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诗经楚辞部分复习参考题答案

2021-08-07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诗经楚辞部分复习参考题

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共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1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1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12、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13、所谓的“六诗”之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14、“四始”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15、“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由北宋苏辙首倡,他在自己的著作《诗集传》中提出《诗经》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即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召南》)。

16、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17、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国风,二雅(即(《大雅》)和(《小雅》))、三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

18、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中指出风、雅、颂三者中(风)是里巷歌谣之作,而(雅)、(颂)则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19、“史诗”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名著(《诗学》)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20、目前学界一致认为《诗经·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21、《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豳的大迁徙历史,诗的每章都以(“笃公刘”)作为首句,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爱戴赞美之情。

22、被认为是《诗经》中的五大史诗之一的《生民》一诗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并通过生而无灾、弃而不死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

23、周民族曾经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居岐山下的周原,这段历史记载在周民族史诗(《绵》)中。

24、《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豳风),大约是西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2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诗经》(《豳风·七月》)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活的乡土气息。

26、《诗经·小雅》中的(《鹿鸣》)是一首著名的燕飨诗,诗开篇就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借助自然物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基调。

27、《诗经·小雅》中(《宾之初筵》)一诗以燕飨活动的发展为序,写出了与宴者在不同阶段的神态变化。其中的“既曰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几句,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群骄奢淫逸、丑态百出的醉鬼形象。

28、《诗经·小雅》中的(《六月》)一首,叙写了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北伐猃狁,最终获胜的事迹,诗中充满了主体民族的自豪感。

1

29、《诗经·大雅》中的(《江汉》)一首歌颂了召公虎奉宣王命平定淮夷、开拓南疆的功绩。

3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句子,表达了久戍不归的士卒对故乡的怀恋、对自身遭际的哀伤。

31、《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32、“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一诗中的句子,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黄昏时分农家生活的图景。

33、“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是《诗经·唐风》(《鸨羽》)中的句子,这首诗表现了服役者对繁重徭役的怨恨。

34、《诗经·大雅》中的(《烝民》)是一首杰出的政治颂美诗,诗中用“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赞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的人格之美。

35、我们常用的成语“不可救药”出自《诗经·大雅》中的(《板》)一诗。这首诗相传是老臣凡伯为了劝诫周厉王而作的。成语“耳提面命”则出自《诗经·大雅》(《抑》)一诗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一语。

36、(《十月之交》)是《小雅》中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讽刺批判诗,诗曰“日月告凶,不用其行”,认为日食、月食的出现是昏君佞臣的倒行逆施引起的。

37、《郑风》中的(《溱洧》)一诗描写了上巳节时,男女相约游春的欢快场景,其中“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写男女互相赠答,情意深长。

3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诗经·王风》(《采葛》)中的句子,表达了男女之间缠绵深挚的相思之情。

39、“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句子,诗中表达了因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而产生的怅惘忧伤。 4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爱情诗中的名句,它出自《周南》(《关雎》)一篇。

41、《诗经·卫风》(《硕人》)一篇描写一个贵族女子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美丽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42、《周南·桃夭》首章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赞美了新嫁娘容貌美丽,并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

4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氓》)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4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鄘风》中保存了她的诗(《载驰》),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45、周代人将诗歌的本质总结为“诗言志”,这句话最早见于《尚书》(《舜典》)一篇中舜与夔的对话里。 46、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本,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47、(《越人歌》)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二句,是屈原(《九歌·湘夫人》)一诗中“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句所本。

48、诗人屈原在长诗(《离骚》)中用“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49、屈原的长诗(《天问》)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咏史诗,诗通过对宇宙万物以及夏、商、周兴亡的历史和楚国现状的探问,表现了诗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

5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一诗中的名句。

51、屈原的短篇抒情诗集《九章》共(九)篇作品,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52、(《惜往日》)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53、(《橘颂》)是诗人屈原早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述志诗,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的品性,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师表。

54、“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屈原的(《哀郢》)一诗中的句子,这首诗大约作于楚国国都沦陷之后,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悲哀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55、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涉江》)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放江南的凄苦经历,其开头就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地执着于理想的精神。

56、屈原的抒情组诗《九歌》共分为(十一)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和《礼魂》。

2

57、屈原《九歌》(《国殇》)中“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礼赞了勇武刚强、为国捐躯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58、“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是屈原(《东君》)一诗中的句子,包含着英雄主义的精神。

59、《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描写离别的悲哀,被后人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60、古人赞誉《九歌·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是写景的妙句,“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句是写情的妙句,两者互相生发,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6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是(《山鬼》)—诗中对山中女神的描写,这种描写充满了山林的气息。 名词解释:

1、风骚传统: “风”指《诗经》中的《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后世诗人,或受《诗经》现实主义影响,或受《楚辞》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使诗歌创作沿着《诗经》或《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前进。因此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习惯上称“风骚”传统。

2、献诗说: 献诗说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先秦古籍中有很多对公卿献诗制度的记载。他们献诗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刺或赞颂,表达对政治的评价。 《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公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

3、采诗说: 采诗说也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在古代言语不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有目的的采集,《国风》、《小雅》中那些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才能够汇集到王廷中来。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小雅》、《国风》中的许多诗便靠乐官采集而来。

4、孔子删诗说: 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是教材认为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5、四家诗: 所谓的四家诗指的是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鲁诗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韩诗的创始人为燕人韩婴。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故又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毛诗晚出,创始人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是四家诗中唯一的古文经学。

6、今文三家(三家诗): 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在汉代立有博士,成为官学,故又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鲁诗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韩诗的创始人为燕人韩婴。今文三家已失传。 7、六义说: 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六义”说源自《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礼》“六诗”说,即风、赋、比、兴、雅、颂,其分法与《周礼》相同,只是把“六诗”叫做“六义”。

8、四始说: 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四始”指《风》、《小雅》、《大雅》、《颂》为首的四篇诗,即“风”的首篇《关睢》,“小雅”的首篇《鹿鸣》,“大雅”的首篇《文王》,“颂”的首篇《清庙》。旧时认为将此四篇诗置于各部分之首含有微言大义,实不过是曲为解说而已。

9、二南独立说(四诗说): “二南独立”说也称“四诗”说,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北宋苏辙于其《诗集传》中首倡“二南独立说”,认为《诗经》应分《风》、《雅》、《颂》、《南》四类,即把《周南》、《召南》从《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教材认为“二南独立说”难以成立。

10、风雅颂: 《诗经》的分类。风,又称“国风”,是当时各诸侯国所管辖地域的民歌土乐,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地方小调。《诗经》共有15国“风”,160篇。雅是周天子直接统辖的王畿附近的音乐歌曲,其中有一些民歌,但大多数是贵族文人的创作。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是朝廷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歌舞,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11、《七月》: 《七月》是《诗经》“国风”中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当是西周初期豳地未沦陷时的作品。该诗基本上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农奴们的劳动和生活,反映了当时农奴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农奴社会的阶级压迫的画面。但同时也描写了领主们喜气洋洋的宴饮场面。该诗可能是周乐官在豳地农奴所作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的一首代言体诗。

12、燕飨诗: 指《诗经》中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燕(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故也称礼仪诗或宴饮诗。根据内容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等,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小雅·鹿鸣》是著名的燕飨诗。 13、讽喻诗人: “讽喻诗人”即《诗经》中箴诫规谏诗和讽刺批判诗的作者。这些作者是周代贵族中的优秀分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守礼修德的自觉意识。

14、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时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3

15、叠咏体: “叠咏体”亦称重章复唱,指篇章结构上章节回环复沓、反复咏唱的民歌体。该体式在《诗经》中非常显著。一首诗往往由若干章构成,而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唱。 据统计,这种重章复唱的形式在《诗经》的305篇中,占了一半以上,并多集中在《国风》、《小雅》部分。

16、风雅: “风雅”是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后人对由《诗经》以来形成的中国诗歌创作传统的理论升华。在这里,“风雅”并不是指的“风雅”体裁,而是指体现在《诗经》“风”“雅”中的艺术创作精神,即诗歌创作的高尚意义和严肃性。它引导后代文人在情感抒发上寻求一个健康向上的正确的人生观念,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和道德节操。

17、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后人对由《诗经》以来形成的中国诗歌创作传统的理论升华。在这里,“比兴”并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它同时还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 18、《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是东汉王逸以刘向本为底本编著的,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楚辞章句》选取了屈原、宋玉的楚辞以及西汉和东汉文人模拟楚辞的作品为一集, 又加入了王逸自己作的《九思》,于是全本就成了今传的十七卷本。每篇有小序,并逐句作注。《楚辞章句》是今传楚辞的重要底本。

