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话诊断评估的编制与实行
为普通话学习者作语音的诊断,是我们中心1999年开始构想的一项服务,目的是帮助学习普通话的人士特别是有意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士,了解自己的语言弱点及缺点,并为他们提供改善意见。
诊断服务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编制评估报告表和设计朗读材料。由于诊断服务面向香港地区人士,朗读材料的内容以及评估项目均以粤方言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作为重点。
诊断用的朗读材料,内容参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形式进行设计,分为:朗读单音节字词,朗读双音节词语,选择、判断,朗读短文及说话五个项目。在设计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的项目时,照顾了声韵调各自的分布,还有声调组合、音变现象(轻声、上声连读)的分布,同时,也适量选用了香港人容易读错的字词(如:谎、暴虐)。(见附录一)
评估报告表的编制,分基础发音、朗读、说话三部分,项目的描述及说明都经过再三斟酌和调整,尽可能具体的反映粤方言人的犯错特点,以便接受诊断者阅读报告表时能较清晰了解自己的错误及语言面貌。(见附录二)
诊断服务由1999年下半年开始实行。诊断的模式,是申请人按指定的朗读材料朗读、说话并录音(录音在申请人家中进行)。录音带邮寄到由本中心,由评审员评审,然后为申请人填写评估报告表,再寄给申请人。评估表突出诊断性质,着重指出缺点,不作评级或打分。参加过诊断服务的人士可以申请个别辅导,由评审员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及针对性的正音辅导。诊断服务实行以来,参加诊断的已超过180人。
二.对粤方言区人语音错误的调查
本文试图通过对参加诊断服务的人士发音情况的调查,讨论及分析粤方言区人常犯的语音错误。
调查的方法是:在参加过诊断的180多人中,抽取母语为粤语的111个样本,根据他们的评估报告表上犯错的记录,统计各个语音项目的错误率。本文讨论的范围只限于声韵调的发音,因此,调查也只限于评估表的基础发音部分。
评估表中语音项目,分声调、声母、韵母、音节、音变五项,每项又分若干类,各类又包含多点的说明。本调查根据“说明”中各小点进行统计(如复韵母的错误区分为“主要元音不到位”及“舌位动程不够”等几个小点),务求得出较具体的结论。
三.调查结果分析
统计的语音项目细分77条,每条的犯错人数及比例详见附录(附录三)。以下归纳调查结果的若干重点,作简要阐述:1.
第二声、第三声区别模糊
根据此调查的统计,第三声读得“不够饱满”的有76人,占总人数68%,比例相当高。在诊断中,朗读单音节字的要求,第三声要读全三声,很多人因为调尾上升不足造成错误。“不够饱满”的另一种类型是下降不够,在音高(最低点1度)、音长(1度停留稍长)方面未能很好控制,第三声“降-升”的调形不突出。这样,便容易跟第二声的“上扬”调形互相混淆。例子:“雪”没有下降到1,或太快上升,便倾向“学”音。
数字也显示有35人发第二声有“先降后升”的情况,占总人数31%。这种情况加重了上述的互混现象,把第二声读成“降-升”格局,正好吻合了第三声的调形。例子:“池”没有马上上扬而读成“3-2-5”,倾向“齿”音。
第一、第四声的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各项犯错的人大约10%。很多一、四声的错误属于字音类推性质,下面再详述。2.
n,l互混
n,l互混有两中情况,一是把n读成l,二是把l读成n。调查显示,犯后一种错误的人较多,有63人,占总
人数57%。也有41%的人犯前一种错误,数目也不少。广东人向来被认为n,l不分,但在他们自己的方言里,把l说成n的情况倒并不普遍,常见的是把“你”说成“李”,把“脑”说成“老”。在说普通话时,他们的习惯却有倒了过来。例子:“旅、冷、零、蓝…”都误读成n。由于在方言里互混,造成字音判断的问题,以及矫枉过正的心理,也许是把l读成n的人比较多的原因。3.
h,k互混
h误读成k的情况并不算太多(27%),大多出现于合口呼(u-)音节和e韵母音节,如“货、化、何”读如kuo,kua,ke。粤语的h是喉音,粤方言人不习惯在舌跟控制气流,发h这个擦音,便往往发成塞擦的k。同时我们观察到,有的人虽然能保持h的擦音特点,但却不能控制在舌根发音,把h发成粤语的喉音。犯这中错误的人也有10%。
也有少数人(10%)反过来把k读成h,如“况k”读如“晃h”。4.
