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成瘾现象与分析
——根据网络片段编辑
每天一打开电脑,第一时间就打开社交网站,拼命刷屏发状态;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要挤出时间在微博上徜徉,担心自己几个小时不上就被滚滚信息潮流抛在后方;遇到网络连接出问题,上不了这些网站的时候,时刻都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满脑子想着好友们在网上又更新了什么好玩的内容。
第一章 社交网络为何成瘾?
根据2010年末的数据,人们在网络上花费的平均时间比10年前增加了82%。而根据杜克大学教授丹·艾瑞利研究得出的数据,他认为人们花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也是突飞猛进,是占据上网时间中最长的,目前为上网时间的22.7%,而且有不断向上的趋势。“也就是说,人们愿意花费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1.1聚焦“社交网瘾”
“究竟为何社交网络让人们如此着迷甚至上瘾?社交网络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网瘾”这一热门话题,在今年1月份的达沃斯论坛上成了一个分论坛的主题,来自全球各地的政治高层、科研人员和经济学者们,都认为应该对社交网瘾引起足够的重视。参与这个分论坛讨论的,包括谷歌搜索副总裁玛丽莎·梅尔、Linkedi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和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丹·艾瑞利。
在达沃斯论坛,玛丽莎·梅尔毫不掩饰自己也有“搜索瘾”。“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冒出
一些想法,当解决不了时,我会主动搜索。”她坦承,搜索已经成为她每天的习惯,大概有20%的答案,是从网络中搜索得来的。“要不是因为我在飞机上或者在路上,这个比例会更高。所以,移动网络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也承认,除了搜索之外,同样重要的是社交网络。“搜索和社交,将成为未来网络的两大支撑。”
专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杜克大学教授丹·艾瑞利也在对社交网络进行深入研究:“人人都离不开社交网络。任何人都能把自己最新的情况放到网上,然后通过社交网络,跟自己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分享。当这种分享得到一些人的肯定时,人的心理会有满足感。越多人的参与,这种满足感就越强烈。”
“当这种满足感成为一种习惯时,许多人已经依赖甚至离不开网络了,从而出现了社交网瘾。”丹·艾瑞利说。
1.2社交网瘾危害隐
美国马萨诸塞州阿桑普逊学院最近进行了一项关于社交网络的有趣实验。该学院的老师马丽娅·艾尔对学院里的70个本科新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她发现,Facebook上面好友的数量可以预测学生对大学的适应性。有超过200个好友的新生在自尊、个人适应和学业适应问卷的分数,低于那些没有那么多好友的新生。对于那些初来乍到的新生而言,在Facebook上的“好友”越多,现实中的朋友就越少。可见,社交网络对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社交,并没有多大帮助,反而起反作用。
不仅在美国,在印度等其他计算机网络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交网瘾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印度心理学家米拉·尼尔坎森最近写了一篇名为《Facebook瘾和自控能力的关系》的文章,对印度160名民众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这160个接受调查的民众中,有60个不满18岁的青少年,60个18~30岁的青年以及40个中年人。
她的结论是:不满18岁的青少年受到网络的诱惑最大,而这些青少年很有可能因为网瘾在未来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她认为“青少年越来越倾向把生活重心搬到网络上,而他们在网络上的时间越长,登录Facebook的概率就越高。”她还发现,这些孩子同其他没有网络瘾的孩子比较,更容易辍学,忘记睡觉和吃饭,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往往更容易陷入激动或者沮丧的情绪中。
米拉·尼尔坎森将这种现象称之为“Facebook症候群”—一觉醒来就想登录,即使不在线,也每时每刻在牵挂着自己的页面,或者原本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却也宁愿通过信息或者贴留言交流。
1.3 如何才能不上瘾?
事实上,我们正处在一个“超连接生活”(hyperconnectivity)全面到来的时代。人类之间的联系因社交网络变得空前的多而得到了大大的强化。另一方面,社交网络绝对是对个人家庭生活的一种入侵,因为它已经不仅限于计算机了,就如电视机厂商正在推介的社交网络电视,人们可以边在电视机旁看电视,边和好友聊天,评论自己正在看的电视节目。
用赫芬顿网站的专栏作家伊森·尼赫顿的话说:“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这种交友方式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传播最广泛的一种,每天都吸走人们数十亿小时的时光,而且没有人
能够再回去了。”
丹·艾瑞利教授也认为:“未来每个人都有患上社交网瘾的可能,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他已经对自己的学生展开了部分实验,比如尽可能减少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通过修改密码等方法禁止登录。他让学生在每个星期天晚上互相修改社交网站密码,然后等到下星期五晚上才告诉彼此新密码,这样平时上学的时候,他们就不能登录社交网站了。“这种效果不错,学生们大多数都能安心地把作业交上来。”
尼赫顿的另一个“妙招”是让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时间设定限额。如果没有超出限额,就给自己奖励,反之则设置惩罚。“有必要的话,可以邀请朋友互相监督,或者可以用钱来作为惩罚手段,或许这样才会有效果。”
第二章:网站分析--社交网站用户的十大心理怪习
1.偷窥的乐趣——我想看别人又不想被人看
经常有一些用户提出:“要是微博加上来客记录就好了”,而另一些则对此强烈反对,害怕自己的浏览记录被曝光。用户真的需要或者反对访客记录吗?事实上,除了特殊场景下(如男女勾搭、男男勾搭……),大部分的人只是想去偷窥别人而不被人偷窥,这就是网络世界里大多数人的隐私观。在访客记录这件事情上,我只是想看有哪些人最近查看了我的主页,但同时我看别人主页时又可以不留痕迹。
2.负面的宣泄——坏的总是容易传递出去
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在抱怨微博上负能量太多,各种揭秘、爆料、负性社会新闻在微博里转发泛滥。一时之间,正能量成了稀缺补药。有研究表明,情绪愤怒的微博被转发或成为愤怒反应对象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厌恶、高兴和低落这三种情绪。针对Twitter的博文分析也发现,在检出的203种细分情绪中,负面情绪出现更加频繁,并且更加多样化。回想一下,在写新微博时,抱怨工作不顺、环境污染、办事遇阻、社会不公是不是更容易脱口而出。在社交网络上,负面情绪总是更容易被创造和传递出去。
左图:每个黑点代表用户。右图:每个点代表一条微博。红色代表愤怒,绿色代表高兴,蓝色代表忧伤。
3.信息的患失——好的有用的信息是不是悄悄溜走了
