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球化语境下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作者:黄晓琴
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11期
【摘要】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中把国际传播人才视为我国未来广电行业第三大紧缺人才,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中国传播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国际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是人才培养的根本。
【关键词】全球化 国际传播 人才培养 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国际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跨文化交流的误解和冲突也日益频繁。如何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既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又熟谙外国语言和文化,能妥善处理跨文化事务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一、国际传播人才是国际竞争的核心人才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推进,传媒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迎来了国际传播的新局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传媒实力无论在传播总量还是质量上都得以迅速增长。目前我国的传播总量已经赶超日本和德国,但是我国的国际传播实力却远远无法和发达国家抗衡。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在人民日报社视察时指出:“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这表明,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还不够强大,世界描绘中国形象的主导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人手中。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中把国际传播人才视为我国未来广电行业第三大紧缺人才,计划在“十二五”末期,我国国际传播从业人员从现在的60万激增到100万,加快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传播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国际传播人才指的是国际传播实践领域从事对内传播世界和对外传播中国的实践者,其主体是从事国际新闻和对外新闻报道的采、写、编、评、译、播等工作的记者和编辑等①。国际传播人才对外代表着国家形象,传播中国经济和文化,对内引领国人解读西方文化,接受西方先进的理念,是“一批熟练掌握外语,善于在国际场合维护国家利益的外向型新闻人才。”②国家总局广电影视“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中强调“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建设要适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以提高广播影视国际传播能力为核心,按照掌握话语权,引得主动权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熟悉国际传播规律,掌握对外宣传策略和技巧,具有跨国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04年,小约瑟夫·奈(2004)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③,认为一个国家“高明的实力在于力求更好地组合我们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当下,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国家公关的时代”,对外传播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传播的主要内容。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更多地依赖对现代传播媒介传达的无处不在的虚拟环境的反应。中国传媒业以提升国际传播力为主旨,以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为诉求,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国际传播策略,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二、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④在考察了22个国家的新闻教育之后,提出21世纪的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和准确的判断等四个方面的素养,以及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以及创造才能。在目前全球化、全媒体的语境之下,在中国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开放格局之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和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了中央媒体之外,地方媒体为了适应对外传播和发展的需求,对国际传播的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新形势面前,特别是在目前新闻教育大规模扩张,就业问题日渐凸现,但是国际传播人才却常常一将难求的情况下,加强国际人才培养和供给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在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不啻为新闻教育的一个出路。
针对国际传播人才需求状况和培养模式等问题,本人和课题组成员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形式做了相关研究。调查的对象为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和浙江卫视国际频道等单位相关人员,回收有效问卷31份,并对4名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得出以下相关结果:第一、用人体现了“任人唯才”的原则,对学历背景等没有硬性规定;第二、外语能力和政治素养是国际传播人才的必备条件;第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匮乏。受访人员一致认为,外语能力和政治素养是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必备素质,目前最紧缺的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在全媒体的语境下,国际传播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项技术、技能的培养不可或缺。尽管我国新闻传媒方面的毕业生来源渠道丰富,但是能够独当一面并产生国际影响的传媒人才仍然相当稀缺,集中体现在语言能力、新闻专业技术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三种能力的明显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和行业纷纷联手,着力加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虽然模式各有不同,但是都体现了以下趋势:
第一,加快国际化办学的步伐,拓宽国际视野。目前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既熟练掌握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知识,又精通国际传播业务的高级人才的需求将大量增加。2005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世界各国新闻传播教育要有更多的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合作、交流和竞争的机会,强调新闻教育要有全球化的视角,增强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因此,中国培养新闻传媒人才,有必要在模式上大胆创新,大规模发展和国外新闻教育团体的合作,“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强调人文性,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文性,即为重视人文主义素质,强调责任感、道义感。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总体上来说采纳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坚持“宽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径、厚基础、精专业”的人才培养原则,开设通识课程,加强人文思想教育,保持对人的尊重,是对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的要求,国际传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积累、厚实的外语基础和熟练的外语运用能力,同时也要在“宽”、“厚”基础上,掌握专业的媒体工作技能。
第三,重视实践性,突出专项技能的培养。成功的世界新闻教育模式各有特色,但是无论哪种模式,都有两个明显共性特征:注重实践性,强调人文性。所谓实践性,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在新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能力——包括新闻事实的发现能力和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在内的新闻产品的制作能力,当前美国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大学等大学为代表,其培养目标主要走实践型人才培养路线,强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以满足多元化社会的不同需求。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在实践体系上大胆创新,真正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传播人才。
第四,突出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交流能力指的是综合的观察、发现和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面对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时,要具备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和及时应变的能力。我们的人才培养主要着眼于了解和熟悉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关注本国文化的学习,在“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中,以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为突破口,达到对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三、创新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根本
新闻传媒人才并不仅仅是指采写编评等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传媒理想、国际视野和国情洞察力。国际传播“创新型”人才须具有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外语知识和跨文化能力,又要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厚基础、重素质、强能力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传统的学院式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创建校园媒体,并积极与行业联手,创新机制,为产学研一体化提供条件和保障。建立起多层面实践培养模式,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需求。
在培养模式方面,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指课程设置“面面俱到”,而是通过拓展原有专业的辅修课程、开设第二学位等方式整合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改革方面,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手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评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在媒体单位实践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得以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全面利用校园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教学改革。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电视台和“未来之星”广播台作为我们教学的平台,把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和课外活动充分结合起来。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电视台、电台英语新闻的采写、编译以及播出工作。通过制作和播报英语新闻,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掌握书本中所学的知识、技巧,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总之,一个优秀的国际传播人才,不仅应当精通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化素质。我们只有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出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①张毓强、尚京华、唐艾华,《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J],《当代传播》,2010(4):97-99
②《李长春在纪念光明日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网 ③Joseph S.Nye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M]. 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④辛欣、雷跃捷等:《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