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主编部门:
2011 年 3月 主编人: 年 月 审核人: * * 审定人: 年 月
3 日 日 * 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制原则与计算依据 ......................................................... 1 三、总体筹划 ............................................................................. 1
3.1 模板及支撑方案 .......................................................................... 1 3.2、施工安排..................................................................................... 2
四、施工准备 ............................................................................. 2
4.1技术准备........................................................................................ 2
4.1.1整体把握工程概况 ................................................................................. 2
4.1.2 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 2
4.2生产准备........................................................................................ 2
4.2.1模板堆放 ................................................................................................. 2 4.2.2测量放线 ................................................................................................. 2 4.2.3其它准备 ................................................................................................. 2 4.2.4施工工具配备 ......................................................................................... 2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2
5.1脱模剂的选用 ............................................................................... 3 5.2底板模板........................................................................................ 3 5.3侧墙、中墙模板拼装 ................................................................... 4 5.4顶板模板........................................................................................ 5 5.5模板的加工 ................................................................................... 6
5.5.1模板加工的要求,主要技术参数及质量标准 ..................................... 6 5.5.2模板加工的管理与验收 ......................................................................... 6
六.模板及脚手架计算书 ......................................................... 6
6.1计算参数........................................................................................ 6 6.2荷载计算........................................................................................ 7
1
6.3杆件强度检算 ............................................................................... 7 6.4底模的木胶板检算 ....................................................................... 7 6.5底模枋木检算 ............................................................................... 8 6.6侧墙模板检算 ............................................................................... 9
七.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 11 八.模板的拆除 ....................................................................... 12
8.1模板拆除的技术要求 ................................................................. 12 8.2模板拆除时间要求 ..................................................................... 12 8.3拆模注意事项 ............................................................................. 12 8.4模板及支架拆除 ......................................................................... 12
九.技术、安全保证措施 ....................................................... 13 十.应急救援预案 ................................................................... 14
1.危险源情况..................................................................................... 14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 14 3.预防与预警..................................................................................... 14 4.预案管理 ......................................................................................... 17
