来治水抗洪,“无不喜跃,额手称庆”。王鼎更是满心欢喜,他相信一旦治水成功,皇帝自然会将功折罪,免除林则徐流放。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他不仅没能救得了林则徐,最终还搭上了自己的一条老命。 三

林则徐日夜兼程赶到开封。此时,开封城已被洪水围困两个多月。洪水奔腾咆哮,冲毁护城堤,滚滚入城。城内积水深数尺,放眼一片汪洋。又加上连日大雨,城中百姓身无干衣,腹中无食,哭声震天,景象惨不忍睹。 “尺书来,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年储仰屋愁。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林则徐目睹惨状,不禁悲从中来,挥笔写下一腔忧愤。他日夜坚守堤坝,带领百姓奋力抢险。由于洪水凶猛,有些官员对堵口已失去信心,提出弃堤迁城。林则徐严厉斥责这种论调,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开封城。 此次黄河决口,是由于汛期形成湍急的横河,冲开河床高滩直冲大堤造成的。决口宽300多丈,浪高两丈有余,水势极其凶猛。林则徐反复察看两岸的地形,带领军民先在被冲开的河床高滩处开挖挑河,堵住急流冲向大堤口门,然后在决口处建起三条大坝,向中间围堵。历时5个多月,动用数万人力,终于使黄河回归故道,保住了被洪水困8个月之久的开封城。 堵口成功后,王鼎急忙打开那份注明“于合龙日开读”的谕旨,没曾想上面写的竟是:“林则徐于合龙后,着仍往伊犁。”

林则徐与王鼎洒泪相别,重又踏上了漫长的发配之路。也许出于内心的坦荡无私,也许出于对公道正义的信仰,他在诗中写道:“偶有风雨惊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他对早雪冤诬、重获效国家的机会仍然抱有希望。但是,即便他有盖世之功,既便有象王鼎这样的人为他奔走呼号,公道离他却依旧十分遥远。

王鼎回到北京后,怒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当代秦桧、严嵩,强烈要求免予林则徐充军。道光皇帝正处心积虑地与外强求和,不但不收回成命,反令王鼎休养将息。须发皆白的王鼎先廷谏,后哭谏,最后只好以死相谏。他怀惴“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的遗疏,自缢于圆明圆。 “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王鼎的死让林则徐悲痛万分,也让他彻心绝望。他身心俱损,病倒在发配的路上。 四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当时的官府盲目以大国居,闭目塞听,妄自尊大。林则徐在广州期间,注意了解和研究外国情况,四方搜络翻译人才,“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所译资料,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发配途中,他将搜集的大量资料交给前来送行的老友魏源,嘱托

他编撰成书。《四洲志》成为魏源以后编辑《海国图志》的蓝本;而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的思想,也就是魏源后来所概括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虽不为皇帝所喜,却受百姓的爱戴。在他被革职的消息传开后,广东等地百姓纷纷到他的住处慰问,人数之多,阻塞了街巷。他们为林则徐送靴送伞,送香炉、明镜,还送来了52面颂牌,以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朝廷的抗议。林则治河后又一次遭贬,中原立即必起援救高潮,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者酬万金。”林则徐离开开封时,百姓倾城出动,洒泪相送。一路上,不论是各级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争相迎送,沿途茶食住行都安排得无微不至,那场景不象是监管朝廷流放的罪犯,简直就是欢迎凯旋而归的英雄。

公道自在人心。在皇帝眼中,他是罪人;在百姓心目中,他却是功臣。面对功与罪的错位与扭曲,林则徐以诗言志:“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 养拙刚于戍卒宜。”诗中表现出他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生死、祸福于不顾的铮铮铁骨,也有对坎坷遭遇无奈与牢骚:只要对国家有利,不论生死都要去干,绝不能因为个人祸福退缩不前;给我一个谪贬休息的机会,这可是皇上的大恩啊,去当一名戍卒正好养拙。

一个伟大的人物,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不会放弃对事业的努力。年近花甲的林则徐遣戍新疆三年,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和气候的折磨,拖着多病之躯,在风沙滚滚的荒漠戈壁中艰难地跋涉。他踏遍天山南北,开荒屯田,查勘垦地,倡导兴修水利,改进推广坎儿井,教民制纺车、学织布,作了不少好事。他在大西北瀚海沙漠中设计修建的“林公渠”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五

160多年后的今天,林公堤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置身于高高的堤坝之上,清新凉爽的风扑面而来,悬河风光尽收眼底。

这一带黄河河道宽阔,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已高出开封市区地面10余米。约束着滔滔河水的林公堤经过不断增筑,独树一帜,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悬河。 大堤上,有一座红墙绿瓦的院落,株株松柏肃然挺立。院里院外,到处盛开着绚烂的月季,嫣红粉白,花香阵阵。林则徐塑像当院耸立,气宇轩昂,顶天立地。

我曾多次沿大堤漫步,在塑像前伫立。黄河滔滔东流,大堤风光无限,却让人心生高处不胜寒之感。从广东到这里,从这里到伊犁,林则徐经历了从高官到罪臣的大起大落。他有理由选择怨恨、消沉和绝望,一厥不振。但他却没有,面对厄运,他选择的是忍辱负重、舍身为国,这究竟是怎样的力量在支撑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期间题写的一副自勉联,也是他一生的信条和写照。初入仕途时,他清正廉明,对官场上乌七八糟的事情十分反感,曾将“求通民情,愿闻己过”的对联挂在大堂上,告诫自己体恤百姓,胸襟坦荡。他眷眷于国事民生,无论是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奋力去除。身居高位时,他竭力济民;国有危难时,他挺身而出;厄运降临时,他镇定坦然,处处显现出人格的高贵与伟大。这种高贵与伟大,也许可以归结为四个字:无欲无私。

林公堤犹如巨壁,高高耸立,为灾难深重的开封城树起一道巍巍屏障。那辽阔苍凉的河滩,那排列有序的石方,那绿意葱荣的树木,都让人浮想联翩。河风徐徐,长堤漫漫,俯仰之间,我感到林公的英魂充盈天地,贯穿古今。

(3900字)

2005年7月21日初稿 2007年4月30日修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