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支座为连接桥梁上下结构的关键部分,负责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安全传递给桥梁墩台,确保上部结构在受到荷载、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影响下可以自由变形,以免造成桥梁结构损坏。但是就工程建设实际效果来看,支座产生质量病害的概率比较大,因此为保证桥梁工程运行安全性,必须要在支座出现问题后对其进行及时更换。本文主要针对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桥梁工程;支座更换;施工技术
虽然近年来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更新,工程建设质量逐渐提高,但是对于早期建设的梁式桥来讲,因为技术工艺的限制,在长时间的服务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年久失修问题。例如橡胶支座老化严重,以及钢板制作锈蚀失效等,甚至部分小跨径桥梁未设置支座,在大交通荷载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质量问题。在尽量不影响交通运输的情况下,必须要进行支座更换,且做好施工过程管理,提高每项技术工艺落实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一、桥梁支座更换施工分析
现代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桥梁工程需要承受的运输荷载也越来越大,对工程结构的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虽然现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与材料工艺在不断更新,但是对于早期的工程,很多均因为技术限制以及交通荷载增加而出现较多质量病害,为保证交通运输安全性,必须要对工程结构加固和维修。桥梁支座在整个工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受到荷载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很容易被损坏,并存在位移、橡胶老化等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更换。对桥梁支座更换施工作业来讲,除了要保证所用工期最短以外,还要兼顾实际交通运输的需求,提前综合各项条件来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保持较高的可行性,严格遵循专业标准,提高每道工序执行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减少各类问题的产生[1]。 二、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技术要点 1.确定施工流程
对于桥梁支座更换施工作业,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按照工艺流程来作业,严禁随意更换工序,为工程的高质量施工提供保证。一般施工流程为:搭设施工操作平台、处理墩顶与梁底混凝土表面、安装千斤顶与临时支撑、顶升试运行、梁体同步顶升、取出病害支座、灌浆修补、更换安装新支座、落梁就位、观察测量、撒顶并清理现场[2]。 2.施工技术要点 2.1搭设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是桥梁支座更换施工作业开展的前提,需要提前根据工程施工环境与周边条件制定相关方案,完成平台的搭设,必须要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一般对于未设置检查通道的平台,可以将桥梁检查通道当做施工作业平台。而未设置检查通道的水上桥梁工程,则需要另外安装吊篮将其作为施工平台。旱地桥梁工程就可以直接选择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即可。
第一,吊篮平台。比较常见的如满铺吊桥式钢结构吊篮,利用方管来焊接成吊篮,控制好其总重量,并且要设置安全网,来保证桥梁制作更换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将焊接好的吊篮吊挂在防撞护栏上,病啊男装电动葫芦。起吊时利用吊架两端设置的钢丝绳来对称起吊,当吊篮到达设计的位置后,利用钢丝绳来对称固定在防撞护栏上,搭配手动操作电葫芦进行调节,确保吊篮平稳。其中,不解除
原来设置的起吊吊点钢丝绳,可作为保护装置来提高吊篮安全性。在实际操作中,为节省施工时间,需要提前在桥下将吊篮拼装完成,检查确定各节点无异常后可起吊使用。且起吊时桥下必须要有人进行指挥,确定吊篮轨迹的稳定性[3]。 第二,脚手架平台。在选择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时,搭建施工过程需要保证所有步骤的规范性,控制好每个细节,均要达到设定的标准,保证每项参数的准确性。整个搭设流程为:拉线放支架底座、扫地杆固定脚轮、由一端起立门架并安装交叉支撑、安装水平架、安装抛撑与剪刀撑,然后按照上述步骤逐层安装,最后来铺装脚手板、安装顶部栏杆与安全网。其中,要提前做好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竖杆、扫地杆、剪刀撑等构件材料质量,确保所用钢管无异常,平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管长的1/500,且两端要保持平整不得存在破损,更是要严禁使用修饰、弯曲的钢管材料施工[4]。待完成整个平台的搭建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确定所有环节均达标后,才可投入使用。 2.顶升与更换支座 2.1前期准备
在对桥梁支座更换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待更换的支座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对支座位置、编号、病害情况等做好详细记录,并要对整个更换施工过程进行拍照记录,作为交工文件资料。对比图纸来对原支座型号是否一致,且根据支座设计承载力来计算确定顶升重量,提前准备好千斤顶型号与数量。要求所设千斤顶数量需要与每个桥台下的支座数量相同,并设置楔形钢垫板来对千斤顶出力端和梁体接触面来找平,扩大接触面。基于以往实践经验可知,在垫板与桥梁底部接触面之间加设5~10mm的胶垫,可以避免梁体因为局部受力过大而受到破坏。
2.2支座更换
在进入到正式顶升更换支座阶段,需要进行分级施工,一般每个行程可设定为2mm的顶升量程,且各千斤顶不均衡行程差需要控制在0~0.5mm之间,并利用位移传感器来对梁体顶升整个过程的位移情况进行测量。一旦顶升行程差超过设定范围,需要立即停止顶升操作,对偏差进行调整后才可再次顶升施工,且要保证同步顶升。同时,还要根据梁体两侧安装的测试仪度数,来与位移传感器度数进行比对,通过实际检测值的分析,来对现场施工作业提供技术指导。并且,在顶升过程中要对梁体位移和千斤顶顶进行实时监测,做好灵活控制。一般要求顶升高度要在5mm以内,并在顶升后及时设置临时钢支撑,确定通过千斤顶转落后梁体可以落到临时支撑上。 2.3修补调平
对支座底部混凝土面进行全面清洗,对损伤的混凝土全部凿除处理,然后对存在锈蚀问题的钢筋进行清理,保证墩台露筋表面不存在锈蚀,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磨毛操作,确保其具有一定粗糙度。在修补调平作业前1~2h再次对凿除面进行清洗,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正式操作则可以选择人工作业或机械喷射砂浆的方法,按照由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的形式修补,且要求一次性补完,不得来回抹浆。调平修补厚度可以梁底与支座垫石顶面高差间距减去支座厚度的差值为依据,达到最佳施工效果。 结束语
针对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需要确定其施工流程与工序要点,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提前制定施工计划,来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指导,保证每道工序落实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 房勇.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技术浅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8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8:2.
[2] 刘正豪,陈本军.桥梁支座施工技术研究现状[J].四川水泥,2018(04):39-40.
[3] 房勇.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技术浅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8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8:2.
[4] 魏志军.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7(08):94-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