19、楚辞: 是战国时候产生在楚地的由屈原吸取楚神巫文化和民间歌谣的特色而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宏伟繁复的体制、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运用。楚辞体作家主要有屈原、宋玉等。屈原的《离骚》是楚辞体的代表。

20、《天问》: 是战国时屈原创作的一首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别开生面的咏史之作。 全诗三百五十余句,千五百多字,全采用问句体写成。其内容,从邃古之初,宇宙洪荒写起,其中神话传说杂陈,历代兴亡并举,宏览千古,博大精微。古来就被推许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以古为鉴,讽谏楚王,是本诗的主旨。

21、《九章》: 《九章》是诗人屈原的一部短篇抒情诗集,它包括九篇作品:《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章》中的各篇作品,实表现了诗人一生中每一阶段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是诗人平生遭际之印证。

22、《九歌》: 《九歌》是诗人屈原吸取楚地的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形式写成的一组意象清新、语言优美并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抒情诗。《九歌》共有十一篇,其篇目和次第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 殇》、《礼魂》。

简答题:

1、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风骚”指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所谓的“风”诗传统,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世代相传,“骚”诗传统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2)《国风》民歌的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表现艺术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汉乐府民歌、建安风骨、北朝民歌、杜甫的“诗史”、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宋代王禹偁、金代元好问的诗歌、关汉卿的杂剧、曹雪芹的《红楼梦》。

(3)“骚”诗的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于后世的曹植、阮籍、鲍照、李白、李贺以至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2、《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内容和表现艺术上各有什么特征?

(1)《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例如《豳风·七月》,它详尽描述了农奴们一年四季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褐”、“采荼薪樗”的苦难遭遇。《魏风·伐檀》表达了作者反对剥削、反抗压迫的态度和心声。 (2)《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表现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例如《小雅·采薇》就是一首抒情写实的佳作。其最后一章抒情、状景、叙事融为一体,把一个征战将归的士兵哀伤时光流驰、路途艰难的思绪表现得深长真切,使人味之无极,闻之动心,强烈地感受到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

3、试以《离骚》为代表,说明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 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如下:

第一,表现进步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进步理想。《离骚》立足于诗人理想破灭、身遭流放的现实生活,以丰富的幻想、炽烈的情感,描写了诗人对进步理想的追求、坚持和献身,以及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抗。

第二,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构成奇特的情节、境界。《离骚》这首诗从“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以后,尽情刻画了诗人上天下地,神游天国的活动,字里行间出现了一系列众多的神话人物和神域,还出现了众多的灵异事物,所有这些又都一齐围绕着诗人的行止旋转,以诗人为中心组织出了一幅“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壮阔画面。

4

第三,善于利用、发展民歌的比兴手法,来象征自己与楚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这一特征在《离骚》的前一部分尤其突出。

4、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说法?《诗经》采编的目的是什么? (1)《诗经》编集的几种说法:献诗说、采诗说、孔子删诗说。

(2)《诗经》编集的多重目的:其政治功利目的包括劝谏君王、补察时政、作为贵族子弟的伦理教科书;其娱乐目的包括参照民间音乐、制礼作乐、满足耳目之娱、作为音乐教程。

5、《毛诗序》是如何解释风雅颂的?谈谈你对这种解释的看法。

《毛诗序》把《风》作为教化、讽谏的政治工具,并以此出发,断章取义,强作解释,以为《风》诗句句关涉美刺政治。如本是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周南·关雎》,竟被曲解为:“《关雎》,后妃之德也。”

《毛诗序》认为《雅》是专门陈述政治的利弊得失,并以政事的大小来区分大小雅,这与《雅》诗的内容也不尽吻合。其一,《雅》中有许多诗并非是“言王政之所以兴废也”,而抒发的却是不直接关涉政治的一己之情。如《白驹》写女子怀念所爱之人,《隰桑》写女子对爱人倾诉款曲。其二,《小雅》中有天子之大政,《大雅》中有诸侯之小政。这一点,《毛诗序》早有察觉,其本身就前后矛盾。 《毛诗序》认为颂是歌颂赞美的意思,颂诗是歌颂赞美统治者盛德功绩,并把这些盛德报告给神明,以祈求上天先祖的赐福。这个解释基本上反映出了颂诗内容的特征。但并没有概括出颂诗音乐上的特征;颂诗也并非全是美盛德之诗,如《毛诗序》说:“《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

6、《诗经》中是否有史诗?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诗经》中有史诗,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史诗”的必要条件应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歌谣、传说、神话,以及创作时代(人类初期)、形象、情节、叙述的方式。《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这五首诗基本具备了这七个要素,因而是史诗。 7、试举例说明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 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

(1)记叙了周人从产生、发展到最终灭商建周的历史;

(2)反映当时周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的情况。

比如,从《生民》这首诗中姜嫄神奇受孕以及生子之后三弃三收的神话故事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周人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水平还很低。从后稷发明农业的传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周人农业生产的情况;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诗中了解到周人的祭祀礼仪。这些都是研究周民族历史的珍贵史料。

8、如何理解《诗经》中农业祭祀诗的价值?试举例说明。

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写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如《小雅·楚茨》、《信南山》等。其价值表现在: (1)记录了周人为祈求丰收进行的宗教活动及其相关的风俗礼制,如《楚茨》对祭祀场面的描写; (2)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方式、规模等情况,如《载芟》中描述的耦耕方式及田间劳作情况; (3)表明了统治集团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提倡,鼓舞了人民的生产热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9、为什么说燕飨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

周代的礼不仅是伦理道德的规定,社会生活的仪式,还包括国家政治上的制度法令在内。诸礼之中,燕飨之礼运用得最为普遍,周代统治者将之作为和睦九族、沟通上下、巩固统治秩序的政治手段。燕飨诗的写作目的也并非纯是表现欢聚宴饮的活动场面,而是用诗歌的形式告诫人们要遵循燕飨礼仪,重在突出燕飨能够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的政治功利作用。因此说,燕飨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 10、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燕飨诗的审美价值。

燕飨诗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组单纯反映古代燕飨活动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1)它们真实地展现了燕飨活动的场面,表现出燕飨活动中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气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如《鹿鸣》反映了宾主之间的和谐融洽,而《常棣》则描写了众多兄弟欢聚一堂的喜悦和睦。

(2)燕飨诗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燕飨席上的贵族形象,如《宾之初筵》就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群腐朽虚伪、丑态百出的贵族醉鬼的形象。

11、《诗经》战争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内容?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诗经》战争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1)周民族作为核心文明、主体民族对周边部族作战时的自豪感,如《小雅·六月》等; (2)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如《秦风·无衣》; (3)抵御外侮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如《小雅·采薇》; (4)对战争的怨恨,如《豳风·东山》。

5

12、《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颂扬周代贵族内德外仪的统一,也就是既歌颂君子的内在美质,又赞美君子的外在仪容。 《大雅·假乐》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两点。诗中第一段说周成王有美好的品德,能安抚百姓,使所有的人都能尽职。所以从天那里承受了福禄。第二段说他因受福禄而有众多的子孙。他又有肃穆的神态,堂皇的仪表,他是一个很好的君主,因为他从来不犯什么过错,一切都按先王的法度办事。第三段再一次申说他有严肃庄重的仪表,谈吐文雅有序。因而他没有任何私怨私恶,他率领着众多贤人治国,成为四方纲纪。第四段写朝中群臣对他充满了热爱,一个个尽职尽责;老百姓在他的荫庇下也都安居乐业。全诗并没有具体地写成王到底取得了哪些功业,而是一再地歌颂周成王的德行与仪容。不过,正是由此,诗人向我们暗示了成王所取得功业的伟大,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的真挚的热爱。

13、《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

(1)男女的相恋相思,包括男女之间的互相悦慕、青年男女的欢会、恋人之间的相思之情、追求意中人却不能如愿的伤感以及礼教等社会因素和爱情自由之间的冲突等。如《郑风·叔于田》写女子对男子的悦慕,《郑风·溱洧》、《邶风·静女》写男女的欢会,《子衿》、《采葛》写刻骨铭心的相思,《蒹葭》写求而不得的惆怅,《鄘风·柏舟》写对恋爱婚姻自由的大胆争取。

