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下简称“陀氏”)晚年的一部重要小说。它以主人公阿尔卡其的精神成长为主线,描写了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思想”的转变,反映出当时俄国一代“少年”的精神诉求,进而折射出俄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问题。
少年的“思想”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陀氏有意让这尚且纯洁的灵魂带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在社会大染缸中去历练,让他在堕落中重生,磨难中成长,最终阿尔卡其在俄国东正教中得到精神慰藉。“少年”价值取向的变化与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19世纪中后期,由现代性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促使俄国思想界更加理性地思考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陀氏以阿尔卡其的成长反映出当代人的精神困惑和最终选择,同时提醒人们对于西方思想的过度迷恋终究会让人失去“根基”、走向迷途。
除了绪论和结语本论文共分为三章,三章都是重点论述内容。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对于陀氏思想的考察以及有关《少年》学术史调查的文献综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城市诗学的角度来解读少年的精神成长。
第一章详述了在城市空间下少年“思想”从产生到走向成熟的过程,并将少年的精神成长与城市的文化意蕴相联系。莫斯科是“一切的源起”,它见证了阿尔卡其的成长,也是他思想的溯源地。
阿尔卡其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产生了要成为大资本家罗特希尔德的思想。莫斯科的传统与守旧不利于阿尔卡其思想的施展。
于是彼得堡被少年选做实现“思想”之地。这座由彼得大帝所打造的现代俄
国的梦幻之城并没有帮助少年完成愿望,相反它还使少年的“思想”幻灭。
第二章以城市空间下的人物形象来构建俄国知识分子“父与子”关系的框架,反映的是俄国文化传统的承继问题。维尔西洛夫是少年的生身之父,他曾出演格里鲍耶多夫的喜剧《聪明误》中恰茨基的角色。
维尔西洛夫与恰茨基所构成的“父与子”关系集中反映在形象互文和精神传承上。维尔西洛夫与“少年”——“父与子”间的对话则表现为19世纪40年代的贵族知识分子与60年代平民知识分子对于俄国社会未来走向的探讨。
相对于贵族知识分子的犹豫不决,平民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浪潮,显然更具行动力。马卡尔是“少年”法律上的父亲。
作为一名朝圣者,他带着对上帝的坚定信仰,常年在俄国的大地上游走。在阿尔卡其陷入精神困境时,马卡尔用东正教的思想拯救了他。
马卡尔被阿尔卡其视为精神的向导。第三章则是以少年阿尔卡其的所见所闻聚焦由现代性所引发人的精神危机。
信仰缺失、自由与奴役等都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日益恶化的问题。工具理性从解放人变成了奴役人的存在。
陀氏从未放弃对现代性的关注。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倡导没有上帝基督、物质均分的社会。
陀氏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这是面包与自由的问题。只有依靠基督所倡导的团结自由,才能让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奴役的世界。
结语部分总结了少年的成长意义以及陀氏对于俄国现代化道路选择问题的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