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甲骨文发现于( )年;
2、郭沫若在青铜器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是( );
3、1975年首次在( )发现秦代竹简;
4、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流派是( ); 5、《金石萃编》的作者是( );
6、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是(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牍
2、古器物学
3、封泥
4、墓志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两宋时期古代文物学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2、 20世纪初中国境内的三大文物发现。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 为什么要建立文物学?
2、 举例说明学习文物学需要具备哪些相关学科的知识?
--------------------------------------------------------------------------------
《文物学概论》试卷A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
2、 郭沫若在青铜器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是(《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3、 1975年首次在(湖北云梦)发现秦代竹简;
4、 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流派是(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
5、 《金石萃编》的作者是(王昶);
6、 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是(贝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牍:是竹简和木牍的合称。纸张发明以前,古人把文字书写在简牍上,简牍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目前所见简牍最早是战国时期的,以汉代为多,晋代还有部分。
2、 古器物学:古器物学系罗振玉提出,它的内涵比金石学广泛,表明民国时期人们对文物认识水平有了提高,但仍不如文物学的称谓更科学。
3、 封泥:古代公文、书信往来均用简牍,为防泄漏内容,就在捆绑简牍的绳结上按上一块泥巴,然后再其上盖印,这留有印痕的泥巴就叫封泥,因所盖章多为官印,所以对古代印章尤其是官职的研究颇有意义。
4、 墓志:石刻的一种,东汉兴起,至魏曹禁碑之后,墓志遂盛行,尤以唐代为甚。它置于墓内,以方形为主。其誌文对于墓葬年代的判定,主人的经历都有重要意义。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两宋文物学兴盛的原因有:
⑴学术发达:修史兴盛,自然科学方面的发明亦多;
⑵重文的社会风气:公私收藏文物多;
⑶造纸与雕版印刷的成熟与普遍,推动文物学著作的出版与传布。
2、20世纪初中国境内文物的三大发现:
⑴简牍:主要是西北地区楼兰、敦煌简的发现;
⑵甲骨文:1899年发现,1903年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出版;
⑶敦煌石室文书写经:共存4万多件,于1900年发现。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 从名称来说,文物学比金石学、古器物些更为科学;从研究范围来说,比金石学、考古学宽泛,如包括传世品、革命文物等;从研究年代来说,比金石学、考古学长,从史前直到现代;从渊源来说,它与金石学相承袭;从实践来说,它与考古学相辅相成,但不能互相替代,比如真伪鉴定等。因此文物学有建立的必要性。
2、 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或学习文物学应具备以下学科的知识:
⑴历史学;⑵语言文字学;⑶文学艺术;⑷自然科学(不必深入许多,但应有基础知识)。
《文物学概论》试卷B卷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 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书是( ); 2、 利簋证实武王在( )日伐商; 3、 吕大临的代表作是( );
4、 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种类是( )、( )、( ); 5、 山字镜的主要出土地区在( )省; 6、 二重证据法是( )提出的。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物 2、青铜器 3、金石学 4、金银平脱镜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清代文物学复兴的原因。
2、 简述眉县新出窖藏青铜器的意义。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 中国文物的特点是什么? 2、 文物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如何?
