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2021-04-06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巴比伦之囚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的历史事件。公元前597~前538年,犹太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铁列平改革公元前16世纪后半叶,赫梯国王铁列平进行了改革,他确立了王位继承法,即长子优先,无长子归次子,无子归女婿。改革使赫梯的王权得到巩固,国势日盛。公元前15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中期,是赫梯最强盛的时期。此间,赫梯人摧毁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并趁埃及埃赫那吞改革之机,夺取埃及的领地,与埃及争霸。

犹太教世界各地犹太人信奉的宗教。犹太教在古代是民族宗教,由于经受多次亡国和流散的凄惨遭遇,犹太人发展了对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进而自称为唯一真神的特选子民。在其一神观念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文化,既有复杂的信仰礼仪,又有独特的生活方式;不仅表现为宗教文献和观念,而且也是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

贝希斯敦铭文古代波斯的记功刻石。刻于山崖上,在今伊朗克尔曼沙阿以东32千米处的贝希斯顿村附近。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在位时(前522~前486)所刻。铭文约1200行,以楔形文字刻写,包括古波斯文、埃兰文和巴比伦文。主要记述冈比西斯二世死后到大流士一世重新统一帝国期间的史事,其中包括高墨达政变、大流士镇压起义、大流士出征等。铭文左上部有浮雕,表现大流士头戴王冠,一只脚踩在高墨达身上,身后有2名侍卫,面前是9名被俘国王;上方刻善神阿胡拉•马兹达形象。该铭文于1835年发现,对释读两河流域和波斯古代文字有重要意义

1

琐罗亚斯德教波斯人信仰的宗教,又称拜火教或袄教,传说为伊朗人的先知琐罗亚斯德所创。该教认为,世界上有善恶二神,善神即阿胡拉.马兹达,也是光明、正义之神;恶神即阿胡拉.曼尼,也是黑暗、邪恶之神。善恶二神始终处在斗争之中。善和光明终将战胜恶和黑暗。大流士统治时期成为波斯帝国的国教。

克吕尼运动 10~11世纪天主教会修院的一次重大改革运动,得名于运动发源地法国克吕尼修道院。以该院为中心的修士主张加强修道院管理,修士须过集体生活,教士不得婚娶,以防止教会被世俗社会腐蚀和侵犯。该运动得到2000多所隐修院的响应。运动后期鼓吹教皇权力至上,主张教皇有权独揽主教叙任权,甚至有权废黜世俗君主,从而引起了教皇与世俗君主的长期斗争。

班田制 646年正月,孝德天皇宣布大化改新诏书,正式宣布实行“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班田制仿照唐朝的均田制而制定,是律令制土地制度的根本法。 班田制实行班田收授,首先须编定全国的户籍。班田的具体作法是: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有位、有职、有功者,按位的高低,功的大小,班给相应的位田、职分田、功田等。除口分田之外,还相应给以若干宅地和园田,为世业田,若绝户还公。班田每六年一次。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国家收回。

部民制 日本大和国时期的奴隶制。产生于4世纪末 。部民是皇室和贵族占有的奴隶集体,一般冠以主人名、职业名,种类有田部、部曲、品部等。大和国统治集团的奴隶人数众多,按分工分别编成不同的部。部曲往往以其所属贵族的氏姓作为部名,部民组织一般由下级氏族贵族统帅 ,称为伴造,职位可以世袭。部民制是日本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部民地位略高于奴婢。大化改新后被废除.

2

索贡巡行 罗斯大公以武力征服邻近地区。除了掠夺财物和奴隶外,还强迫被征服的部落称臣纳贡。每至秋末冬初,罗斯大公便率大队亲兵到各地征收贡物,收取毛皮。蜂蜜、蜂蜡及粮食和奴隶,史称“索贡巡行”。这种制度构成罗斯国家早期对内统治的主要特征。

《罗斯法典》 基辅罗斯及封建割据时期古罗斯的法令汇编。来源于东斯拉夫人习惯法、罗斯王公法令和法院判例,约在11~12世纪编成。法典明文规定:破坏田界、偷盗牲畜、纵火焚烧庄园或打谷场、杀害王公贵族及官员者,都要处以重罚;将债农、奴仆、斯美尔德(农民),置于封建依附地位,农民死后无嗣,其财产归主人所有;废除血族复仇习俗,代之以罚付“血款”,即杀人者偿付被害者家属40格里夫那,杀死领主等显贵,加倍偿付,封建主杀死一个农民则只付5个格里夫那的偿金。它们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具特点的法律文献。

阿维农之囚 法王腓力四世因推行战争政策,财政困难,而向教士征收捐税,得罪教皇。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准备开除法王教籍,法王则逮捕教皇使节,并派密使诺加勒到罗马,勾结科隆纳家族,共反教皇,卜尼法斯在斗争激烈时死去,在法王压力下,选了新教皇克力门五世,教廷因此迁到法国阿维农城,共驻了七十年(1308—1378),史称“阿维农之囚”。

清教运动 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黄金诏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于1356年颁布的帝国基本法。规定:皇帝由当时权势最大的7个选帝侯,在法兰克福城选举产生。选举会议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并主持;

3

帝位加冕礼在亚琛举行;德意志国王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罗马教皇的承认。还规定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政治独立 ,拥有征税、铸币、盐、铁矿开采等国家主权,以及独立的、不准臣民上诉的最高司法裁判权,拥有监督帝国的职权。金玺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米兰敕令》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的宽容基督教的敕令。313 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合力征服罗马帝国东部,并与李锡尼在米兰达成协议,签署《米兰敕令》,停止迫害基督教。宣布罗马帝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要求各地归还被没收的教产。至此,初步奠定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汉萨同盟 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商业同盟。汉萨一词日耳曼语原意为集团。同盟形成于1356年,中心在吕贝克。从12世纪起,北德意志商人为了同英国、佛兰德进行贸易,曾组织“科隆汉萨”和“汉堡汉萨”。约12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德意志莱茵河流域的贸易活跃,对外贸易重心逐渐扩大到波罗的海地区。13世纪80年代,莱茵地区各商人组织互相合作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并与吕贝克及其他控制波罗的海贸易的北德城市结成同盟,防御劫匪和海盗,确保贸易安全 。

《萨利克法典》 5世纪时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墨洛温王朝的创始人克洛维统治后期(约507~511)颁布的。它在克洛维的后继人统治时期曾两度被重新颁布,而在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又经反复修改和系统化。《萨利克法典》主要是一部刑法典和程序法典,列举了各种违法犯罪应科处的赔偿金。但它也包括一些民法的法令,其中有一章宣布女儿不得继承土地。16世纪时,这一章被错误地引来作为妇女不能继承王位这一现行法律推定的权威依据。

