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 二、设计概况·····················································································1 1、工程概况···············································································1 2、工程各断面二衬支护及防水层铺·······································2 三、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要求·························································2 1、防水层施工···········································································6 2、注浆管施工···········································································8 3、排水管施工·········································································10 4、施工缝和变形缝施工·························································10 5、整体钢模衬砌台车安装·····················································12 6、衬砌及钢筋·········································································14 四、二次衬砌常见通病及解决措施···············································15 1、混凝土连接错台解决措施·················································15 2、反弧段气泡解决措施·························································16 3、施工“冷缝”的防止·························································16 五、二衬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16 1、混凝土塌落度控制·····························································16 2、混凝土灌注·········································································17
3、定人定位捣固·····································································17 4、钢筋保护层·········································································17 5、输送泵管路布置·································································17 6、混凝土对称灌注时间控制·················································17 六、施工质量要求标准···································································18
1、衬砌钢筋·············································································18 2、混凝土衬砌·········································································18 七、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18 八、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19
1、质量保证措施·····································································19 2、施工控制中的技术保证·····················································20 3、安全保证措施·····································································20 4、安全教育和培训·································································20 5、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1 6、各项安全技术措施·····························································21 7、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22
1
一、编制依据
本方案主要参考如下规范、标准编制:
1、武汉市轨道交通纸坊线(7号线南延线)工程施工设计图;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5、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6、我公司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长大隧道工程施工经验;