(2)对结婚场景的描绘、对新婚的祝贺,如《硕人》对贵族女子出嫁时盛大的场面的描写、《桃夭》对新嫁娘的赞美。 (3)对不幸婚姻的悲叹,如《氓》中的弃妇对自己悲惨命运的诉说。 14、为什么说《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试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之所以说《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是因为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史诗中有对创造和平安定的农业生产环境的英雄祖先的赞美,农事诗中有对农业生产生活和农业祭祀的描写,徭役诗中有对破坏农业生产的战争徭役的怨恨。如《周颂·载芟》中的人们津津乐道于农业的丰收,在宗教仪式上表演关于农业生产的舞蹈,从春天的垦荒一直写到秋天的收获。他们在祭坛上献上最好的粮食贡品以娱乐祖先和神灵,乞求神灵明年带给他们更好的收成;他们在故乡的土地上编织着生活理想的花环,描绘着事业兴旺发达的图画。《唐风·鸨羽》写远行在外的征人久役不归,首先想到的是家里田园的荒芜,想到父母的无人奉养,并为此而一遍遍地呼喊苍天。

总之,植根于农业文化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情蕴,在《诗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15、结合作品分析《诗经》作品是怎样表现宗族伦理之情的。

(1)在祭祖诗中,诗人把他们的开创基业的祖先奉为神明,乞求祖先神保护自己部族的事业昌盛,人丁兴旺。他们以自己拥有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这样的祖先英雄而自豪,以自己是这一部族群体中的一员而骄傲。共同的祖先沟通了他们互相之间的情感,也使他们在宗族血缘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极强的宗国意识,共同抵御外侮、创造家园。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等。

(2)在农业祭祀诗中,他们以全部族的共同劳作作为向神明敬献的厚礼,如《载芟》;也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如《良耜》。 (3)在农业生活诗中,他们也表现出氏族兄弟之间的团结。甚至在《七月》这样的诗里,尽管显见着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存在着鲜明的阶级差别和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但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仍然把他们联结在一起,在丰收后的喜庆典礼上全氏族的人都喜气洋洋地会聚公堂,共叙亲族之间的依恋之情。

(4)在战争徭役诗里,诗人们一方面表现出为保卫祖国家园而战的宗国精神,为此不惜抛弃了个人的安定生活。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于父母兄弟的牵念与关心。如《唐风·鸨羽》。

(5)在卿大夫士的政治美刺诗里,诗人一方面颂赞那些给宗族国家带来幸福的君子,如《南山有台》;另一方面也对那些不顾宗族国家利益的昏君与佞臣给予严厉的批判,甚至要以宗族老人的身份教训他们,如《抑》。 (6)在礼仪诗中,诗人更热情表达父兄朋友君臣之间的血肉亲情。如《常棣》。

(7)在男女情爱诗中,诗人同样把夫妻之间的相亲相爱之情写得真挚生动,如《郑风·女曰鸡鸣》。

至于在那些写怀人念旧、民俗风情等的诗中,也处处都有这种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如《小雅·黄鸟》。 16、如何理解《诗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诗经》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周人以人为本的哲学、政治思想在文学中的最鲜明体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这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原始社会的巫术宗教观念,也使诗这种文学体裁很早就从巫术宗教中脱离出来。在《诗经》中,人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也是诗歌的全部内容,情感投射的全部指向。《诗经》的作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把“文学是人学”这一在西方近代社会才真正提出的永恒命题,早在2500多年前的时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表现,并且奠定了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的中国诗歌发展的民族心理传统。 17、简叙《诗经》抒情诗创作取得的成就。

《诗经》标志着中国抒情诗艺术逐渐发展成熟,其艺术成就表现在:

(1)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其人物塑造的手法有:a、通过事件的简要叙述或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描述来塑造人物;b、通过简单

6

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c、通过朴实无华的抒情议论塑造人物。

(2)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境界的创始,《诗经》中不仅运用了许多带有文化原型意义的意象构成起兴诗句,还使这些意象和人物情感相融合,来创造艺术境界。

(3)高超的艺术技巧,包括赋比兴的手法、多样的修辞手法和多种抒情方式的运用。 18、《诗经》作品是如何在抒情诗中塑造人物形象的? 《诗经》中人物形象塑造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通过事件的简要叙述或抓住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描述来塑造人物。如在《卫风·氓》中,诗人通过自己和氓从相识到结婚再到反目的整个事件发展的简要描写,塑造了“氓”这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在求婚时表现得老实忠厚,在结婚初时“信誓旦旦”,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渐渐露出其凶狠的本相。

第二,通过简单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卫风·硕人》写庄姜容貌,由静态的面容到动态的顾盼,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句,向来被人们所称道,公认为是描述人物形象的传神之笔。

第三,通过朴实无华的抒情议论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在《鄘风·载驰》中,诗人许穆夫人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哀伤和要回故国的决心,另一方面对那些只知拘守古礼的许国大夫们进行了批评和谴责。正是通过这种抒情,诗人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她是一个既有政治远见,又有爱国热情,既敢于冲破旧礼教束缚,又敢于和那些迂腐大夫们争理的杰出爱国女性。 19、《诗经》抒情诗是如何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的?

《诗经》中运用那些带有文化原型意义的起兴诗句构成简单意象,对这些意象再进行和人物情感相融合的画面描述,就产生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如《秦风·蒹葭》把男女相恋这一在现实生活里要受到多方限制约束的艰难过程融会入水的文化意象的描写之中。这首诗把男女相恋的艰难追求放入河水阻隔的意象之中进行描写,再衬托以秋天的凄凉,就创造出一个迷离扑朔、凄清感伤的艺术境界,在那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面里,蕴含着无穷无尽的、难以言传的中国文化情韵,古往今来,不知道曾经打动过多少读者。 20、何谓赋比兴?试举例说明。

“赋、比、兴”本是古人在谈及《诗经》时使用的三个名词,后来被人们当作《诗经》艺术手法名词使用。通俗点说,赋就是直陈,比就是运用比喻,兴就是借物起兴。直陈者如《采蘩》、《氓》;比喻者如《硕鼠》、《兔爰》;起兴者如《关雎》、《桃夭》。 21、以“玉”为例,分析周代文化精神与《诗经》物象选择之间的关系。

《诗经》关于服饰方面,一个重要的物品是玉和玉制成的各种佩饰。《诗经》的作者把玉的佩饰作为人物形象描写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所以在《诗经》的人物描写中这么注重玉,是因为玉在周代文化中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象征。惟其如此,玉才成为《诗经》创作中一种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文学描写对象。在诗中只要一提到玉,就会让读者或听众从中体会到它所象征的等级意义和道德意义。如《卫风·淇奥》,据说这首诗是歌颂卫武公的。在诗中,美玉既是卫武公身上穿戴的一部分,更是他的优雅风度和美好品质的象征。玉在《诗经》中的象征意义,在这首诗中有着最集中的体现。

22、结合作品分析周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对《诗经》作品内在结构的影响。

周人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对《诗经》作品的艺术结构的组成也具有决定性影响。如《鄘风·相鼠》和《小雅·都人士》这两首诗,一为刺,一为美,一在《鄘风》,一属《小雅》,按理说作者之间没有什么创作联系。但是仔细一看,就发现这两首诗把对人物的视角都放在了“礼仪容止”上面。由此可见,服饰打扮和礼仪容止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描写的选择,而且表明了周人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在周人看来,得体的服饰仪容本身就是一种美,不仅是一种外在美,而且是内在美的外在显现。周人的这种艺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必然要影响作品的内在结构。通读《诗经》,我们就会发现,当诗人在对人物进行或美或刺的抒情评判时,他们最擅长的方法就是通过人物的外在打扮、礼仪容止的描写来抒情,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创作结构模式。

再如,周人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活和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意义,形成了他们特殊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当他们表现战争与徭役生活时,很少用笔墨去写战斗场面或旅途的艰难,而是着重表现战争引起的对家乡的深深思恋。于是由战争行役的题材来抒诗人的怀归相思之情,就成了这一类抒情诗的特殊结构。

23、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风雅”和“比兴”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它们对古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风雅”和“比兴”的内涵:“风雅”,要求诗歌创作具有高尚的意义和严肃的情感内容。“比兴”,要求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托物以讽”。 (2)对古代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风雅”和“比兴”这两条艺术创作和批评原则,给中国文人指出了如何走向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完美结合的创作道路。它同时也培养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观念,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既重内容的纯正文雅,又重形象的生动感人,以含蓄蕴藉、韵味深厚而见长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 24、简述《楚辞》流传和编辑成书的过程。

屈原的“发愤以抒情”的个人创作,它的流传和保存,是通过他的师从者、同情者、爱好者和学习者来完成的。从现存的资料看,屈原的作品出现以后,在当时就产生了影响,涌现出一批景慕者和学习者,在“以相传教”的过程中,应该是已辑录成书的。