丕平献土 丕平在位期间,开始了法兰克王国自克洛维一世之后最大规模的征服行动,

4

他征服了伦巴第人,并把亚平宁中部以罗马为中心的土地献给了教皇,这就是著名的\"丕平献土\". 751年,教皇斯蒂芬二世亲自来到巴黎,在圣丹尼斯教堂为丕平涂油加冕。丕平称王, 开创了卡洛林王朝。

胡司战争1419年----1434年捷克人民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民族解放战争。因在胡司领导的宗教改革推动下,又因胡司的殉难为直接导火线,故名。十三世纪德国封建主和天竺教会势力统治捷克,激起捷克人民的普遍不满和反抗。十五世纪以胡司为代表,掀起反对德国封建主的民族解放运动。胡司就义后,1419年布拉格起义爆发,是为胡司战争的开端。1420----1431年德国与罗马教皇先后组织五次十字军镇压,均失败。斗争中起义者分裂为两派:塔波尔派和圣杯派。圣杯派在没收教产与逐出城市中德国贵族后,害怕塔波塔波尔派尔派胜利会危及本身利益,1433年转而同教皇,德皇妥协,共同镇压塔波尔派。1434年里滂战战役,塔波尔派遭镇压,胡司战争基本结束,但是塔波尔派坚持到1452年。胡司战争给予捷克的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势力以沉重打击,捷克获得一定时期的政治和宗教事物的独立,发展了民族文化,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的爆发。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断断续续进行的战争。十四世纪英法因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尔和英王在法国的领地,矛盾十分尖锐。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法王腓力四世之子)死后没有男性继承人,他的堂兄腓力六世即位。英王爱德华以腓力四世的外孙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并向法国发动战争。战争初期英军获胜,继而从1369年开始的几年内,法国大部分失地,但接着发生了封建主内讧,国力削弱。英军于1415年再度入侵,以后占领法国北部。法国人民激于爱国热情,奋起反抗,终于收复除加来以外的全部土地,取得最后的胜利。

吠陀 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在印度历来被认为圣典。“吠陀”的本义是知、知识。《吠陀》作为文献名称有广狭二义。狭义只指最古的 4 部《吠陀》的本集部分,广

5

义则兼指本集所附加的其他上古文献。本集中年代最久的作品可上溯到约公元前1500年以前,《吠陀》中年代最晚的文献则为约公元前6世纪或4、5世纪的产物。《吠陀》的 4 部本集是:《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阿达婆吠陀本集》。

瓦尔那制度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婆罗门教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 。同许多后来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没有明确的具体创教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所有这些不同的教义与思想派别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化内涵,又都在印度次大陆经历过数百到上千年的繁荣,尽管人们可以笼统地以印度宗教文化来概括它。

耆那教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印度的宗教。创始人筏驮摩那。该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无始无终,只有形式的变化。主张“业力论回”和“因果报应说”,奉持“三宝”,即正信、正知、正行。不杀生和苦行主义为其基本特征。

大乘佛教佛教派别。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于印度,而后传播至中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尼以至斯里兰卡。它是北传佛教的主流。大乘思想根源于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许多理论创造,如不仅讲人无我,而且讲法无我;强调菩萨理想胜过阿罗汉,宣称人皆

6

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伦理中倡导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等。

提秀斯改革雅典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次改革。提秀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其所谓改革是指当时雅典某位头领和民众共同进行的创建城邦制宪的活动。其中心内容是联合境内各村社建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另一项内容是把境内公民分成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贵族充任官职,执行法律,农民和手工业者不能当官掌权。

僭主政治希腊政治中依恃武力和非法手段僭越夺权而建立的独裁,即不经过公民选举而握有终生独裁之权,还可以将僭主之位传给儿孙。公元前7—前6世纪,希腊的科林斯、亚哥斯、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这一统治制度。它对发展经济,保护小生产者的利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选执政官,并被授予制定宪法的全权,开始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实施“解负令”,取消债务。(2)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3)改革政治机构。恢复和提高几乎已经丧失作用的公民大会的权力,同时在贵族会议以外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准许每个公民就自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提出申诉。(4)制定新法典,取代旧的严酷法典、同时,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怃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公元前508年雅典政治家克利斯提尼(约前570~前508)实行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首先,他设立10个地区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氏族部落。雅典被分为

7

城区、沿海和内地三大地区,各大地区再分为十部分,称为三一区。通过抽签,从每个大区中各抽一个三一区,合成一个地区部落。三一区下分若干德莫斯(自治村社),构成雅典公民政治、社会和宗教活动的基层单位。其次,规定每个地区部落每年各选50名30岁以上的公民,组成五百人议事会,代替梭伦创设的四百人议事会,成为公民大会各项提案的起草机构,并负责处理国家日常行政事务。克利斯提尼还加强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的活动。根据他的建议,制定了贝壳(或陶片)放逐法,以防僭主再起。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了雅典公民的团结,有利于雅典城邦的

提洛同盟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的军事同盟。因盟址及金库曾设在提洛岛,故名,也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同盟初期的宗旨是以集体力量解放遭受波斯奴役的希腊城邦和防御波斯再次入侵。最初入盟的主要是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的希腊城邦,后来增至约200个。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体,同盟事务由在提洛岛召开的同盟会议决定,按入盟城邦实力大小各出一定数量的舰船、兵员和盟捐。从公元前5世纪60年代起,雅典逐渐将提洛同盟变为它控制和剥削盟国的工具,变成事实上的盟主。公元前404年,战败的雅典根据与斯巴达签订的和约,被迫解散提洛同盟。

伯罗奔尼撒同盟古代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组成的军事同盟。公元前 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陆续与埃利斯、西居昂、科林斯、迈加拉等城邦订立双边军事同盟条约,约公元前 530 年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城邦参加了同盟。在同盟内部,斯巴达享有召集全体成员国会议的特权,并在战时任盟军统帅。结盟各邦内政独立。全同盟的和战大计在盟国代表会议上由多数票决定,每国一票。只有得到盟国代表会议的同意,斯巴达才有权要求盟国出兵。在公元前 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同盟各邦曾与雅典联合抗击波斯入侵(前480、前479)。公元前 5世纪70年代以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对抗,对整个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及其同盟者之间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的雅典一度被迫入盟。公元前4 世