微博推出“智能排序”的功能后,遭到许多用户吐槽。在信息的筛选上,用户似乎非常不信任机器所做的工作。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都会面对海量信息,有很多用户抱怨信息看不过来,而筛选的成本又太高。但如果让别人(比如算法)来代替自己筛选,用户又会担心会不会遗漏了某些重要内容。抱怨垃圾太多但又害怕错过有益的信息,好像有用的信息正一条一条地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这便是用户面对信息的患失心态。
4.围观的快感——猎奇与围观就是我的网络生活
围观改变中国,网络更是无障碍地完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围观欲望,不用搬凳子不用付门票,从围观朋友圈里的件件小事,到围观不相干的新闻热点社会事件。在社交网络上,人人都像长有一双猎奇的眼睛,随时在寻找好玩的事和打破常规的事。
5.虚荣的烦恼——粉丝降1个比涨1个带来更大心理波动
粉丝在微博里被很多人看成面子当作炫耀的资本,涨粉时高兴异常,而掉粉时又要黯然神伤。涨粉和掉粉所产生的心理波动哪个更剧烈呢?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总是强烈倾向于规避损失:一定数额的损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也就是说,掉1个粉丝的心理损失需要涨2个粉丝才能弥补回来。
6.转场的炫耀——我的生活无比精彩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借用对戏剧表演的观察而获得的灵感,提出的自我呈现理论或者印象管理理论。他把社会中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利用各种的道具——符号(语言、文字,非语言肢体或者表情等等)预先设计或者展示自己的形象——来进行表演,并努力获取好的效果。社交平台就像一个个舞台,人们在这些舞台上也只是选择性的表演,展示生活中精彩的一面,展示个性的一面。因而一到假期,微博、微信、人人网就出现晒旅游晒幸福晒欢乐的空前盛况,其实人们只是把表演的场所从线下搬到线上,告诉身边人:我的生活无比精彩。
7.假装的关心——点赞其实是SO WHAT
社交平台上有类人叫点赞狂魔,仅在QQ空间,2011—2013年短短2年时间里,点赞党2011年7月时有2700万人,而2013年7月点赞党规模扩大至3亿人,点赞党足足增长了10倍有余。同时,根据日点赞统计,QQ空间每日平均点赞次数超过2亿,相对于2年前,增长了111倍,其中单日峰值曾突破3亿人。“点赞狂魔”们真的是对你发布的内容表达赞同吗?除了强迫症和表达嘲疯、幸灾乐祸外,“赞”似乎只是一种假装的关心,不愿付出成本去评论和留言,以最廉价的方式告诉你他在和你互动。如果出个so what的功能估计比点赞更流行吧。
8.声色的诱惑——更喜欢看图片和视频
纯文字的博文和带视频图片的博文哪个更吸引你的眼球?给每一段文案配一张好图,或者发带有视频的博文,这些原则已经成为微博运营人员的基本常识。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通过对随机选取的40多万条Twitter微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附图片的微博更易被转发,比纯文字微博的转发率高出94%。用户更喜欢直观、有冲击力的图片和视频,因为观看富媒体信息要比阅读文字带来更多的愉悦感,也更节约认知成本。
9.圈住的视野——我关注的就是全部世界
网络只是现实生活的延伸,现实世界中的人也会去加入小团体,关注自己关心的话题和新闻,而在社交网络上这一特点更得到了强化。小圈子文化、粉丝文化,各种争吵骂仗时的“站队”,你的关注列表就是你的世界。每个人的视野和价值观在被这些人的诉说强化的同时,也必然受此限制。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当你觉得微博里无内容可看、开始变得乏味时,是否考虑一下关注些新的人和事,跳出固有的视野,换个方向看看。
10.宠坏的洁癖——“广告狗果取关”
一直处于免费互联网文化下的网民似乎对广告特别敏感,根据眼动追踪研究表明,网民仅仅是在第二次浏览某一网站时,就已经学会了避开对广告模块的注视。而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对广告更为敏感甚至是易怒。这可能是因为,相对于传统网站,用户对社交网站更有地盘归属意识。用户将社交网站视为获取个人资讯以及同朋友沟通互动的地方,因此不仅对社交平台出现的广告感到不满,甚至对关注的人也近乎苛刻,微博上经常有用户脱口而出:“广告狗,果取关”。想想平时看电视看电影乘坐公共交通面对无处不在的广告时的那种淡然心态,社交用户是不是被宠出洁癖来了。
第三章 社交网络自恋文化普遍:用户不断刷屏自我展示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著名IT杂志《PCWorld》4月20日报道,最近,Facebook、Twitter以及其他一些社交网络已经统治新闻报道领域。难道Facebook和Twitter不是当今新闻媒体的聚焦点吗?新闻媒体似乎总是对这些社交媒体饶有兴趣,并且没有禁锢——已经呈现失去控制的态势。就好像,我们对社交媒体的沉湎已经达到了一种“引爆点”的地步。
难道仅仅只有作者一人对那些固执己见的社交网络用户持反对态度吗?多少次,作者不得不忍受那些Facebook的自满,Twitter的夸耀,以及LinkedIn人际关系的请求,而你压根儿就不认识那些人。
也许这一次,我们所谓的社交生活需要一点儿“数码解毒”。你也许会想:“如果你不喜欢社交网络,就去买书啊!”你或许会这么做,但事情远非那么简单。
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交网络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否定或忽视它。它使我们跟上同龄人的节奏,知道大家都在干些什么;获得网上求职的机会,甚至让我们在离线时也能活跃的社交。
我不是说要做更新世时期的“技术恐惧者”,我只是倡导一种社会生活和媒体生活的平衡。首先,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从Facebook、Twitter、Digg、StumbleUpon的账户中退出休息一下是个不错的建议。然后,就如何利用这些社交媒体服务提出几点新的规则。
1.“Facebook大萧条”
据身兼儿科医生及美国少儿社交媒体指导纲要学会首席作家双重身份的哥温-欧科菲
(Gwenn O'Keeffe)博士介绍,由于某些独一无二的特点,Facebook多姿多彩的社交生活使得“风景这边独好”,而备受青少年们的青睐。在《社交媒体对儿童﹑青少年以及家庭的影响》一书中,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这个问题。
欧科菲说:“对于一些儿童或青少年,社交媒体是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最主要途径,而不是去购物中心或朋友的家里。这一代人社交或情感方面的成长,大部分是通过因特网或手机。要想了解或进入孩子们的网络世界,家长们就必须懂得这些技术——这样才能在那个世界中产生共鸣。”
网络世界总是充斥着那些吹毛求疵、评头论足的傻瓜,Facebook也是如此。年轻人们在他们憎恶的人的页面上恶意灌水,贴惨不忍睹的图片,或粗鲁的留言。
当许多青少年从同龄人和所谓的“自我中心”文化那里感到更大的压力时,这只是另一个风靡一时的竞赛而已。在我看来,Facebook与其说是让人压抑,不如说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既然它的发起点是出于“有用性”,这更是一种耻辱。(关于这点下面有更多的涉及)
2.“大家快来看我!”——自恋文化
看看那些所谓朋友、亲戚最近都有什么琐碎的事情发生曾经也是一种乐趣。然而,最近的Facebook文化和Twitter文化使得这些人一天十几次的更新他们的状态﹑想法﹑照片。乐此不疲,甚至近乎癫狂的陷入这场“最愚蠢的人”的竞争之中。
另一篇文章题目很长,叫《解决道德判断力发展、自恋主义、电子媒体以及通讯设备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指出,在社交网络上,这种“自恋主义”是相当普遍的。弗拉格勒