《文物学概论》试卷B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铁云藏龟》 2、甲子 3、《考古图》
4、山水、花鸟、人物 5、湖南省 6、王国维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物:凡是具有历史或艺术价值的人类遗存都叫文物。
2、青铜器:指用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制作的器物,它对于上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铸造、工艺、礼制、艺术思想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3、金石学是一门主要以青铜器与石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始盛于宋代,终结于民国初年;它是文物学的前身,对封建社会的文物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4、金银平脱镜:是唐代的一种新型铜镜,其工艺是用金、银片裁成所要的花纹图样,贴于镜背,余处用漆填充,打磨后黑、黄、白三色互相辉映,此种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清代文物学复兴的原因:
⑴讲求经世致用之学,考据学应运而生。 ⑵大兴文字狱,士夫学者为避祸潜心朴学。 ⑶社会较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浓郁。
3、 意义重大,有如下几点:
⑴出土一批宣王标准器,对西周晚期青铜器断代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⑵器物铸造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⑶铭文字数之多,创多个第一,对于西周王室世系、官制、军事、礼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 中国文物的特点:数量巨大、品种齐全、精品迭出、流行时间长、流行范围广、不少文物上有文字,与中国历代文献典籍关系密切。(注:每论中必须举例说明)
2、 文物学与历史学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互相结合、印证方能互相发明。对于上古社会历史的研究,历史学尤其要倚重文物学。同时,在研究文物时,如不参考文献、不懂文献、很难做深入讨论。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 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是( );
2、 新出眉县青铜器窖藏发现于( )年;
3、 中国古代绘画的民族特点是( );
4、 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玺印是( )时期的;
5、 中国最早使用金属货币在( )时期;
6、 《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考古图》
2、碑
3、螺钿镜
4、青铜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二重证据法的内涵和意义。
2、 文物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 文物学与金石学关系如何?
2、 唐代铜镜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文物学概论》试卷C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王懿荣
2、2003年
3、诗、书、画、印相结合
4、战国时期
5、商代
6、罗振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考古图》的作者是吕大临,它是我国现存最早而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是宋代金石学的代表作。它确立了古代文物图录的编写体例,对许多青铜器做了定名研究,对后世影响极大。
2、碑,石刻的一种,受西亚北非的影响,在东汉时突然兴起,迄今仍沿用。有墓碑、功德碑、造像碑等种类,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价值。
3、螺钿镜:唐代的一种新型铜镜,其工艺是用五色缤纷的贝壳之类裁成所设定的花纹图案,贴于镜背,余处用漆填充,打磨后愈显光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熔点低、硬度高,适于作成各种器物。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二重证据法系王国维创立并提倡,其核心内容是以地下出土的实物资料与地上传世的文献典籍相印证。是不同于以往封建社会的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2、文物研究的内容有3点:
⑴辨别真伪;⑵判定年代;⑶确定文物的价值。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文物学的前身是金石学,但它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要比金石学宽泛许多;金石学的研究目的是孝礼论道、欣赏把玩,而文物学是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金石学往往孤立地研究某一器物,而文物学则依托考古学,做集群研究,因而科学。
2、唐代铜镜的特点:
⑴尺寸较大且厚重;
⑵形制多样,有具钮镜,也有具柄镜,边缘有圆形、葵花形、菱形、方形等多种;
⑶打破内外区分界,纹饰布局自由活泼;
⑷出现螺钿、金银平脱等新工艺;
⑸铅锡多,表面泛白,光亮,纹饰清晰 《文物学概论》试题D卷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商代甲骨文的主要出土地是( )村; 2、《越绝书》的作者是( );
3、良渚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 );
4、中国青铜容器初现于( );
5、20世纪共出土居延汉简( )枚;
6、至少从( )时期开始中国已使用印章。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利簋
2、亚字形墓
3、《西周铜器断代》
4、吕大临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唐镜在工艺制作上有何创新?
2、中国文物学产生与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什么?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近代文物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学习古文字对研究文物有何意义?
