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现状调查
2022-01-13
来源:欧得旅游网
・ 54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月第35卷第1期Im J Lab Med,January 2014,、 !;5'No__l ・调查报告・ 广东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现状调查 徐全中,温冬梅△,张秀明,索明环,吴剑杨,李 曼,萧金丽,阚丽娟,庞嘉琳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广东中山528403) 摘 要:目的 对广东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以Bio—Rad VARIANTⅡTURBO糖化血红蛋 白分析仪作为比对系统,以通过NGSP认证的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参比系统,用2O份不同浓度的新鲜全血进 行比对;再以通过比对系统对两份新鲜全血进行赋值,两份赋值的新鲜全血与另外3个定值的Bio—Rad全球室间糖化血红蛋白调 查物作为调查品派发给参与调查的17家实验室,对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具有可比性;17家实验 室使用12套检测系统,分析方法包括3种,分别是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免疫比浊法和微粒色谱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百 分偏倚范围和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00 ~32.29 、2.3O ~14.59 ,其中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的平均百分偏倚和 C 均最小,新鲜全血和室间调查物的平均百分偏倚和C 分别为1.79 、2.3O 和4.35 、6.28 。结论 Bio-Rad VARIANT ⅡTuRB0和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使用多个检测系统 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系统、检测方法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血红蛋白A,糖基化;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广东 DOI:10.3969/j.issn.1673—4l3 2014.01.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4l30(2014)01—0054—03 Investigation of glycohemoglobin Alc detection status in Zhongshan,Guangdong Xu Quanzhong,Wen Dongmei ,Zhang Xiuming,Suo Minghuan,Wu Jianyang,Li Man,Xiao Jinli,Kan Lijuan,Pang Jialin (Center of Laboratory Medicine,Zhongshan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Zhongshan,Guangdong 5284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glycohemoglobin Al c detection in Zhongshan area.Methods Bio—Rad VARI— ANT 1I TURBO glycohemoglobin analyzer was chosen as a comparison system,Bio—Rad D-10 glycohemoglobin analyzer which through the NGSP certification was chosen as a reference system.2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resh whole blood was collected for comparison.Then through comparison system on two fresh whole blood assignment,the two assignment of fresh whole blood and the other three valued Bio—Rad global chamber investigation were surveyed to 1 7 1aboratories.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 lyzed.Results The comparison system and reference system were comparable.In 1 7 laboratories used l 2 sets of detection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methods included ion exchang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E-HPLC),immunoturbidimetry and par— ticulate chromatography.Detection of glycohemoglobin Al c percentage bias range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range were 0.O0 一32.29 and 2.30 一14.59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percentage bias of IE—HPLC was minimum.The average percent bias and CV of fresh whole blood and global chamber investigation were 1.79 ,2.30 and 4.35 ,6.28 respectively.Conclu— sion Bio—Rad VARIANT 1I TURBO and Bio—Rad D-10 glycohemoglobin detec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results correlated wel1.De— tection of glycohemoglobin Al e in Zhongshan used multiple detection systems and detection methods.Glycohemoglobin Al c test re— suits consistency between different detection systems and detection method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hemoglobin A,glycosylated;laboratory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Guangdong 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国际专家委员会正式推荐 本的浓度高于参考区间上限)和2个全血调查品均采用无溶 血、黄疸、脂血、异常血红蛋白的新鲜全血,其他3个调查品采 用已定值的Bio—Rad全球室间糖化血红蛋白调查物。 