7、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本方案的编制范围如下:
适用于武汉轨道交通纸坊线27号线出入线隧道暗挖段CDK0+074.200~CDK1+348.310、RDK0+074.200~RDK1+366.500段施工范围内的矿山法暗挖段二次衬砌及防水的施工。 二、设计概况
1、工程概况
武汉轨道交通纸坊线27号线出入线隧道暗挖段,下穿纸坊大街和江夏实验中学,过实验中学体育场下方后向南偏东方向进入青龙山下方,于青龙山上K0+653.030处设置一处施工临时竖井,出竖井后设置一段长约830m的半径600m的平曲线,出曲线后线路转而向东进入停车场内。暗挖隧道于K1+035处600m半径的平曲线内截止,后由转为明挖和U槽施工过渡到地面入停车场,标段里程为CDK0+074.200~CDK1+348.310、RDK0+074.200~RDK1+366.500,单洞双线由8个断面组成分别是E4、E3、E2、E1、C、D、D1、B,出入线由4个断面组成分别是A、A1、F、G。
2、工程各断面二衬结构及防水层设计参数表
2
1)工程各断面二衬结构参数
断面类型及断面钢筋规格(mm) 尺寸(宽×高)m 环筋:Φ22/Φ20 A型断面6.58×6.976 纵筋:Φ20 拉筋:Φ12(圆钢) 环筋:Φ20 A1型断面6.98×7.401 纵筋:Φ14 拉筋:Φ12(圆钢) 环筋:Φ22 F型断面9.88×10.276 纵筋:Φ14 拉筋:Φ12(圆钢) 环筋:Φ20/Φ22 纵筋:Φ14 拉筋:Φ10(圆钢) 环筋:Φ22 纵筋:Φ18 B型断面11.8×9.596 拉筋:Φ10(圆钢) 中隔墙 竖筋:Φ18 连接筋:Φ22 环筋:Φ22 纵筋:Φ18 间排拒 衬砌 间距:140mm 防水层、模筑排距:200mm 300mm厚间排拒:70×C35混凝200mm 土 间距:200mm 防水层、模筑排距:200mm 300mm厚间排拒:400C35混凝×200mm 土 间距:200mm 防水层、模筑排距:200mm 400mm厚间排拒:200C35混凝×200mm 土 间距:200mm 防水层、模筑排距:200mm 400mm厚间排拒:400C35混凝×400mm 土 间距:150mm 防水层、排距:250mm 模筑间排拒:400450mm厚×300mm C35混凝间距:250mm 土 间距:150mm 间距:150mm 防水层、排距:250mm 模筑间排拒:400450mm厚×300mm C35混凝间距:250mm 土 间距:150mm 间距:150mm 防水层、排距:250mm 模筑间排拒:400450mm厚×300mm C35混凝间距:250mm 土 间距:150mm 间距:150mm 防水层、排距:250mm 模筑间排拒:400450mm厚×300mm C35混凝间距:250mm 土 间距:150mm 间距:140mm 防水层、排距:250mm 模筑间排拒:280500mm厚×400mm C35混凝间距:250mm 土 间距:250mm 间距:140mm 防水层、模筑排距:250mm 3
RDK0+657.215m~RDK0+695.550m;RDK0+709.650m~RDK1+150.000m;RDK1+340.000m~RDK1+366.500m; CDK0+656.239m~CDK0+756.120m;433.546 CDK0+770.220m~CDK1+150.000m;CDK1+340.000m~CDK0+348.310m RDK1+150.000m~RDK1+340.000m; 380 CDK1+150.000m~CDK1+340.000m 二次模筑断面里程 长度(m) RDK0+695.550m~RDK0+709.650m; 28.2 CDK0+756.120m~CDK0+770.220m G型断面8.98×7.802 RDK1+288.000m~RDK1+312.000m; 48 CDK1+268.000m~CDK1+292.000m RDK0+240.000m~RDK0+74.200m 165.8 C型断面11.8×9.596 拉筋:Φ10(圆钢) 中隔墙 竖筋:Φ18 连接筋:Φ22 环筋:Φ22 纵筋:Φ18 RDK0+556.300m~RDK0+415.000m;RDK0+240.000m~RDK0+300.000m 201.3 D1型断面11.7×9.496 拉筋:Φ10(圆钢) 中隔墙 竖筋:Φ18 连接筋:Φ22 环筋:Φ22 纵筋:Φ18 RDK0+355.000m~RDK0+330.000m 25 D2型断面11.7×9.496 拉筋:Φ10(圆钢) 中隔墙 竖筋:Φ18 连接筋:Φ22 环筋:Φ22 纵筋:Φ18 RDK0+415.000m~RDK0+355.000m;RDK0+300.000m~RDK0+330.000m 110 E1型断面12.5×10.085 拉筋:Φ12(圆钢) 中隔墙 竖筋:Φ18 连接筋:Φ22 环筋:Φ22 纵筋:Φ18 RDK0+596.300m~RDK0+556.300m 39 E2型断面13.7×10.401
RDK0+618.344m~RDK0+596.300m 23.044 E3型断面15.1×10.926 E4型断面16.5×11.459 间排拒:280×400mm 竖筋:Φ18 间距:250mm 中隔墙 连接筋:Φ22 间距:250mm 环筋:Φ25 间距:150mm 纵筋:Φ20 排距:250mm 间排拒:300拉筋:Φ12(圆钢) ×400mm 竖筋:Φ18 间距:250mm 中隔墙 连接筋:Φ25 间距:250mm 环筋:Φ28 间距:200mm 纵筋:Φ20 排距:250mm 间排拒:200拉筋:Φ12(圆钢) ×200mm 竖筋:Φ18 间距:250mm 中隔墙 连接筋:Φ28 间距:250mm 拉筋:Φ12(圆钢) 500mm厚C35混凝土 防水层、模筑600mm厚C35混凝土 防水层、模筑600mm厚C35混凝土 RDK0+633.344m~RDK0+618.344m 15 RDK0+648.844m~RDK0+633.344m 15.5 2)防水板材料明细及铺设参数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名称 PVC防水板 无缝布 钢边止水带 钢边止水带 PVC背贴式止水带 Φ50HDPE波纹管 规格 1.5mm厚 400g/m 平铺式 中孔式 2使用部位 全断面 全断面 施工缝 变形缝 施工缝 仰拱排水管及顶部两帮注浆管
