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2023-05-25 来源:欧得旅游网
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年考研人数高速递增,考研热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分析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对于大学生理性对待考研、健康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本研究也能为将要立志于考研的学子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以教育科学系的学生为主,同时涉及英语系、物理系等系学生;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近似1∶1。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6份,有效率为86.00%。因时间与精力有限,访谈调查的对象仅限于教育科学系的部分考研学生。

一、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

(一)考研动机不端正

不同的动机会使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客观事物。大学生的考研动机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考研态度,也影响着他们读研期间的学习态度。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考研动机主要是找一份好工作(42人)、迫于就业压力(28人)、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38人)、学术研究(5人)、父母期望或要求(16人)、受同学与朋友的影响(12人)、爱情需要(4人)、换专业学习(5人)等。其中,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找一份好工作、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迫于就业压力。明确表示考研的目的是为了“做学术”的学生只有5个。这说明部分大学生存在考研动机不端正的问题。在问到考研时报考专业选择的依据时,对“所选专业感兴趣,想进行深入学习”的只有44人,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考上研就行,专业无所谓”(23人)、“该专业

就业前景好,好找工作”(20人)、“冷门专业容易考取”(9人)。还有学生明确指出“如果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即使考上了也可以放弃读研”。但是如果大学生仅仅为“考研而考研”,这对他们未来的事业成长与发展并没有太大的益处,甚至会产生更严峻的就业压力。另外,当前大学生考研人数虽多,但是致力于做学术研究以成为适应国家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学生并不多,许多人考研只是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考研的动机不端正,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

(二)院校和专业的选报存在盲目性

院校的地理位置、院校所在城市的发达程度是学生选择报考院校时极为重要的依据。调查发现:根据院校地理位置选择报考院校的频数是30;根据院校所在或城市发展程度选择报考院校的频数是22;根据自身能力和复习情况选择考研报考院校的频数是36;根据院校的名气和公费比例选择报考院校的频数是24;而依据所报专业的师资力量来选择考报考院校的频数是12。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出于“名校情结”来选报院校的,并不太关心自己所选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多是盲目跟风。且在进一步的专业报考依据的调查中,这种选报院校或专业的盲目性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在意自己所学的专业,只要能上研究生,或者就业前景好即可(20人),至于读什么专业是无所谓的事情(23人),即使是冷门专业也不在乎(9人)。还有部分学生在报考专业时主要听从父母的意见(12人),对选报专业缺少判断与主见。而真正对专业感兴趣想深入学习专业的学生只有44人,也有少部分学生是想换专业学习(7人)。

无论是考研院校的选择还是读研专业的选择,多数学生都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清晰的认识,不能根据自身的能力或是兴趣爱好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较为明智的选择。这种盲目性对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较为不利,尤其是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如果缺乏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与爱好,那么他们在读研期间的痛苦经历(做研究、写毕业论文等),也只有他们自身能够体会得到。

(三)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对考研学生的学习目标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考研复习中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能按计划实行”的学生为41.86%;“在备考中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按预定计划执行”的学生为25.58%;“在复习中没有制定复习计划,而是复习到哪儿算哪”的学生为32.56%。考研备考中制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的学生还不到一半,大部分考研学生明显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无法保证学习的高效率与良好效果。但是,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如果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那么学生在考研期间定会无所适从,易造成复习效果整体欠佳的局面,而学生的考研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考研课与学校课程学习难两全

在对学生考研备考中兼顾考研课程与学校专业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显示:“能二者兼顾”的学生为50.00%;“以考研课程为主,较少或放弃学校专业课学习”的为37.21%;9.30%的学生“对考研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学习均花费较少的时间”;3.49%的学生“只是觉得没有太多事情可做,考研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在考研中仍以学校专业课程学习为主”。

在对学生决定考研的年级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有22.09%的学生在大一时就决定考研,甚至有的从开学起就着手进行考研的相关准备;有46.51%的学生在大三决定考研;在大四决定考研的有24.41%。由此可知,大学生考研准备时间有所提前,大四以前就决定考研的人数比例高达75.59%。学生较早地准备考研,且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学习考研课程,这无疑会造成学生重视考研课程学习而轻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大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的现象,这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效果。因此,提早准备考研虽然显示了学生对考研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充分备考,但是也造成了学生因为关注考研而忽视了其他专业课程,进而造成考研学生知识面狭窄的现象。

(五)备考中缺乏坚定的信念与毅力

对考研复习中最大障碍的调查发现:46.51%的学生选择了“毅力不足”;26.75%的学生选择了“时间不够”;20.9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不足”;5.81%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考研信息”。由此可见,缺乏足够的毅力、时间紧迫、能力不足是许多学生在考研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其中毅力不够是最主要的障碍。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考研学习中曾因缺乏信心和毅力而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后来还是在同学和朋友的鼓励下才最终踏入考场,走完了考研的最后一程。还有的考生没有坚持下来,中途退缩,没有坚持到最后进场。有的考生虽说坚持进考场了,但考了英语、政治后因缺乏信心而没有考专业课。由此可见,考研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坚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

(六)备考中难以做到劳逸结合

调查发现: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有43.02%的学生平均每天的学习量是6~8小时;31.40%的学生平均每天的学习量是8~12小时;4.70%的学生平均每天的学习量是12个小时以上。这说明考研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量还是非常大的。

