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2023-03-06 来源:欧得旅游网
 l】田J 叮l We…Guanl Iyu Chuanbo Cetue I //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口李秀娟 摘要:网络舆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虽然政府机关对网络舆情日益重视,但大多仅是阶段性数据统计,缺乏及 时、正确的引导,而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极易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本文通过挖掘网络舆情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联 系,得出信息公开程度是影响网络舆情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 作者:李秀娟,硕士,山东英才学院讲师。 2013年8月下旬以来,随着“秦火火”、 “立二拆四” 主性,因此网络成为对社会热点和群体陛突发事件反应最 等网络名人被捕,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制造、传播谣言 敏感迅速的传播媒介。通过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更快,传 等违法犯罪行动拉开序幕,从行动上开启了网络清理的好 播范围更广,社会影响也更广泛。一旦现实社会中有突发 头,进一步加大了对网络造谣、传谣的打击力度并促使相 性事件发生,就马上会在网络上迅速得以反映,政府机关 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 “秦火火”、 “立二拆四”等人伙 的网络舆隋检测部门对这一问题抢先整理预测,第一时间 同“意见领袖”,制造一个以某人或某事为中心的事件, 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就能解决问题化解危机。因此, 组织人手在网络上发帖、评论,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不 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党政机关和各级社会组织的关注,但 良情绪大肆炒作,短时间内营造出一个网络热点,吸引广 网络的隐匿性和宽泛性也使得网络舆情的监测难度越来越 大网民的关注。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 大。 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目前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很多,归纳来说,群体 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性突发事件基本都包含某一群体利益或权益受到了不同程 44.1%。在如此庞大的网民基础上制造网络热点极易由网络 度的损害,该群体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群体聚集方式来表 舆情转化为网络舆论,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把 达诉求。笔者仅从舆情角度谈对群体l生突发事件的认识。 政府机关推到被动的局面。因此,x,l-网络舆情的科学管控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人们在一定的舆情空间 研究也就尤为重要。 内,受某些中介I生社会事项影响或刺激,为实现其利益诉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 求,采取集会、游行等方式,与党政权力机关形成对立或 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推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 对抗关系,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公私财物遭破坏以及 策、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 人身伤害的事件。 常规舆情状态表现为主客体在利益方 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 面的“和谐”,主客体之间的矛盾由相关的制度、法规等 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 公共行政部门予以协调解决。但在特定的背景下,群体陛 会政治态度”。 网络舆情主要指使用网络者(俗称“网 突发事件作为一种非常态社会现象并不是随意发生的,它 民”)的社会政治态度。当互联网迅速发展并成为人们比 植根于现实社会背景中,反映某一特定群体的民众受到具 较开放的政治意愿的表达方式时,舆『青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体的社会事项刺激而对国家管理者表示其不满甚至反对, 力变得非常大。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舆隋借助互联网 是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在利益诉求方面显现的“非和 实现了向舆论的更快、更多和更复杂转变,进而扩大了它 谐”,是舆}青状况的非常态势。 的影响力。 在网络社会中,群体I生突发事件借助网络的推动,既 当某一突发事件发生并引起网络舆论时,社会各级 有群体陛突发事件的特}生又有网络群体的特征。网络群体 组织和人群都很关心,主动参与到信息和意见的交流中。 性事件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网民群众为了共 特别是当事件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时人们的参与意识更 同的利益或实现某一目的,利用互联网大规模地传播某一 强,公众会非常积极地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和立场。由 方面的信息,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甚至利用网络平台进行 此可以看出,通过网络舆情的搜集、整理,可以实现党政 人员组织,并在现实社会中非正常聚集,扰乱正常的社会 机关、社会团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和互 秩序,利用舆论和群体优势给党和政府机关施加压力,造 动。网民在通过网络途径参与社会热点的沟通过程中,会 成不良社会影响。 不自觉地采取某一价值观并通过网络言论表达出来,形成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初期,广大网民并不知道事件背 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网络舆情 后真实的情况,事件发生后被上传至网络,在网络环境中 的变化反映了公众对党和政府进行各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 曝光并被网民到处转发传播,借助网络平台与公众的情绪 态度和意见。因为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隐匿性、自 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形成作为主体的公众的意见取向和政 ①王来华:《舆降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_B午,第32页。 ②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陛突发事件的基本舍义、特征和类型》,《.理论与现代化》,200眸第嗍。 一141— C}1uANB0 YU BANQUAN 治态度,从而使局部事件酝酿成全社会关注的舆情热点, 新信息的实时更新,将热点话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使事件真相和社会根源暴露在公众 偶然的突发事件升级为Z &一-I-E ̄ I"件。数量众多的网民与现实 面前。因此,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非常大的影 社会的公众交叉聚合,在意见领袖的召唤下,形成了具有 定共同价值观的组织,参与并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干  网络舆隋的产生大都基于现实社会的热点刺激。纵观 扰正常的社会秩序。近几年在网络上引发大讨论的热点事件,大多数都是与人 在当前社会时期,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 响。 一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话题,例如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愈发的强大,对群体性 败现象、贫富差距拉大、政府不作为等民生问题。当某一 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知情人将其吸引人眼球的信息发布 于网络空间,使其在巨大的网民规模中迅速传播。由于网 络传播的隐匿性,网民们往往不加甄别甚至添加上自己的 不良情绪大肆转发。网民的参与热情加上猎奇心理,使其 在关注热点事件的同时常扮演义愤填膺的评论者参与网络 突发事件的防范首先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网络舆 情的管控。 “秦火火”曾经叫嚣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 言”,所以信息公开的程度是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的关键性 因素,在网络社会中谣言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信息公 开。『基金项目:2013年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 络舆情对群体性交发事件的影响与应对机制研究”(项目 事件的讨论,并不断地转发到其他的网络平台,促使影响 编号:13DXQ19)1 范围不断地扩大。流言的迅速传播就会使官方言论发声无 力,民众就会变得越来越激愤,陷入到群体极化隋绪中。 【参考文献】 随着知情范围的扩大,网民对事件的关注持续不断, 【1】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田.上海公安高等专科 小范围的讨论变成了大范围的评价和争辩,事件的真相逐 学校学报,20O8(1). 渐清晰,意见领袖们开始活跃并自主地发挥“把关人”的 f2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fI .天 作用。他们按照某种利益导向,为网络追随者设定议程, 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弓l导网民的意见和态度,使网民的观点相对集中,最后成 【31王来华,陈月生_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 为一种主导意见,形成网络舆情。舆情一旦形成,传统媒 和类型Ⅱ】.理论与现代化,2006(5). 体也会关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使得舆情热点事件由虚拟 世界走向现实¥-I- ̄。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加上网络媒体最 142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