--------------------------------------------------------------------------------
《文物学概论》试卷D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小屯
2、袁康
3、玉琮
4、二里头文化
5、30000
6、战国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利簋:1976年陕西临潼西段村西周窖藏出土,其铭文记周武王征伐商纣,在甲子日的早晨。可知这是一件武王时期的标准器;铭文内容对了解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年代明确,对于西周年代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亚字形墓:墓葬平面呈亚字形,即有四条墓道的墓葬。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规格很高,多为王的墓葬。
3、《西周铜器断代》:作者陈梦家,最初载于1955—1956年《考古学报》,是中国第一部西周铜器的断代之作,断代体例与郭书近,而考释更具体详细。
4、吕大临:北宋金石学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考古图》是流传至今我国最早而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是宋代金石学的代表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⑴唐镜不再是单件浑圆的模式,出现了葵花镜、菱花镜、方镜等极为新颖悦目的式样;
⑵在纹样内容方面也全然是新的,尤其是隋唐之际佛教艺术中的宝相花,普遍成为镜的纹样。佛教艺术的浸润作用,使铜镜产生了根本不同于以往的清雅优美的效果。海兽葡萄镜是典型的唐镜,乃是与西域文明交流的产物。常见的还有舞鸾镜、骑兽镜、打马球镜等等;
⑶镜背发展了加工工艺,出现了金银平脱镜、嵌螺钿镜、金背镜和银背镜等。
2、⑴丰富的古代文物以及完整的文物发展序列是文物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⑵大量有字文物的存在,为文物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⑶浩如烟海、连续不断的历史文献为文物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⑷印刷术和碑刻拓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文物学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⑴1900年前后,中国境内先后有汉简、甲骨文和敦煌石窟三大发现。大量文物的出土,给文物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资料,也引起了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文物学面貌的全然革新。
⑵西方近代考古学的传入与外国人在中国的文物研究工作对中国近代文物学的兴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学习古文字对于研究文物意义重大;
⑴利用文物上的文字可以更为确切的判断文物的年代,这是任何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
⑵伪造的文物,其上多有文字,往往作的不像,是我们据以辨伪的重要手段。
⑶通过文物上的文字,可以详细地了解到复杂的历史情况。这一点也是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宋代的综论性文物学著作是( );
2、《考古图》的作者是( );
3、国内首先在( )年发现秦代竹简;
4、二重证据法是( )提出的;
5、文物按存在形态可分为( )和( )两大类;
6、文物学的萌芽期是( )时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武丁
2、卜辞
3、彩陶 4、《三代吉金文存》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考古图》是怎样的一本书?
2、文物的定名原则是什么?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史前陶器刻绘符号有何特点,与后来的甲骨文、金文有何联系?
2、中国青铜器的特点是什么?
--------------------------------------------------------------------------------
《文物学概论》试卷E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洞天清禄集
2、吕大临
3、1975年
4、王国维
5、可移动 不可移动
6、春秋至五代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武丁:商代晚期的一位君王,在位59年,其时商代发展到它的鼎盛阶段。从甲骨文、金文可验证到这一点。
2、卜辞:甲骨文分卜辞与非卜辞两大类,卜辞是甲骨文的大宗,指在甲骨文上占卜以后刻写的文字,对研究商周的祭祀、占卜、礼仪制度、思想观念均有重要作用。
3、彩陶:系指用矿物颜料在陶坯表面绘饰纹饰,再经高温烙烧而成的陶器。流行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其中以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 4、《三代吉金文存》:罗振玉编著,1937年出版;共收器4831器,在当时可谓商周青铜器铭文的集大成者;本书收罗宏富,印刷精美,迄今仍是治金文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考古图》是我国现存最早而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书,是宋代金石学的代表作;其确立了古代文物图录的编写准则,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关于青铜器名的定名原则和成果至今仍产生着作用。
2、⑴依自名来定名;
⑵过去在古代史籍中已作过定名的;
⑶根据造型、组合关系、用途予以定名。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⑴往往以单个形式出现,极少见句子,这与早期金文在青铜器上的表现形式相似。
⑵虽然象形,但不是图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笔划与结构同甲骨文、金文相似。
⑶内容单纯,它出现在陶器上,往往表示器物的所有者,这一点与早期金文中的族徽文字性质相似。
⑷往往出现在器物最为醒目的部分,而出土这些器物的墓葬规格较高,说明刻绘符号的
使用者是当时的少数上层人物,这一点也与甲骨文、金文相同。
总而言之,史前陶器刻绘符号是甲骨文、金文的前身。
2、⑴数量多,⑵精品多,⑶种类多,⑷流行时间长,⑸流行地域广,⑹容器多,⑺用范铸法,⑻多有文字。(注:每要点后要有适当论述,以上8点答对6点即为满分。) 《文物学概论》试题F卷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历代名画论》的作者是( );
2、青瓷首先出现在( )省;
3、李斯的书法代表作品是( );
4、铜爵初现于( )时期; 5、《西周铜器断代》的作者是( );
6、周原甲骨发现于( )年。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金文
2、贞辞
3、原始瓷器
4、唐三彩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简说墙盘铭文的意义?
