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学快餐”话题作文升格

2022-12-17 来源:欧得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学快餐”话题作文升格

作者:潘军芳 冯汝汉

来源:《新高考·语文学习(高一高二)》2015年第06期

[作文题]

当今社会,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时间就是金钱”。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外食品“快餐”频频亮相。与之相伴的各种“文学快餐”也应运而生:《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电视连续剧取代了原汁原味的经典原著;大部分的中外名著,被“缩写”得面目全非;为了附庸风雅,彰显才气,人们不诵读名篇,却又不得不撷取古诗词名句……如此等等,很难看到真实的过去。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文学快餐”现象的?可就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议论、说理;也可以选取某一生活片段,形象含蓄地表达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社会中,对各种“快餐”现象耳熟能详,一看材料就可进入一种一吐为快的情境中。怎样看待“文学快餐”这一现象?可从下列角度立意:角度一,有利的一面。“文学快餐”是普及文学的一种便捷的方式,它节省了时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以及生活需要,让人们在保证了个人兴趣之外,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工作。角度二,不利的一面。它使我们失去思考的乐趣,错过了原著中精彩的细节和耐人寻味的语言;使我们轻闲了,舒适了,滋长了懒惰的心理。角度三,再好的东西,多了就不稀罕了。再爱吃的美味,老吃也会让人厌烦。“文学快餐”虽是一道佳肴,但不能多吃。适当地发展它,就会带来利益;但过度地发展它,就会造成负面影响。“过犹不及”,希望人们能把它摆在“餐桌”的适当位置。构思的关键在于找准一个角度,从某一方面去切入。“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或运用形象思维和想象思维的方式编故事,或记叙自己或周围人追逐“快餐文化”的事件,或用辩证思维、立体思维、概括思维的方式议论,或运用分类思维、组合思维等方式写日记、小品文等等。不管选用何种体裁,行文中都必须突出选定的文体特征。 升格前

“文学快餐”还是少吃为佳 □孟晨

时下,流行“文学快餐”。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广告单上写着:“某某学校速成班,无效退款。”我不禁要问:古人十年寒窗苦读,十年磨一剑,文化知识岂能速成?张贴在街头的电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快报不少都是被缩略了的名著……“文学快餐”的形式虽然时尚,但其中不乏粗制滥造,不可提倡。

“文学快餐”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快”。一首艰涩难懂的诗词,仅仅一两句就可取代之,一本砖头厚的大部头名著在短短的数小时就能掌握其“精华”。于是,“文学快餐”便成了很好的填充剂,无论你是谁,它都会在短时间里填充你因为生活的忙碌而产生的空白。然而,以“文学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是不能填补你空洞的肚皮的。

“文学快餐”的特点之二就在于易懂。我却说,这恰是“文学快餐”的缺点。四大名著被拍成电视剧,人们看得如痴如醉,可是人们除了知道,孙悟空神通广大,诸葛亮神机妙算,梁山好汉很讲义气,宝哥哥多情、林妹妹爱哭之外,还知道什么?“快餐”固然老少皆宜,但只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读文学的本质的话,我想长久下去文学就不成为“文学”了。

“文学快餐”是大众文化,把人们往“合格人”这一标准上引导。事实上,当某些人期望“快餐”使国民能像俄国人一样,连最普通的农民也能倒背普希金的诗时,我们的人民却沉迷于疯疯癫癫的格格、凶凶恶恶的公主、嘻嘻哈哈的万圣之尊!看了新版《西厢记》才知文气的张生俨然一个再版的五阿哥,飞檐走壁、英雄救美,无所不能。你肯定看过《大明宫词》吧,背景美、服装美、演员美、台词也美,可是无论它拍得如何好,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剧中的那个太平公主和我从史书中了解的判若两人呢?连我们的历史都可以随心改变,太平公主的改头换面当然是无可厚非了。这些“文学快餐”展露的是最粗俗、最肤浅的内容,追求的是纯商业的炒作。那些所谓的“艺术家”微笑着忽略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微笑着扭曲事实,戏谑文学。而我们的人民却迷失在他们的微笑中不可自拔。写到这里,我不禁为那些文学经典惨遭肢解扭曲的命运而忧虑。“文学快餐”捧红了“诗坛夜莺”徐志摩,而当人们谈论起他时,不是他的卓越才华,也不是他飘逸舒俊的作品,却是他数不清理还乱的情感纠葛和一句句“经典”的真情告白……茫然之余,我感到“文学快餐”食之有味,实则无益! 升格后