先秦的古籍,遭秦火而散亡,屈原的作品重见于世,乃是经过汉初人的努力搜求再获出现的。在汉初,首先是吴王濞文学集团,汇聚

7

辞赋之士,学习楚辞,使楚辞部分作品得以保存;接着是淮南王刘安集团,通过庄助、朱买臣和刘安等的递次进献,使诸多流传和藏于个人手中的楚辞作品,得以汇存于宫廷之中。西汉末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刘向领校中秘书,整理屈、宋诸作品,始编定《楚辞》。刘向编定的《楚辞》16卷久已亡佚。只有东汉王逸加注的17卷本《楚辞章句》流传至今,可以略见《楚辞》原本的大概。今存王逸《楚辞章句》中,除屈原的作品外,还保存了西汉人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庄忌、王褒、刘向等人的作品。 25、诗人屈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情势是怎样的 ?当时楚国的情况如何? 屈原生活的时代即战国中后期的社会形势:

(1)变法运动在当时主要诸侯国相递进行。这些变法活动是一种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其性质是限制和打击旧贵族的腐朽势力,澄清吏治,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以达到存君兴国以至统一天下的目的。

(2)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空前激烈,重新统一的局面行将出现。而秦国和楚国是左右当时局势的两个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楚,秦楚之间的斗争于是非常激烈,而楚国的政治被腐朽的旧贵族把持,在秦楚斗争中节节败退。 26、关于《离骚》诗题的含义有哪几种说法? 关于《离骚》诗题的含义有三种说法:

(1)离别的忧思或愁思。如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东汉王逸说:“离,别也;骚,愁也。” (2)遭遇忧患的意思。如班固《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作辞也。” (3)为楚方言词汇(楚语牢骚)或楚曲名。

27、《离骚》中对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诗中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理想至死不悔的追求和诗人为改变国家的前途、自己的命运而做的不懈努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他始终不渝的爱国忠君之情。

28、《离骚》一诗中对往古世界的回顾有怎样的含义?

屈原借对往古尧舜三后的清时政治和桀纣昏庸失国的历史的回顾,为统治者的改革树立了榜样,并警告楚国君臣,要以桀纣为戒,否则必将重蹈他们的覆辙。诗人还通过对历史上一些君臣遇合的佳话的回顾,表达了对君臣知遇的渴望,并以此来鼓舞自己在困境中奋进不止,探索不停。

29、谈谈你对《天问》一诗主旨的看法。

《天问》一诗的主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舒愤说。二是诘问说。三是究理讽谏说。以上种种说法,虽各偏执一隅,不能完全说明全诗的思想内容,但也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各有其合理成分。

从整个内容来看,《天问》是一首独特的咏史之作,它的前半部分是对自然史的发问,表现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考,是对古信仰的怀疑。后半部分是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发问,流露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最后,全诗则以楚国的现实和自己的处境做结,对楚国当权者的倒行逆施,表示了无限愤慨。

综上所述,我认为《天问》一诗的主旨应该是:以古为鉴,讽谏楚王。 30、简叙《天问》一诗的结构层次及其思想内容。

《天问》一诗的前半部分是对宏观的宇宙自然的发问,分为四个层次:(1)关于宇宙本源问题;(2)关于天体、天象问题;(3)关于鲧禹治水问题;(4)关于大地、四方灵异问题。后半部分是对人世间历代兴亡的发问,也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夏、商、周的历史和楚国的现状。

诗人借对宇宙自然和人间兴亡的思索,表现了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和企图力挽狂澜的爱国热忱,这正是全诗的主题思想所在。 31、组诗《九章》是怎样反映诗人屈原一生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历程的 ?

《九章》各篇除《橘颂》一诗外,其他作品或作于楚怀王时期因谗被疏以后,或作于顷襄王时被放于江南,分别反映了诗人一生的悲惨遭遇和苦难历程。

《惜诵》、《抽思》和《思美人》三篇其创作时间和背景与《离骚》同,从内容看,主要是写对已往经历的追溯和身遭挫折后的思想矛盾和斗争过程。其情虽烦冤愁苦,但仍企图自适自遣;对楚王虽有谴责,但仍觉得其或有改悟的一天;对自己的前途虽感到十分失意,但并未完全绝望。故惜、思之情,在这些诗中还一直占着主导地位。

《哀郢》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克郢都之时。在百感交集中诗人以血泪写下此诗。

《涉江》与《悲回风》都是屈原在顷襄王时放逐于江南所作。《涉江》一诗真实地记写了屈原放逐于江南时的苦难生活。《悲回风》一诗叙写了朝廷群小对自己的迫害。

《怀沙》与《惜往日》都是屈原临近自沉之前所作,表达了诗人在极端困厄中,在沉冤莫申、国亡无日,而又进谏无路,已无可为的情况下,从容赴死的决心。《怀沙》一诗表达了诗人死意已决,《惜往日》则是屈原的绝笔,是他的一首最后的述志诗。 32、清人陈本礼曾说:“盖《离骚》、《九歌》犹然比兴体,《九章》则直赋其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离骚》与《九歌》更多地运用比兴的方式抒情,《九章》相对比较直接地抒写感慨。

8

《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但它使用的方式则是以男女君臣相比况,自拟弃妇而抒情;对明君贤臣的向往,对政治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是通过望舒先驱、飞廉奔属、凤凰承旂、蛟龙为梁的“周流求女”的比况完成;而从香草的装饰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屈原奋发自励、苏世独立的人格。《九歌》亦是如此,虽然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并不重,但它所体现的人神交接的艰难,正象征了诗人苦苦追求的悲剧精神。《九歌》中所流露出的不可抑制的忧愁幽思,显然契合了屈原的心态,有人正是把《九歌》中所抒发的贞洁自好、哀怨伤感之情绪,看做是屈原长期放逐生活之心情的自然流露。

《九章》的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但却是以直赋其事的方式叙述身世和遭遇,除少数片断外,采用幻想、夸张的手法较少,主要是纪实之辞 ,用直接倾泻的方法来表达其复杂的心曲和凄苦的忠怨之情,所谓“直而激,明而无讳”,以其内容的悲剧性和感情的真实性,读之每裂人肺腑,催人泪落。《九章》各篇除《橘颂》一诗外,其他作品分别真实反映了诗人一生的悲惨遭遇和苦难历程。如《九章·哀郢》就是一篇哀痛国破流亡的纪实之作。 33、试析屈原的《九章·涉江》一诗。

(1)《涉江》是屈原晚年流放江南时所作,篇中着重记述了诗人渡江而南,浮沅水西上的历程和心情,故名《涉江》。诗篇具体叙写了他这次被放逐的地区和所行的路线:行经湘水、洞庭湖,沿沅水上溯,转入辰阳、溆浦,踽踽独行于深山幽谷之中。诗慨叹自己被谤见放,忧念国事日非,表达他高洁坚贞的意志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并揭露了阴阳易位、善恶颠倒的黑暗现实。

(2)段落解析:作品开端,借着服饰的华美珍奇,表现他苏世独立、直情径行、不随流俗的高尚情操。继而写他超越时空,想象与古帝重华同游瑶圃,把自己视为绝世高蹈的超人。第三四两段写曲折艰难的旅程,凄凉荒寒的自然环境渲染了孤寂的气氛,反衬了诗人忠而被放的悲愤和穷而益坚的斗志。第五段诗人察今识古,陈说古往今来许多贤士佯狂、忠臣被戮的惨剧,并表示自己决心为“直道”而忍受一切磨难。“乱辞”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穿了阴阳易位、是非颠倒的丑恶现实。

(3)艺术上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表现诗人的高风姱节,近于《离骚》。 诗的开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极写他的苦闷和欲忍不能的感情,表示他既不被污浊黑暗的社会所了解,则将“高驰而不顾”,幻想自己将乘龙驾马,去寻古帝重华(帝舜)同游于天上,以至“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全诗塑造了一个光明正大、执著不阿的爱国者的形象。他失去家国、带罪远行,虽在这无情的打击面前,却始终眷恋祖国、坚持理想,自觉地承担了悲剧性的命运。他的遭际是凄苦的,但他的感情却是崇高悲壮的。 (4)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研究屈原晚年流放经历的一项重要史料。 34、试分析屈原的《九章·哀郢》一诗。

(1)《哀郢》一诗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郢都(楚国都,今湖北江陵 )以后。当时楚王仓皇东迁,百姓四处逃亡,屈原百感交集,写下了这篇哀歌。“哀郢”,谓哀悼郢都之沦亡。诗人对郢都的沦亡表示深切的哀悼,对人民的流亡深表同情,表达了沉痛的爱国之情。

(2)内容解析:诗歌开头描写了郢都百姓因避难而四散逃亡的慌乱景象。继而写诗人离郢时对故都的系念和国破家亡的悲哀,并对楚统治集团误国的罪行加以揭露和批判,结尾则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故都的深挚的感情。 (3)全诗紧扣“哀”字展开,并多用呼告、感叹句,词悲情烈,裂人心肺,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35、《九歌·东君》是怎样塑造一位英雄神的形象的?

