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歌》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括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教学重点为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风、虫”的字音。
二、成功之处
1. 识字。本课7个生字中6个字是对韵歌中呈现的事物名称。“花”是第一次出现的上下结构的字。“虫”是翘舌音,需重点正音。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主要靠多种形式的示范朗读来正音。教学时采用多种方式趣味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示范朗读,跟读正音。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创设朗读的氛围,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跟着读,再模仿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了字音。
2. 朗读指导。这是一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重点。同时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对子间的对应关系,感受对韵歌呈现的美景。教师在范读时,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点儿,“对”字轻读,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引导学生采用拍手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诵读。示范朗读时,教师把声调读清楚,特别关注“风、 虫、红”的韵母是后鼻音。学生在听读、跟读的基础上,同桌之间诵读,读准字音。
3. 理解运用。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画,引导学生发现对子间的关系。根据同一类别组成新词读一读,如“云雨、风雪、花鸟、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图文对照,想象理解。最后一句双字对,是本篇韵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山清水秀、柳绿桃红”这两个词语的内涵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图片分别呈现。让学生看着图,说说画中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课上教师缺乏对《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拓展。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课前提供给学生《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对韵歌》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