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晓慧
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23期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互联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图书的发展。随着互联网辐射面积越来越广泛,高校图书馆的运营模式也在发生着更新和改变。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元素的融入,也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契机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化路径已经提上日程。当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最注重的核心环节,关系到高校长远发展的命脉,因此在图书馆的发展上,高校也加大了投入力度,融入了互联网元素。“互联网+”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概念,可以改变图书馆以往的运营模式,也能有效拓宽师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让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便捷。互联网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多重选择的模式,能够更多元化地满足师生的需求,让服务更加高效和优质。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0.7;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2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一)推动了信息多元化特征的实现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衍生品,以其自由性、高效性、便捷性以及共享性等特征,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极大限度地突出了高校的办学特色,引导个性化时代,也让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为高校带来全新的机遇,推动高校办学理念不断改进,已经不拘于传统,更加自由和开放,除了线下发展图书资源以外,更加强调线下线上的结合,辐射面积和范围更加宽广,更有助于图书的高效管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变得愈发广泛,之前大多以实际到图书馆阅读人数为主。阅读者会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可能会影响阅读的人数以及图书的借阅次数。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除了一些固定的学生群体以外,还有一些线上订阅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网上看书,网上借阅,系统还会为之推荐适合个人兴趣爱好的书籍,这样则会影响到更多的人群。据相关调查显示,除了教师学生以外,还有一些行政人员、后勤人员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互联网让图书呈现方式不再单一,而是多维度、全方位且全面性的。并且会记录测试到阅读时长,对读者喜欢的书籍进行有效分类。同时还能根据阅读者的具体需求检索到相应信息,为不同客户提供特殊化、定制化的服务。
(二)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发展质量
互联网有助于图书发展聚焦多个方向及目标,充分利用起互联网能够将互联网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图书资源有机整合,让信息跨界交流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助于图书内容的影响和扩充,既有流程管理平台,同时又为图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书不仅是书,更有一种全新的动态价值。互联网影响着图书的经营思维和理念,是互联网+图书+创意+营销的结合体。互联网的助力会推动图书的发展由数量向质量上发展过渡,图书的生产效率和实用价值也会随机提升。另外,互联网也在不断更新着图书的传播内容。以往的图书都是一年甚至几年一更新,内容的重复性较为明显。图书作为快消费产品的一种,特点与精髓的部分就在于内容。以互联网为载体,就会融入一些最新的动态消息,在专业性上作出拓展性、扩充性的解读。互联网所创造出的强大信息价值,在深度以及广度的方向上,传统模式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互联网图书于读者而言,给予读者更大的自由空间和选择权利,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及对于阅读的热情。于图书的发展质量而言,互联网所带来的能量是巨大的。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启信息化的阅读服务
在互联网的指导下,图书馆的建设要更加具有前瞻性,从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的角度上增大软件平台的建设投入力度。互联网的应用不仅要体现在查阅资料上,更多地要体现在智能化的特性上。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形式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对于图书馆的认知以及看法。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应该和互联网相结合,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系统根据客群的具体需求提供相应地定制资源服务。举个例子,英国作家罗琳在撰写《哈利波特》一书时,就无意间在网上泄露了一些内容,读者通过部分内容的阅读,产生了不同的想法,引發激烈的话题讨论。然后作者倾听和采纳了读者的反馈,结合网络上的反馈进行后续的创作。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率,受众喜好以及相关数据。热门的内容和情节会给予创造者一定的灵感。等等一系列互联网的数据案例都在强调在互联网契机下,高校图书发展。 (二)合理划分阅读群体,高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一次录入,实现再下一次只要再进入,系统就会自动推荐阅读者感兴趣的书籍类型,并通过阅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推送。根据不同的阅读群体,有一个相对应的引导过程。扩大智能化图书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大数据和技术分析和挖掘阅读数据,在借阅者兴趣的基础上,向其推荐其他方面的书籍。互联网面向的受众群体十分广泛,在互联网开发的早期,只是纯粹地实现了网络交流以及开通了网络渠道,并未能实现互动效果。如今的互联网可以为阅读者提供一手最新资料,从宏观的角度上,为阅读者指引哪类图书卖得好,指导和调整图书的发展方向,更加高效地利用起图书馆资源,实现与营销间的同步化。 (三)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能力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兼顾需求。例如,图书馆的开发时间要相对自由,充分做到学生上课阅读两不误,同时,调整图书馆的书籍内容,适当增加专业资格书籍的供应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服务。除了线下阅读以外,还要设置线上VR阅读。通过学校图书馆本身的影响力来扩大电子书籍的知名度,提高学生对于电子数据的利用。指派专业的人员参与互联网图书管理工作,定期对信息进行检索。制定规范化的互联网图书管理条例,有效控制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传播。图书借阅者必须实名登记,对于借阅者的真实信息要给予保护,避免信息被恶意盗用的现象发生。互联网除了提供基本的技术需求以外,还包含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合理地应用互联网能够更加兼顾需求导向,应用互联网技术做好线上监督工作,进行网络化图书管理,通过各种PC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开通电子预览的过程,互联网的开发有助于图书馆发展更好地应用。 (四)完善图书的线上筛选采购工作
定期对图书馆里的大量书籍进行筛选,每一类书籍都要进行编码入网络资源库,对于一些稀缺资源的书籍要进行特殊化的保管工作。对于一些内容滞后的书籍,要及时性地挑选出来,并进行下架处理。对进馆人员做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了解大众喜欢的书籍类型,将图书馆的特色化书籍放在突出的位置,对重要书籍采取特殊监管的举措。按照书籍的质量和价值进行综合性的评估,采取分片区的线上和线下图书管理。统计参阅率相对较高的书籍,调查受众率较高的根源,并大批购入。对于图书馆里一些受众程度较小但又十分有必要的书籍,应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拓展图书馆管理资金渠道,利用周边资源,展开校企合作的策略,引流资金,向社会发起对外筹资活动,收集各类图书,丰富图书资源。 (五)完善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管理。管理的作用一方面能够让图书分门别类,有序摆放,方便资料查找。另一方面,对图书馆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流程化,条理清晰。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图书馆场馆内秩序的管理、现场人流量的把控、网络监控的实时操作以及教师作用的发挥等。真正落实各项任务,而不是流于形式,每天要对各项章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打卡,定期关注图书馆的采购情况,并及时登记整理,为图书的推介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对于各项工作的执行建立规范化的考核标准,达到激励的效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图书管理工作。
(六)加强图书馆网络资源整合工作
在加强图书馆网络资源整合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基本性原则,保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第二个原则,标准化原则,遵循资源整合的标准化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可分享;第三个原则,优化原则,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处理,以获得最优的组织结构。在每天闭馆之前,专业人员都要检查各区域的书籍情况,对一些摆放杂乱无章的现象对号入座。开通互联网图书借阅系统,定期更新和发布图书最新动态和消息,建立借阅者的阅读通道,登记
注册每个人的借书次数、还书时间,根据学生借阅习惯发布相关推荐。进行图书资源的整合,网络系统覆盖整个校园,扩大校园图书网站的辐射范围,拓展图书管理者的服务范围,建立专门的校园网络入口,学生登陆系统以及随时查阅到自己想要找的资料,并保存收藏。除了纸质图书以外,还可以推广电子图书。 三、結语
互联网俨然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大势所趋,互联网的前瞻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特点,能够实现图书馆智能化、网络化。但与此同时,网络风险依然不能忽略,比如安全问题、管理问题、技术问题等。进一步扩充图书馆的资源渠道以及服务方式,根据高校群体特征的变化,更新图书馆服务管理的模式。在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上推陈出新,保障图书馆能够更加优质地为师生服务,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契机,满足师生对于知识和数据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常雅红.“互联网+”背景下财经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72-77.
[2]贾爱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3):112-113.
[3]罗绘秀.“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8(11):25-27. [4]王建民.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项目策划与品牌营销[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8):9-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