8

纪上半叶,随着斯巴达国力的增强,它与盟邦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 ,同盟内部纠纷迭起 ,退盟甚至战争屡有发生。公元前 394年,忒拜联合雅典、科林斯等城邦共同反对斯巴达。公元前 371 年,斯巴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大败于忒拜,同盟于公元前366年解散。斯巴达霸权亦告终止。

塞尔维乌斯改革塞尔维乌斯改革 王政时代后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的实力,调整社会内部关系,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传统归于塞尔维乌斯名下的所有改革措施不完全合乎历史真实,但有关这次改革主要内容的记载,符合当时罗马社会历史发展情况,无可怀疑。(一)建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二)对公民及其财产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5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三)创设森都利亚大会,作为新的公民大会。塞尔维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布匿战争 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迦太基(在今突尼斯)系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传说建于公元前814年),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已发展成为西地中海强国。公元前三世纪初罗马统一意大利,与迦太基形成对峙,卒演成三次大规模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Poeni,据说意为“棕桐之民”),故得名。第一次(前264-前241):初在西西里岛交战,罗马建造装有“接舷吊桥”的新舰,海战得胜,派军进攻迦太基本土,以失败告终。又转战西西里,迦太基失利;罗马夺取西西里(不包括叙拉古)及其附近小岛,索迦太基赔款三千二百他兰同。战后,罗马乘迦太基雇佣兵BD,占领科西嘉和撒丁岛(前238年)。第二次(前218-前201):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意大利开始。特拉西米诺湖战役(前217年)和坎尼战役(前216年),罗马接连惨败,“同盟”城市相继叛离(包括加普亚),陷于困境。汉尼拔未进攻罗马城,且孤军异域,后援不继。罗马避免决战,蓄积力量,约公元前211年转入反攻。公元前209年罗马派大西庇阿率军攻占西班牙东南部的新迦太基,前204年直捣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03年汉尼拔奉召渡海返国驰援,

9

前202年扎马战役中迦太基失败。次年缔结和约:迦太基放弃全部海外领土,仅保留十艘舰只,余皆交出,向罗马赔款一万他兰同,规定此后非经罗马同意不得与别国交战。迦太基已丧失其独立的和强国的地位。第三次(前149-前146):罗马蓄意消灭迦太基,唆使其西部努米底亚寻衅,然后以破坏公元前201年和约规定为借口,发兵包围迦太基城。迦太基人奋力保卫国家,城内发生饥馑,终被小西庇阿攻陷;生存者沦为奴隶,迦太基城彻底毁灭。罗马在迦太基的废墟上建立了“阿非利加省”,并争得西地中海的霸权。

格拉古兄弟改革格拉古兄弟出身于豪门贵族,受过希腊启蒙主义思想教育,长于演说。提比留青年时投身军伍,经历对迦太基的战役和在西班牙的殖民战争,了解时务,体察民情,锐意改革。公元前133年提比留当选为保民官,提出土地法案,规定公民每户所占公有地不能超过1000尤格;超额土地由国家偿付地价,收归国有,并划成每块30尤格的份地分给贫穷农民,由一个三人委员会负责分配土地。经过激烈斗争,法案经公民大会通过。元老贵族保守势力竭力反对改革法案的实施。提比留在竞选下一年(前132)的保民官时,元老院贵族蓄意挑起械斗,提比留连同他的300名支持者被杀害。但失地农民要求分配土地的斗争并未停息,在他死后10年间仍有7.5万多公民分得份地。格拉古兄弟改革,从单纯的土地立法发展为广泛的改革运动,冲击了豪门贵族的统治,对于罗马社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马略军事改革古代罗马军事家和政治家G.马略 (前157~前86)推行的以雇佣兵制取代公民兵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突破按财产资格服役的限制,将征集公民兵改为募兵制,招收穷苦公民服役 。规定士兵服役期为16年。服役期间由国家供应装备、给养和支付军饷。退役士兵由国家分给土地。扩充军团人数,由4500人增至6000人;实行新编制,1个军团包括10个联队,1个联队下辖3个中队,中队下分2个森图里亚 (又译百人队);采用不同武器、兵种和训练程度为基础的战斗队形,以增进作战的灵活性和指挥效能;增加工兵和机械装备。加强军纪和训练。

10

同盟者战争公元前90~前88年古代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城市和部落发动的反对罗马特权和争取罗马公民权的战争。公元前91年,主张授予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的罗马保民官M.L.德鲁苏斯被暗杀。同盟者鉴于合法斗争无望,愤而起义。 阿斯库卢姆城首先发难,逐杀罗马人。整个意大利特别是中、南部地区都卷入了起义。起义军以科菲尼乌姆为首都建立国家,称为意大利,设元老院、执政官并自铸货币。公元前90年末,罗马颁布一项法令,授予仍然忠于罗马的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公元前89年又颁布法令,两个月内放下武器的同盟者授予罗马公民权。公元前88年,同盟者起义失败。但此后罗马人迫于形势,相继授予所有意大利人以罗马公民权。

前三头同盟斯巴达克起义平息之后,罗马的权力真空很快被3名实力派人物填充:靠镇压斯巴达克起家的克拉苏,凭借剿灭海盗和胜利结束米特里达提战争的庞培,野心勃勃的破落贵族恺撒。三人之中,克拉苏有雄厚的财力,庞培有强大的罗马军团,而恺撒只有慷慨好施之后留下的巨额债务。克拉苏与庞培很快一同当选为公元前70年的执政官,上任之后马上恢复了保民官的权力,并把司法权和包税权重新让骑士分享。恺撒这时则凭借着慷慨好施的良好人缘和敢于公然对抗苏拉的巨大声望,在骑士和平民中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公元前62年,恺撒步人罗马政坛,当上了法官,并得到了下一年出任西班牙总督的肥缺,但债主们的逼债,却使他难以成行。克拉苏替他偿清部分债务.才使恺撤得以赴任。恺撒在西班牙大肆搜刮,收获颇丰,公元前60年回到罗马,与庞培、克拉苏结成秘密同盟,即\"前三头同盟\"。

后三头同盟凯撒死后,罗马发生争夺继承权的斗争。凯撒密友、公元前44年与凯撒同为执政官的安敦尼,骑兵长官雷必达,势力最强。但元老院不愿支持他们,而把眼光投向了一个年青人。凯撒有一养子(本为其甥孙)名叫屋大维,当时还不满20岁,元老院想利用他来对抗安敦尼和雷必达。不过,屋大维并非那样易于摆布。虽然在穆提那他打败过安敦尼,但他权衡利弊仍准备同这两个实力派暂时合伙。公元前43年,安敦尼、雷必