2
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17标段明挖隧道
模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大连地铁2号线工程217标段南关岭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出入段线区间隧道工程概况: 1) 2) 3) 4) 5)
6) 本区间全部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7) 区间隧道由姚家站外向北,右转后沿姚家路向东设置在姚家路南侧的规划绿地中。
二、编制原则与计算依据 序 号 1 2 3 4 5 6 专业施工图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33-91) 《钢结构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部) 《建筑施工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内 容 三、总体筹划 3.1 模板及支撑方案
主体结构侧墙采用三角形桁架支顶、地脚螺栓固定,顶板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支撑,侧墙、顶板面板均采用18mm厚组合木胶板。
板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顶板支架立杆密度为0.6×0.9m,并在脚手架系统水平面和铅垂面设置剪刀撑加固,详见以下章节图示。
1
3.2、施工安排
区间的侧墙全部由三角形组合架支设,满堂红脚手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顶板模板采用木胶板,区间中墙采用木胶板模板内设对拉杆。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整体把握工程概况
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情况)、方案、找出模板工程中特殊部位。 4.1.2 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项目方案管理部对项目相关部门及劳务队伍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在模板进场施工前,准备把项目部、劳务队伍的技术人员、及模板供应商的技术服务人员召集在一起,就方案、现场施工的各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保证模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4.2生产准备
4.2.1模板堆放
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所指定位置进行堆放,大钢模板堆放处要搭设支架进行堆放。 4.2.2测量放线
为保证墙板浇筑后能满足设计要求,支模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模板定位工作,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项目部质量人员要对各部位模板放线定位逐一核实。 4.2.3其它准备
施工前汇总平面模板需要材料计划,根据进度情况,分阶段提取,在材料使用上加强现场监督。 4.2.4施工工具配备
施工工具配备有扳手、榔头、螺丝刀、电钻、电动曲线锯等;另外还需使用钢卷尺、水平尺等。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本方案施工段暂定长度为15m,设置环向施工缝,两侧墙体及中墙同时浇筑共计45m。 浇注底板时先浇注到腋角部位上方400mm,设水平施工缝,作为第一次混凝土浇筑;第一道施工缝以上至顶板以下1.2m设第二道水平施工缝,此段作为墙体部分第二次浇筑;
2
第三次浇筑顶板。
5.1脱模剂的选用
墙体模板脱模剂采用柴油和机油混合,比例为8:2;顶板采用水性脱模剂。
5.2底板模板
a.配模高度控制:
侧墙外侧:施工缝设在腋角上方400mm处,模板高度为0.6/0.7(底板厚)+0.3(倒角高度)+0.4+0.1=1.5米,利用钢模板竖向安装。 侧墙内侧及中墙腋角:采用定型钢模板。
b.模板宽度控制:按15米为一个施工单元。 c.模板的拼组:
模板背面楞的设置:定型钢模板,背面φ48立杆横楞,间距300mm,内楞外设竖外备楞,间距为500mm;用ф16螺栓对拉及立杆斜撑(斜撑间距1.8米)加固。
止水带施工缝预埋对拉螺栓 钢筋支撑3
结构钢筋
5.3侧墙、中墙模板拼装
①模板结构:
侧墙采用幅面2.44*1.22米的木胶板,模板外侧设置间距为300mm的竖备楞(100mm*100mm枋木),竖备楞外侧设置钢管横备楞。采用ф16螺栓对拉加固,模板与基坑坑壁间设斜支撑顶紧,内侧模板的斜撑支撑于底板上。
②墙体模板安装工艺: 测量放线 → 安装前检查
→ 一侧墙模安装就位 → 安装斜
撑 →插入穿墙螺栓及塑料套管 → 清扫墙内杂物 → 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
→安装斜撑 → 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 → 调整模板位置 → 紧固穿
墙螺栓 → 斜撑固定 → 与相邻模板连接。
③模板的接缝:每块木胶板的竖向接缝处位于100mm*100mm的枋木备楞上,嵌钉固定,横向接缝处粘贴双面胶粘结。
④模板的安装:
按照一个流水段的内外墙模板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棒按放样的墙位置线及模板的起止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穿模板的对拉螺栓,并调节至大致
4
水平,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横向钢管就位后,立即拧紧螺栓。
合模前检查钢筋、预埋管件、预留洞口模框、穿墙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断面过多等。合模板前将墙内可能有的杂物再次清理干净。
模板安装后,检查墙模之间、侧模与墙模、施工缝处是否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漏浆、错台现象。检查每道墙上口是否平直,经校正垂直后用穿墙螺栓将两块模板锁紧。用斜撑加固、稳定。
最后再紧固并检查一次埋件受力系统,确保砼浇筑时,模板下口不会漏浆。
5.4顶板模板
侧墙混凝土浇注完毕,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即可拆支撑,拼装顶板支撑。采用φ48×3.0㎜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间排距600×900mm。脚手架顶与模板之间设上托,上托上木框架由100×100㎜的方木搭设,板底方木间距300mm搭设。其中下层为纵向方木,置于钢管顶的顶托之上,其上布置横向方木间距600mm,然后铺18㎜厚规格为2440×1220㎜的胶合板。
5
5.5模板的加工
5.5.1模板加工的要求,主要技术参数及质量标准
