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21·江苏淮安·六年级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轨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_ 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 ..2.梳理信息,完成表格。 人物 小儿甲 小儿乙 观点 (1)______ (4)______ 现象 (2)______ (5)______ 依据 (3)______ (6)______ 3.文中两小儿一个从____________的角度出发,一个从____________的角度出发,所发得出相反的结论。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4.两小儿辩日,从“辩日”的角度,说一说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2.(2022·江苏苏州·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①所及,有若②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③欲知其斤重,访
④
之群下⑤,咸莫能出其理⑥。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⑦
可知。”太祖悦,即施行⑧焉。
【注释】①智意:智慧。②若:相仿。③太祖:曹操。④访:询问。⑤群下:手下群臣。⑥出其理:想出称象的办法。⑦校(jiào):比较。⑧施行:按这个办法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
(1)咸莫能出其理:___________ (2)置象大船之上:______________ ..2.与“有若成人之智”中“之”字意思相同的是( ) A.访之群下
B.置象大船之上
C.称物以载之
3.曹冲所称的象是哪里来的?以下答案正确的是( ) A.曹操带来的 B.孙权送的 C.曹操的手下群臣送来的
3.(2022·江苏宿迁·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张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垢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至于忘之。” ..
自若: 得句: 险【注释】流辈:人们。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到佳句。波处:书法中笔画怪异的地方。 垢:责骂。 胡:为什么。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喜欢) .C.侄罔然而止(迷惑不解的样子) ..
B.使侄录之(录音) .D.执所书问曰(写的字) .
D.时孙权送来的
2.通读全文,你觉得张丞相是一个( )的人。 A.满腹经纶
B.能说会道
C.才华横溢
D.自以为是
3.用自己的句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4.你觉得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4.(2021·江苏淮安·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 jiǎ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yǔ yú)?曰:非然也。 1.请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使弈秋诲二人弈( ) 为是其智弗若与( ) ...3.分别用“_______”和“ ”画出两人学弈时的表现。 4.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事情,告诉我们 道理。 5.(2021·江苏无锡·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①上。窃②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③默记。暮归,忘其牛。或④牵牛来责蹊田⑤者。父怒,挞⑥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⑦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⑧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⑨。 [注释] ①陇:田埂。 ②窃:偷偷地,暗中。 ③辄:总是、就。 ④或:有人;有的人。⑤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 ⑥挞:鞭打。 ⑦曷:为什么。 ⑧执策:拿着书卷。⑨旦:早晨,天亮。 1.“父怒,挞之”,“之”指的是____________。 2.“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读这一句时,正确的停顿方式是( ) A.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3.结合注释,说一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D.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4.文中最能体现王冕好学的是哪一个字?说说你的理解。
6.(2021·江苏无锡·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多言何益
子禽①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há)蟆②蛙黾(měnɡ)③,日夜恒④鸣,口干舌敝⑤,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⑥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注释】①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②虾蟆:蛤蟆。③蛙黾:青蛙。④恒:常常。⑤敝:疲惫、困乏。⑥以时:按时。
1.墨子为了解答子禽的疑惑,把蛤蟆、青蛙与______的叫声进行对比:前者_________,叫得口干舌疲,结果___________;后者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人们早早起身。 2.“多言有益乎?”和“多言何益?”这两句问句分别是( ) A.反问句 疑问句
B.疑问句 反问句
C.疑问句 疑问句
3.文中墨子要说明的观点是( ) A.多说话有好处。
C.说话要看准时机,把话说到点子上。
7.(2021·江苏淮安·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①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②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③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④欲得其前利,而不顾⑤其后之有患也。
【注释】①悲:大声。②委身曲附:缩着身子,弯起了前肢。委,缩着。曲,弯曲。附,脚背,这里代脚。③延:伸长。④务:一定,必须。⑤顾:考虑。 1.朗读下面的句子,用“/”在句中标出两处朗读停顿。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
2.“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这句话的意思是:
B.多说话没有好处。
D.多说鼓励别人的话才有用。
3.根据小古文的内容,在思维导图的方框中填写相应的事物名称,再按要求写一个成语。
根据思维导图,写一个八字成语:
8.(2021·江苏宿迁·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楚人有鬻(音yù,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用成语给故事加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__________ .或曰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为划线的句子划一处停顿节奏,并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9.(2021·江苏扬州·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黄生借书说》节选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 读书者有几?汗牛塞(sè sāi)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但是 这样),天下物皆然。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或解释。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3.本文中作者的观点是: 。 (用原文回答)4.围绕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三种人的事例作初步证明,不属于其中的是( ) A.天子 B.富贵人家 C.作者自己 D.祖父