11

达和屋大维公开结成同盟,即所谓“后三头同盟”。

奥古斯都罗马皇帝,原名盖约•屋大维。公元前43年,与雷比达、安敦尼结成后三头同盟。公元前30年战胜政敌安敦尼,取得罗马政权后,先后获得执政官、保民官、大元帅等头衔,公元前27年被元老院奉为“奥古斯都”的尊号。在位时期建立“元首政治”体制,是为罗马帝国之始。“奥古斯都”一词后来成为帝王习用的称号。

《十二铜表法》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罗马最初无成文法,贵族依其所具有的解释习惯法的权力加害平民,为此平民要求建立成文法,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名。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其实质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

《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律》的总称。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于528年下令编纂,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主持。巩固帝位、突出君权是这部法学文献的基本宗旨,宣扬皇帝意志、承认阶级差别、保护私有财产。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各国法律产生巨大影响。

普洛尼亚制拜占庭帝国的监领地制度,又称“恩准制”,与法兰克的采邑制相似。科穆宁(1081—1185)王朝时期确立。即政府将国家的和农村公社的土地分给公职贵族监领。监领主必须为国家服役,并按监领地的大小提供相应的兵员为国家服役。监领主同时也拥有对监领地上的农民的支配权。农民必须向监领主缴纳租税,并服劳役。因此,在监领地制形成的同时,自由农民也成为了依附农,拜占庭的封建化也宣告完成。后来监领主又取得领地的行政和司法权。监领地变成封闭型的封建大地产。普洛尼亚制的实施暂时加强了国家和军队的实力,但也潜伏着离心的倾向,导致分裂割据的加剧。

12

什叶派与逊尼派并列为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之一。穆罕默德死后,该派认为只有出身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后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者即伊玛目(永无错误的“超人”),并认为末代伊玛目隐遁,将来以救世主身份再现。经典除《古兰经》外另有“圣训”,崇拜圣徒和圣墓,允许临时婚姻,重视阿术拉节。曾在一些国家掌握政权,如也门的栽德王朝、埃及的法蒂玛王朝。1502年被伊朗定为国教,延续至今。由于对伊玛目认识的不同,分裂为栽德派、七伊玛目派和十二伊玛目派等支派。

逊尼派伊斯兰教的正统派,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在宗教上,该派除了尊奉《古兰经》外,还按六部“圣训集”建立自己的学说。在政治上,它承认最初四代哈里发皆为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者。在倭马亚王朝时,逊尼派拥护当权派的统治,代表了叙利亚的阿拉伯贵族的利益。其后又反映了各个时期封建地主阶级当权集团的利益和愿望,得到历代哈里发及其政府的支持,发展较快。世界上的穆斯林多为逊尼派。

查理•马特改革法兰克王国的一次改革。715年,查理继承父职出任宫相后,各地贵族蠢蠢欲动,王国内部再呈分裂之势,外族势力也乘虚而入,战火四燃。为挽救时局,加强中央权威,查理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以强力征用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以服骑兵役为条件的采邑分封代替以往无条件的土地封赐,组建起以中小贵族和上层自由民为主的强大骑兵武装,史称查理•马特改革。通过这一改革,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势力,加强了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实力。而且采邑是连带土地上的劳动者一起分封的,这就使劳动者更加固着在土地之上,加强了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促进了法兰克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特恩权查里曼死后,恩地、委身更加普遍,王权衰落,国王不得不承认既定事实,颁布特恩权,规定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行政、司法等大权,国王的官员不得随意进入封建主的庄园。这样,封建主的庄园成为独立的王国,采邑主成了封建主,自由农民丧失人身自由成为佃农,法兰克国家封建制度最终形成。

13

采邑制查理•马特时期改革土地制度,分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采邑;领地不能世袭 ,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以后大封建主纷纷效仿国王,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促进了自由农民农奴化,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封建庄园制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组织。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所以形成的庄园大小不等。大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兴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

封君封臣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内容。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为缔结这种关系有了教以前更为规范的仪式,即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一为“效忠”、二为“帮助”、三为“劝告”。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君封臣关系与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一经缔结无论封臣还是封君都不能随意解除。封君封臣任何一方若不履行其义务,就可能导致封君封臣关系的破裂,酿成武装冲突。在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行政管理体系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封臣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但封君在向封臣赐地并赋予其一定的义务的同时,也将土地上的统治权一并下放给了封臣,它使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浑然一体,构成西欧社会的领主权。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

14

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构成了“骑士制度”的主要内容。

什一税一种宗教捐税。(1)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向居民征收的一种宗教捐税。6世纪时,基督教会利用《圣经》所载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向居民征收什一税。9世纪查理大帝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法兰克王国每个居民的义务。10世纪中叶,西欧各国普遍实行什一税。什一税分为大什一税(粮食)、小什一税(蔬菜)和血什一税(牲畜)三种,税额往往超过十分之一,是民众的一项沉重的负担。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陆续废除。(2)中世纪伊斯兰国家对穆斯林规定缴纳的农业税、商业税和对非穆斯林的入境税,也称什一税。税率一般为百分之五到十。

经院哲学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哲学思想的总称,因产生于教会学院(经院),故名。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经院哲学以《圣经》、教父著作和古代哲学为依据来论证神学,用形式逻辑和烦琐推理方法演绎出空洞的结论。将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化、思辩化推向新的高度,建构起一个庞大而繁复的哲学化神学唯心论体系。被誉为“神学之王”的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著有《神学大全》,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经院哲学轻视经验,反对实践,但有利于思辨思维的发展。经院哲学内部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反映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14世纪以后,经院哲学趋于衰落。

《自由大宪章》英国限制王权的封建文件。1215年6月,英王约翰在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签署,共63条。主旨是限制王权,保障教会和领主的特权以及骑士和市民的某些利益 。主要内容有:承认教会自由不受侵犯;保障领主和骑士的采邑继承权,不再征收额外继承税或其他贡金、代役税;归还原侵占的领主土地、抵押物和契据;尊重领主法庭的管辖权,国王、官吏不任意受理诉讼,不任意逮捕、监禁自由

15

民;承认伦敦和其他自治城市原有的自由和风俗习惯;统一国内度量衡,保障商贾自由。同时,规定由领主推举25人负责监督宪章的实施。《大宪章》是规定封建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文件,并未保障广大农奴的利益,不久即被英王约翰撕毁。到17世纪,资产阶级对《大宪章》内容作了新的解释,作为要求公民权利、商业自由和法治的法律依据。