1.2仪器与试剂 1.2.1参比系统金域检验中心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之一口]。其中一个重要 的原因就是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已经高度标准化,不同实验 室之间具有很好的检测一致性,因此才考虑用糖化血红蛋白作 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z]。但在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一致性 与国际水平却存在明显差距,国内各临床实验室所使用的分析 仪器、方法和试剂种类繁多l_3],因此这些都使不同实验室间的 检测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为了解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的现状,也为以后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一致性工作的开 展奠定基础,研究者对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现状进行 了初步的调查。 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和配套消耗品。此检测 系统通过了NGSP I级参考实验室认证。 1.2.2 比对系统 Bio—Rad VARIANTⅡTuRB()糖化血红 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和配套消耗品。 1.3方法 一 1.3.1 比对系统的精密度验证和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的比对 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I SI)发表的EP15一A2 文件《用户对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的核实试验2批准指南》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血管采用BD公司的EDTA—K 真空采血 管(批号为1307177,抗凝剂浓度为3.6 mg);20份比对样本 (浓度为4.0 ~16.6 覆盖整个分析测量范围,其中50 样 分析内不精密度为0.36 ,总不精密度为0.62 ;比对系统与 参比系统的比对选择每天在2个检测系统上检测5个浓度的 * 基金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o122Ao34)。 作者简介:徐全中,男,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研究。 者,E mail:meizi4130@2lcn.corn。 通讯作 垦 捡玲匡学杂志2014年1月第35卷第1期Im J Lab Med,January 2014,Vo1.35,No.1 样本,各重复测定2次,持续4 d。 ・ 55 ・ 以比对系统对相应样本的检测值作为纵坐标作直线回归分析: y一1.011 6X一0.202 2( 一4O,r 一0.997 8) 。 1.3.2调查品赋值和派发选择2个新鲜全血和3个定值的 Bio—Rad全球室间糖化血红蛋白调查物作为调查品。用通过 比对试验的Bio—Rad VARIANT 1I TURBO糖化血红蛋白分 2.1.2 20份新鲜全血各个测定值的百分偏倚绝对值范围为 0.00 ~6.98 ;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 平均偏倚为一0.10 ,S为0.18 ,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偏倚 的95 可信区间误差为(一0.46 ,0.26 ),见图1。 2.2 17家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回报结果分析参与调 析仪对2个新鲜全血分别测定4次,计算各自平均值作为标示 值。3个Bio—Rad全球室间糖化血红蛋白调查物直接采用其给 定的值作为标示值。5个调查品在2 h内由专职人员派发给参 与调查的17家实验室。17家实验室在未知标示值的情况下 对已重新编号的调查品进行检测,2 h内回报结果。 1.3.3评价方法 2个检测系统的比.对试验数据处理参照美 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认证Ⅱ级定值检测 实验室的要求: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定值偏倚的95 可 查的17家实验室有3种分析方法在使用,分别是离子交换高 效液相层析法(7/17)、免疫比浊法(4/17)和微粒色谱法(6/ 17)。7家IE—HPLC法检测的实验室使用5个品牌、6套检测 系统,4家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实验室使用2个品牌、4套检测系 统,6家微粒色谱法检测的实验室使用2个品牌、2套检测系 统。参与调查的17家实验室对调查品检测结果的百分偏倚和 C 见表1。 信区间误差<O.75 ,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检测值百分偏倚的 绝对值小于8 。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对比对系统相对参 比系统各个测定值进行直线回归分析,要求r ≥0.95,线性系 数在1±0.03之间;计算比对系统各测定结果相对参比系统的 各个测定均值的百分偏倚、总的平均偏倚和标准差;计算参与 调查的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各个检测结果的百分偏倚和同一 检测方法的CV。 2 结 果 2.1 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的比对 ^甚晰磁瘟辫堂茁“嚣端精 = }2 l l O 0 O O O l l 2 ∞∞舳驰们∞柏神{毫∞∞ e 9 12 15 la 棼地幕娥8嘲惠均值00 2.1.1 以参比系统对各个样本双份检测的均值作为横坐标, 表1 图1 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的偏差分析 5个调查品在17家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 : 。 