三、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要求
本次二衬采用整体钢模衬砌台车配合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等机械化设备施工。
浇筑墙体、拱顶前,先进行仰拱浇筑然后铺设道木安装轨道利用整体钢模衬砌台车对墙体、拱顶整体浇筑。
单洞双线隧道衬砌台车长6m,单洞单线隧道衬砌台车长9m,整体钢模衬砌台车与模板各成独立系统,钢面板厚度10mm,隧道衬砌台车在两侧底部设活动面板,活动面板尺寸将根据需要拆卸调整。如下图:
4
注浆口 横向调节装置
工作台 工作窗
竖向调节装置
可拆卸活动模板
i 铺地砼
单洞双线整体钢模衬砌台车示意图
单洞单线整体钢模衬砌台车示意图
5
第二步浇筑
二衬及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不合格 台车移位 商混凝土 钢筋绑扎 施工防水层 1、中线水平放样检查 2、铺设衬砌台车轨道 3、台车模板涂脱模剂 4、边墙基础工作缝处理 5、防水板表面除尘,洒水湿润 1、自检 2、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检查 1、自检 2、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检查 混凝土检查 合格 台车定位 1、水平定位立模 2、拱部中心线定位立模 3、边墙模板净空定位 4、预埋件安装定位 1、自检 2、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检查 混凝土输送泵 灌注混凝土 台车脱模退出 二衬背后注浆 1、防水施工
养 护 6
隧道结构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只有在漏水量小于设计要求、疏排水不会引起周围地层下降的前提下,才允许对进入主体结构内部的极少量渗水疏排。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隙的开展,增加混凝土抗渗性能;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为防水重点,同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全包防水层。结构防水材料,宜选用耐老化、耐腐蚀,易操作且焊接时无毒,适宜在潮湿基面上施工的材料。 基层处理
1)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无明水流,否则应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待表面上无明水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2)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平整,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处理
方法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或砂浆抹面的方法,处理后的基面应满足下列条件:
D/L≤1/10
D: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 L:相邻两凸面间最短距离。
3)基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特别是喷射混凝土表面经常出现较大的尖锐石子等硬物,应凿除干净或用1:2.5的水泥砂浆覆盖处理,避免浇注混凝土时刺破防水板。
4)基面上不得有铁管、钢筋、铁丝等凸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覆盖处理。
7
5)变形缝两侧各5cm的范围内基面应全部采用1:2.5的水泥砂浆找平,便于背贴式止水带的安装以及保证分区效果。
6)当仰拱初衬表面水量较大时,为避免积水将铺设完成的防水板浮起,宜在仰拱初衬表面设置临时排水沟。 铺设缓冲层
铺设防水板前应先铺设缓冲层,缓冲层材料采用单位重量为400g/m2的无缝布;用水泥钉或膨胀螺栓和与防水板配套的圆垫片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固定点之间呈正梅花型布设,顶拱上的无缝布固定间距为500m;侧墙固定间距为800~1000mm;仰拱的固定间距为1000~1500mm。在基面凹坑处应加设圆垫片,避免凹坑部位的防水板吊空。 缓冲层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50mm。缓冲层铺设时应尽量与基面密贴,不得拉的过紧或出现过大的皱褶,以免影响防水板的铺设。 铺设塑料防水板
1)铺设防水板时,仰拱防水板宜采用沿隧道纵向铺设的方法,以减少十字焊缝的数量,减少手工焊接,保证防水效果。
2)防水板采用热熔法手工焊接在圆垫片上,焊接应牢固可靠,避免浇注和振捣混凝土时防水板脱落。防水板固定方法见图。
3)防水板固定时应注意不要拉的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好的防水板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伏贴。以免影响二衬混凝土的厚度或使防水板脱离。
8
防水板固定方法示意图
4)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应对其表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破损部位及时进行补焊。补丁应剪成圆角,不得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尖角存在,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7cm。补丁应满焊,不得有翘边空鼓部位。
