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的功能探析
2022-10-17
来源:欧得旅游网
2011年8月 枣庄学院学报 Aug.2011 第28卷第4期 JOURNAL OF ZAOZHUAblG UNIVERSn’Y Vo1.28 N0.4 大学校训的功能探析 徐愫芬 (枣庄学院教务处,山东枣庄277 L60) [摘要]校训作为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本身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大学校训对 于大学自身具有教育激励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凝聚团结功能和宣传导向功能;对于社会具有辐射功能和引领功能。 [关键词】大学校训;对内功能;对外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11)04—0128—02 校训作为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集中 操、道德规范等经过时间的洗礼,使学校师 体现,本身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学校 生产生心理共鸣,成为约定俗成的评价是 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决定了大学 非曲直、真假美丑、调节约束人们行为规范 校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的标准。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以“职责、荣 ,使广大学员从进入军 一、大学校训对于大学自身的功能 誉、国家”作为校训校的第一天起就必须明白和铭记这六个字 (一)教育激励功能 的深刻涵义:必须履行作为军人的职责,必 大学校训能够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和 须为国家争取荣誉,维护国家的利益。 行为方式,塑造师生的人格和品质。校训 (三)凝聚团结功能 往往设置在学校最为醒目的fg; ̄-,使每一 大学校训的的凝聚团结功能,是指优 个师生经常性的N-到它,受到潜移默化的 秀的大学校训具有很大的感染作用,本身 心理脉冲,对师生优良品格、高尚情操的形 #t-有巨大的感召力,自身就是一个号角,促 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训如同 使全校师生员工认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 “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 学定位,其包涵的价值观被该校师生员工 师生的心田,陶冶他们的心灵,久而久之, 共同认可之后,校训就会成为一种“粘合 逐Ni:受其感染,慢慢内化为师生内在的价 剂”,从各个方面把全校师生员212团结起 值尺度,并以此来自觉地衡量自己的行为, 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依据这一价值尺度来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 使得广大师生员工同心协力向着共同的目 的行为,这便是大学校训的教育功能。 标努力奋进。优秀的大学校训可以把广大 (二)规范约束功能 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力量团结在一起,激发 大学校训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是指 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奋发进取的情感, 大学校训对学校每个成员的思想、心理和 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和意识到自 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它以精神导向 己在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是主体,在文化 的方式,将学校师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表 素质提高的过程中也是主体,并产生一种 现规范到社会和学校所期望的方面来,产 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约束效应。大 (四)宣传导向功能 学校训的规范约束功能,不同于学校的各 优秀的大学校训能够展示出学校的办 项规章制度,它不带有强制性,是一种软约 学特色和文化传统,是大学展示给社会和 束。大学校训中包涵的价值取向、理想情 历史的一张“文化名片”,起到树立形象的 [收稿日期]2011—06—19 [作者简介】徐愫芬(1983一),女,山东枣序人,枣庄学院教务处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128・ 徐愫芬大学校训的功能探析 作用,是学校对外交流和宣传的重要组成 吸收了校训精神的大学生必然会通过自己 部分。从历史上看,国内外著名大学无不 的言行自觉或潜意识地把这种优秀的校训 十分重视校训的制定和贯彻。湖南大学的 精神传播于社会,从而使大学校训体现出 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集中体现了湖 对社会的辐射功能。 南大学的历史文化与今日办学理念、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 气概。2007年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 世范”,“概括了北京师范大学对全体师生 会主任张春贤会见美国著名数理经济学 的期望和要求,集中地反映了学校人才培 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诺 养的目标和理想,同时,由于它恰当地表明 (KennethA ̄ow)等,将内容为湖南大学校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教师教育 训的书法作品作为贵重礼物赠送给来访嘉 理念,因此也成为新时期中国教师教育普 宾,使嘉宾欣喜万分。 遍追求的目标。 二、大学校训对于社会的功能 (二)引领功能 大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人文和科学精 大学作为社会思想文化的堡垒,直接 神,是对人类未来崇高理想的价值追求。 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社会的风气或道德价值 当前,大学已经日益成为新思想、新知识、 取向。梅贻琦曾经指出:“大学俨然为一方 新文化的策源地,简练深邃的大学校训为 教化之重镇,……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 倡导这种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提供了 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 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我国,随着市场经 学府为表率,…一・始而为学校环境以内少 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向人4f]提出了许多新 数人之所独有者,终将为一地方所共有,而 要求,如主体意识、竞争观念、法制观念、效 成为一种风气。”_1](p77-78) 益观念等,这些是反映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一)辐射功能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但是,市场 大学是传播精神文化的场所,其文化 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的观念产 层次和“品位”较周围地区一般相对要高, 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重实惠轻奉献、重功 学校坐落于一定区域之内,“学校文化场” 利轻名节、只关一L-“个人利益”而漠视社会 会对“周围文化场”形成一定的辐射。这 公益等,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种作用一方面通过学校整体的文化影响力 社会的现实价值总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 表现出来,大学校训作为校园文化鲜明的 期性、易变性等特点,但大学的价值观由于 一部分能够以居高临-F之势,使历史的文 受到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具有摆脱短期 化和现实的文化展现在校园内外,展现在 功利狭隘性的特质。因此,它可以借助于 整个社会大文化系统的敏感部位,以及那 大学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制衡社会负价值 些直接或间接地与大学发生关联的组织或 的影响,担当引导主流价值的形成和推广 个体面前,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教育 的责任。大学校训是大学办学理念、大学 每个有意无意地参与或关 E-校园文化建设 精神的集中表述,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社会 的群体或个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 主流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 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表现出来。高等学校 :和社会对年轻一代成长发展的期望,通过 是大学生高度集中而且流动性很大的文化 :对学校师生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 场所,大学校训不仅对大学生d-体自身素 周边社区的辐射作用,将先进的人文精神 质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他们会把 和科学精神推,~到社会,从而充实和丰富 校训所包涵的精神、价值取向、理念等带到 社会文化,引领社会进步。 自己未来生活和工W-的场合。也就是说, 参考文献 [1]梅贻琦.大学一解[A].杨东平编.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2]施达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校训精神[N].光明日报,2005—05—24 [责任编辑:胡小林] ・l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