2、具备怎样的价值才能称得上是文物?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试论现代文物学时期的主要成就?
2、试论文献学在文物研究工作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
《文物学概论》试卷F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张彦远
2、浙江
3、峄山碑
4、二里头文化
5、陈梦家
6、1977年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金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流行于商周时期,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
2、贞辞:也称问辞,使用甲骨占卜时的设问之句,例如“今夕其雨?”今天晚上会下雨吗?贞辞是一条完整卜辞的重要组成部分,占验之辞或可省,而贞辞不可省略。
3、原始瓷器:他介乎于瓷器与陶器之间,以瓷土作胎,经1200℃高温烧成,表面有釉,吸水性弱,但胎呈灰色,薄层不透光。
4、唐三彩:专指唐代烧制的一种低温釉的陶器。釉面呈现黄、白、绿、蓝、赭、褐等多种颜色,但以黄、白、绿三色彩为主,故而得名。唐三彩盛于开元年间,天宝以后数量减少。其有很高的工艺和欣赏价值。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墙盘铭文历数微史家族的发展史,这对于我们研究西周世袭贵族提供了珍贵资料;墙盘铭文同时叙述了从文王到时王——共王的作为,第一次以实物资料的形式讲述了周王室的世系与历史,对西周历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2、凡是具有历史或艺术、科学价值的人类遗存都叫文物。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⑴文物机构及研究队伍空前发展;
⑵文物学研究更加专业化;
⑶文物学研究新门类的出现;
⑷发展与其它科学的联系与新技术的引进;
⑸对各门类研究成果的总结。
(注:每论中可适当举例说明)
2、⑴考古遗址、墓葬的发现常常有赖于文献记载;
⑵文物年代的判断往往可以从文献中找到依据;
⑶文物的名称、内涵的研究需要借助于文献资料;
⑷文物性质的确定也常常离不开文献记载。
(注:每论中必须举例说明。)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七十年代在甘肃居延发现的汉简有( )支;
2.青瓷首先出现在( )代
3.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是( )、( )、( 4.《金石萃编》收录历代石刻( )种;
5.第一部考证官印的专著是( )写的;
6.毛公鼎铭文长达( )字。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2.饕餮纹
3.周原遗址
、( ); ) 4.青瓷、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流派。
2.简说利簋及其铭文的价值。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 试论文物学与语言文字学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2. 试论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
《文物学概论》试卷G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19000
2.汉
3.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4.1500
5.吴式芬
6.497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作者为郭沫若,初版于1932年。是中国第一本以科学方法研究青铜器的著作,对后来中国青铜器的研究影响很大。
2. 饕餮纹:形如兽面,所以又叫兽面纹。是古书记载的一种传说中的贪吃凶兽。饕餮纹是青铜器上一种常见的纹饰,多施于商代至西周的青铜器上。
3. 周原遗址:在今陕西扶风与岐山两县交界处,大致包括法门、黄堆、京当三个乡约20多平方公里。文王迁丰之前这里是周人的早期都邑——岐邑,迁丰之后,这里一直居住着众多的西周贵族,出土的文物对研究西周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青瓷:青瓷因釉色呈淡青色而得名。青瓷出现于东汉后期,是标准的瓷器。青瓷的出现是古代陶瓷史上的重大创新。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从绘画风格上可分为三大流派:宫廷画、文人画和民间画。
2.它是西周年代最早的一件武王时的标准器,对研究周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利簋铭文证实武王征商在甲子日,为研究武王伐纣这一西周史上的重大事件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也对《逸周书》这样被长期以来认为伪书或不便利用的看法提出质疑。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1)比较深厚的语言文字学功底是文物学研究的基础之一。
中国文物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带有文字。但是,这些文字一般都比较难懂,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学的知识,才能很好地研究这些有字文物。