学院的心理学教授梅根-撒古拉(Meghan Saculla)和西肯塔基大学教授皮特-德瑞贝瑞(Pitt Derryberry)对279名学生是如何运用社交媒体进行了观察。
研究者观察学生们是如何运用这些流行的社交网络网站,然后通过调查确定出学生们的自我认知。结果不出意料,那些喜欢使用社交网络而提升自己的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些自恋倾向,他们也自我标榜为“自我陶醉者”。
每当我误打开自己的Facebook网页,我总是心惊胆战的下拉滚动平条。诸如此类的东西蹦到眼前:比如玛丽又晒新照片了;朱迪又来踩我了;玛丽-卢又换了心情短语“等不及要到5月啦”;而刚刚吃了鲑鱼和糙米大餐的琼迫不及待的上传了五张宝宝的照片;拉里又换了状态,他正在和这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分享自己的世界。问题是,过去我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还能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现在,我费尽力气寻找beat writer关于旧金山巨人队的文章,却毫无所获;它早已被这些垃圾东西完全淹没。
显而易见,我们必须严格控制那些用这些网站的“自恋者”。如果政府不愿意管,那么我们就责无旁贷。这里是我的一些建议。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则也可以运用到本文没有提到的社交网络之中。
3.关于社交媒体的新规则
新Facebook规则:一天只更新一次,一天只评论一条消息,一个星期至多上传一个新的视频或图片。不要频繁更改你的状态,除了你的直系家属不要随便踩别人的网页。
新Twitter规则:限制自己,一天“只钓两次鱼”,不要盲从他人。此外,不要通过无休止的创立标签来组织你的页面。
新LinkedIn规则:将你的商务网络控制在适当的规模内;不要每天都更新状态,不要把它当成另外一个Facebook。
对StumbleUpon和Digg的新规则:三天“踩”或“掘”一次,千万别让我加入你的StumbleUpon或Digg网络。
第四章 刷屏能刷出幸福感?
为何我们如此钟爱社交网络?
原因一:用户刷屏能刷出幸福感
2000名上海白领和大学生在使用社交网络后,最认同的是使用社交网络带来的幸福感(白领=9.44分、大学生=8.74分)既然社交网络能够让人更幸福,难怪大家都成为“低头手机族”,能提升幸福感谁不乐意呢!
图:被访者使用社交网络后的情绪体验
原因二:玩社交网络能玩出社交、玩出自我暴露、玩出人际关系
社交指数同样发现,37.6%的大学生和34.7%的白领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络应用APP就有3-4个,其中微信的使用率高达83.9%、QQ的使用率达74.9%、微博的使用率是64.2%。由此可见,当前用户对社交网络的使用黏性极高,而高黏性的背后除了社交网络带来的幸福感,也离不开社交需求等天性。
马斯洛需求理论表明社交需求是人类五大需求之一,而根据社交指数的研究显示,85.1%的白领和76.4%的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重要目的在于维系与他人间的联系,以达到社交的终极目标。
当然,人们使用社交网络也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暴露!那些在生活中,看似有意无意、自愿的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为,其实就是心理学的“自我暴露”,其目的为了获得关注、认可,帮助别人了解自己,最终加深和他人的人际关系。在移动互联的助力下,随时随地社交的拔地而起客观上极大地释放人类自我暴露的天性。
图: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
我们的下一个社交网络惊喜会在哪里?目前来看,唯有去国外发现点蛛丝马迹。尽管不想承认国产社交网络APP原创能力不足,但随便搜索一二(如下图)就不难发现目前国内最火的移动社交网络在国外都有原型。
从发展路径来看,我们的社交网络版图大体就是国外社交网络版图的复刻版。目前国外最热门的移动社交网络莫过于instagram、snapchat、Pinterest等图片分享类应用。据报道,Instagram当前活跃用户在1.5亿人左右,估值约150亿美元;Pinterest10月底又获得2.2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已攀升至38亿美元,活跃用户超过50,000,000;Snapchat最近更是拒收Facebook 30亿美元的收购邀约,谋求独立发展,三个图片分享类应用APP个个都是牛气冲天!图片分享类社交网络的前景可见一斑!
尽管国内目前也有花瓣网、美丽说、蘑菇街等图片分享类APP,但说到底还处于要么没有榜上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大款,要么商业模式还不对广大用户胃口的阶段,要么有流量瓶颈,4G为图片分享类APP提供更优越的技术支撑,如果图片分享类命中注定是下一个“微博、微信2.0”,那么如何抱住一个大腿、如何找准路数、如何在技术上来点“新花样”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积极;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第五章 社交网络,电子时代的人生绑架者,社交参与者心理分析
SNS心理学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一个人的内心强大程度与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IM签名更新频率成反比。
第二定律:一个人的自恋程度与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图片发布频率成正比。
第三定律:一个人的孤独感与他刷新微博、微信的次数的平方成正比。
其实,社交网络中的大多数信息都与“交流”没半毛钱关系(编者注:有一部分社交网络确实促进了信息传播与资源分享和社会进步),只是某人发布的“自以为很重要”的自我推销信息而已。根据“人类自我表现理论”,人们的自我表现往往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某种相应的对策,人们会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自我的信息,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所以人们会狂热地维护自己的微博形象,对隐私泄露视而不见,而对爱你的家人恶言相向。
大家在互相打招呼之前,先各自拿出手机,其中几个人用手机“签到”,然后把“签到”信息转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而另一些人则用手机给饭桌上的菜肴拍照,然后同样转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直到各种提示音消失之后,大家开始一边动筷子,一边心不在焉地聊八卦,如果没有爆炸性的话题出现,吸引在场的每一个人的注意力,那么大家的注意力都会被自己的手机虏获——比如我会收到坐在对面的那人发来的一张用手指画的拙劣的涂鸦,然后让我根据此图猜一个单词。
现在,一次聚餐的情景差不多就是这样,把一盘菜的照片转发给就坐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吃饭的那个人,这种事说起来真是要多蠢有多蠢,但人们仍是乐此不疲——当一台饮水机都拥有一个微博账号时,我们意识到任何事情都已经无法阻止网络社交了,无论是美食还是同学聚会。
大多数热衷于用手机刷新SNS网站的人并不认为对网络社交上瘾是什么问题——他们有种幻觉:需要的时候,我肯定能够克制自己,那肯定比戒烟容易。但事实并非如此,网络社交上瘾与烟瘾截然不同,如果你对它背后的机制有所了解,一定会对它能够利用人类心理的弱点到如此地步深感惊讶——一个正常人只要掉进这个圈套,就几乎不可能不对这玩意上瘾。