牛津条例英国限制王权的决议。1258年,英国大贵族在牛津开会,通过了进一步限制王权的决议,即《牛津条例》,当时在位的英王亨利三世被迫接受了条例。规定:由15个大贵族组成委员会,实际掌握国家政权。同时,由实际执掌国家政权的贵族和另外选出的12名贵族组成国会,每年开会三次,讨论重大国事。由此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初步提出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思想。

《末日审判书》

英王威廉一世(征服者)下令进行的全国土地调查情况的汇编。目的在于了解王田及国王的直接封臣的地产情况,以便收取租税,加强财政管理,并确定封臣的封建义务。1086年由国王指定的教俗封建主在全境进行广泛的土地调查。把全国划分为7~8个区,每个区包括若干郡。按郡、百户区、村的系统了解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当地地产归属情况,每个庄园的面积、工具和牲畜数量,各类农民人数,以及草地、牧场、森林、鱼塘的面积,该地产的价值等。调查结果汇总整理,编定成册,称《末日审判书》(意指它所记录的情况不容否认,犹如末日审判一样)

16

我学东方文学

1.简述古代亚非文学的特点。

古代亚非文学特指上古亚非文学,一般认为是指亚非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的文学。由于亚非地区文化产生及发展特点,文学也随其呈现以下特点:①古老文学的源头。无论是古代埃及文学还是古代印度文学、古代希伯来文学都要比西方产生得早。宗教思想严重。流传至今的许多作品中都保留着宗教观念或带有宗教色彩。其中,古印度文学中有些作品本身就直接宣传某种教义。可见宗教意识形态在古代亚非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③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的作品,也有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揭露其罪恶的作品。④体裁多样。从歌谣、神话、故事、诗歌到箴言、传记、寓言、戏剧等无所不包。⑤最初各领风骚,后来交流增多。随着交通的发达和贸易往来的增多,文学也由最初的各个地区的民族特色发展到地区间相互影响吸收以至相得益彰,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亚非文学自身的发展。

2.古埃及文学

①古埃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亡灵书》,又译《死者之书》。这部诗集汇编了大量的神话诗、祈祷诗、颂神诗、歌谣、咒语等。

②古埃及最著名的故事作品是《乡民与雇工》。

③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描写海上冒险的故事作品是古埃及《遭难水手的故事》。

3.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史诗是古巴比伦苏美尔时代的作品《吉尔伽美什》。此作品

17

有两个主人公:一为吉尔伽美什,二为恩启都。

4.简述《吉尔伽美什》的主题思想。

从全诗的主要情节来看,史诗的主题主要是反映远古时期人和自然界的矛盾,表现了人类对生命与死亡奥秘的探求和企图战胜死亡的心愿。首先,人与自然界矛盾反映在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征服了向征自然力的森林之怪芬巴巴和凶恶的野生动物天牛;此外,史诗中插入的关于洪水的故事,也反映着人与自然界的抗衡。其次,人与自然斗争的主题,特别反映在吉尔伽美什对生命的探索和征服死亡的企图上。史诗中的英雄吉尔伽美什冲破种种阻碍去探听关于“死”和“生命”的奥秘,并且不畏艰险于深渊之中取出长生不老仙草,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人民企图揭示生命奥秘和战胜战死亡的愿望。

5.古希伯来文学

①古希伯来文学宝库的四大作品分别为《圣经》、《次经》、《伪经》、《死海古卷》。

②最早的短篇小说是《路得记》,最成熟的短篇小说《以斯帖记》。

③《雅歌》属于爱情抒情诗。

④《约伯记》属于哲理诗剧。

6.吠陀文学

①吠陀文学是原始社会后期的产物,是印度最早的宗教诗和圣歌的总称。指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印度被雅利安人统治时产生的文学现象。包括诗歌、

18

祁文、祭语、训诫作品等。由于雅利安人原信“吠陀”教,而现存的最早的古印度文献又大部分关于宗教的,因此称此阶段的文学现象为“吠陀”文学。吠陀本义是“知”,泛指知识、学问、智慧的意思,后经宗教解释,遂转化为圣经、圣言的意思。

②吠陀的四大本集分别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其中最重要的是诗歌集《梨俱吠陀》。

7.简析罗摩的形象。

罗摩是古印度英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主人公,同时又是诗人笔下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做为被赞美的人物,诗人笔下的罗摩具有人类的各种美德。于事,他诚实守信,坚守诺言,从不背信弃义;于敌人,他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有着誓死战胜的坚定信念;于父,他孝敬忠诚,甘愿付出,不惜抛下幸福为父亲的信誉赴汤蹈火;于爱情婚姻,他一心一意,忠贞不渝,自始至终从不移情别恋;于兄弟,他宽厚忍让,率先垂范,处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但同时,诗人笔下的罗摩身上也存在一些弱点。如历经艰险救出妻子悉多后,为了取信于人民,而将悉多无情抛弃,这可以说是罗摩一生中的败笔。也正是由于诗人笔下的罗摩好歹互揉,优劣相掺,才使得读者对其形象难以忘怀。

8.简述中世纪亚非文学的基本特点。

中世纪亚非文学一般指亚非地区封建社会这一阶段的文学现象。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新的国家的建立,给这一阶段的文学现象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总结起来其特点有以下几点:①共同繁荣。在已有的印度、中国和波斯文学发展的基础上,新的国家民族文学相继兴起。②交流活跃。以中国、印度和阿拉伯伊斯兰教等文化体系为中心进行交流,既有体系内部交流又有体系间的交流。③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此时,文

19

学作品的内容更深入民众团体,体裁中诗歌、小说、戏剧、散文都有了长足进步。④民间文学蓬勃发展。⑤宗教色彩依然严重。

9.中古日本文学

①日本最早的汉文诗集是《怀风藻》。

②《万叶集》书名的含义:一为“万语”之意,表示内容丰富多彩。二为“万世”之意,表示生命万古长新,两种说法至今没有定论。

③《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所反映的是日本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的社会生活现象。

④《万叶集》的内容:a.相闻,互相闻问的意思。表示男女相爱、长幼相亲的作品。b.挽歌,哀悼死者的作品。c.杂歌,范围广泛,凡不属于以上两类的都是此类。

10.被称为日本平安时期的文学双壁的作品分别是紫式部的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和纪贯之的随笔《土佐日记》。