(2)文物学为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大量有字文物的发现,为研究语言文字学的历史、研究上古时代的语源、语音、词汇等提供了新的可靠的实物资料。比如,语言文字学界争论较多的通假字是何时出现的以及它的发展状况等问题,可以通过对商代甲骨文、西周春秋金文、战国文字中的通假字的数量、用法等进行仔细的排列而得到解决。 2.(1)对古文献的考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甲骨文可以证明古文献的史料价值。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等名篇相继问世,证明《殷本纪》之世系和地下出土的甲骨文中之殷王世系基本相吻合,于是在疑古的风气中重新对古史建立了信心。
其次,甲骨文还可以填补古文献记载的空白和纠正古文献记载的谬误。古代社会的历史,以夏商周三代为例,文献记载确是留有大量的空白。
(2)为研究商代社会历史的各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商代甲骨未发现之前,鉴于商代文献典籍甚少,当时有人甚至否认历史上曾经有过商代。
(3)为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六书理论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商代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相当成熟的文字。其标志是古人所说的“六书”即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皆已具备。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北宋书法四大家是( )、( )、( )、( );
2.王国维首创( )法;
3.红山玉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 );
4.文物学的复兴期是( )时期; 5.《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的作者是( );
6.战国时期出土最长的铜器铭文的墓葬是(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峄山刻石:
2.良渚玉器:
3.款识:
4.彩绘陶: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具备哪几个条件方可称之为瓷器?
2.中国古代青铜器按功能分可分几大类,举例说明。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试论文物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2.试论西汉铜镜的主要特征。
--------------------------------------------------------------------------------
《文物学概论》试卷H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 二重证据法;
3. 玉龙;
4. 北宋;
5. 郭沫若;
6. 中山王墓;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峄山刻石:秦刻石之一,李斯所书,为秦小篆的代表作。
2.良渚玉器:良渚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存中的玉器,这是玉器发展到顶端的标志,其种类之多,制作之精,用途之广,分布区域之大已达空前。
3.款识:指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些字不是突出(阳文)就是凹进去(阴文),故亦称之为款识。这是较早使用的名词,现在统一叫金文或者青铜器铭文。
4.彩绘陶:系指在烧成的陶器皿外表或内壁施绘彩色图案的陶器。在中国,彩绘陶出现的时间比彩陶稍晚。
三、 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①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如高岭土、瓷石等。②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达烧结(呈莫来氏结晶)而成。③瓷器表面所施饰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道烧成达呈玻璃质釉,并与胎体融为一体。④瓷器胎质细腻致密,无吸水性或吸水率在0.3%以下。⑤瓷器胎质坚硬结实,叩之有清脆悦耳的金石之声。⑥瓷胎为白色或近白色,薄胎者具有透明性。
2.①饪食器,如鼎、簋、鬲、甗等;②酒器,如爵、觚、尊、卣;③盥、水器,如盘、匜等;④乐器,如钟、铙、鉦、镈等;⑤兵器,如戈、戟、刀,剑等;⑥工具和农具,如铲、锛、锄等;⑦杂器,如镜、带钩、货币、玺印等。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试论文物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①文物的研究需要自然科学的方法。文物不仅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物质文化的沉淀,它必须以某种物质状态出现,如甲骨文之于甲骨,金文之于青铜器,古建筑之于木、石结构等。因此,在对文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保护与维修时,离不开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与设备。还有,在对文物进行调查时,必须具有绘画、测量、摄影等方面的技术与设备。近年来,用电子计算机拼缀陶片和甲骨,利用红外线技术使古画逼真地再现出
来等高科技手段已不是天方夜谭。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自然科学技术会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文物学研究中。
②文物学的研究在不同程度上会促进自然科学的研究。在许多文物中包含着古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其中有一些科技之谜是我们今天都无法破解的。这些文物的发现有助于当今自然科学的研究。如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对于冶金技术的意义;保存完好的古尸对于防腐技术的参考价值;古陶瓷的研究对于今天陶瓷工艺的借鉴等等。