模板制作,应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棱、角平直光洁。切割边角应刨光并涂刷模板封边漆,面板拼缝应严密、面层平整,节点、背肋设置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木方要用压刨刨平,厚度一致。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组装时,面板拼缝背面要加木方,以防漏浆,并保持模板整体性。 5.5.2模板加工的管理与验收
1、在模板加工前,向木工班组进行模板配板技术交底,并发给模板配板图和加工质量标准。
2、严格按照图纸来加工,发现问题可向技术部门提供信息和建议,意见合理由技术部门下文整改。
3、管理人员每天到木工车间巡回检查,发现问题现场整改。 4、加工完一批或一段模板需质检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对于大钢模板加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执行。
六.模板及脚手架计算书
6.1计算参数
1)、梁体混凝土容重:26.0kN/m3; 2)、混凝土超重系数:1.05; 3)、钢材弹性模量取:2.1×105MPa; 4)、方木弹性模量取:9×10MPa; 5)、木胶板弹性模量取:3.1×103MPa;
6)、杆件承担混凝土重的弹性挠度取构件跨度的L/250,; 7)、冲击系数取:1.2; 8)、施工荷载取:2.5kN/m2; 9)、应力取值:
方木: [σ弯]=17MPa, [τ]=4.1MPa;
6
3
木胶板: [σ弯]=10MPa, [τ]=12.1MPa。
6.2荷载计算
顶板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P顶为:P板= 18.2 KN/m2 P腋角= 22.1 KN/m2 模板自重: P2=0.05 t/㎡=0.5 KN/m2 施工人员及机料动荷载 :P3= 0.20 t/㎡=2 KN/m2 冲击荷载: P4=P1×30% 荷载合计: P=P1+P2+P3+P4
P= 26.16KN/m2(顶板) P=31.23 KN/m2(顶板腋角)
6.3杆件强度检算
■顶板下杆件(按两个立柱间距9米的长度为计算单元) A 顶板计算荷载: 26.16*3.6(计算宽度)*9=848 KN 边墙处腋角处荷载: 31.23*0.9*9=253 KN
B 顶板下杆件布置:纵向间距0.9米,横向间距0.6米,立杆11*7=77根 边墙腋角杆件:纵向间距0.9米,横向间距0.45米,立杆2*11=22根 (见顶板及侧墙模板与脚手架布置图) C 顶板计算荷载: 848 KN÷77=11.01 KN 腋角处计算荷载: 253 KN ÷22=11.5 KN 单杆承载力均小于25 KN,强度满足要求。
6.4底模的木胶板检算
木胶板底模下枋木间距:纵梁下为30cm。 a. 顶板区域:计算单元1米×0.3米 q=26.16KN/m2*1m=26.16KN/m
Mmax=1/10qL2=1/10×26.16×0.22=104.6N*M I=1/12 bh3=1/12×1×0.0183=4.86×10-7m4
7
W=1/6 bh2=1/6×1×0.0182=5.4×10-5m3 A=bh=1×0.018=1.8×10-2m2
Qmax=1/2ql=0.5×26.16×0.2=261.6 N δmax=1.2 Mmax/ W=1.2×104.6/5.4×10-5=2.3MPa<[W容]=10MPa τ
max=1.2Qmax/A=1.2*261.6/1.8*10-2=0.02MPa<[τ]=12.1MPa
f=ql4/128EI=26160×0.24/(128×3.1×103×106×4.86×10-7) =0.22mm <[ω]= 300/250=1.2mm
6.5底模枋木检算
枋木采用100㎜×100㎜,顶层间距300mm,底层枋木间距同支撑立杆株距0.9米。
■顶板区域下底枋木检算:
Lp=0.9m米三跨连续梁考虑,计算单元0.9米×0.6米 q=26.16KN/m2
线荷载为26.16×0.9= 23.5KN/m Mmax=1/10qL2=1/10×23.5×0.62=846N*M I=1/12 bh3=1/12×0.1×0.13=8.33×10-6m4 W=1/6 bh2=1/6×0.1×0.12=1.67×10-4m3 A=bh=0.1×0.1=0.01m2
Qmax=1/2ql=0.5×23.5×0.6=7 KN δmax=1.2 Mmax/ W
=1.2×846/1.67×10-4=6.1MPa<[W容]=17MPa τmax=1.2 Qmax/ A
=1.2×7000/0.01=0.84MPa<[τ]=4.1MPa f=5ql4/385EI
=5×23500×0.64/(384×9×103×106×8.33×10-6) =0.53mm<[ω]=900/250=3.6mm
8
■上层枋木检算(顶板腋角):
Lp=0.3m米三跨连续梁考虑,计算单元0.3米×0.6米 q=31.23KN/m2
线荷载为31.23×0.3=9.4KN/m Mmax=1/10qL2=1/10×9.4×0.62=338N*M2 I=1/12 bh3=1/12×0.1×0.13=8.33×10-6m4 W=1/6 bh2=1/6×0.1×0.12=1.67×10-4m3 A=bh=0.1×0.1=0.01m2
Qmax=1/2ql=0.5×9.4×0.6=2.82 KN δmax=1.2 Mmax/ W
=1.2×338/1.67×10-4=2.4MPa<[W容]=17MPa τmax=1.2 Qmax/ A
=1.2×2820/0.01=0.34MPa<[τ]=4.1MPa f=5ql4/385EI
=5×9369×0.64/(384×9×103×106×8.33×10-6) =0.21mm<[ω]=900/250=3.6mm
6.6侧墙模板检算
(1)计算公式:
①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
所用公式:F1=0.22×rc×t0×β1×β2×V0.5和F2=rc×H 式中: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rc—混凝土的密度,取24KN/m3
t0—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T+15),其中T为混凝土的温度 β1—混凝土外加剂的影响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加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取1.2,掺外加剂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系数。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
之间取1.0,110~150mm之间取1.15,采用泵送取1.15 V—混凝土每小时的浇筑速度(m/h),按1m/h计算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9
F1=0.22×rc×t0×β1×β2×V0.5
=0.22×24×[200/(15+15)]×1.0×1.15×10.5=40.5KN/m2
②先浇筑混凝土对检算处模板的压力F2=rc×H=24×5=120KN/m2 取F1 F2最小值:F2=40.5KN/m2
有效压头高度:h=F1/γc=40.5/24=1.68m 振捣时的水平荷载 F2=4kN/m2
模板最大总侧压力为F 总=k1F1+k2F2 式中权重系数k1 取1.2, k2 取1.4
F 总=40.5×1.2+4×1.4=54.2kN/m2 (2)侧墙模板验算 ■木胶板抗弯验算
q=54.2KN/m2*1m=54.2KN/m
I=1/12 bh3=1/12×1×0.0183=4.86×10-7m4 W=1/6 bh2=1/6×1×0.0182=5.4×10-5m3 M=0.1×q12=0.1×54.2×0.09=488 N·m