11.论光源氏的艺术形象。

光源氏是日本作家紫式部的小说《源氏物语》的主人公。无论从任何方面描写,作者笔下的光源氏都是鹤立鸡群,独树一帜。首先,首先从外表上讲,作者将其称为光君,意谓光华照人。作者称他容貌之美无人可比,而且年龄愈大愈有光彩,直到中年也毫不衰减。其次,从才能上说,作者对其更是极力加以赞美,甚至达到无以加复的地步。作者笔下的光源氏读书聪明颖悟,擅作清新警策之诗文,歌声悠扬动听,犹如佛国的妙音。舞姿优美,

20

达到了世无可比的程度。弹奏首屈一指,横笛,琵琶无不精通,戏笔作画,竞叫古今名家望而却步。再次,就性格而言,其人生性好色,嗜色成性,先后与多种女人都有不正当的关系,甚至还有乱伦的现象出现。最后,从他的处世而言,八个字可以概括,出事圆滑,命运多舛。人世的沧桑,世俗的压力,使他这个贵族之子不得不加入仕途竞争及宫廷的斗争的角逐行列。但大起大落的几次颠沛流离又使他身心憔悴,在看破世尘后最终遁入空门,可算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作者通过光源氏放荡的青年时代,轻薄的爱情生活,政治的起伏跌宕,刻画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日本贵族形象,总而言之是较为成功的。

12.日本廉仓室町时期主要文学成就分别为战记物语的兴盛和戏剧文学的出现。其中,战记物语的代表作是《平家物语》。

13.列举日本江户时期三位著名作家的代表作。

①松尾芭蕉的《冬日》。②井原西鹤的小说《日本永代藏》《世间费心机》。③近松门左卫门的社会剧《曾根崎殉情》。其中松尾芭蕉被称为日本的俳圣。

14.朝鲜中古文学

①朝鲜新罗时期汉文文学的奠定人是崔志远。其代表作品是诗歌《寓兴》《古意》《江南女》《蜀葵花》。

②高丽时期被称为文学双壁的作家分别是①李奎报,他的代表作是长诗《东明王篇》。②李齐贤,他的代表作是诗歌《促织》、《蜀道》。

15.朝鲜国语小说首位的重要作家是许筠,其代表作《洪吉童传》

21

16.朝鲜李朝时期实学派的两位重要作家分别是①朴趾源,他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两班传》。②丁若镛,他的代表作是诗歌——《述志》、《饥民诗》、《龙山吏》。

17.小说《春香传》产生于朝鲜李朝时期。其中心主人公是成春香,清官是李梦龙,酷吏为卞学道。

18.简析成春香的艺术形象。

成春香是朝鲜中古时期小说《春香传》的中心主人公。他同朝鲜古典文学中许多优美动人的妇女一样,具备秉性聪慧,温柔多情,才貌出众等许多良好的素质,但构成其形象典型的最主要的特征则是“刚烈”“贤淑”四个字。第一,先说刚烈。春香待字闺中,便懂“重节守义”,与李梦龙邂逅,直言直语,不畏权贵。成李两人结婚后,当李提出分手时,春香表示义愤填膺,动作激愤。被卞学道看中,挺身而出,誓死不从,面对酷吏,正义凛然,毫不退缩。第二是贤淑,表现在与李梦龙别后坚持守节;被卞学道威逼时依然忠于操守;听说母亲上京找李梦龙欲解救自己时,便极力阻拦,舍身为别人着想;当李梦龙以乞丐身份出现时更是不离不弃关爱有加。春香这种高尚人格,无疑是他形象典型的直接原因,而这些举动同时也感动着作者。

19. 简析《春香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主题思想。

《春香传》是朝鲜中古时期的一部成功之作,其艺术特点有以下几点:

①通过人物本身的动作和对话来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②出色的对照艺术使作品人物性格更加典型。首先是正反人物清官李梦龙和酷吏卞之道的对比。其次是人物自身行为的对比,作品通过春香之母前后对李梦龙的看法把春香之母的世俗之态表现的淋漓

22

尽致。最后是场景对照。作品通过李梦龙初访春香以及春香入狱时先后两次去成家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喜气洋洋和苦涩萧条的两种对立鲜明的不同气氛。③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受说唱台本的演唱特色及戏剧手法的影响,因此,作品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其次整个作品散韵相间,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④《春香传》语言的最大特色是以创制于1444年的朝鲜的自家文字“训民正音”进行创作,由于人物语言比较接近口语,因此更适合于广大平民阶层的阅读。

《春香传》的主题思想表现在:通过李梦龙、成春香的曲折爱情故事以及成春香同卞学道顽强抵抗的残酷经历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抨击了两班贵族的丑恶行径,表现了下层人民摆脱封建桎梏的束缚,有了的维护了下层人民的合法权利。

20.中世纪的越南两位著名的汉文诗人分别是:①阮廌,他的代表作是汉文诗《平吴大诰》、《抑斋诗集》。②邓陈琨,他的代表作是乐府诗《征妇吟曲》。

21.中世纪越南最有才华的女诗人为胡春香,他的代表作是《春香诗集》。

22.简析王翠翘的性格特征。

王翠翘是中世纪越南作家阮攸的诗体小说《金云翘传》的中心主人公。作者笔下的王翠翘是书香门第的才女,善良多情,品貌出众,敢于大胆地追求幸福,富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巧遇金重后一日数会金重是他多情的一面;为救父而卖身是她善良孝顺的一面;和金重私定终身又是她大胆追求幸福的一面。经过九死一生,经历艰难得以和恋人团聚,这一切美好结局都是与王翠翘的自我牺牲精神分不开的。而在与黑暗封建势力斗争的过程中,作者笔下的王翠翘又有富于反抗的精神。无论身居要职的总督,还是卑鄙下流的老鸨,对于这些人的威逼,王翠翘都,坚决反抗、誓死不屈。她不顾个人安危,坚守诺言,静后丈

23

夫的归来。徐海冤死后,她又抛却一死以报丈夫之恩。但这些优秀品质的背后,又由于时代所限,她的宿命思想又成了她的不足之处。总之,王翠翘的优秀品质还是为她赢得读者的赞赏。

23.简析《金云翘传》的文学地位及意义。

诗体的《金云翘传》经过删繁就简,精心安排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不仅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而且对开创“国语文学”的新局面以及奠定民族文学的基础地位均具有重大的意义。《金云翘传》在越南文学史上享又很高的声誉,成为越南古典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阮攸借用青心才人作品中的女人公王翠翘和书生金重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影射越南黎末阮初黑暗的社会现实。这对后人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此作品开创的“国语文学”新局面使越南的本民族文字“字喃文字”的使用又有了更好的参照,也使这种民族文字愈加重要起来。