未检出‘。 3讨 论 种分析方法之间,IE-HPLC法平均百分偏倚和CV不管是新 糖化血红蛋白不仅反映了长期血糖的控制情况,而且在糖 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定上也具有重要的 鲜全血还是Bio—Racl定值调查物均是最小的,其平均百分偏倚 分别为1.79 和4.35 ,满足2013年美国病理学家协会 价值l5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已得到国际共识, 其标准化就显得至关重要。2008年美国CAP公布的糖化血 (CAP)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6 _1 的偏倚要求。新鲜全血 测定的CV最大是3.70 ,达到NGSP对不同实验室间糖化血 红蛋白检测CV<5 _1 的要求,与2011年美国国家临床生化 科学院建议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室间变异小于3.5 _l 基本 接近,其检测一致性较好。免疫比浊法一般可能在大型生化分 红蛋白调查结果显示,其检测均值与NGSP的糖化血红蛋白 低、中、高靶值的差异分别为0.3 、0.6 和0.9 ,超过9O r 实验室方法之间的差异小于或等于0.5 [ 】。而目前我国实 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总误差尚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研究者 在糖化血红蛋白质量管理上尚有许多工作要做l_9。 。 不同检测系统间的有效比对,是实现检测结果一致性的重 要手段之一。本实验通过Bio—Rad VARIANTⅡTURBO糖 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系统与获得NGSP认证的Bio—Rad D10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系统用新鲜全血进行比对,结果证实 析仪上进行,其CV值应该是比较小的,但本次调查的CV大 于2013年卫生部糖化血红蛋白室间质评免疫比浊法的平均 CV为9.15 ,明显超出了NGSP 5 的要求;其百分偏倚也达 不到CAP<6 的要求。这可能与不同厂家试剂的抗体来源、 纯度和亲和力不同有关。微粒色谱法平均百分偏倚和CV比 免疫比浊法要小,但仅仅2个检测系统其CV已超出NGSP 5 的要求。;其检测结果一致性还是有待提高的。基质效应在 两个检测系统的偏差在NGSP对Ⅱ参考实验室认证要求的范 围之内,VARIANTⅡTURBO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系 统可以标准化至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的方法。 处理过的样本中普遍存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也不例外,本 调查中任何一种方法Bio—Rad定值调查物检测的平均百分偏 倚和CV均大于新鲜全血,微粒色谱法甚至对Bio—Rad定值调 查物出现不能检出的情况,这与以往报道一致l_】 。提示在进 行不同检测系统结果一致性调查时,应尽可能使用新鲜全血作 为调查物,把基质效应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下转第57页) 此检测系统可以为新鲜全血调查品赋值。在国内,糖化血红蛋 白检测方法和仪器试剂厂家较多,本次参与调查的有17家实 验室,采用了3种分析方法,9个品牌12套检测系统,体现了 国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种类繁多的现状。参与调查的3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月第35卷第1期Int J Lab Med,January 2014,Vo1.35,No.I ・ 57 ・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广东省南海地区常见的非缺失型a地 本研究未发现常见非缺失型u地贫的纯合子或双重杂合 贫基因基因携带率为0.47 ,明显低于广西横县地区报道的 子,可能是发生率极低和调查例数不足的缘故。由于技术条件 2.14 ]和南宁地区报道的2.44 _5l。本课题组曾于2010 有限,本研究未对其他突变类型的非缺失型n地贫进行研究。 年,在未有检测非缺失型a地贫的情况下完成了关于本地区常 据报道在血液学筛查指标阴性群体中也存在一定比例的非缺 见缺失型a地贫和常见8地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当时的数 失型 地贫携带者,笔者也在临床中检出一定数量的血液学筛 据显示育龄人群中地贫基因总携带率为9.91 ,其中a地贫 查指标为阴性的非缺失型a地贫携带者,但由于调查例数尚 基因(缺失型a地贫)携带率为6.45 ,-地贫基因携带率为 少,未有纳人本研究的统计分析。较为全面的基因分析是提高 3.46 [6],根据本研究的数据补充和完善,进一步阐明了本地 地贫携带者检出率的保证,本研究虽然首次较为全面地阐明了 区的a地贫基因携带率应为6.92 ,地贫基因总携带率应为 本地区常见非缺失型“地贫的分子流行病学状况,但本课题的 lO.38 。在常见3种非缺失型a地贫中,发现Hbws的基因 不足之处,仍有待在以后的更大人群量、更深入全面的研究中 携带率为o.19 ,构成比为4O.45 ;HbQs的基因携带率为 进一步完善。 o.17 ,构成比为35.39 ;HbCS的基因携带率为0.1l ,构 成比为24.16 。与黄忠等报道的广西地区HbCS携带率为 参考文献 1.16 、构成比为54.O8 ;HbWS携带率为0.83 、构成比为 [1]陆国辉.产前遗传病诊断[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 69. 38.91 ;HbQS携带率为o.15 、构成比为7.O1 有较大的 [2]曲艳霞,陈桂兰,唐盈,等.101例非缺失型a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 差异。与屈艳霞等[2]报道的广东省番禺地区的HbQS、Hb— [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1):19—20. WS、HbCS构成比依次为72.28 、14。85 、12.87 也有较大 [3]Harteveld CL,Higgs DR.a—thalassaemia[J].Orphanet J Rare 的差异。对比数据表明a地贫基因突变会随地理和人群分布 Dis,2Ol0,28(5):13. 的不同而存在差异L71。 [4]黄忠,张新华,阮丽明,等.6000对新婚夫妇非缺失型a地中海贫 在18 981对受检的计划怀孕夫妻中,检出8对夫妻为一 血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2(8):1409—1410. [5]周艳洁,阮丽明,何桂琼,等.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地中海 方为东南亚缺失型a地贫或者是HbH病,另一方为非缺失型 贫血7500例结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6(3):355— a地贫的生育非缺失型HbH病后代的高风险夫妇。