10.(2021·江苏宿迁·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解元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投靠) B.乡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 C.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语言流畅,幽默) 2.从此文看,孙山是一个( )人。 A.满腹经纶
B.能说会道
C.自私自利
D.不通人情
D.解元尽处是孙山(尽头)
3.这个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 A.任人唯贤
B.同舟共济
C.名落孙山
D.功成名就
4.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11.(2021·江苏泰州·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螳螂捕蛇(选自《聊斋志异》)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①觇(chān):察看,窥视。②摆扑:扭动摔打。③反侧倾跌:形容蛇挣扎的样子。④据:占据。⑤攫(jué):钳制,用爪抓取,这里是刺入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渐近临之:_________ ②颠不可去:_________ ..2.用“/”给下列句子标注朗读停顿,每一句各划停顿一处。 ①张姓者偶行溪谷 ②以刺刀攫其首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4.读了上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2.(2021·江苏无锡·六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获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④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⑤。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②[太夫人]这里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获]芦苇秆。④[闾里士人家]乡里的读书人家。⑤[务]致力,从事。 1.下列带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贫无资(财务,钱财) .C.及其稍长(指“他”,欧阳修) .
B.教以书字(写) .D.或因而抄录(有的人) .
2.下列说法与短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年幼时家境不好,家里没什么书,常要从别人家借书来读。 B.欧阳修的母亲善于教育儿子,常让小欧阳修诵读古人篇章。 C.欧阳修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来做,经常会读到忘记吃饭和睡觉。 D.欧阳修成年后,作诗写文章时下笔如有神。
3.欧阳修的“苦读”表现在他的行为中,如“多诵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2020·江苏徐州·六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 螳螂捕蝉 因中有树,其上有蝉,城高居悲鸣①,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②,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③也!黄雀延颈④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⑤在其下也!此三者皆⑥务⑦欲得其前利⑧,而不顾⑨其后之有患⑩也。 ——选自刘向《说范?第九卷?正谏》 【注释】 ①患鸣:放声地叫。②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③傍:同“旁”,身边。④延颈:伸长脖子。⑤弹丸:弹弓的子弹。⑥皆:都。⑦务:一定,必须。⑧利:利益。⑨顾:考虑。⑩患:忧患、灾祸。 1.请你借助注释,写一写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这句话中“其”指的是 3.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前利与后患分别是什么?从文中摘录关键词填写下面的表格。 动物 蝉 螳螂 黄雀 前利 后患 4.读了这篇小古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14.(2020·江苏苏州·六年级期末)阅读理解。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弃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带点字字义。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 ②非然也_______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 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C.甚矣,汝之不惠 3.翻译句子。 ①惟弈秋之为听。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4.作者写学弈这件小事,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说说
15.(2020·江苏苏州·六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尊君在不(fǒu):期行: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你父亲在吗?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顾:回头看。惭:感到惭愧。 1.借助注释,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莲,花之君子者也
②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朗读下面这句话的正确停顿是( )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读了这则小古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16.(2020·江苏连云港·六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司马光勤学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②成诵而游息③矣,独闭门不出,俟④能讽诵⑤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及长⑥,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⑦,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⑧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患:担心。②既:已经。③息:休息。④俟(sì):等待。⑤讽诵:背诵。⑥及长:等到年龄大了。⑦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⑧寝:睡觉。 1.结合句子,解释下列加点字。
_____________ (1)尝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____ (2)俟能讽诵乃已..(3)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_____________ .
2.对“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等他长大了,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 B.等他长大了,读了哪些古代书籍,他依然记得很清楚。 C.依靠他强大的记忆,长大了,还记得安放书籍的地方。
D.依靠他强大的记忆,等到他长高了,拿得到(家中放得高)古代书籍。 3.下列选项中能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C.书不可不成诵。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这句话运用_________的手法,表现了司马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