5)对防水层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所有施工缝部位的防水板预留长度均应超过预留钢筋搭接顶端最少20cm,也可将预留部分卷起后固定,并注意后期的保护。 2、注浆管施工
矿山法结构全包防水层表面均设置注浆系统,注浆系统的环向设置间距见图,注浆系统的纵向设置间距为4~5m。注浆系统包括EVA注浆底座和注浆导管,注浆底座应与防水层热熔焊接。注浆导管应采用塑料螺纹管,并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确保埋入筑混凝土内的部分不被压扁。
1)注浆底座边缘采用四点焊接在防水板表面,四点应对称设置,每个焊接点宜为10×10mm。焊接应牢固,避免浇捣混凝土时底座脱离防水板。但不得将底座边缘全部热熔满焊在防水板表面,以免后期浆液无
9
法注入。
2)注浆系统应尽量靠近变形缝、施工缝和穿墙管等易出现渗漏水的位置设置,一般距这些特殊部位的间距50mm左右设置为宜,变形缝两侧的注浆系统环向间距宜适当加密至2000mm左右。
3)注浆导管与注浆底座连接应牢固、密闭,必要时应采用铁丝将导管与底座间连接部位绑扎牢固,避免底座与导管脱离。
4)导管可以在结构内穿行一段距离后集中在两侧墙引出,引出部位可以预埋木盒,将集中引出的导管设置在木盒内(每个木盒设置6个导管)。此时埋入混凝土内的部分应设置在内、外排钢筋之间,并且每隔400~500mm固定在钢筋上。开孔端应牢固地固定在钢筋上,避免浇捣混凝土时注浆管被拉入混凝土内。
5)注浆导管也可以与底座连接点垂直穿过内、外排钢筋引出,此时需要将注浆导管牢固地固定在内、外排钢筋上。
6)导管开孔端可直接引出结构表面,也可根据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将开孔端用封口盖堵住并用封口胶带严密封口后埋入混凝土内(或单独用封口塑料胶带封口),模板拆除后将开孔端表面封口胶带盒混凝土破除即可露出注浆导管。此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导管开孔段移位。
7)二衬结构完工后,如果出现渗漏水,应利用注浆系统对防水板和二衬之间进行注浆。注浆液应采用水灰比为1:2~3左右的水泥浆,同时应填加8~10%的膨胀剂。注浆压力根据渗漏水情况、结构厚度、埋深等因素确定,一般可控制在0.3~0.5MPa。
10
3、排水管施工
排水管施工主要由纵向透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管两部分组成,主要用于疏排渗漏进入防水隔离层与二次衬砌之间的地下水。纵向透水盲管采用?50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开孔率不小于40%,开孔为长条型,孔口的大小可为10mm×1.5mm~30mm×1.5mm,在360°范围内均匀分布,环刚度≥4kPa。纵向透水盲管设置在仰拱底部防水板与二次衬砌之间,打孔波纹管底部采用C20无砂混凝土透水体填实,避免打孔波纹管移位,上覆土工布保护层后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注浆管位置应避开纵向排水盲管的土工布保护层,避免后期注浆堵塞排水盲管。
1)纵向透水盲管在施工缝(或变形缝)位置断开,端头距离施工缝(或变形缝)距离不小于200mm。
2)横向排水管采用?50HDPE双壁波纹管,不打孔,采用三通接头与纵向透水盲管连接,排水管埋设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中,在高出道床底部600mm位置引出,横向排水管纵向间距4000mm,纵向透水盲管两侧交错布置。
3)施工期间需做好纵向透水盲管及横向排水管的保护工作,防治堵塞。
4、施工缝和变形缝施工 施工缝
施工缝采用中埋止水带(平铺式),在环向防水分区部位的施工缝还要在迎水面加背贴式止水带。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中埋止水带采用U形筋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0m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止水带倒伏影响止水效果。
11
2)中埋止水带除对接外,其它接头部位(T字型、十字形等)接头均采用工厂接头,不得在现场进行接头处理。对接可采用冷接法,也可采用现场热硫化法接头。接头部位的抗拉强度不得小于母材强度的80%。
3)结构厚度不大于500mm时,止水带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结构两侧厚度差均不得大于50mm。结构厚度大于500mm时,止水带靠近施工人员一侧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250~300mm即可,便于后期对止水带的维修处理。 所有止水带接头均应设在应力较小部位,不应设在阴阳角部位。 4)浇筑和振捣施工缝部位(尤其是侧墙水平施工缝)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将止水带扶正。避免止水带出现过大的蛇形和倒伏。 变形缝
变形缝采用300mm宽中埋式止水带及背贴式止水带进行防水,形成各自独立的防水区域。
1)在变形缝部位的模筑混凝土外侧设置背贴式止水带,利用背贴式止水带表面突起的齿条与模筑防水混凝土之间的密实咬合进行密封止水。
2)在变形缝部位设置中埋式止水带,采用U形筋固定在结构钢筋上。 背贴式止水带施工要求
1)背贴式止水带采用宽度为350mmPVC止水带。
2)PVC止水带采用热熔对接焊接接头,接头部位的拉伸强度不小于母材强度的80%。
12
5、整体钢模衬砌台车安装