所有高风 357. 险夫妇均接受了本单位提供的遗传咨询,在知情同意下进行了 [6]潘干华,李哲刚,申芫子,等.广东南海地区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确诊。非缺失型a地贫虽然不是地贫的主要突变类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2(1):98—100. 型,但在我国南方a地贫的基因缺陷中,其所占的比例不容忽 [7]段山,李洪义,陈争,等.中国南方a一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研究 视,在我国n地贫发病率最高的广西有45.8 ~53.3 的 [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11(1):54 60. HbH病患者携带非缺失型a地贫基因[ 。另外,由于非缺失 r8]Yin XL,Zhang Xh,Zhou TH,et a1.Hemoglobin H disease in 型绝大多数突变位于功能较强的a2基因,比缺失型导致更严 Guangxi province,Southern China:clinical review of 357 patients 重的a一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普遍认为非缺失型HbH病的临床 [J_.Acta Haematol,2010,124(2):86—91. 表现和血液学改变均比缺失型HbH病重l9 。因此,建议在一 [9]孙曼娜,熊符,张新华,等.血红蛋白Constant Spring的表型与基 方确诊为携带有东南亚缺失型a地贫基因或者非缺失型a地 因型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0,27(5):481—483. 贫基因时,另一方需要做缺失型a地贫基因分析的同时,也有 (收稿日期:2013-08—25) 必要做非缺失型a地贫基因分析,这在制定a地贫的预防方案 时要引起高度重视。 (上接第55页) 共识(修订版讨论稿)[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1):4-9.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研究者对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 [6]周佳烨,吴炯.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测现状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但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调查 [J].检验医学,2010,25(8):583—587. 品的个数还比较少、调查品未完全采用新鲜全血,另外,调查品 [7]孟岩,王狮,郝彦平,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应用于糖尿病心血管 不是直接使用通过NGSP认证的检测系统进行赋值,影响了 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3): 调查品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目前,研究者正在筹备通过NGSP 1489—1490. 认证的工作。2011年上海3家具有NGSP认证资质的实验室 [8]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 GH一2a 2008 Summary [EB/OL].httpt}} .ngsp org/CAPdata.asp,2010—04—09. 所开展的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工作,为全国标准化,也为开展 [9]陈文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及有关问题[J].中国糖尿病杂 这次调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之相比研究者还有很多的工作 志,2011,19(11):803—804. 要做。 [1O]宋智心,徐国宾,马怀安,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标准化现状 参考文献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6):497—500. [11]Change in CAP GH2 HbAle survey grading.http://www.ngsp. E1]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Committee.Expert committee report on org/news.asp,2013—07—03. the role of the A1 c assay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J].Diabetes [1 2]Diabetes in HK—Hong Kong institute of medical laboratory sci— Care,2009,32:1344 1345. ences.http ?fⅥww.ngsp.org/ngsp/prog/News/UKconsen.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 htm,2010-06-29. betes一2010[J].Diabetes Care,2010,33:S11-S61. [131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laboratory analysis in the di— [3]索艳,李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http://www/aacc/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2):210 213. org/members/nacb/I MPG/. r4]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Userdemonst ration [14]王美娟,居漪,唐立萍,等.2008至2009年度上海市糖化血红蛋白 of performance for precision and accuracy EP15一A2[S].Wayne, 项目室间质评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10,25(11):891~896. USA:CLSI,2004. [5]胡大一,郭艺芳,孙艺红.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 (收稿日期:20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