一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九歌·东君》一诗从日神的出现,到他的除暴安良,直至杳然离去,全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奇丽、威武、扶正驱邪的英雄神的形象。诗中首先描写日神驾着龙车启程。然后写日神在受享之后,西行之时,开始了他为民除害的壮举。只见他高举起大弓长箭,奋力射向肆虐的“天狼”。结果肆虐的天狼应声而坠。灾星已除,人间天上皆大欢喜,日神也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无比痛快和骄傲,于是以北斗为勺,挹桂浆痛饮,庆贺诛暴取得的胜利。

二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如诗中写日神身着青云、白霓,手持长矢,勇武无畏,这也正是对行于高空,光芒四射的太阳的丰富想象。而太阳神的那种光明磊落、豪迈的性格,富于正义感,除暴安良的品格,实际上也正是对太阳作为一个巨大、辉煌的天体,光明所至,黑暗无所藏身的自然素质的概括和想象。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太阳作为一位英雄神而出现了。 36、试析屈原《九歌·少司命》一篇。

(1)少司命是主生的神,即使生命由幼至长不受褋害的保护神,也是主灾祥(去灾呈祥)的神。本篇诗叙写神来神往的一个片断,具有神人相恋的性质。《九歌·少司命》篇幅虽小,然而却成功地塑造了少司命这一人类守护神的形象。诗人在对他丰富而动人的描写里,虽然涉及爱情问题,但终没有离开司命这一主题。

(2)分段解析:诗前六句虽是迎神词,然而通过诗人极力描写的迎神殿堂之美,写出了人们对少司命的热爱和尊敬,从侧面写他职守无亏;“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写出他扫邪秽,保儿童,严守岗位,这是从正面来对他的品德进行礼赞。中间三节描写了人神恋爱之情,以诗的主题看,是骈枝。然而正是这插曲使他的形象更完美。

(3) 这首诗的语言情味悠深。如诗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这两句诗极为简练、深刻、动人,从而被古人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9

37、有人认为《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我同意《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的看法。

首先,从这两诗的内容看,写的都是相思、相疑、相约而又得不到相会的。上篇用“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表达所求不遂;后篇则也同样用“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表达同样遭遇和境况。前篇最后用投物江中表示无奈和决绝;后篇同样也用投物江中表示无奈和决绝。如果说两篇各写一方,故事就很难理解了。按明故事的内容,只能是一方痴情,一方变心爽约,才会有失望和绝望的结局。因此,前后两篇只能理解为同一主人公的活动和情绪。

其次,《九歌》里的其他篇都是新颖而自成面目的,但惟独《湘君》、《湘夫人》却文章结构大体相同,内容文字亦复相似。从内容来说,两章或几章的重复可以是平行关系,也可以是前后递进的关系。而《湘君》、《湘夫人》按其内容来看,正是表现了同一主人公的活动和思想情绪的递进。

因此,《湘君》、《湘夫人》无论从内容来看,还是从结构上来看,都说明它原本是一篇。从内容上说,它写的只是湘夫人一人的活动,描写的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湘夫人的相思痛苦、失恋的遭遇及其心理波折。从诗歌的结构上说,它采用的是回环复沓的手法,不过在情节上有所递进。

38、分析《国殇》一诗并说明其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国殇》作为楚辞《九歌》中的最后一篇,是《九歌》这组诗的高潮,也是这场祭礼的目的所在。《国殇》诗的内容是颂悼为国捐躯的死难将士,它以激越的感情,壮烈的战斗场面描写,歌颂了死于国难的楚国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全诗分两段。第一段写将士们与敌人激烈的战斗和壮烈的牺牲。诗一开篇就描写战场上两军交接的场面,车毂交错,短兵相交。敌人旌旗蔽日,兵士如云,冲击着我军的行阵。我军则英勇迎击,士卒争先,战车的骖马死伤,车轮埋陷,但将军仍擂动战鼓,发起再一次冲锋,战场上到处都是战死者的尸体。战车的辚辚声,战马的嘶鸣声,兵刃的交击声,壮士的冲杀声,汇聚成一首无比英勇、无比悲壮、无比惨烈的交响乐曲!楚国将士的爱国主义得到了集中的表现。第二段由前一段的叙述场景转入诗人主观感情的抒发,是对牺牲将士的哀悼和对他们威武雄壮、不惜捐躯的爱国精神的颂扬。“出不入兮”四句沉痛哀悼将士们身首相离的悲壮牺牲,并赞扬他们临难赴命,义无反顾的精神。最后四句诗人直抒胸臆,热烈歌颂将士们的刚强勇武,不可凌犯,以及死后永为鬼雄的精神,仍然是颂扬烈士的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

对于“国殇”两字的字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指“无主之鬼”的,有指“未成年而夭”的,有指“强死”的等,总之是指非善终者。具体到本篇诗来说,“殇”,即指战死者而言。“国殇”,即死于国事者。

论述题:

1、谈谈你对“孔子删诗说”的看法。

关于诗的编集,汉代学者认为是经孔子删定而成的。此说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认为是孔子将古《诗》三千余篇删至305篇。

孔子删诗说影响很大,唐代陆德明,宋代欧阳修、王应麟、马端临、邵雍、清代顾炎武等皆据此发挥解说。

此说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地方,逐渐引起后来学者的怀疑。首先提出怀疑的是唐代的孔颖达,之后宋代的朱熹、叶适,清代的崔述、朱彝尊、方玉润,近代的魏源、梁启超以及当代的大多数学者对此说提出质疑。

教材认为,说孔子未曾删诗,指的是孔子未曾将“古者《诗》三千余篇”删至今本的305篇,并不否认孔子对《诗经》的文字、方言、乐谱等方面所做的整理修订。应该说孔子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说孔子未曾删诗,不是说当时未曾删过诗,也不是说六百年间只有305篇诗,被称为礼乐之邦的鲁国绝不会在几百年间连一首风诗都没有。那么,究竟是谁删定的呢 ?用于祭祀和燕飨的诗可能是巫、史奉命而作,政治讽喻诗多是士大夫献的,风谣可能是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乐官采集的,而最后的删选编定者当是周王朝的乐官,故称之为“周乐”,正考父校商颂于“周之太师”。 2、谈谈你对风雅颂划分标准的看法。

风、雅、颂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古来众说纷纭,其中影响较大的说法有四种:一是按照诗歌的体裁和内容进行划分。二是按照诗歌的作者来划分。三是按照诗歌的音乐划分。四是按照诗歌的用途划分。

今人多认为风、雅、颂是音乐上的分类。其实“音乐”与“用途”两说并不矛盾。风、雅、颂是音乐术语,当是音乐分类。不过,不同的音乐风格乃是由于不同的用途所形成的。故用途的分类当是根本的,音乐的分类则是表面的、直接的。

诗、乐、舞紧密融合,是上古歌谣的时代特点。《诗经》时代的诗与舞虽有一定程度的分离,但诗乐仍旧融合为一,诗为乐之词,乐为诗之声。“诗为乐章”几成定论,人们多从音乐上解释风、雅、颂的含义。 风,本义是乐调。所谓“国风”,便是汇集各地的地方土乐。 雅,是正的意思。雅即朝廷正乐,也称朝廷正乐为雅乐。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

10

我们既要说明风、雅、颂是音乐上的分类,同时又要说明不同乐调风格的形成与其不同的用途,乃至不同的作者、时代、产地等因素都密切相关。用于宗庙的祭歌自然会带有板滞凝重的宗教色彩;用于朝廷的正乐自然是雍容典雅;用于民间的土风民谣自然不会有那么太多的约束,而显得质朴活泼,刚健清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正是不同的用途决定了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用途才是风、雅、颂分类的深层原因,不同的乐调只是表面的差异。但就风、雅、颂的字面含义而言,音乐确是其分类的直接标准。风、雅、颂不同风格的音乐不仅对诗歌内容有一定的制约,而且还影响了诗歌的表现形式。 3、试结合作品,分析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表现为:

(1)叙事与抒情、描写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公刘》一首叙述公刘率领族人迁居豳地的历史,诗歌每章都用“笃公刘”起首,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赞美和爱戴。