δ=M/W=488/5.4×10m=9 MPa <[σ弯]=10MPa (满足) f=Kω×ql4/100×EI
=0.99×54200×0.0016/100×3.1×103×4.86×10-7 =0.57mm M=0.1×q12=0.1×16300×0.25=408 N·m δ=M/W=408/1.67×10-4m3=2.4 MPa <[σ弯]=17MPa (满足) 内楞挠度验算 f=Kω×ql4/100×EI =0.99×16300×0.0625/100×9000×8.33×10-6 -5 3 10 =1.2mm N=54200*0.6*0.6=19512N=19.5KN;δ= N/A=19512/3.14*0.0072=127 MPa(可) 模板支架基础验算: 脚手架单根立杆下踮起150*150mm的底托,以增加受力面积,按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开始支设脚手架检算,即Q底板=30MPa*60%=1.8*104KN/m2; 单根支架承受荷载按边墙腋角最大值计算,即Q=11.5KN/(0.15*0.15)=511KN/m2,小于底板混凝土强度1.8*104 KN/m2,模板支架基础满足要求。 七.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对模板及其支撑结构进行检算,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致发生超规范的变形与下沉。 预埋件和预留洞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 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中心线位置 插筋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留洞 尺寸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两块模板间拼接缝隙 相邻模板面的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尺寸 垂直度 ≤2.0 ≤2.0 ≤5(用2.0m平尺查) 5 +5 +4,-5 8 允许偏差(mm) 3 3 5 +10,0 2 +10,0 10 +10,0 允许偏差(mm) 11 八.模板的拆除 8.1模板拆除的技术要求 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当板混凝土达到100%前不得拆除板下支撑 8.2模板拆除时间要求 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 侧墙模板的拆除时间要求为:在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确保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同时满足地铁公司项目管理处的相关规定。 顶板模板拆除应在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才能拆除。 8.3拆模注意事项 拆模时,操作人员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撑等运出堆放。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传递,按指定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脱模剂,以备下一循环使用。 8.4模板及支架拆除 拆模准备 施工工具:撬棍、扳手、锤子。 现场设备:吊车 外墙砼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先松动支架后支座,后松动埋件部分。 彻底拆除埋件部分,并分类码放保存好。 吊走单侧支架,模板继续贴靠在墙面上,临时用钢管撑上。 用撬棍在模板下边的一端将模板松动,然后沿墙上口将模板推开,确保墙体砼不粘模后,将模板吊离。拆完的模板立靠在堆放架上。 当一段墙体上有角模与直体模板存在时,应先拆直模,后拆角模。 砼拆模后应加强养护措施。 12 拆模流程 松支架→用橇棍在模板下部的一端,将模板松动→将模板吊离墙面。 模板系统维护 模板面板在储存时,要避免暴晒雨淋。切割和钻孔后用防水油漆封边。 施工完一个节段,要及时清理模板表面,并对沉头螺栓处重新涂刷油性腻子。 吊运模板时注意不能碰坏模板,特别是板面。 九.技术、安全保证措施 1、模板安装拆除工人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熟悉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培训合格颁发上岗证才可进行模板安装拆除操作。 3、施工前技术和安全人员应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模板安装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模板工程设计书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换支撑杆件的材质,减小杆件规格尺寸,如发现设计中存在问题或施工中有困难,需向工地技术负责人提出并经模板设计审核人员同意才可更改。 5、模板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模板上堆料均匀,在模板上运输混凝土时必须铺设走道板,走道板须铺设牢固。 6、单侧支架质量大,为确保安全,工人在立支架时应由多人同时进行。 7、在确保单侧支架立稳后,工人才可安装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的跳板须满铺,操作平台的护拦至少设三道。 8、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 9、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10、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固定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没。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进行防护。 11、按规范要求控制砼浇筑速度,分层浇筑。 12、支架模板安装需一定的空间,工程中有内隔墙的地方,如不能保证支架模板的安装空间,可在外墙浇筑完毕后,再绑扎内隔墙钢筋 13、模板拆除必须等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申请拆模,经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拆模。 13 14、拆模前应清除掉模板上堆放的杂物,在拆除区域设警戒线,张挂安全警戒标志牌,设专人监护,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15、按照后装先拆,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的原则逐一拆除。拆模应彻底,严禁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16、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拆模时,操作人员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撑等运出堆放。