“文学快餐”还是少吃为佳 □李涵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学快餐”应运而生。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代替了阅读原著,大部分中外名著的缩写版就在身边,学习古诗词,只需要读其中的“名句”等。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只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文学快餐”虽然时尚,但还是少吃为佳。

有人说,一个动人的“快”字是一种哲理,一种趋势。的确,面对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难得有几个人能安静下来,细细品味一番读书的乐趣。于是,“文学快餐”便成了很好的填充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论你是谁,它都会在短时间里填充你因为生活的忙碌而产生的空白。然而,“文学快餐”就像洋快餐中的薯条,它能在你的齿间留下余香,却丝毫不能填补你空洞的肚皮。

有人说,“快餐文学”的优点在于易懂。我却说,这恰是“文学快餐”的缺点。四大名著被拍成电视剧,人们看得如痴如醉,可是人们除了知道,孙悟空神通广大,诸葛亮神机妙算,梁山好汉很讲义气,宝哥哥多情、林妹妹爱哭之外,还知道什么?“快餐”固然老少成宜,但只停留在表面,而不深入研读文学的话,我想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还有人说,“快餐文学”是大众文化,把人们往“合格人”这一标准上引导。事实上,当某些人期望“快餐”使国民能像俄国人一样,连最普通的农民也能倒背普希金的诗时,我们的人民却沉迷于疯疯癫癫的格格、凶凶恶恶的公主、嘻嘻哈哈的万圣之尊!看了新版《西厢记》,才知文气的张生俨然一个再版的五阿哥,飞檐走壁、英雄救美,无所不能。看了《大明宫词》,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剧中的那个太平公主和我从史书中了解的判若两人呢?连我们的历史都可以随心改变,太平公主的改头换面当然是无可厚非了。看来是我大惊小怪了,可惜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文学快餐”展露的是粗俗、肤浅的内容,追求的是纯商业的炒作。那些所谓的“艺术家”微笑着忽略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微笑着扭曲事实,戏谑文学。而我们中的不少人却迷失在他们的微笑中不可自拔。民族素质的下降、道德水平的下滑与我们沉溺于“快餐文学”,忽略文学的真谛就无半点关系吗?长此以往,文学将不成为文学了!

“快餐文学”捧红了“诗坛夜莺”徐志摩,而当人们谈论起他时,不是他的卓越才华,也不是他飘逸舒俊的作品,却是他数不清理还乱的情感纠葛和一句句“经典”的真情告白……茫然之余,我感到志摩那写情的诗句已随风而去。那风中的纸鸢,是否还留有他的思绪? “文学快餐”实在不可多吃! 升格指导

两文对所供材料的把握不偏不倚,重点突出,立意深刻。作者面对如潮而来的“文学快餐”道出了自己的忧虑,指出了“文学快餐”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侵蚀,很有思想远见。细品味,升格后的更佳,主要表现在:其一,两文都采用了并列式结构,批驳了三种错误的认识,指出了“快餐文化”的弊端。但一类文构思更加巧妙清晰,第2至4自然段用“有人说……”“还有人说……”开头,很醒目地摆出三种错误的认识,然后分别进行深入浅出的批驳,层次更加清晰。点题的设计也比升格前更巧妙,开头用陈述句亮出观点“„文学快餐‟虽然时尚,但还是少吃为佳”,文末用感叹句“„文学快餐‟实在不可多吃”作结,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中心更加突出。而升格前作文在开头与结尾的点题上逊色得多。其二,升格前开头虽然简洁,但所述没有紧扣“文学快餐”。而升格后文章的开头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采用间接引用的方法来紧扣材料,明确主旨:“„文学快餐‟虽然时尚,但还是少吃为佳。”其三,在语言上,两文都做到了生动准确,读来有一定的震撼力。但升格后文章的语言更加凝练、隽永,尤其是用排比、反问句式进行论证,使主题更加深刻,耐人寻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