(2)讲究谋篇布局的章法结构:周民族史诗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其中有的用相同词语领起一章,形成章节之间的排笔,增强了层次感,又使深层内容紧密相连。

(3)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史诗的形象性,如《生民》用一系列的排笔描写后稷种植庄稼,《绵》中用瓜瓞自小变大比喻周民族的由弱变强。

(4)擅长使用叠音词来摹声摹态,不仅生动传神,还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如《生民》中“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5)神话传说的色彩。

4、关于《豳风·七月》,《诗序》认为是周公在“陈王业”,建国后的学者多以为是被剥削的农奴在倾诉自己的痛苦悲哀。试结合作品和有关典籍,阐述一下你自己对《七月》的作者的看法。

《豳风·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从内容看,诗中以描写一年十二月的物候、农活和农奴终年的劳苦为主,所以诗的主体应该是出于熟悉农业生产的农奴之手。但其中还描写了领主们喜气洋洋的宴饮场面,这应该是乐官代领主而言。从用途来看,《七月》是可以用于迎节、祈年、祭腊的乐歌,语调也雍容和缓,应该是经过了乐官的加工。因此它可能是周朝乐官在豳地农奴所作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形成的一首代言体诗,代农奴和领主两者立言,既保留了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生活的原貌,思想艺术上又具有某些乐官加工润饰的痕迹。

5、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农业生活诗的社会意义、历史价值及文学价值。 以《豳风·七月》为例。

《诗经》农业生活诗的社会意义: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两个阶级的悬殊差异,揭示周朝阶级对立的社会本质,真切地反映农奴的不幸和悲哀。

历史价值:多方面反映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文学价值:(1)充满农业生活气息的独特表达方式,如以物候描写形象地表现季节的更替;(2)撷取富有深意的生产生活片断,造成含蓄隽永的韵味,如“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暗示着行将出嫁的女子对父母家人的依依不舍。 6、《诗经》燕飨诗具有怎样的政治价值和历史价值?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燕飨诗的政治价值:通过诗歌的形式告诫人们要遵循燕飨礼仪,实现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的政治功利作用。 历史价值:记载了许多燕飨之礼的程序和仪式,是我们研究周代礼制的重要史料。 举例略。

7、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徭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诗经》徭役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深切的思乡、念亲之情,如《鸨羽》中对父母无人奉养的忧心,《君子于役》中对在远方服役的丈夫的牵念;(2)对个人劳苦和命运不公的感叹,如《小雅·何草不黄》中“独为匪民”的怨愤。

《诗经》徭役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如《鸨羽》中以呼天式的抒情倾诉自己的痛苦;《君子于役》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描绘最典型的黄昏之时农村生活的画面,将女主人公忧伤怅惘的思念之情放在宁静温馨的背景之中,更突出了徭役带给人们的痛苦;《何草不黄》用萎黄干枯的野草起兴,暗示了征夫役卒在繁重的劳役驱使下,也如野草般疲敝憔悴。 8、《诗经》中的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异同 ?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讽喻规谏诗的作者大多是贵族中地位较高的人物,其主要内容是对统治者的谆谆劝告儆诫,如《板》、《桑柔》,其感情基调表现为对周王朝行将倾圮的命运的忧心如焚,即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怨刺批判诗的作者大多是等级制度中的受压迫者或失意者,其主要内容是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直言不讳的大胆批判,如《十月之交》,其感情基调表现为抒愤述伤,即感慨个人际遇的忧生之情。 其精神实质上的共同点是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它们共同构成了《诗经》的讽喻精神。 9、创作《诗经》讽喻怨刺诗的讽喻诗人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这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讽喻诗人都是周代贵族中的优秀分子,其精神品格包括两个方面: (1)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他们与周王朝休戚相关的命运决定的。

11

(2)守礼修德的自觉意识,表现为对“礼”的笃信并恪守“德”的规范,用此自律并以之律他。

讽喻诗人的这种精神品格在中国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对后世诗人及其作品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如屈原的至死不悔的爱国之情,他忧愤深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唐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他的“三吏”、“三别”等“诗史”作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等,都是对《诗经》讽喻精神和讽喻诗人的精神品格的继承发扬。 10、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婚恋诗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表现为:

(1)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它真实地再现着周代社会男女之间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抒发着他们真实的哀乐情感; (2)特点鲜明的形象塑造,诗人通过直接的情感倾诉,在抒情诗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少男少女形象。

(3)深含意蕴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或用来衬托感受,或用来寄托情意,如《蒹葭》中以凄清的秋景衬托怅惘的心情,《桃夭》以烂漫的桃花暗示婚礼气氛的热烈和新嫁娘容貌艳丽。

(4)生动活泼的语言,如《溱洧》中男女的对答、《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抱怨等。 11、《诗经》中的婚姻诗和爱情诗有什么社会文化价值? 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婚姻诗和爱情诗的社会文化价值,主要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婚恋当事人的遭遇和命运,来透视当时社会历史的本质。

这些诗篇产生的时代,初期封建社会制度已日趋形成,但原始社会的某些残余影响尚存在,故尔纵然有男女结合需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但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终究使男女恋情有了滋生的土壤,这也是爱情诗篇产生的必要条件。如《郑风·出其东门》,是一个男子思念女子的诗篇。在众多的美女之中,他只喜欢那个穿白色素绢衣服,戴绛色佩巾的女子,并说只有同她在一起才会感到幸福与快乐。《郑风·叔于田》,写一位女子对她所爱之人的歌颂。这位女子的恋人“叔”出去打猎,在整个里巷之中就再也没有她看得上的人。因为他不但能骑能饮,而且勇武英俊,有美好的品德。总之,在她的心目中,“叔”是最杰出的男子,举世无双,无人能及。这种夸张的写法,最真切地表现了相恋中的女子心理。

即便是在婚嫁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事人对于情感的重视。如《郑风·女曰鸡鸣》,写婚后夫妻间的幸福和谐生活,也同样是传神之作。全诗以对话的方式写来,暖意融融,温情无限,把一对夫妇和睦美好的婚姻生活描绘得无以复加。

至于弃妇诗,则直接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妇女没有独立经济地位所经历的痛苦遭遇。《诗经》中有多首弃妇的诗篇,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卫风·氓》,诗中的“氓”以其貌似忠厚的样子骗取了女主人公一往情深的思恋和最终的以身相许,但是当他把妻子和她的财物一同娶到家里之后就现出了原形。可怜的女主人公毫不嫌弃他的贫穷,婚后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得到的回报却是“氓”对她的负心、虐待以至最后的抛弃。这使得女主人公在精神上肉体上都受到极大的折磨。全诗以叙事为线索展开抒情,同时夹以议论,细致地描述了自己从相恋到被弃的过程,生动地表达了自己从当初被骗到最后被弃时的心灵痛苦,全方位地展示当时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她们的婚姻生活,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和极高的艺术水平。

12、谈谈你对《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理解。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宗法制下浓重的伦理情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必然形成《诗经》创作的现实主义态度。 首先,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指《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以农业生产为根本的周民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们根据四时节令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在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建立起自己的宗族和国家。这使他们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性,从而摆脱了自然泛神论观念的束缚,以更实际的态度来看生活。如反映农事生活的诗篇《豳风·七月》,最鲜明地表现了周人由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面对现实的创作态度。

《诗经》是面向现实的艺术。这不仅表现为农事诗的描写,面向现实的生活观念使周人把诗的创作看成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是现实主义的眼光使诗人对社会生活具有了最为敏锐的观察能力,使诗人能够把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深刻的揭示与描写。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屯戍徭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都是《诗经》所要描写表现的对象。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诗经》成为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也使《诗经》具有写实和朴真特征,具有生活的亲切感,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批判社会中的一切不合理现象,激发人们对于理想生活进行不懈的追求,它本身就成为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力量。

其次,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指《诗经》直面现实的情感抒发。十五《国风》中的很大一部分作品已经是下层贵族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创作,而《大雅》、《小雅》中的绝大部分抒情诗都是各级贵族的有目的的创作,他们的创作,已经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在周代就处于很高阶段,周代诗人已经是有着高度文化教养的诗人,他们已经在以个体的抒情诗来表现我们民族的现实生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以自己敏感的诗心,把抒情的笔触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里既有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对宗族国家的热爱,也有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封建恶政的憎恶;有征人的忧伤,也有弃妇的哀怨;有男女相知的欢乐愉悦,也有失恋相思的辗转徘徊;有对民俗风情的欣赏,也有参与劳动的快乐等等。总之,诗人在直面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可以在一首首短小的抒情诗中得到表现。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在2500年前就产生如此众多的抒情诗作,表现如此高度的文化修养。 13、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12