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传递,按指定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脱模剂,以备下一循环使用。 十.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工程项目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1.危险源情况 根据从事工程的项目特点,所承接的项目主要有机械设备、电气焊、高空作业等工程施工。可发生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安全事故有高空坠落事故、触电事故、坍塌事故、电焊伤害事故、车辆火灾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成员分别由项目书记、总工程师、安质部长及工管部长组成。安质部长是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担任副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 3.预防与预警 3.1 预防 3.1.1 预防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 (2)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 (3)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各类竖井安全门栏必须设制警示牌。 14 (4)各类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搭设、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禁止使用。 (5)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 3.1.2 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各施工现场应根据各自进行的施工工程的具体的情况制定方案,建立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的各项操作规程。 (1)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在工程场地内不得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3)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调料间,不得在工程内进行油漆的调配。 (4)工程场地内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开具动火证并设专人监护。 (5)作业现场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6)施工期间工程内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得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消防保卫部门的批准,并且要配备充足灭火材料和消防器材。 (7)严禁在施工工程现场内存放氧气瓶、乙炔瓶。 (8)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 (9)进行电、气焊作业要取得动火证,并设专人看管,施工现场要配置充足的消防器材。 (10)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到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处办理动火证,并按要求对作业区域易燃易爆物进行清理,对有可能飞溅下落火花的孔洞采取措施进行封堵。 3.1.3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3)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4)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从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 15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规定。 (6)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7)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需统一样式,统一配置,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连接,采用外搽连接方式(所有电箱必须使用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8)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9)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梯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 (10)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11)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12)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确保现场的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 (13)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由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 (14)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 (15)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16)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它所控制的电气设备相聚不得超过3米。 (17)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有专人负责。 16 (18)施工现场的照明一般采用220V电源照明,结构施工时,应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管,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19)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4.预案管理 4.1 培训 (1)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4.2 演练 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实际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