舌尖前、舌尖后音及舌面音三组错误显著
在声母中,舌尖前、舌尖后音及舌面音三组错误最显著,有多种错误类型。这三组声母共分成11个小项来统计,其中6项,犯错的人数都超过40%,最多的一项达58%。
这三组声母错读的特点,都是误用了粤方言的习惯来发音,“jqx读作舌叶音”、“zcs有舌叶音色彩”、“zhchsh部位靠前”三项犯错的人最多(分别是54%,58%,51%),便可证明。他们对舌面和舌尖的发音部位不敏感,自然地改用方言里的舌叶音,倒是“翘舌”较容易把握,但部位还是靠前,不到位。例子:“就jiu”读如粤语“招”,“三san”读如粤语“山”,“丑”读如粤语“曹”。
舌尖前、舌尖后两组声母互混的情况也很普遍,zhchsh读作zcs的有49人(44%),如“串”读成“篡”,“山”读成“三”;反过来把zcs读作zhchsh的也不少,有46人(44%),如“租”混同“猪”,“增”混同“争”。“平翘”混读的错误有部分属于字音判断性质,非纯发音问题。
舌面音误读舌尖前音的有46人(41%)。这种错误,有一部分跟韵母错误同时出现,如“选”误读uan韵母,声母便同时调整,接近s,“就”漏介音i-,韵母变成ou,声母调整接近z。另外一部分误读多发生在jiqixi音节,如“己、洗、际、思”读成zi或si。5.
元音发音不到位
单韵母不到位的情况最严重的是e,其次是a。如“册ce、何he”的错误,主要是e偏前;如“擦ca、杂za”的错误,是a偏高。根据此调查,发单韵母音节时,“韵母舌位前后位置不准”的有63人(58%),“韵母舌位高低不准”的有34人(31%)。还有“单韵母舌位不稳定”的有48人,人数不少,占总人数43%,这主要指i和卷舌韵母-i,发音时舌位不能保持一致,如“辞、师、自、滴”最后较松散,或有打开的趋势(近乎ie)。“复韵母主要元音不到位”有22人(20%),“鼻其它韵母中的元音,也有发音不到位的,主要也跟a、e有关。韵母主要元音不到位”有44人(40%)。例子:“拍ai”、“摔uai”、“刚ang”、“餐an”中的a偏高,嘴太闭,近乎e;“冷eng”中的e偏前。6.
前、后鼻韵母互混
鼻韵母的错误,主要是后鼻韵母误读成前鼻韵母,按评估表ang、eng、ing三类统计,以ang、eng误读成an、en的情况为多。“ang→an”有39%,“eng→en”有40%。例子:“上ang”混同“善an”、“良iang”“朋eng”混同“盆en”。混同“连ian”、也有-n读成-ng的情况,占42%。例子:“跟en”混同“更eng”、“秦in”混同“情ing”。7.
介音音节的错误
介音音节的错误,以i介音音节为主,发音时,“i介母模糊”的有50人,占总人数45%,如“皆jie”倾向于je;程度较严重的,即“i介母脱落”,人数也有21人(19%),如把“奖jiang”读成“掌”。u音节的问题较少,如“伙huo”读成ho的情况,偶然发生。8.
复韵母动程不够
不能完整的完成复韵母的音节,就是所谓“动程不够”。较常见的有ou韵母和ao韵母。如“肉rou”读成ro,忽略归音;如“包bao、兆zhao”尾音弱化,读音接近bae、zhae。犯这种错误的人约占23%。9.