《诗经》作品的创作与原始歌谣相比,有以下三方面的发展: (1)功利主义的自觉创作,周人开始自觉地有目的地创作诗歌;

(2)个体诗人的出现,诗歌从表达群体意识的集体歌唱向独抒个人情感的个体创作过渡发展; (3)艺术水平的提高,周人开始自觉地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美,从而提高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 14、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诗经》语言艺术特征:

(1)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

(2)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摹形,重言如夭夭、灼灼、霏霏,双声如参差、踟躇,叠韵如辗转、窈窕、玄黄等,这些词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表现力,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3)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而《诗经》的押韵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

(4)重章复沓的章法和中心词的锤炼。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

15、《诗经》作品在章法形式上有什么特征 ?这对《诗经》作品的语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诗经》作品在章法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章复唱。重章复唱是口语文学中常见的样式。这一样式的最初形成是为了便于歌唱、记忆和传诵。因为这样,在复唱中不断地使用一个调子甚或是相同的句式,有时只要换一两个词语。这也形成了《诗经》篇章结构和语言上的一大特色。

重章复唱这一特征对《诗经》作品的语言产生了以下影响:

首先,这种重章复唱的形式成了《诗经》语言中的一些套语。套语不但是为了方便记忆,同时也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技巧和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诗经》中的套语不仅为记忆的手段,同时包含有主题的因素。它本身就是艺术内容的历史积淀。所以既有丰富的意蕴又容易为听众理解,这的确是中国早期诗歌的一个突出特色。

其次,重章复唱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重章复唱的过程中,由于套语本身有一定的固定形式而不能有变化,那些中心词语的变换与锤炼就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只能在那种重章复唱的章法中抓住中心词语进行锤炼,靠中心词语的变换来叙事状物,写景抒情,从而取得突出鲜明的艺术效果。如《芣苢》一诗采用的是动词变化的形式,《召南·草虫》则采用的是两组形容词变化的形式。这里中心词语的变化虽然有动词、名词、形容词之分,但它们的重章复唱方式却完全相同,正是靠这种方式,造成动作描述的连贯、画面的流动、意境的烘托和由此带来的感情的加深,达到抒情描写的效果。 16、《诗经》为中国诗歌艺术创作奠定了什么样的民族传统?

《诗经》为中国诗歌艺术创作奠定了民族文化传统。中国是一个抒情诗最发达的国度。尽管中国古代也有史诗性的作品(如《诗经》中的个别篇章 ),但是从现存记载看,无论是从原始歌谣到《诗经》中的创作,都是以抒情诗为主。言志和抒情乃是中国人老早就对诗的本质的认定。《诗经》的编辑和成书,奠定了中国抒情诗的传统并确立了它的民族文化特征。

从《诗经》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抒情诗歌创作一开始就具有普及性,是群众性的艺术。它的创作队伍是相当广泛的。这里既有上层统治者,如周王、执政大臣、公卿大夫,也有下层贵族和平民百姓、农夫、奴隶;既有各阶层的男人,也有各阶层的女子。

从《诗经》中还可以看出,中国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是直接面向生活的,是现实的世俗的艺术。诗人们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莫不把诗歌作为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最好工具。这里有君王的忏悔,如《周颂·小毖》;有公卿对时政的关心,如《大雅·民劳》;有失意贵族的哀怨,如《小雅·小弁》;有士兵对家乡的怀念,如《豳风·东山》;有女子对恋人的痴情,如《郑风·狡童》;有对农业生活的叙述,如《豳风·七月》;有宗教礼仪上的歌唱,如《周颂·丰年》;有民间风俗中的男女互答,如《郑风·溱洧》……。正是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到的诗歌题材,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从世俗里看社会,从个体中看群体,从际遇中看人生,从生活中看历史,这就是《诗经》所奠定的中国诗歌的文化传统。正是这种抒情诗的民族文化传统,昭示着后代各阶层进行广泛的诗歌创作,使诗歌成为中国人最为喜爱、最为普及、也最具表现力的文学形式,使中国成为一个诗的国度。一部中国的历史,都可以通过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诗歌创作得到鲜明的表现。 17、结合作品分析楚辞与楚地神巫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楚辞体的艺术形式特色来看,它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有关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屈原的诗歌创作除《九章》以外,其他如《九歌》、《招魂》、《离骚》、《天问》等,无不在这方面有着鲜明的烙印。

楚人信神好巫,直到屈原时代流传和保存下来的神话是比较多的。神话和古老的宗教信仰巫术,在本质意义上本来是有所不同的,前者产生于原始初民对大自然的幼稚解释和幻想,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后者则产生于人类某些超自然的幻想,企图依靠某种神秘的手段 (符咒、降神、占卜等)和仪式,来驱鬼降神,以达到祈福消祸的目的。但两者又有某些共同的基础,即同是原始幼稚思维的产物,都是把自然意识化、人格化,即同为万物有灵论。这样巫术往往利用和凭借某些神话而施展,神话又借巫术得以生存和流传。可以说作为

13

原始宗教信仰的巫术是对神话的消极利用和延伸,而作为“不自觉的艺术方式”而存在的古代神话,又往往给巫术活动带来某种文化、文学色彩。当时楚地的巫俗、巫文化正是这样。

屈原的《九歌》就是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并利用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光彩陆离、优美动人的抒情诗。诗中写神巫扮做群神形象进行歌舞,把自然之美与人的情致合而为一。《九歌》正是诗人屈原借用巫俗、巫歌而创作出来的别具一格的杰出作品。

屈原的《招魂》一诗,更是直接仿效楚地巫觋招魂词的形式写成的。诗中对上下四方的描绘,充满了奇异的神话色彩,从素材到形式以至诗的句形、语吻,都深深打上了楚地巫风的烙印。

诗人的代表作长诗《离骚》,是一首叙写自己的政治遭遇和倾诉自己爱国情怀的政治抒情诗。但诗的构思和全诗结构却十分奇特。作为抒情主人公的诗人自我形象,似乎就具有神性,带有神话色彩。诗中写他是神话传说中的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并起表字为“灵均”(王逸注:“灵,神也”)。为了显示身心的圣洁,他取江离、薜芷为衣,纫秋兰为佩;并朝饮坠露,夕餐秋菊;步马兰皋,驰止椒丘。特别是诗中写他一次向重华陈词两次向神巫 (灵氛、巫咸)问卜,三次上天下地地神游。其中不仅吸取了许多神话人物、神话故事,而且直接与宗教巫事活动形式有着密切关系。我们纵观《离骚》这篇长诗,它的起伏的文理,铺陈的手法,宏伟的结构,就正是由这种带有巫事活动的形式连组而成的。

屈原作品中独具特色的长诗《天问》,由172个问题组成,其中有对宇宙底蕴的探求,有对国家历史的回顾和问难,有对善恶是非的追究,他采用了大量的神话资料,以至使得这首长诗成了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文献。有人推测《天问》的这一奇特形式,正与古代的“卜问”形式有关,是由占卜时所提问题的语言演化而成的。

从以上种种考察看来,如果说没有古楚的巫术和神话,楚辞的艺术形式的某些重要特点就不复存在。 18、楚辞体具有哪些诗体特征 ?这些特征的形成和楚地的乐曲、民歌有什么关系? 楚辞体的诗体特征表现为:

(1)宏伟繁复的体制,如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等比起《诗经》中的作品,篇章体制要长大得多,其中《离骚》、《涉江》、《哀郢》等篇篇末有乱,《抽思》中还有“少歌”、“倡”等。

(2)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使用,尤其是后者,几乎成为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楚辞体中的“兮”不仅出现频率极高,而且起着句读、调节节奏、代替某些虚词的语法作用,这是屈原的独处,是楚辞体独有的。

19、鲁迅先生曾说:“(楚辞 )形式文采之所以异者,由二因缘,曰时与地”,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鲁迅先生认为楚辞的形式文采之所以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同,原因有二,即“时”与“地”,也就是产生的时代和产生的地域。从产生地域上看,楚辞体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它的形式文采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楚地独特的文化的影响,楚地的原始神话、巫觋工祝的宗教巫术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都对楚辞的形式文采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从产生时代来说,楚辞产生于战国时代,战国纵横家铺陈辞采的言辞和记载这些辞令的“繁辞华句”的散文,对楚辞的形式文采的特色的形成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20、简叙屈原的生平及其对屈原创作的影响。 屈原的生平:

(1)早年以贵族身份担任三闾大夫。

(2)受楚怀王拔擢担任左徒,力图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其美政理想即是进行政治改革,对内“举贤授能”,刷新政治,限制旧贵族的权益,对外合纵抗秦,收复失地。

(3)屈原的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嫉恨和反对。在上官大夫等人的谗毁下,屈原蒙冤被疏,离开郢都,流浪汉北。屈原的很多作品,包括《离骚》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

(4)楚怀王被秦国拘留后,屈原受令尹子兰等谗害,被长期流放江南。 (5)秦军攻陷郢都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了自己的理想。 (6)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21、长诗《离骚》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些感情是怎样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离骚》抒发了诗人的忠怨之情和爱国精神,这是长诗《离骚》的主旋律。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不公正待遇,表现了诗人的美政理想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第二部分从女媭的责难到篇末,主要写诗人遭谗被疏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及其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的最后抉择。 22、《离骚》丰富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离骚》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

(1)由庄严而伟大的思想而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 (2)由于诗人自觉承担悲剧命运而形成的慷慨激昂的悲壮美;

(3)由高超的、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形成的奇丽美,表现为三个艺术世界,即神话世界、往古世界、香草美人世界。 23、屈原在《离骚》中是怎样吸取和运用神话的?

