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银行问题与对策 (一)
摘要:目前,网络银行存在风险问题、消费者信心问题、法律问题、
业务标准问题和监管问题。此外我国现有的网络银行还有信息网络基
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信用机制不健全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发
展我国网络银行要在重视网络人才培养,注重技术提高和加强市场营 销方面下功夫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银行应运而生。网 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在线银行。它以一种全新的银行与客户的合
作方式即“ 3A”(A nywhere. Any time. An yhow)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
务,使用户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安全快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和享受 到银行的服务。作为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网络银行在其萌芽和发 展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些问题。
一、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从国外的实践来看,网络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风险问题
传统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比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
场风险,在网络银行的经营中仍然存在,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变
化。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网络银行所特有的风险:操作风险、市 场风险、市场信号风险、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
(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来源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而导致的潜
在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可能来自网络银行客户的疏忽,也可能来
自网络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的设计缺陷及操作失误。操作风险主要 涉及网络银行账户的授权使用、网络银行与其他银行和客户间的信息 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
(2)市场信号风险
市场信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网络银行面临的不利选择和
道德风险引发的业务风险。由于网络市场上,商业银行与客户间信息
处于严重的不对称状态,客户将会比在传统形式的市场上,更多地利 用信息优势形成对网络银行不利的道德风险行动。
(3)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是指由于不利的舆论而导致失去资金或客户的可能性。网络 银行信誉风险主要来自网络银行自身、 客户以及前两者以外的第三者。
(4)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来源于违反法律、规章的可能性,或者有关交易各方的法律
权利和义务的不明确性。银行通过互联网在其他国家开展业务,对于
当地的法规可能不甚了解,从而加剧了法律风险。有关网络的法律仍
不完善,如电子合同和数字签名的有效性,而且各国情况也不一样, 这也加大了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
2. 消费者信心问题
网络银行只有达到一定的客户规模,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收益。尽管
银行家为扩大客户群绞尽脑汁,但仍难以消除消费者对网络银行的疑
虑。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曾对客户不愿使用网络银行的原因进行过市 场调查,结果显示,80%是出于对风险因素的担心, 尽管从目前来看, 这种担心已远超过了其必要的程度。
3. 法律问题
由于网络银行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尚无明
确规定。例如,对于消费者保护法如何适用于网络银行还不清楚,电
子合同和数字签名的法律有效性问题尚未解决。目前网络银行电子支
付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出现问题则通过仲裁解决。但由于缺乏相关
的法律,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 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这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 付活动的风险。
另外,对网络犯罪的界定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它包括对 “黑 客”犯罪事实的认定,以及事后如何判定损失的程度、界定双方责任、 如何赔偿等。
同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其业务和 客户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可达世界的任何角落,从理论上讲,国外客户 使用银行服务的便利几乎同国内客户一样。这样,就向传统的基于自 然疆界和纸质合约基础上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比如说,跨境网上 金融服务交易的管辖权、法律适应性问题;品牌与知识产权问题;境 外信息的有效性与法律认定问题;语言选择的合法性问题等等。
4. 业务标准问题 目前所有提供网络银行业务的国家,都面临着如何选择业务标准,不 至于将来因不能与国际
上通行的标准相兼容, 而成为一个 “孤岛 ”。在大 多数国家, 这些标准由银行业建立并控制, 但也有一些国家, 如英国、 瑞士等,是由银行业和IT业共同控制。现有的标准主要有:由Microsoft、 Intuit 和 Checkfree 等公司设计发展 “开发式金融交易 ”标准( OFX: OpenFinancialExchange;美国银行业技术联盟发布的交互式金融交易” 标准( IFX: InteractiveFinancialExchange); InteSdon 公司发布的 GOLD 标 准 ; 德 国 的 “家 庭 银 行 计 算 机 接 口 ”标 准 ( HBCI: HomeBankingComput-erlnterface)。除此之外,还有诸如 Microsoft 的公 开金融联结”标准(OFQ、维萨公司的 维萨交互”标准等。
5. 监管问题 网络银行以技术为核心,对监管机构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不断改变着银行的经营方式和内容,监管 机构必须不断更新其技术和知识,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 监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 对信息技术和金融知识都能熟练掌握。 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什么是银行的定义越来越模糊,非 银行机构很容易在网上提供类似银行的服务,而未经监管机构的许可 或监督,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