轻声普遍忽略
“误读轻声”和“轻声调值不准”三项,忽略轻声或不能正确判断据此调查分类,轻声的错误分“轻声重读”、
轻声词语的情况极为普遍,有103人有“轻声重读”的情况,占总人数93%,有的人几乎所有轻声词语都没有轻读,包括“窗户、尾巴、耳朵、舌头、秀才”,还有“地方、东西、他们、多么、用处…”。反过来,“误读轻声”的也有32%,就是把不该读轻声的当轻声处理,如“上班、抽象”。至于“轻声调值不准”就是轻声虽读得出来,但不像,主要是轻声字的音高、音长处理不当,轻声字近似半三声,如“地方”读如“地访”。10.其它音变均难掌握
其它的音变,粤方言人都不容易掌握,如“上声连读没有按规律变调”有47人(42%),如“偶尔”的“偶”,“雨伞”的“雨”都没有变读,仍读第三声,结果词语就读成“ˇˊ”。
其它几项也有不少犯错的情况,“‘一’没有按规律变调”有62人(56%)“‘不’没有按规律变调”有37人(33%),“‘儿化’不自然”有66人(59%)。11.字音类推错误极为普遍
犯类推错误的人数比例极高,从声调、声母、韵母、音节四组的“类推错误”项的统计看,错读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都超过50%,声调错读部分还高达87%。各组错读的情况说明如下:
错误判断声调:97人,占总人数87%。例子:“魔ˊ”误读—(粤语阴平),“谎ˇ”误读—(粤语阴平),“钢—”误读ˋ(粤语阴去),“鼻ˊ”误读ˋ(粤语阳去),“拥—”误读ˇ(粤语阴上),“塔ˇ”误读—或ˊ(粤语入声)。
错误判断声母:68人,占总人数61%。例子:“编b”误读p,“毁h”误读w,“凝n”误读y,“恳k”误读h(粤语p声母)。这些错误,都是因为误用了粤语的声母代替普通话的声母。
错误判断韵母:67人,占总人数60%。例子:“聘in”误读ing,(粤语韵母同“平”),“般an”误读en,(粤语韵母同“本”)“吼ou”误读ao,(粤语同“烤”),“内ei”误读ai(粤语同“耐”),“缩uo”误读u(粤语同“叔”),“漱u”误读ou(粤语同“瘦”)。
错误判断音节:57人,占总人数51%。例子:“损sun”误读xuan(粤语同“选”),“趣qu”误读cui(粤语同“翠”),“铅”误读yuan(粤语同“原”)。
音节误读的一种突出的现象,是“不能分辨异读词”,有59人,占总人数53%。例子:“角jue色”的“角”仍读jiao,“剥削boxue”的“剥”误读bao,“削”误读xiao。
四.余论
根据以上调查的统计,我们可以对粤方言区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常犯的语音错误进行更有理据的分析,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学习者的发音难点。虽然对方言区人的语音难点的研究,前人也多有论述,但此项调查尝试从几十项语音项目,来考察受诊断者的错误,而诊断材料及评估有意识配合等级考核的要求,有可能对错误作比较精细的描述。
经过上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除了印证了粤方言区人发音的普遍错误之外,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第一,发音的错误常常与字音判断的错误纠缠在一起,第一、四声、“平翘舌”声母、n和l等,都需要同时下功夫对付“类推错误”。第二,舌尖前(平舌)、舌尖后(翘舌)及舌面音三组声母仍学习者的大敌,但值得注意的是zcs读成zhchsh的错误率并不比翘舌音的错误低,舌面音的错误更超过了翘舌音。第三,n,l混读、前后鼻韵母混读,“混”的情况很突出,并不受粤语中“n→l”、“-n→-ng”的习惯局限而有明显的反向混读情况。第四,元音不到位的现象也很值得注意,主要元音a,e的错误,以及韵尾i,o,u的“归音”问题,影响的面很广泛。第五,轻声、儿化问题,还有“一”变调的错误,不可忽视。普通话的音变是方言区人的最大难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