对在备考中是否进行了适量的娱乐和休闲活动的调查显示: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只是“偶尔”进行娱乐,5.81%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备考期间“从未”进行适量的娱乐休闲,而“经常”进行娱乐休闲的人数是40.69%。这说明只有40.69%的学生在考研备考期间能劳逸结合。可见,大部分学生在考研备考中身心并没有得到适当的放松,考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对考研给学生的身心带来的伤害的调查中,59.30%的学生明确表示“繁琐的学习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一些伤害”,还有4.65%的学生表示“考研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

二、大学生考研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在考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引发了问题的产生。

(一)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的原因对学生考研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制约,它从多方面引发了大学生考研问题的形成。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自2000年以来经济平稳高速增长,年GDP增长率稳定在8%~10%。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人们的就业提供了机会。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又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本科学历的人数增多,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当今,

找工作容易而找一份好工作或是令人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本科毕业后考研深造成为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筹码的最佳选择。所以,当前许多大学生考研并不是致力于学术研究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而是找一个短暂的避风港,暂避沉重的就业压力。

2.城市、城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我国地区发展程度差异明显,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可以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东部经济发达,交通设施便利,就业机会多且工资水平高,而中、西部与东部相比经济较落后,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低;同一地区内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相比,经济较发达。根据与学生的交谈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考研院校选择上首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而非根据自身实力和复习情况来报考学校,因此在学校报考上呈现出很大的盲目性。

(二)家庭方面

家庭因素也是形成大学生考研相关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1.父母的期望和要求 调查显示,18.60%的学生(16人)是因为父母对其提出了考研的要求或是期望,从而使他们走上了考研之路。受传统的影响,父母的意见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影响。过度依赖父母则不利于子女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甚至会对子女产生相反的副作用,最终贻误了子女的前程。

2.家庭的经济状况 三年的读研费是一笔数目不小的费用,尤其是对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读研费无形中成为他们考研的一道障碍。在与周围考研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校的公费比例成为学生选择院校的重要依据。尽管老师经常说,读研费是不成问题的,但对学生而言并没有起到太大的引导作用。有的学

生明确表示:如果考取的不是公费将放弃读研,以免给家庭带来太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做出考研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成为学生在选择院校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三)学生自身

1.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尽管已是成年人,但是其心理成熟度仍不足。在决定考研、选择考研院校与专业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特长、个性,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不顾个人实际情况盲目地选择考研。这些社会、经济上的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大城市经济发达,各种设施相对便利,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在就业压力较大、学历膨胀的时代,这些因素成为他们在做出有关考研的各种决定时的重要参考。这些考生在考研中往往会因为自己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而倍感考研太难,缺乏毅力,学习态度不务实,难以实现目标。

2.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控制力 考研不仅需要知识、能力,更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有些学生虽然投入考研大军,但由于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控制力,在考研复习中往往制定了学习规划但是并没有执行,有的学生甚至是没有制定计划,走一步算一步。还有的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由于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低,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考研学习。

三、解决大学生考研问题的措施

这些问题大多是学生群体的广泛问题,有的是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但我们都应给予充分重视。关于调查中出现的情况,笔者根据相关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措施。

(一)高等学校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1.帮助学生树立符合自身特点的选择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要想学生所想,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心理状况。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考研是关乎他们未来职业规划的一次重要抉择,因此全面了解考研学生的思想动态十分关键。帮助学生树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考研方向与目标,是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义务。

2.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压力排解 考研阶段,学生会面临来自社会各界以及自身的压力,很多学生无法靠自身调节来排解压力,形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不仅影响其考研成绩,更容易产生精神上的疾病。因此,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者及心理咨询机构要加强对考研学生的关注与深入了解,加强心理疏导及压力排解工作。

(二)学生家庭中长辈的悉心关注

不论是高考、考研或是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家庭的关怀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广大学生家长要在大学阶段多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思想行为与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虽然年龄上已经成年,但是许多学生思想上对家庭的依赖度很高,家庭长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影响至关重要。学生家长应学会尊重、理解、关怀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考研观,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方向,为广大考研学生支撑起家庭这一坚强的后盾,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氛围。

(三)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

1.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目前社会竞争加大,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很多大学生因为不想面临就业压力,被动选择考研。这种情况反而会形成考研考不高、工

作找不好的双重压力。因此,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考研观,端正态度,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树立正确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价值观。

2.树立目标、坚定信念 周恩来总理幼年读书时曾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同样要树立读书、考研的坚定信念,并使之成为自己考研道路上的精神支柱,通过不断地进取、努力,培养出自身坚不可摧的精神意志。

3.加强身体锻炼,注重劳逸结合 健康的身体是从事各类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大学生在面临考研、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压力时,必须要锻炼一个强健的体魄。适量的体育运动对各类压力的排解能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因此,考研期间加强体育锻炼对于身心的解压具有双重的功效。

4.统筹安排时间 大学阶段与初高中阶段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高。因此,大学生如何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尤为重要。考研的学生不仅要统筹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也要统筹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时间,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考研计划表。考研计划要统筹好考研复习与在校课程学习的时间安排,统筹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安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