如果你有过在泡论坛时不断刷新页面的经历,你就会明白社交网站的通知系统是一个多么精巧的引人上钩的设计——人们难以容忍等待,他们需要新状态的刺激,现代化的机场都将下飞机口到取行李处的距离设计得要多漫长有多漫长,就是为了避免旅客在取行李处叉着双手等行李,因为“走”比“等”更容易让人接受——而创造通知系统的产品经理们显然深谙此道,只要通知系统不断地给出状态更新的通知,就能够让人每天乖乖地登录,然后长时间地留在你的社交网站上,这一招就像用香肠逗狗一样好用。
许多人认为社交网站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成本,促进了信息流动和世界大同——他们显然是被Facebook、新浪微博之类的网站给蒙骗了;而对人类社会的本质有所了解的人则会同意窥私欲是支撑社交网站的动力之一(编者注:再回头看看配图中的新浪微博Logo和那个猫眼的相似度)——有一定道理,人们总是有无穷的动力想去瞧瞧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老同学,或是初恋情人,看他们是不是过得比自己更差,我的表弟曾向我坦白,在他听说前女友离婚的消息后,他曾连续一个月关注她的微博和开心网账号,并且觉得很爽——巴菲特说,竞争并不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嫉妒才是。
但实际上,窥私欲在社交网络这盘大菜中顶多只能算是几滴酱油——如果你对人性有更透彻的认识,你会从“把一盘菜的照片转发给和你一起吃饭的每一个人”这一举动上看到更深层次的动机。只有够自恋的人才会认为“我在吃这盘菜”这件事很重要,重要到有必要让每个人知道的地步——不幸的是,这世界上除了抑郁症患者,每个人都够自恋,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社交网络中的大多数信息都与“交流”没半毛钱关系,只是某人发布的“自以为很重要”的自我推销信息而已。根据“人类自我表现理论”,人们的自我表现往往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某种相应的对策,人们会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自我的信息,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所以人们会狂热地维护自己的微博形象,对隐私泄露视而不见,而对爱你的家人恶言相向。
最新的研究表明,热衷社交网络,也很有可能是你不够成功的表现——美国人4个中有3个是Facebook用户,但在可支配财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只有26%,而百万富翁中上Twitter的比例更是只有可怜的3%——心理学家指出,原因可能是财富给予人更多的独立意识,对他人的依赖越少,对他人就越少在意,产生自我关注的倾向。想必扎克伯格自己也不会一天到晚泡在自己的网站上——而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够成功”,毫无疑问。
只要看透这一切,你就会明白,社交网络热潮,根本不是什么科技革命,它只不过是人性弱点的一次集中爆发而已,并且在它不为人所见的屁股后面,多多少少都能闻出一丝阴谋家的味道——自由软件基金会主席Richard Stallman认为,基于实名制的Facebook是一个国际寄生项目,而Jonathan Nolan(《盗梦空间》编剧)则在他的新剧中直接说,Facebook的幕后金主其实是CIA,自从全世界的人们都那么乐意泄露隐私后,CIA的工作简单了不少。
现在看来,远离通知提示音的诱惑,从社交网络那里为自己“赎身”,才是人生正途。
第六章 上网习惯判断人格:不断刷屏者神经质
网络时代,每个网民都有个“电子我”在社交网络里秀着自己,也“再生产”着自己,弥补现实世界的遗憾。心理学研究认为,从网络社交平台可以准确地判断“人格”的某些方面。人格可以算是心理学中最复杂的概念之一,国外的研究者认为外倾性、神经质(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这五种特质构成了人格的总体,称为“大五人格理论”。中科院心理所网络行为课题组收集了509名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状况和人格特点的资料,发现了网络痕迹与人格的关系。
1.喜欢频繁加好友、晒心情,网中的你:外向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爱交朋友,有人愿意独处;有人办事有主见、走到哪里都是“头儿”,有人谨慎、被动;有人精力旺盛,有人显得“文静”。这就是人与人在“外倾性”上的不同造成的。
外向的人在社交网络上拥有更多的好友,喜欢上传更多的照片,会更频繁地更新状态或者给别人留言。相反,如果你的哪个网友很少更新状态和与人互动,很有可能他的外倾性就比较低,通过与人交往获得满足的需求不那么强,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
提示:外向的人需要让别人了解他们,渴望与别人交流,藉此来获得归属感。一般来说,他们在社会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和果断性、活动性上有突出表现。这类人在社交网上的好友数往往是海量的,如果手头有一大堆任务要做,建议还是暂时屏蔽掉线上好友们的呼唤!
2.第一批微信、微博用户 网中的你:“开放”潮人
“开放性”也是心理学家用来描述人格的一个维度,包括求新性、兴趣和聪慧。在求新性方面,有些人从小好奇心就特别强,富于想像力和创造性;有些人却缺乏好奇心,从来不问“为什么”,创造力也贫乏。在兴趣方面,有些人兴趣十分广泛,古今中外的历史、地理、文化、音乐、体育、美术,样样喜欢;有的人则兴趣单一,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在聪慧方面,有的人学习新东西快,思维具有深刻性;有些则学习速度缓慢,注意力不集中。高“开放性”的人具有更高的好奇心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他们积极更新自己的网络主页、给别人留言。和外向的人不同的是,他们总是走在社交网络的最前端,总是最先体验各种最新的网络平台,是第一批QQ、微信、陌陌、米聊的用户。
提示:在大众化的社交平台,“开放”潮人喜欢琢磨新功能,如送礼物功能、时光机功能等等,此外还爱探究一些“小众网站”,对新奇事物总是抱有一种去尝试、去拥有的心理。需要提醒的是要当心网络陷阱,比如某些社交网的让系统自动添加好友的功能。
3.欢迎“打扰”不设“黑名单”网中的你:友善“宜人”
在心理学上,宜人性指的是一个人热心、善良和诚实的程度。从热心方面来说,有人爱管“闲事”,能和大多数人合作;而有的人则很冷漠,跟谁都不能合作。在善良方面,有人心眼儿好,办事循规蹈矩不惹人厌;有人自私自利、固执己见。在诚实方面,有人一贯真诚;而有人则常说谎骗人。你的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人,爱帮忙、热心肠,被信任也信任别人,这就是“宜人性”高的人。这类人在网络上的隐私保护设置级别很低,倾向于向更多人开放自己的页面内容,欢迎随时“打扰”。
提示:网络上的“黑名单”功能、“悄悄话”功能,受到低宜人性者的偏爱,他们不太容易信任他人,防卫心理较重。宜人性高的人,对人的防范心理低、同情心强,是网络骗子“喜欢”聊天的对象。
4.在乎别人留言、积极查看回复 网中的你: “责任心”高
研究发现,高责任心者在网上更加在乎别人给自己的留言,也更喜欢和生活中的好友交流而非陌生人,这很可能是因为高目标导向性使得他们较少在陌生人身上浪费时间。
一个人的“责任心”也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认真、负责和勤奋。在认真方面,有的人从小就做事一丝不苟,抄题、计算、背书、记单词很少出错;有的人则粗心马虎。在负责方面,有的人责任心非常强,对他人的委托和自己必须做的事情能保证按时做好;而有些人经常忘记应该做的事情,别人的嘱托也不放在眼里。在勤奋方面,有的人自我控制能力很强,遇到困难和挫折不退却;有的人则不善于自我控制,做事浅尝辄止,意志薄弱。