24.简述《五卷书》的构成及主题,指出其产生的国家及时代。

《五卷书》产生于印度的中古时代,用古典梵文写就。其构成如下:通篇采用“连串插入式”的结构形式。卷首的序言讲述了一个总的故事贯穿全书。下分5卷,每卷各有一个中心故事和主题,而中间又穿插许多小故事,其中有的与骨干故事有关,有的在内容上并无联系,只有结构上的联系。每个故事后面均附有道德和伦理的教训。这五卷分别为:①《朋友的分裂》,包括30个故事。②《朋友的获得》,包括9个故事。③《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和战争等等》,包括17个故事。④《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包括11个故事。⑤《不思而行》,包括11个故事。其次为主题:《五卷书》是以动物为主题的寓言故事集,人只占少一半。而其中动物即有动物的特性,又有人的社会性。从整体来看,作品通过这些寓言教导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追求今生的幸福,反映了城市平民阶层的思想情操和

24

生活理想。而少有夹杂的宗教迷信色彩,又表现的是一种比较质朴的原始唯物主义思想。正因为如此,此作品才在印度文学史上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5.印度中古世纪4位剧作家分别为:①马鸣,其代表作是长诗《佛所行赞》和戏剧《舍利弗传》。②跋娑,其代表作是戏剧《惊梦记》。③首陀罗迦,其代表作是戏剧《小泥车》。④迦梨陀娑,其代表作是抒情诗《云使》和戏剧《沙恭达罗》。

26.迦梨陀娑在诗歌和戏剧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代表作是抒情诗《云使》和戏剧《沙恭达罗》。

27.论述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

沙恭达罗是印度中世纪作家迦梨陀娑戏剧《沙恭达罗》的中心主人公,同时也是印度古代妇女的典型代表。他的艺术形象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单纯质朴。从小在净修林长大,终日以山水草木、飞禽走兽为伴的生活是构成她单纯质朴的根源所在。因此,她的思想在单纯之外又有了温柔娴静的一面。她与女伴相互爱护,对父母孝敬尊重,使她外在的美、内心的美和她周围洋溢的青春气息产生了高度的和谐,并与锦绣的大自然浑然一体。②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她从不以金钱来衡量爱情,对豆扇陀的爱情真挚、诚实、热烈、温柔;对婚姻的决定自由、果断;明知钟情豆扇陀会触犯清规,但却仍然敞开心扉寻求爱情,可见她对爱从不虚伪。在豆扇陀失忆时,又帮助其回忆以前的时光,体现了她对爱的死心塌地。③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不辞劳苦寻夫,结果遭到豆扇陀的否定。帮豆扇陀寻找回忆又遭受其辱骂。此时的沙恭达罗没有退缩,却愤然挺身而出,对豆扇陀进行了回击。她一改往日的温柔娴静,而变的词严色厉,大胆揭露豆扇陀的虚伪,这些可看出沙恭达罗性格中刚毅的一面。正如此,歌德才对其大加称赞:“悠悠天宇,恢恢地纹,彼美一人,沙恭达罗。”

25

28.薄婆菩提是印度中古时代以现实为题材借古喻今,揭露社会矛盾的杰出的古典戏剧作家。其代表作有《茉莉和青春》、《大雄传》、《罗摩传后篇》。

29.列举印地语虔信文学时期的四大诗人。

印地语虔信文学时期诗歌界有无形派和有形派两大派别。有形派的诗人为:①苏尔达斯,其代表作是抒情长诗《苏尔诗集》。②杜尔西达斯,其代表作是长篇英雄史诗《罗摩功行录》。无形派的诗人为:①格比尔,其代表作是哲理诗《格比尔诗集》。②加耶西,其代表作是叙事诗《伯德马沃蒂》。

30.解释苏菲派文学

苏菲派文学是中古波斯的一个文学派别。它源于伊斯兰教内的一个神秘主义思想派别——苏菲派。苏菲派提倡禁欲主义,强调修身养性,以达到心灵与真主合一的境界。该派的诗歌多以宣传其神秘主义教义遂形成宗教派的文学流派——苏菲派文学。即以心灵顿悟为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以描写内心世界特征,以象征、隐逸为表现手法,其中一些诗包括对社会和宗教教义批判的观点。“苏菲”,意为羊毛,特指衣着简朴的人。

31.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初期作家伊本·穆格法的代表作是散文《卡里来和简木乃》,此作品为阿拉伯散文的典范。

32.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时期四位代表诗人分别是

艾布.·努瓦斯、 艾布·泰伊卜·穆太奈比、艾布·阿拉麦·阿里、蒲绥里。其中蒲绥里创作了宗教长诗《斗篷颂》。

26

33. 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巨著为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

34.高尔基评价《一千零一夜》是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该书的大框架是以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给本国国王山鲁亚尔讲故事开始的。

35.《一千零一夜》中最著名的航海冒险故事是《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的主人公是女仆马尔基娜

36.简述《一千零一夜》的成书过程及其故事类型。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中古时期的最有名民间故事集。它绝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中近东地区广大民间艺人、文人作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从流传、收集、提炼、加工到编订,前后将近一千年的时间。《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和手抄本开始流传时期大绝在八九世纪之交,后来经过许多增补,一直到十六世纪才在埃及基本定型。故事类型包罗万象,有神话传说、童话寓言、魔鬼故事、道德训诫故事、历史故事、爱情故事、航海经商冒险故事等。

37.

