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肠造口的护理
作者:杨丽 冯静 刘燕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2期
摘要:总结1例直肠癌回肠袢式造口术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护理,针对该患者术后出现的造口粘膜与皮肤分离、造口周围皮肤粪水性皮炎、焦虑等并发症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经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
关键词:直肠癌;肠造口;粪水性皮炎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50%~60%的患者需要做肠造口[1],虽然造口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术后易出现造口坏死、回缩、出血以及造口周围皮肤溃疡等多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2]。我科于2015年5月收治1例直肠癌患者,入院后11d行回肠造口术,术后10d出现造口肠黏膜与皮肤分离、粪水性皮炎等并发症,经过腹腔双套管冲洗、肠造周围皮肤护理、营养支持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于2013年9月26日因直肠癌于当地医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术后多次给予化疗、放疗,行造口还纳术后半年出现肠梗阻症状,于当地医院行肠粘连松解+横结肠造口术,术后肠梗阻症状仍无缓解,于2015年5月19日收住我院,诊断为:放射性肠损伤、肠梗阻。入院评估:BMI:21.6,NRS2002:2分;Braden评分:20分,DVT评分:3分,血红蛋白99g/L。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末端回肠+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吻合、降结肠造口术,术后1w双套管引流出黄绿色液体,切口处可见较多肠液样液体渗出,可触及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考虑腹腔感染、吻合口瘘,行腹腔冲洗引流,回肠造口术,留置结肠袢式双腔造口,术后10d更换造口袋时发现造口8~10点方向皮肤有一1cm×0.5cm破溃造口粘膜与皮肤分离,引起造口液渗漏,因肠造口紧邻手术切口,肠液渗入左侧切口及双套管周围皮肤,导致粪水性皮炎约5cm×7cm,造口周围直径10cm范围皮肤出现红、热、痒,影响造口袋粘贴,给予患者造口开放,银离子敷料等,2w后造口周围皮肤恢复正常。 2 护理
2.1腹腔双套管的护理 患者右侧盆腔及右下腹分别放置一根黎氏双套管:①维持有效负压,保持负压在135mmHg(18Kpa)左右,冲洗水速度为60滴/min,冲洗量为5000ml/d;②标识明显,冲洗管上下端均给予相同颜色标识标注,便于观察冲洗水的颜色变化,在应用期间未出现与静脉输液混淆导致的护理差错;③保持导管在位通畅,给予抗过敏胶布以蝶形固定;给予出瓶口处使用较硬材质的硅塑管,防止引流管打折导致引流不畅,该导管为中危导管,每8h评估1次,防止导管滑脱;巡视1次/h,听有无\"呼呼呼\"声,当发出细而尖\"鸣笛声\"时可能是吸入了纤维组织或导管周围的肉牙组织,适当转动导管,保持导管通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造口的观察 换药时观察造口部黏膜颜色为粉红色,造口8~10点方向皮肤有一1cm×0.5cm破溃,轻微出血、造口周围10cm范围皮肤出现红、热、痒。患者主诉无其他不适,造口有黄色稀便排出。
2.2.1造口黏膜与皮肤分离的护理 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洗造口及周围皮肤,去除肉眼可见的粪便,再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洗造口周围皮肤炎症区,用无菌纱布擦干,根据分离处创面大小,填塞银离子敷料,使创面与周围皮肤尽量保持相平,上面贴透明贴,透明贴大小根据需要剪用,与造口连接处剪成圆形,透明贴大于分离伤口四周2~3cm,利于固定在皮肤上,透明贴有高弹性、易贴住不易脱落等优点,可在创面上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既可避免大便污染,又可提供湿性愈合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指导患者家属及时处理排出的粪液,2d换药1次,创面污染时随时换药,4d后换药时,患者造口黏膜皮肤分离处无渗液,可见有粉色新生肉芽组织,12d后愈合。
2.2.2粪水性皮炎的护理 由于肠造口黏膜与皮肤发生分离,紧邻手术切口,所以清洗时用生理盐水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并用干纱布块擦干,银离子敷料填塞皮炎手术切口处,均匀撒上造口护肤粉造口护肤粉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有效吸收排泄物,减轻皮肤造口周围皮肤所受的刺激,适用于发红、痒及丘疹等,指导患者家属处理排出的粪液,2d换药1次,创面污染时随时换药,6d后皮肤颜色好转,痒感明减轻,手术切口处皮肤转红润,给予粘贴造口袋。换药10d后愈合。 2.3营养支持
2.3.1肠外营养(PN) 患者肠功能尚未恢复时,根据医嘱选用中长链脂肪乳剂,6月2日检验结果示总蛋白:45.2g/L,遵医嘱补充白蛋白20g/d,6月4日检验结果示白蛋白:52.7/L,继续给予同前治疗,用输液泵将肠外营养液通过中心静脉导管24h匀速输入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2.3.2肠内营养(EN) 术后2w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液10ml/h,逐渐将速度调至20ml/h。在输注营养液期间抬高床头35℃,以防止误吸,治疗中未出现恶心、呕吐、腹胀情况。
2.4预防肺部感染 由于本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给予雾化吸入2次/d,雾化后给予患者扣背5min,协助患者排痰;指导患者使用肺功能锻炼器15min/次,3次/d;指导患者缩唇呼吸3次/d,7~8min/次,治疗期间未发生肺部感染及肺不张。
2.5功能锻炼 由于该患者造口开放,不便下床活动,所以我们为该患者制定了床上功能锻炼方法:①指导患者做桥式运动:双手扶床护栏,双腿弯曲约45°,臀部离开床面,停留3s以上,再放下5min/次,3次/d。在院期间患者未发生压疮及压红;②足泵运动:(背屈运动)足背尽量向里勾;(过伸运动)足背尽量向下绷直5min/次,3次/d;使用加压治疗仪,在脚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腿和大腿处分别施加45、35和30mmHg(1mmHg=0.133KPa )的压力3次/d,促进血液回流,患者卧床期间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2.6心理护理 患者经历数次手术,造口皮肤多处并发症,出现唉声叹气、沉默寡言的情况,给予抑郁焦虑量表(HAD)评分为10分,为可疑焦虑,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解释每项操作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告知每日治疗项目。听取和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得其信任,患者心情得到改善配合治疗,予抑郁焦虑量表评分为6分。
2.7出院指导 ①护士进行人工肛门周围皮肤护理操作时,指导患者或家属进行参与性操作,待患者或家属掌握基本操作要领后,让其亲自操作,护士在旁指导,及时给予纠正,直到能充分熟练掌握;②做到饮食均衡:多食蔬菜水果,可食用酸奶来调节肠道菌群。避免食用辛辣刺激、不易消化、易产气的食物;③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提重物,及时治疗慢性咳嗽,同时防止便秘,防止腹内压增高引起造口脱垂等并发症。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处理[3]。 3 小结
本例患者肠造口术后出现了造口黏膜与皮肤分离、粪水性皮炎,给予无菌换药及银离子敷料填塞,联合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后,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处愈合,周围皮肤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赵建.雪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2,10(9):590-591.
[2]章惠英,王子文.现代伤口与肠造口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334.
[3]刘秀娥.肠癌术后肠造口的患者的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1):464. 编辑/金昊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