提示:一个人责任心越高就意味着越能更好地自我控制,目标导向性也就越强。这样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会很有“责任”,可能常常因自己在社交网络上荒废时间而苛责自己。
5.不断刷屏也爱说“悄悄话”网中的你:“神经质”
在QQ、微博上,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两个好友会频繁发布最新状态,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经常霸占着你的屏幕。他们不仅仅是外向了,而是有点“神经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神经质”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神经质,而是心理学家用来描述人格的一个术语,包括情绪稳定、自信、适应性三个方面。
在情绪稳定方面,有人很少发脾气、吵架,对人宽容;有人则喜怒无常,说发火就发火,过于敏感。在自信方面,有人遇事总往好的方面想,乐观、积极;有的人则经常怀疑自己和别人,总爱往消极方面想。在适应性方面,有的人胆子大,到陌生环境也不害怕;而有人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见了生人就脸红。
不过,切不要以为喜欢公开表露情绪是“神经质”们的全部世界,他们中情绪稳定性低的人会更多用到“悄悄话”之类的功能。这一类人常常过分敏感、胆怯,害怕被拒绝,怀疑自己是否可爱、担心自己的吸引力,“悄悄话”令他们更安全、更自由。如果让情绪稳定性低者有一段时间不登录社交网络,很多人会感到自己与外界或他人失去了联系。所以,这样的人还是小心别太依赖网络,要记得社交网只是情绪抒发的一个小助手,而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第七章 四张网络面具和陌生人
如果有一种先进的技术,通过一个人的言论,重新拼凑出一个克隆人,在社交网络时代,我们就可以重塑一个微博自我、微信自我、YY自我……
只要你热爱社交网络,它就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分享和交流是社交网络的基础,哪怕沉默,也是在宣示一种态度。正如美国互联网观察者安德鲁·基恩在新书《数字眩晕》中所说,社交网络中的每个人,都热衷于暴露自己--个人信息、位置、品位、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问题是,这些“我”的人格是基本相似,还是面目全非?如果是后者,你会不会因此心生恐惧?毕竟一般来说,导致人格分裂的原因正是在不同场景中表现出不同甚至迥异的人格。实际上,我们发现大多数人都属于后者,这更多是由社交网络的产品特性决定的。在不同的网络上,用户的行为模式和情绪表达也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借助《九型人格》的概念和分类,我们在本专题中描画出微博、朋友圈以及YY语音频道等几种主流社交网络上的典型人格。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作用下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以及情绪反应的特征。但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格,并非严格的心理学定义,北大传播学系教授刘德寰将之称为社交网络上的账号人格,我们简称为网络人格。
当然,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个不同的人格面具,并依靠这些面具在不同的社交圈子中游走,“这正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北大社会精神病学教授黄悦勤说。
社交网络带来的无疑是一次人格进化,一次超速进化。
四张微博面具
微博是这样一个地方:能将一件当事人并不在意的小事迅速发酵成一场风暴。3月29日19:14分前,林妙可和家人根本没想到一张抻面照片能引发微博骂战。照片中,14岁的小童星笑容满面、兴奋地抖动着面条,引来可可粉们(林妙可粉丝)一片表扬和祝福。其中一位自称正努力学中文的日本AV女优山川青空的发言却引发了一场风波。
林妙可和山川青空就“下面好吃”在评论区互动后,简单几句话招致了大量网络攻击,有人故意将“下面”从动宾短语用成了名词。
震惊之下,林妙可的家人当晚连发两条抗议微博,并要求新浪保护。这两条微博首先引发了围观者的调侃和嘲讽。事件扩大后,又有许多不清楚前因后果、单纯对微博审查不满的网友加入对林家人的讨伐。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的参与,拥有3700万微博粉丝的他站在了“言论自由”一方,“评估”有害的言论“是相当主观的事情,言论自由应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打造健康环境最好的方法是容忍更多言论。”这篇单独看来没有太大问题的言论显然不适用于林妙可的具体个案,立即遭到可可粉们的攻击。
类似的微博战争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在任何一场这样口水战中,都能发现以下四种典型微博人格。
面具一:表演者
那些恶意攻击林妙可的账号,大多语不惊人死不休—即使面对的是一个14岁的可爱女孩,而且他们在微博上并不孤独。
“车推向4S商店,你推向相亲市场,车还得保养,你就靠修图,命不如车,0分滚”—这是微博名人“留几手”给他女粉丝照片的点评。在微博上,“留几手”极尽刻薄地点评着其粉丝和世事。尽管毒舌,他的粉丝们却络绎不绝地发照片“求虐”。
在寻求刺激的年代,有特色的微博用户更容易脱颖而出。“微博是个大广场,一般的观点很容易被湮没,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变得越来越重口味。”国内社交媒体营销公司时趣互动COO吴璇说。
重口味、极具攻击性的点评,引来了众多热爱重口味的粉丝们,对于粉丝来说,他们的表演满足了自己的猎奇心理,并热切地期待着下一幕的精彩表演。
对应到《九型人格》中,这类毒舌账号具有“支配型”人格的特征,现实生活中的领袖或极端孤立者,会表现出这种支配型人格,他们具有独断、攻击性,毫无倦怠地支持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件。
在社交网络上,话语权和叫好声促成了这类微博人格的产生。当然,许多有“支配型”微博人格的用户,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完全不同的人格,他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相当内向。
“吸引粉丝倒是其次,很多人真的是被展示自我的天性驱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魏武挥认为,这源于人性的补充自我和补偿自我需求。
所谓补充自我,就是在网络平台上表现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欠缺面。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背诵不了完整的唐诗宋词,他可能会先找到具体的诗词然后再贴到微博上--这其实就是一种表演。补偿自我,则是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真实想法。
面具二:卖萌最安全
“最右是坏银→-→”
类似的卖萌型回复,一般常见于女性,但这一条粘贴自4月14日李开复的微博。
卖萌几乎成为深度微博用户难以避免的通病,现实中一本正经的人,在微博上也想展示惹人喜爱的一面。卖萌泛滥到最后,就连那些满面沧桑的中年男人--例如我的一位朋友,也在微博里自在地用起了“亲亲”之类的肉麻表情和“么么哒”这样的结束语,当我认真地问他是否知道“么么哒”的含义,他习惯性地拧起眉毛,没作回答。
正如美国互联网观察家奎尔曼在《颠覆: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中所指出的,社会化媒体时代人们的行为模式出现了两种转变,其中之一是“炫耀行为”大行其道,另一种就是防御行为,个人和公司机构都会尽力避免那些容易在社交圈内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