14

在《离骚》中,屈原为了抒写自己的心情,从古代流传的大量神话传说中,汲取了丰富的形象,通过自己奔放不羁的自由想象,把原有的神话结撰成新的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魅力画面,并使它服从于一个新的抒情主题,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构思的一部分。 24、《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 ?《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有什么新的发展?

《离骚》中缤纷的香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世界上美好的品德的形象化,诗人正是通过他所铸造的这些绝美意象,展示了自己高洁美好的品德。屈原还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

《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情,是实写;《离骚》的比兴,大多是虚构、想象,是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比喻、联想;《离骚》却把物我、情景交融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 25、《天问》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的特色?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天问》的艺术特色表现在:

(1)通篇问句的独特的整体结构模式。《天问》全诗完全由提问组成,从宇宙洪荒、天文、地理之事问起,继而又问人事,广涉夏、商、周三代历史,最后以问楚先和当代楚国现实作结,洋洋洒洒,无所不问,但细按其提问的方式和口气,又绝非是什么纯知识性的问答,即并非完全属于问所不知;而更多的是问所不信,问所不平,以至问所当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深思熟虑后的一种质疑,一种见解,一种抒怀。

(2)深沉的理性思考和热烈的情感相结合。诗人在长诗《天问》中,对历代兴亡史的发问,是本诗的主旨所在,即以历史为明鉴,来警戒楚之有国者,改弦易张,以救亡图存。在这部分里,既包含着诗人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也倾注着诗人对历史上贤明政治、正义人物的仰慕和对昏君奸佞的挞伐,其爱憎分明的感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3)通过众多疑问词和虚词的运用,不同句式的变化,使全诗错落有致、疾徐相间,独具风采。 26、作为咏物诗,屈原的《橘颂》是怎样做到“不即不离”的?

咏物,以所咏之物为对象,要与所咏之物相切合,即所谓“不离”。但又不能局限于所咏之物,要借物见志,以物咏怀,即所谓“不即”。屈原的《橘颂》借物自喻,正做到了这一点。

屈原在诗中以拟人化的手法,对橘树斑谰夺目的外表和坚定不移的美质作了热情的歌颂,认为它可以作为自己的师表,实际上是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肯定和歌颂,也是诗人对自己理想的抒写。

在诗的前三句,诗人首先赞颂的是橘的“受命不迁”,“深固难徙”,即是说橘生于江南,不可迁徙,乃是它受命于天的固有美质和本性;而扎根深厚,不可移易,则又是它守志坚毅的结果。作者在这里表面上在咏橘、颂橘,实际上在托物自况,借橘抒发了自己的宗国之情和乡土之恋,并为自己生于楚,长于楚,义不容去国的思想,立下宏志美范。

在接下来的五句中,诗人赞颂橘树叶绿花洁,枝茂果圆。内外修美,文采斑斓,即从花叶、枝干、果实等内外各个方面描写橘树,说它是那么美好而不同于凡俗。从文字所描摹看,确颇符合橘之物象,是在咏物,然细绎所咏赞的方方面面,实乃语含双关,有诗人自己的形象在,即充满了对内美外修之人格的赞颂和自矜自许。

在随后的六句中,诗人接着赞颂了橘树有“廓其无求”(心怀广大,没有世俗的追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清醒地独立于世上,绝不随同流俗 )和“秉德无私”(坚持美德,毫无私念)等各种美质,因而诗人表示要以橘树作为良师益友和学习的榜样。很明显,诗人是把橘树作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把橘树的某些特质和诗人自己的品格、理想结合起来,寄自己的情志胸怀于橘树的形象之中,诗人颂橘,也正是自颂。

在最后四句中,诗人先说“长友”,继说“可师”,尊敬之情递增,以示守节之心更坚,最后提出以伯夷为榜样,以砺己志;不仅有乡土情怀,更有以死报国之信念。

综上所述,作为咏物诗,屈原的《橘颂》做到了“不即不离”。 27、结合作品分析《九歌》和楚地神巫文化之间的关系。

屈原的《九歌》内容,或写祭神的场面,或写诸神的故事,确与楚地的宗教和祭礼有关。战国时代楚国的风俗非常迷信鬼神,宗教性的祭祀活动在民间普遍流行,一是滥祭,即所祭的神灵众多,也就是带有泛神论的色彩;二是祭祀时的场面、规模都比较大,不是简单的行礼、祈祷就作罢,而是用巫觋来主祭并扮演鬼神。泛神论是原始的一种宗教信仰,但实际也包含和保留了一些关于日月山川等自然界的神话故事,是很好的文学素材。屈原的《九歌》各篇,正是描写的这些巫歌巫舞的场面,他不是为祭神而作,却吸取了其中的某些神话故事,以至巫歌的辞采,采用了某些祭奠形式,并写下了表达自己爱国热忱的新诗(如《国殇》)。从《九歌》的整体来看,它是一组具有楚地民间巫文化色彩,以楚神话为题材(《国殇》除外)的瑰丽诗篇。各篇在写法上也不尽同,有的单纯写祭神的场面,写神的降临和对神的礼赞。如《东皇太一》这首诗单纯写祭神的场面、盛况。《少司命》写人类守护神的降临。《东君》写对日神东君的礼赞。如有的写娱神时所扮演的神话故事。如《湘君》、《湘夫人》。而就其文体性质来看,它是以当时楚国民间祭典的内容和形式为蓝本,写出的一组神话诗和对楚国爱国将士的颂诗,并不是为祭神所写的祭歌。 28、试结合作品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成就。

(1)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诗中所描写的神的生活环境、容貌体态,无不符合它们自然物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人的特征、人的性格。

15

(2)情景交融的意境。《九歌》还善于把周围的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写,因而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3)情味悠深的语言。《九歌》语言往往十分单纯自然,但又非常优美、极富含蕴,令人有读之不尽、味之无穷之感。 29、九歌》中的《湘夫人》和《山鬼》所写都是女神的爱情故事,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1)相似之处:a.主旋律相同,都是写由希望到失望,从无限幸福的憧憬到落入痛苦的深渊。b.刻画了恋爱中的女性心理,如都有对自身品貌的信心(湘夫人说“美要眇兮宜修”,山鬼说“子慕予兮善窈窕”);对爱情的真诚(湘夫人说“思公子兮未敢言”,山鬼为自己的迟来抱愧,并愿“留灵修兮憺忘归”);对失恋的现实都表现出将信将疑等。c.人物形象都有着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双重特征,既是女神,又是人间的多情女子。d.表现手法上的情景相生,如《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山鬼》的中“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2)不同之处:a.湘夫人具有水神的独特风貌,降临北渚,筑室水中,驾飞龙横大江;山鬼则宛然山神的神韵风采,乘赤豹从文狸,居住深山幽谷之中,于石磊磊葛蔓蔓的山间采摘灵芝。b.《湘夫人》强调了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和事与愿违之后的痛苦迷惘:幻想由众神簇拥入洞房表现了她对幸福的强烈向往,而受冷落欺骗之后的徘徊则表现出她无法释然的牵挂;《山鬼》中的女神受挫之后亦有苦恼,但更多些理智,如责备对方“君思我兮然疑作”,把自己摆在与对方平等的地位上。c.表现手法上,《湘夫人》虚实相间,用幻觉表现思恋的心理,《山鬼》主要是实写,以动作行为表现心理状态,如写她匆匆赶路,登高远望,采摘三秀等。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