1)平整场地,铺设钢轨:先将安装场地内杂物清理干净,场地平整水平,须保证场地路面硬化;按图纸约定的轨距铺设枕木和钢轨,钢轨必须与枕木牢固固定。轨距误差在10mm内,高低误差在10mm内。 2)用装载机或则吊车安装行走系统与底梁。行走系统先联接在底梁上,然后用装载机或吊车将底梁与行走整体吊到钢轨上,底梁两侧面必须用斜撑(现场加工制作)固定,以防倾倒。然后用钢卷尺拉底梁对角线尺寸,调整底梁前后位置,保证对角线尺寸一致,此时两根底梁平行方正,并将底梁下部千斤顶装上,然后紧固螺栓。
3)安装主门架。门架安装思路为:①在空场地预拼好单榀门架(包括加宽门架)连接好螺栓,螺栓不紧固。②用挖机举起单榀门架,并行走到已安装好的底梁一侧,将第一榀门架落于底梁上,连接好立柱和底梁的螺栓,螺栓不紧固。③重复上述工序,安装完第二、三、四榀门架。④安装每榀门架间的斜拉杆、纵拉杆、剪刀架。⑤用卷尺拉门架对角线,调整门架,必须保证对角线一致(误差在20mm之内),从而才能保证门架平行方正,最后依次紧固门架所有螺栓。⑥安装梯子、平台、护栏等。⑦门架上部和立柱旁边脚手架上铺木板,用于安装人员行走和放置零部件,至此门架已安装结束。
4)安装顶部架体。①行走系统接电源,调试行走系统,保证行走系统电机同步运转。②卷扬机固定在门架场地一侧,固定并调试好卷扬机。③台车行走到场地一侧,用卷扬机起吊平移座,启动台车行走系统,台车门架行走到位,放下平移座,将平移座焊接于门架横梁上。④同上道工序,将举升缸装在平移座上。⑤同上道工序将平移油缸和平移梁装
13
好。⑥将中纵梁、台梁和顶部千斤顶吊到门架上。⑦用卷扬机吊起顶纵梁,启动行走系统,将门架行走到吊起的顶纵梁下,将顶纵梁坐在举升油缸上,连接螺栓预紧。接着卷扬机分别吊起台梁,和顶纵梁安装起来。然后用卷扬机起吊中纵梁(2件),安装于台梁下。⑧此时需要拉顶部纵梁的对角线,以保证整个顶纵梁以及顶模架体上部平面的方正。对角线没有误差后(误差控制在20mm内),紧固相关联螺栓并紧固。⑨再用卷扬机起吊安装小立柱和顶部千斤顶,最后紧固所有的螺栓。至此顶模架体安装结束。
5)安装顶模。用卷扬机吊起第一环左侧顶模,启动行走系统,将门架走到吊起的顶模下,然后将顶模坐于顶模架体上,连接相关联螺栓,螺栓不紧固。用上述工序吊装第一环右侧顶模,左右侧顶模之间连接螺栓,调整好左右侧顶模的搭接错台并紧固螺栓。用同样的工序安装第二环顶模,并与第一环顶模连接螺栓,调整相领两环顶模之间的错台缝隙、平整度,并紧固螺栓。用同样的工序装完余下顶模,整体调整顶模的错台、间隙、平整度,并紧固顶模与顶模架体的所有螺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模板工作窗和注浆孔的位置,以防装错。
6)安装边模。用装载机预先将边模按工作窗位置立到要安装的位置,待门架走过来,用卷扬机吊起模板即可安装。注意事项同顶模安装。 7)安装边模通梁。将边模通梁放置在轨道两侧,启动行走系统,将门架走过来,将手拉葫芦吊起通梁并安装在边模上。
8)安装其他部件。按图纸要求安装其他部件。包括液压系统、丝杆支撑系统等。
9)调试验收。模板台车的表面质量、液压伸缩自如无泄漏,以及
14
台车轮廓尺寸无误后,由定作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给出书面意见。
6、衬砌及钢筋 钢筋
环筋的链接采用一端螺纹套筒连接另一端采用单边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500mm,纵筋两端采用螺纹套筒连接,环筋与纵筋及拉筋采用14#铁丝绑扎,接头错开1000mm,主钢筋接头根数在同一截面不超过50%。具体各断面钢筋施工参数详见:工程各断面二衬结构及防水层设计参数表。
衬砌台车就位
调整台车轨道中心及标高,采用43钢轨,方木作枕木,底面直接置于已铺底或仰拱填充的混凝土地面上,保证台车平稳。轨道平面位置偏差和高程偏差控制均在10mm以内,使模板中心线尽量同台车大梁中心重合,使台车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处于良好的受力状态。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40~160mm,根据混凝土灌注部位不同,墙部混凝土坍落度宜小,拱部混凝土坍落度宜大。在保证混凝土可泵性的情况下,尽量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并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避免混凝土泌水。
混凝土采用泵送,用分层、左右交替对称浇注,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1000mm。两侧高差控制在500mm以内。接头管箍避免接触不当造成爆脱,管路用方木支垫高出地面,穿过台车时管箍不与台车构件相接触。混凝土输送管路端部设置一根软管,软管管口至浇筑面垂距控制在
15
1500mm以内,以避免混凝土集料堆积和产生离析。混凝土开盘前先泵送同级砂浆,砂浆量为在电览沟底顶面上平铺20mm,以保证电览沟底顶面混凝土同拱墙混凝土的连接,防止模板缝隙漏浆造成混凝土泛砂或露骨;同时起到润湿输送泵和管路的作用。
振捣采用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保证混凝土密实;拱顶及反弧段辅以附着式平板振动器振捣。灌注过程中严禁用振动棒拖拉混凝土。 拆模
按施工规范采用最后一盘封顶混凝土试件达到的强度来控制。当不承受外荷载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5MPa或在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和棱角不被损坏并能承受自重时拆模;拆模时先拆两侧模板,最后拆顶模,支撑按先后顺序放松,防止由于支撑丝杆放松不当使台车模板扭曲,造成混凝土表面粘连擦伤。当衬砌施作时间提前,承受有围岩压力时,按规范要求进行。 混凝土养护
拆模前用水冲洗模板外表面,拆模后用高压水喷淋混凝土表面,以降低温度,养护期不少于7天。 四、二次砌衬常见通病及解决措施 1、混凝土接缝错台解决措施
1)消除环接缝错台
(1)在台车就位前,将混凝土搭接部位及台车搭接部分表面彻底清理干净,使台车与混凝土表面尽量紧贴。
(2)加强台车支撑,将所有的支撑全部支撑到位,保证台车整体
16
受力,必要时可在台车端部增加丝杠支撑。