说到小心谨慎、放低身段,还有什么比卖萌更合适呢?当然,真正擅长于卖萌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只是如李老师或我的那位朋友一样,借助可爱的表情或自己也不甚了解的网络萌词。
真正的卖萌专家是那些品牌官微的管理者。
除了奢侈品这种高高在上,需要刻意保持距离感和神秘感的品牌之外,其他大多数快
消品乃至于媒体的官微,都希望能够摆出亲民的姿态,尽可能地讨人喜欢。消费者希望与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官微就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当卖萌成为社交网络里的主流时,官微的卖萌自然也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吴璇甚至总结过卖萌十八式,“有专业一些的方式,也有小孩儿一些的方式,方法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她说,在官微卖萌背后,有一个严肃复杂的流程。
吴旋介绍说,卖萌是社交网络上与粉丝拉近距离的最佳途径,而品牌官微在微博上天生就是弱势的,没有透明感和真实感,普通人并不愿意主动跟品牌官微亲近。因此,卖萌成为放低身段、接近粉丝的最好途径。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专注卖萌的微博账号都拥有九型人格中的迎合型人格,它们有意识地展现自己的乐观、幽默,对别人的需求和感觉非常敏锐,能够刚好表现出吸引别人的一面。
面具三:沉默的大多数
跟不明真相的“大V”盲目批判不同的是,理性的网友进入林妙可的微博去查看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也就理解包涵了她的言论。名为“北京厨子”等网友甚至在李开复的微博评论区跟其他网友解释或者发微博说明情况。
这是微博中的理性群体。他们关注公共事件但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一方,他们会追根溯源甚至查看相关资料得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34岁的尹淇也是其中一员。他是国内一家大型IT公司的程序员,从穿着到说话方式
都带有明显的“理科生”印记。对于他来说,微博最重要的用途是“找真相”,在他看来,真相要靠自己去还原和挖掘。
尹淇也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对于自己的微博人格,他总结了一下:“我信仰思想独立,是一名完美主义者。”
许多行为理性的微博账号都可以归到这一类人格中。心理学家所描述的完美主义人格,特征包括认真尽责、希望所做的每件事都绝对正确、以超高标准来审查自己的行为等等。
从产品特征来看,完美主义者在微博这样的公开社交网络上一定属于极少数,新浪微博前产品经理陈邦说,当初微博对门户网站造成威胁的原因,是因为简单和快,“写博客还要坐在电脑前想标题、构思内容,微博只有140字,在手机上随手就可以发出去,而且更容易被传播。”
在这样喧嚣的广场上,保持清醒的完美主义者发言不多。但在他们看来,由于碎片化的记录方式、5亿用户的集群效应、认证用户的防御心理和匿名用户的真实人性展示,谨慎认真的态度绝对是必需的。
如同传播学理论所言,人群中永远有1%的人不断说话,10%是自己不发言但传话的人,将近90%是沉默的大多数。微博上同样如此,除了完美主义者,还有一类用户也很少发言。
这类账号表现出九型人格中的“观察者”特征:维持着高度隐私,带着距离来体验事件,避免牵扯任何情绪。
田妮属于这一类人,25岁的她去年还时不时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些评论,但在年初伊能静和“不加V”的微博风波中,她因一句“观点威武”的评论招致了伊能静粉丝的恶毒攻击。
“之后想想挺傻的,我又没攻击任何人,就被侮辱了。”田妮说,她之后只把微博当作媒体使用。出于防御和自保,“观察者”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从不在争论中站队,而是把想法埋在心里。
面具四:混贴吧的盲从人生
“如果想看贴吧怎么吵架,就去‘路过的一只吧’。”在采访时,不止一个人这样说。
稍微对百度明星贴吧有所了解的人,对这个名字古怪的贴吧都不会陌生。在百度贴吧签到人气榜上,这个贴吧长期占据第一或者第二名。这是一个以讨论韩流明星为主的地方,最大的特征是各家粉丝都有,因此,攀比不可避免,骂战更是常态。在贴吧里,更专业的说法是“黑酸挑”。黑是指专门抹黑别人的偶像,酸是指嫉妒其他偶像,挑则是挑拨离间,专门引发两家粉丝间的吵架。这是极其小众的话语体系,唯有长期混迹其中的人才能娴熟地使用这些词汇。
透过这套类似于帮派暗语的独特词汇,贴吧里成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交圈子,固定用户慢慢形成半熟型人际网络,并结成心照不宣的同盟关系,在行为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与这种一致性相伴而生的是高度的排他性,当偶像遭受他们认为的“不公评价”时,情绪很容易被引爆,这也是为什么人身攻击最容易在贴吧里出现的原因。
类似的社交平台还有YY语音,吵架的缘起依然是粉丝文化。有一个歌手的演唱机会
比较少,粉丝在频道里不断抱怨,最后演变成一场争吵。”Lily说,类似的争吵经常在YY语音频道里发生。这位留着齐刘海,造型颇为萝莉风的26岁年轻人玩古风音乐,也玩一款名为《剑侠情缘3》的游戏,YY语音是她与队友间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
“江湖恩怨”不断的情况下,YY语音甚至衍生出“记者招待会”的吵架形式,也就是双方在语音频道上公开辩论(更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互相攻击),围观群众选择站队,为自己支持的人摇旗呐喊。
与微博、微信圈子的最大不同,用户在YY等垂直社交平台上活动时,必须选择进入某个具体的贴吧或者频道。它既不是公共广场,也不是私人空间,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城堡。集群效应在这里不断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转向盲从型人格--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关系远近、情感倾向,而不是信息和事实的甄选。
Lily在贴吧里参与的唯一一次骂战,她用人身攻击来形容在她ID名下的那些骂人词汇。这次事件之后,Lily渐渐减少了混贴吧的时间。现实中,Lily是公认的好脾气,在别人眼里,她依然是个吵架都不会的文静女孩。
面具四:朋友圈,生活的简化版
过去一周,王菲菲在微博上发表的内容只有一条转发的星座段子,但她的微信却热闹非凡。这一周,她给自己放假,去云南旅行。自从踏上云南的红土地,王菲菲就开始在微信朋友圈里用照片刷屏。她拍下自己住的客栈、吃的美食,以及在阳光下明媚的自己。
像王菲菲这样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截然分开的用户不在少数。那些在微博里谨慎地隐藏自己个人信息的用户,在朋友圈里瞬间变身为爱生活爱摄影的文艺青年。在朋友圈里,
用户并不害怕暴露自己。“微博有太多顾忌,微信朋友圈里的都是好朋友,你在里面可以自在地表达自己,不用去管可能会有什么评论和转发。”王菲菲的微博有超过1000名粉丝,其中有不少是同事,他们是通过搜索、微博的好友推荐等方式关注她,“我在工作和私底下是两种状态,微博上有那么多人看着,我会更谨慎一点。”
在众多社交平台里,朋友圈是最接近熟人社会的产品。王菲菲的微信,目前只有70名朋友,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看得到她在朋友圈里发表的内容。黑名单是王菲菲盛赞的微信产品功能,通过设置,她可以将许多人挡在朋友圈之外,不用担心这种设置会冒犯到别人,除了看不到朋友圈之外,黑名单里的人依然可以通过微信与她沟通。最后能够自由浏览她照片的只有二三十人,恰恰是网络之外与她交往频繁的那批熟人。