①悬诗:是阿拉伯中古时期的精品。相传伊斯兰教产生以前,来自阿拉伯各地的诗人每年要到麦加附近的欧卡兹举行一次赛诗会,会后评出优胜之作,并将其用金水描在细麻布上,悬挂在“克尔白”天房的帷幕上,如美人颈下的珠宝项链,悬诗故而得名。悬诗属于卡色达体,它的开创者是乌姆鲁勒·盖斯,代表作家是安塔拉·本·舍达德。《七首悬诗》的作者被誉为“阿拉伯七星”。

27

②彩诗:指9世纪阿拉伯帝国所统治的西班牙南部出现的一种诗歌。它以阿拉伯传统诗歌为基础,吸收西班牙民歌的长处,创造的一种更适合吟咏、弹唱的新诗体。阿拉伯语称之为“穆瓦舍赫”。它被创造于9世纪,由于这种诗体灵活多样,因此在阿拉伯地区广为流传。

38.波斯的诗歌四柱分别为:①菲尔多西,其代表作为英雄史诗《王书》。②莫拉维,其代表作为叙事诗《玛斯那维》和抒情诗《夏穆斯诗集》。③萨迪,其代表作为散文和诗歌相结合的道德训诫式作品《蔷薇园》。④哈菲兹,其代表作为嘎扎勒体抒情诗。

39.波斯中古作家菲尔多西的《王书》

①菲尔多西的《王书》长6万联,叙述了波斯4000多年历史中4个朝代50位帝王的生平业绩,收集了许多神化、传说和民间故事,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为神话传说部分。主要写公元前3223年至公元前782年的事件。这部分写雅利安人的起源,文明的萌芽,农耕的开始和衣食的制作等,其中以铁匠卡维起义反对佐哈克的传说最为精彩。二为勇士故事部分。主要写公元前782年至公元前50年的事件。约6万余行诗,为全书的核心和精华。这部分主要写波斯和帝国突朗交战的故事。其中对卡乌斯和霍斯陆这两个国王写得比较详细。而故事的中心人物则是波斯的头号勇士鲁斯塔姆。三为历史故事部分。主要叙述公元前50年至公元651年的事件。约3万余行诗,主要写萨珊王朝时期的重要故事。其中以萨珊王巴赫拉姆·古尔的故事和马资达克起义的故事最为动人。

②《王书》的四大悲剧分别为苏赫拉布的悲剧、夏沃什的悲剧、伊拉治的悲剧以及埃斯凡·迪亚尔的悲剧。其中,主人公鲁斯塔姆被誉为波斯第一勇士,夏沃什之花出自夏沃什的悲剧。

28

40.波斯中古文学现象

①舒毕思潮: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建立以后流行于波斯及其它被征服民族的一种爱国主义思潮。它反抗阿拉伯入侵和统治,维护民族尊严和文化传统,极力宣扬波斯文明,努力恢复波斯历史文化传统,广泛搜集、整理、翻译、波斯古代典籍及英雄传说,为达里波斯语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舒毕是阿拉伯语,意为部族和派别。

②卡扎尔体:又译为嘎扎勒体,是中古波斯的一种抒情诗体,由阿拉伯传入。要求每首诗由7联句到15联句组成,隔行押韵,一韵到底。每两联构成一个意境,末联中必须点明主题,并须出现诗人的名字。此诗体的代表作家是哈菲兹,他的卡扎尔体诗被公认为波斯抒情诗的高峰。

③伊拉克体:11世纪以后波斯诗歌的创作中心逐步由东部的霍拉桑地区转移到西部和西南部,创作上也一改原来的简明朴实,不事铺排的特点,诗歌的主题有所变化,内容更加丰富,描写更加细腻,文学史上称之为伊拉克体。

41. 萨迪的主要作品是《果园》和散文和诗歌相结合的道德训诫式作品《蔷薇园》。其中,《蔷薇园》是其代表作品。

42.波斯伊拉克体的代表诗人是内扎米,其代表作是叙事诗《五卷书》。其中,《霍斯陆和西琳》、《蕾丽和马季侬》、《七美人》是三部爱情叙事诗。

43.波斯最后一位杰出诗人是贾米,其代表作是叙事诗《七卷诗》和散文《春园》。其中,以《七卷诗》中爱情叙事诗《尤素福和佐列哈》最为动人。

29

44.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是长篇讽刺小说《我是猫》。

45.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是岛崎藤村,其代表作是小说《破戒》;具有反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是田山花袋,其代表作是小说《棉被》,其人并被称为日本“私小说”的始祖。

46.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叙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小说中的“我”是虚构的独特的艺术形象。小说以“我”(猫)出生为开始,以我掉进水缸淹死结束。作品以猫为叙述者和批判者,其中猫既有动物的习性,又有人的思想意识,叙述者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间的丑态,巧妙的运用讽刺,进而对现实社会的黑暗现象做了有力抨击。

47.日本近代文学现象。

①白桦派:又称新理想派,是20世纪初日本的一种文艺流派。其主张自我为中心,以个性解放和自我完美为目的,以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新理想主义为文艺思想,以谴责强权,反对战争为根本,以刊物《白桦》为宣传阵地。其代表作家有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和有岛武郎。

②新思潮派:日本大正时代的一种反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它主张客观冷静地描写现实,对所描写的现实生活用以理智地剖析,提倡技巧的纯熟。它着重表现了近代日本给市民带来的不幸和苦闷,其代表作家有菊池宽和芥川龙之介。

30

48.泰戈尔的《婆罗门》《两亩地》《被俘的英雄》皆属于叙事诗。

49.解释泰戈尔诗集《吉檀迦利》的书名含义。

“吉檀迦利”是献诗的意思,意谓献给神的诗。泰戈尔是一个泛神论者,他所信奉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偶像,而是它的理想、希望和光明的化身。

50.简述戈拉的思想转变过程。

戈拉是泰戈尔小说《戈拉》中的中心主人公。他一生的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入社会的矛盾期。这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思想和宗教信仰及种姓制度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做为印度爱国主义协会主席抱着誓死为国捐躯的崇高理想,一方面作为一个复古主义者,他又不惜著书立说为印度教的一切陋习和落后的种姓制度辩护,甚至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两种思想使他陷入了孤独可悲的境地和重重矛盾之中。②爱国思想逐渐压倒宗教思想的觉醒阶段。为了摆脱困境,戈拉决定下乡旅行。他在旅行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农村现实,特别是接触农民以后,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亲眼目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相互为敌,永无休止的战争。因此,他对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产生了怀疑。同时,小说中他又通过戈拉和印度教徒理发师的交往经历,逐渐显现出戈拉思想的转变从而使他的这种爱国思想有了更实际的内容,戈拉更是把这种思想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此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他还没有完全否定印度教的种姓制度。③与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彻底决裂,全力以赴为国效力的阶段。小说主要通过“忏悔礼”仪式一事来表现他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的。在“忏悔礼”仪式上,当养父公开他的真实身份并彻底否定他信教的权利时,使他大为震撼。可当他冷静下来的时候,又为卸下沉重的包袱而感庆幸,于是他清算了自己的宗教偏见,摆脱了种姓制度的束缚,决心忠诚地为祖国服务。这是他爱国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而这结果与他历经磨难的艰苦实践是分不开的。

31

戈拉是20世纪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这一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成长道路说明,爱国主义思想只有在克服封建意识的局限并面对现实的时候,才能成为一种进步的精神力量。

分享到搜狐微博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