(3)在台车前端端部拱顶增设支撑(采用三个40t的千斤顶),以防台车上浮造成拱部错台。
(4)严控台车底部以上3000mm灌注混凝土速度(一般控制在约4小时)和坍落度(一般在140mm)。
(5)检查台车前后断面尺寸制造误差,及时消除。 (6)中线控制准确,使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在同一个平面。 (7)保持台车与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为10cm。 2、反弧段气泡解决措施
1)对混凝土性能、坍落度进行有效控制,详见混凝土质量控制 2)混凝土由下至上分层、左右交替、对称灌注。每层灌注高度严格控制,同时合理控制混凝土浇注速度。
3)混凝土输送管端部设接软管控制管口与浇筑面的垂距,混凝土不得直冲防水板面流至浇筑位置,垂距控制在1500mm以内,以防混凝土离析。
4)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并辅以附着式振动器捣固,捣固中应加强控制。
3、施工“冷缝”的防止
1)施工过程中,输送泵连续运转,泵送连续灌注,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隙时间超过规范要求时,按施工缝处理。
2)建立衬砌前检查制度,设备有故障或能力不匹配不开盘。 五、二衬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17
一般选140~160mm,根据混凝土灌注部位的不同,墙部混凝土坍落宜小,拱部混凝土坍落度宜大。在保证混凝土可泵性的情况下,宜尽量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并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避免混凝土泌水。
2、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采用分层、左右交替对称浇注,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1000mm。两侧高差控制在500mm以内。浇注过程要连续,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歇时间超过1h则按施工缝处理。 3、定人定位捣固
专职捣固手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保证混凝土密实;起拱线以下辅以木锤模外敲振和捣固铲抽插捣固,以抑制混凝土表面的气泡产生。灌注过程中严禁用振动棒拖拉混凝土。 4、钢筋保护层
钢筋混凝土衬砌采用泵送混凝土,由于灌注速度快,钢筋变形显著,易造成拱部钢筋保护层减小。因此要适当加大混凝土垫块厚度并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 5、输送泵管路布置
接头管箍应避免不当接触造成爆脱,管路宜用方木支垫高出地面,穿过台车时管箍不与台车构件相接触。混凝土输送管路端部设置一根软管,软管管口至浇筑面垂距控制在1500mm以内,以避免混凝土集料堆积和产生离析。
6、混凝土对称灌注时间控制
采取混凝土灌注时间和灌注高度两个指标进行双控,即单侧混凝土
18
灌注高度达500mm时,必须换管:单侧混凝土灌注间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我们规定每侧边连续灌注时间达60min时,必须换管。 六、施工质量要求标准
1、衬砌钢筋
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 、尺寸、数量、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无污秽、无锈蚀。
2、混凝土衬砌
1)所用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防水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3)防水混凝土粗集料尺寸不应超过规定值。
4)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对基底承载力有怀疑时应做承载力试验。
5)拱墙背后的空隙必须回填密实。
6)混凝土表面密实,每延米隧道面积中,蜂窝、麻面和气泡面积不超过0.5%,深度不得超过5mm, 超过10mm时要及时进行处理。
7)结构轮廓线条美观,混凝土颜色均匀一致。 8)施工缝平顺无错台,混凝土不得有裂缝。 七、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
该分项工程计划投入的设备、人员数量见一览表: 项 目 衬筑作业班 拌和机 型 号 ZL500 单位 人 套 数 量 15 1 备注 熟练工人 性能良好 19
混凝土输送泵 混凝土运输车 装载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调直机 钢筋截断机 台锯 SY-60 东风 ZL50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1 3 2 1 1 1 1 性能良好 性能良好 性能良好 本分项工程计划投入的机械、人员满足施工的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度要求及时调整投入的人员及机械数量。 八、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核心的TQC领导小组, 建立严格的质量承包责任制,同经济挂钩,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的指导。建立质量检查机构,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测的试验工作制度。质量工程师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对质量工作全权负责。