因为圈子是封闭的,在可控的传播范围里,人们可以放低戒心,无需伪装,这是不是说,微信人格可以和现实中的你画等号?当然不是。如果把我们手机上的微信朋友圈互相做一下对比,估计大多数内容非常雷同:美食、美景、孩子、宠物、自拍。
腾讯公司十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在这些圈子里,越简单的功能越受欢迎。因此,朋友圈的内容以图片为主,为了鼓励用户创作内容,腾讯将文字功能隐藏在拍照之后,只有长按屏幕右上角的小图标,才会出现文字输入框。而且,照片也更方便表达吃喝玩乐、积极向上的主题。
如果将所有这些特征集合在一起,实际上微信用户总体人格表现出非常典型的享乐型特点。这不是真实的我们,起码不是大多数,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多是那些烦琐小事,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要面对升学、职场、养老、买房、健康等种种问题。没有人能对所有朋友开放自己的真心话,那些关于工作、未来、社会等等的深层思考,只能和某一个或几个朋友说。寻求最大公约数后,能够发在朋友圈里的,都是那些最浅层的生活内容。发微信大
多是在本该独处的时间,工作日午休时在咖啡馆、放假时游走在云南古镇、加班后深夜独自回家,统统被她“晒”到了朋友圈里。
当我们在不同社交平台戴上的人格面具越来越多时,我们真正独处、检视内心的时间越来越少,当然比起信息的爆炸和情绪的释放,这种代价也许是值得的。
第八章 社交网络之痛——嫉妒、伪装、恶毒、孤独 社交网络是互联网的必然产物,正所谓“无社交不互联”,器物永远只是过渡,而人与人的连接才是一切为之努力的终点。我们创造完了工具后,工具也在反过来塑造我们。而这种塑造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美好可能性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了更深远的破坏。 那么正是在当前这种充满噪音的环境下,我们必须更努力的觉察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各种不自知,才能更清楚的发现现实与虚拟,自身与外界的那条已经不再泾渭分明的界线。 一、嫉妒 先说一则研究《社交网站引发嫉妒心理让人痛苦? 》,该研究指出三分之一的人们在
浏览Facebook后感觉心情更糟,对生活更加不满;而那些只是浏览却没有上传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深。
人与人之间的嫉妒一直都存在,但是不会像当今世界这样更空前地易被勾引。在我们父辈的那个年代,他们所能够嫉妒的范围永远只是在周围的一个小圈子,但是在社交网络时代则完全变天了。像以前初中高中大学同学毕业了,很多人都是会交换同学录的,因为大家知道未来可能会各奔天涯,联系的就很少了。但是现在交换同学录这种“古老”的行为已经消失了很多,因为我们全都被绑在了社交网络上了,我们在微博上,人人上,朋友圈里,QQ空间里,QQ圈子里,群消息里面随时能知道对方过的怎么样,想逃都没办法!
过了几年,十年,二十年后,当我们看到曾经跟我们混的差不多,或者比我们还差的老同学居然飞黄腾达,今天在夏威夷,明天在里约热内卢,后天去迪拜,而自己还在为小孩的学区房东奔西跑,心中的落差自然挡都挡不住。社交网络可以嫉妒的人的范围被严重扩大,也让可以被勾引起嫉妒的点严重扩大!不仅是以前的同学,只要你接触任何一个同事,朋友,你都能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他的轨迹,每当多出现一个与你建立强关系的人,你就会多一份嫉妒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在物质上远远超越以前的任何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容易引起人嫉妒,更容易让人失去幸福感的时代。
二、伪装 因为嫉妒,所以要攀比,所以有了伪装。人既然是社会性动物,那么面具化生存是一种必然,而社交网络则将这一面具无限放大。每个人在微博,QQ空间,朋友圈、人人网上都是一名演员,尽可能的展示自己,尽可能的想要获得关注。 引用《身份的焦虑》中的观点,无论男女对于被爱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基于社会压力下男人想要更多的成就,而女人想要更美。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伪装,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我们更加无所不用其极。 女人用软件把自己P的朋友都不认识,男人会虚夸自己的成就。很明显,我们深陷人与人的关系中不可自拔,我们都希望别人来看自己的生活,自己过地很好,自己很漂亮,
很有成就。但有时真实的现实却是比自己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要低出很多。我们享受着社交网络上的伪装,我们害怕现实,因为见光就死。
人有所伪装是正常的,对自己不满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对于成就的小小的伪装与夸大更能敦促一个人进步。但是如果这种不满并未让一个人前进,而是让一个人去用社交网络上的伪装来填补,去过分地夸大自己的成就与美丽,则是非常危险的,而这也是诸多心理问题的来源。因为当一个人在互联网上塑造一个高端的美化后的自己,而把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时,就像鸭子划水,水面上高贵优雅,但是水面下却时时隐藏着躁动不安。
另外回到第一个主题“嫉妒”来说,你现在必须明白:其实你所看到的你所嫉妒的,也许不一定是真的,而是他人伪装后的产物。
三、恶毒
在现实中,基于社会伦理,基于他人的双眼,我们都会进行形象管理,绝大多数时候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本我。而互联网的匿名就像是给了本我的一个天然屏障,让恶毒找到了
一个安全的释放出口。脏话,骂战:很明显当前的互联网环境还是没有让人更加担起责任,各种攻击,脏话,不分是非的站队都在网络上呈现。在政治性的跟帖里面站队最严重,你跟帖完后,好像永远只有两个身份除了5毛就是美狗。平时现实中大家不会说的各种不堪入目的脏话,却在互联网上肆意出现。
并且可怕的是这种恶毒还会传染,本来一个个从不骂人的人,也会被这种恶言恶语所伤害进而激怒,也加入到了这场漩涡当中。
民族主义: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民族主义举着“是中国人就转”这样的口号。在这样的口号中,其实带有一种可悲的荒谬逻辑,一种非黑即白的身份认同。这样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依然日复一日的裹挟着互联网。
无解毒剂:互联网本身呈现的就是非理性思维,所有的憎恶在互联网上更无法用理性去化解。这种恶毒只能随着时间消散,如同战争一样,战争双方要的不是和解而是置对手于死地的恶意,自损一万也要杀敌一千。
互联网不仅是将人连接起来,同样是我们各种人性的放大器,而恶毒也从来不会缺席。当恶毒与恶毒连接,只会释放更大的恶毒。
四、孤独
随着我们在社交网络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同学朋友间会出现以下现象:大家喜欢在朋友圈,微博,QQ空间、上热闹地点赞评论,但是在现实中的聚会就冷冷清清,没有话说,甚至很多人还会拿着手机刷来刷去,仿佛周围人不存在一样,他们其实是在跟手机聚会。
在《冬吴相对论》里面,梁冬曾说过一个有趣的观点:“一个饭局在形式上的解散,就是第一个人掏出了手机开始的”。我想越来越多的人也感受到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我们是不是连面对面的说话都要依赖社交网络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似乎非常亲密无间,但到了现实中就好像陌生人呢?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去评论对方的目的只是想让对方也来评论关注你了呢?