2.试论西汉铜镜的主要特征。
常见形制为圆形。钮在汉初流行战国时的弦纹钮,武帝后绝大部分为半球形状钮所代替;钮体较战国时大,这种钮遂成为中国镜纽的基本形式。镜体较战国镜厚重。镜缘则流行宽缘,卷缘消失,西汉晚期注重镜缘的装饰。在纹饰布局上,一种以四乳定位基点组织主体纹饰的四分法布局方式被广泛采用。这种布局在武帝以后成为影响深远的格式,纹饰以镜钮为中心对称分布。其次,地纹逐渐消失,主纹成为铜镜的单一图案。这也是汉镜与战国镜的显著区别之一。战国末期,少数铜镜上出现的铭文在西汉逐渐成为铜镜装饰的组成部分,武帝以后更是必不可少的主题内容。这些变化,使西汉中期出现了真正的“汉式镜”。西汉铜镜铭文的内容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祈求高官、福禄、富贵;表达男女相思之情;赞美铜镜的质量和效果。铭文铜镜中以日光镜和昭明镜为多。 文物学概论》试卷I卷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清代具有革新精神的著名画派是( ); 2.《兰亭序》的作者是( );
3.第一部瓦当著录书是( );
4.明代的文物学综合性著作是( ); 5.《金石萃编》共有( )卷;
6.商代青铜器铭文的书体是(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铭文:
2.瓷器:
3.甲骨文:
4.古玺: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文物鉴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宋代文物学兴盛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试论郭沫若在文物研究方面的贡献。
2.文物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
《文物学概论》试卷I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 扬州八怪;
2. 王羲之;
3. 秦汉瓦当图记;
4. 格物要论;
5. 160;
6. 波磔体。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 铭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流行于商周时期,对于历史研究意义重大。
2. 瓷器:是以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1200℃高温烧制而成的器物。其特点是质地致密,不吸水或吸水率很低。胎釉结合紧密,不易脱落。具有透明度的一定的机械强度。瓷器对研究古代社会生产、生活和工艺状态有重要价值。
3. 甲骨文:指刻或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存在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甲骨文对研究商代和西周历史以及中国早期文字有重要意义。
4. 古玺:指中国最早的印,即先秦时期的印。目前所见最早的古玺为战国时期的印。古玺对于先秦时期历史、地理、官制、文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①辨别真伪。②文物断代。③评估文物价值。一是确定其是否属于文物,二是判定其价值的高下。
2.①文物的收藏在宋代达到高峰。②文物本身更加文人化、文学化。③文物的著录研究更加普遍化、系统化。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郭沫若的研究方法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的,他首创了铜器标准器断代法。所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全书以年代及国别为条贯,西周按王世排列,东周按国别排列。对青铜器铭文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使之成为有用的史料。郭沫若将中国青铜器分为四期:一、滥觞期,大率当于殷周前期。二、勃古期,殷商后期及周初成、康、昭、穆之世。三、开放期,恭懿以后至春秋中叶。四、新式期,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此说为学界所推崇。甲骨文方面的著作有:《卜辞通纂》、《殷契粹编》,按类别排列,有精到的考释。
2.文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一般社会科学方法
1.调查法。包括对文化遗址的调查和对某一件或某一批实物的调查。
2.文献比较法,通过与文献资料的详细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其真伪、年代及其价值等。
3.类比法,“类比法”即“标准器研究法”,所谓标准器,就是有确切出土单位或有确切年代的器物。
(二)现代科学技术法
1.年代测定断代
①放射性碳素断代(又称碳-14断代)。
②古地磁断代,系指对新石器时代以来窑、炉、灶、砖、瓦、陶器、瓷器的年代测定。
2.运用一些现代科学技术以取代人工。如:
①TC金属探测器,可以发现深埋在地下的金属文物,既方便又准确。
②全球定位系统(GPS)
③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提高对古文化遗址和区域聚落形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可借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帮助。
④航空考古调查。
⑤计算机的运用,图像可视技术和数字化图像分析得到广泛运用。
3.成分分析,系指对某一类文物或某一件文物本体所含成分进行物理分析或化学分析。
(注:以上11点,答对8点即为满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