2)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
实行项目经理、总工、各级技术人员及工班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相应责任,层层签订质量终身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从而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坚决做到奖优罚劣,规范化施工,实行持证上岗。使各级参建人员在实施组织指挥施工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
20
方针,确保工程质量。
3)实行施工质量责任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谁施工谁负责。
4)严格材料采购,检验制度,无检验材料严禁进入全体工程。 5)坚持施工过程的三检制度,做到“检查上道工序,做好未班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6)工序间实行质量否决制,确保每道工序100%合格。 2、施工控制中的技术保证
1)施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仔细阅读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交方法、交工艺、交标准。
2)严格测量放线工作,测量要求准确,及时,做到正确指导施工。 3)台车走行轨中心线必须与隧道中必线重合,两侧轨面在同一水平面;台车上不准堆放料具;工作台面板必须满铺,并固定牢靠;混凝土两端挡头板,安装牢固可靠不漏浆,灌注时两侧对称进行,不得使台车受到偏压;台车前后轮的相反方向固定牢靠,防上位移。
3、安全保证措施
项目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建立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小组,针对工序特点,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安全保证体系的有关规定,经理部与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4、安全教育和培训
1)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21
2)对主要作业工人,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
3)在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或调换工作岗位时,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4)设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的活动情况,并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活动。
5、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和管理制度,体现“全员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做到职责分明,各负其责。施工中除操作人员本身加强各种安全措施外,经理部也将加大检查力度,搞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坚决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6、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佩戴安全帽。
2)现场施工配置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3)衬砌台车必须由培训过的台车司机专人操作,对控制面板、油路、顶缸等重点部件要加强管理维修。
4)在设备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规程牌上标明机械名称、型号种类、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
5)衬砌台车下的净空确保运输车辆正常通行,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志。
6)混凝土输关泵、混凝土运输车使用符合其操作规程;输送管道连接固定可靠。机械设备和管路布置合理。
7)风水电管路通过衬砌台车时,应按有关规范办理,照明应满足
22
混凝土捣固等操作需要;管线台车施工区域内的临时改移,要加强洞内外的联系,班组间密切配合,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教育,设专人巡查,严防触电及管路伤人事故。
7、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业务部室和生产班组为成员的文明施工和环保管理组织机构。
2)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意识。 3)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检查和监督。
4)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放置各种施工设施。
5)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系统,不将有害物质和未经处理的施工废水直接排放。并备有临时的污水汇集沉淀设施,过滤施工、生活排水。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