曾有媒体发表了名为《社交网络让我们更孤独?》的文章,谈论了社交网络上的孤独,社交网络上别人的生活看起来总是很精彩,而自己则是一个“卢瑟”。总是试图想更高人一等的人更容易受伤。
也就是说,你看到了太多太多他人的精彩,并且你还放大了他们的精彩。你没有仔细去辨别这些精彩是否经过了别人的加工,你只是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如意,通过与别人生活的对比,你感到了自己的失败。
对于拥有智慧的哲学家来说,孤独让他们锋芒毕露,他们不需要太多人际关系,孤独是他们享受的盛宴,他们从来都是思想上的王者。但对于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的我们这群凡夫俗子来说,孤独则是一把利剑,直刺心脏。哲学家已经看穿一切,不会因为别人的生活而影响到自己。是啊,因为别人的生活而让自己不幸福,仔细想想,是多么缺乏理性。我们自以为自己是理性的,而实际上又被社交网络搞得很愚蠢。
觉得自己很“卢瑟”非常正常,这能让你清楚自己的位置,让你更加奋斗,但物极必反,如果自我效能感彻底被社交网络所裹挟,那也是很危险的, 你会很容易就成为你对自己的预言“一个卢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容易被裹挟的时代。我们处于福柯“全景监狱”的升级版,在这个升级版的“全景监狱”中,我们不仅都成为了监视者,而且都成为了被更加严厉监控的囚犯。
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时代,我们带着祖先的原始基因,还没有完全适应好环境,指数级的科技爆发就让一切面目全非了。或许我们真正完全适应社交网络,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走吧。也许未来的人会适应,但可惜的是我们这代人正好处于社交网络的开端,我们注定要承受社交网络带来的所有阵痛。
第九章 微博社交:删除注销“伤不起”,远离网络有难度
一、你好,陌生人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全熟人社会,我们按照亲疏远近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对陌生人缺乏善意。
因此,社交网络对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意义是解构了根深蒂固的熟人关系网。在微博上,我们将观点、情绪赤裸裸地展现给别人;在YY语音、百度贴吧上,我们跟别人结成共同进退的同盟关系;在微信朋友圈里,我们恨不能跟别人分享每一餐每一饭的照片。
这些“别人”,有些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交往的熟人,但更多的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生人关系构成了社交网络里的基础,在采访中,多位专家都对这种变化报以正向预期。
社交网络让最大基数的国民获得了沟通渠道,这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在刘德寰看来,这也是社会化媒体最大的好处,“最后的结果实际上是趋于稳定。微博上随时制造谣言,又随时反谣言,随时出观点,又随时解构观点。”
更重要的是,多种社交平台的存在,部分地缓解了中国人在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压抑感。同一个人,可以拥有多种“网络人格”,无论是哪一种网络人格,都是一种情绪释放渠道。所谓的“屌丝”可以在微博上自嘲,在贴吧里高声痛骂,转头在微信朋友圈里,他们又可以找到镀过一层温暖色彩的幸福人生。
二、朋友,我们相处不只网络
网络社交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网络好友将你从好友名单中删除,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者们发现,至少在Facebook上,这种行为对你造成的伤害和现实生活没有多大差异。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当你的Facebook好友和你解除好友关系时,你体验到焦虑和消极情绪的程度和你使用Facebook的程度成正比。除此之外,你和好友的亲密程度;你明知道谁将你删除;自己所感知的对方接触好友关系的原因;以及谁先提出好友申请都对最后的伤害程度有影响。
研究者发现,“长期使用Facebook将意味着用户投入大量精力维持Facebook好友关系,当他们失去其中的一个朋友后将产生强烈的认知和情绪反应”,这意味着你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越多,某个好友的主动“消失”对你造成的伤害越大。
研究者们测量了人们自己感知的对方解除好友关系的原因,比如自己在Facebook过于活跃、发表了极端观点、发表了不恰当的评论;或者在真实生活中与对方发生了不快;或者双方并不是太了解。
虽然大多数人们相信好友是因为线下事件与自己断交,但是如果对方是因为Facebook有关的原因接触好友关系,这会激发用户最强烈的消极情绪反应。
自己是否主动发出好友申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你主动向他人发出好友申请时,你已经将自己置于一个较低的地位,你必须耐心等候自己的申请是否会被接受。
如果对方在接受好友申请后又解除这段好友关系,这将引起你的认识失调。想知道他为什么之前要接受好友申请的这类念头可能会引发你的沉思以及负情绪。和现实生活一样,Facebook上越亲密的关系破裂,对你造成的伤害越大。不过这里的例外是家长,由于Facebook中的学生群体比较反感和自己的父母成为线上好友,因此当父母和自己解除好
友关系时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渗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很多时候甚至已经很难分清线上和线下的区别。但是至少在现阶段,这个研究还是告诫我们不要对社交网络投入太多的精力,我们需要适度回归到正常生活的交往。
福柯说过技术的本质就是权力意志,每个人都想扩大自己的权力的同时会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不自由。但是我更愿意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回应,这种矛盾会自行解决。我们有一个简单的需求,诞生了某个技术产品,但基于人性最后必然回归复杂,这是不可抵挡的宿命。
我们更应该关注这段在想要隐私的权力与想要偷窥隐私的权力之间相互冲突的历史会去向的地方,即一个隐私越来越被榨干的新伦理世界。我们这代人充其量只能称作是互联网的“古代人”,而今后互联网的“现代人”会承受起我们这群“古代人”更加难以理解的伦理观。
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已被福柯谈论的生命政治彻底控制,已经基本没有隐私可言,甚至还会问上维基百科去搜索“隐私”两个字?我不敢确认这件事的好坏,但至少当前我们要求政府公开隐私的需求是与日俱增并且不可抗拒的。
也许,这会儿你应该关掉微博页面,抽出点时间和亲朋好友共处,共处方式有很多远不止微博和网络社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