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的提出
一、早期共产党的提倡
1922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先驱》上开辟了“革命文艺”专栏,1923年《新青年》季刊在《新宣言》中也强调“收集革命的文学作品”,此后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萧楚女等共产党人都有提倡革命文艺的文章。
恽代英在《文学与革命》中明确提出了“革命文学”的概念,认为“要先有革命的感情,才会有革命文学” 。
沈泽民在《文学与革命的文学》中强调“现代的革命的泉源是在无产阶级里面,不走到这个阶级里面去,决不能交通他们的情绪生活,决不能产生革命的文学” 。
二、国民革命文学
国民党在北伐前后也倡导过一阵革命文学,目的是动员民众进行国民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即普罗文学运动(proletariat “普罗列塔利亚”的音译 )。1922年2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其机关刊物《先驱》上开辟了“革命文艺”专栏,郭沫若1923年开始倡导“反抗资本主义”的“文学新运动”,1927年国民党也曾倡导过革命文学。
一、原因
1、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
左翼文学的活动与其说是一种文学思潮,不如说是一场以文学为手段的革命运动,它以组织化的文学活动推动文坛格局的变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2、苏联、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
左翼文学是三十年代的世界文学主潮,有“红色的30年代”之说。
二、倡导者
后期创造社: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成仿吾、郭沫若,《文化批判》
太阳社:蒋光慈、钱杏邨,《太阳》
三、主要观点
1、强调文学的宣传煽动作用
一切的文学,都是宣传。普遍地,而且不可逃避地是宣传;有时无意识地,然而常时故意地是宣传。
——李初梨
2、强调文学的组织机能、武器论
文学,有它的社会根据——阶级的背景。文学,有它的组织机能,——一个阶级的武器。
——李初梨
3、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党派性
普罗文学不是普罗的消闲艺术,是一种斗争的艺术,是一种斗争的武器!它是有它的政治的使命!创作的内容必然是要适应政治的宣传的口号和鼓动的口号的!
革命文学论争
一、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
1、全面批判五四文学和资产阶级文艺
1928年1月15日,后期创造社在其创办的《文化批判》创刊号上,公开提出“将从事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的批判”,全面清算五四文坛,其中冯乃超在《艺术与社会生活》中以叶圣陶、鲁迅、郁达夫和郭沫若为五四代表作家,拉来了对“小资产阶级”的“全面批判”。
2、提出新的文学定义
前一派说:文学是自我的表现。后一派说:文学的人物在描写社会生活。一个是观念论的幽灵,个人主义者的呓语;一个是小有产者意识的把戏,机会主义者的念佛。
文学为意德沃罗基的一种,所以文学的社会任务,在它的组织能力。所以支配阶级的文学,总是为它自己的阶级宣传,组织。对于被支配的阶级,总是欺瞒,麻醉。
——李初梨
文艺决不能与社会的关系分离,也决不应止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应该积极地成为变革社会的手段。为文艺的文艺是布尔乔亚的麻醉药,在十字街头竖起象牙之塔的人是有产者社会的走狗。
——成仿吾
3、鲁迅、茅盾的反击
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
4、论争的调停
周恩来、李富春、李立三的干预——夏衍、冯雪峰、冯乃超拜见鲁迅——成立左联
左 联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鲁迅、冯雪峰、夏衍、冯乃超、田汉、郑伯奇、李初梨、阳翰笙、郭沫若、茅盾、周扬、钱杏邨、洪灵菲等人(划线的为常委)。
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支部,在全国各地设有分部。左联设有左联常委会,隶属于中宣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实际并非一个作家联盟,而是中共下属的一个组织机构,内部是党团化的。
左联带来了文坛的组织化和革命化,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但存在着严重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
一、主要活动
1、创办刊物:主要有《拓荒者》、《萌芽》、《北斗》、《文学周报》等。
2、译介马列主义理论和文学批评、文学作品
3、加强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4、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5、探讨新的创作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二、论争
1、与新月派论争——梁实秋
2、“文艺自由”论争——胡秋原、苏汶(杜衡)
3、批判论语派的“性灵文学”——林语堂
4、“大众语”之争
三、左联的解散
1、王明与萧三的来信、《八一宣言》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两个口号之争:“国防文学” 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左翼文学论争
一、“文艺大众化”讨论
1、大众
大众文艺!你要认清楚你的大众是无产大众,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是全世界的工农大众。
日本人近年新创大众文艺的名词,然而内容却是反动的勾当。……它的所谓“大众”要是把无产阶级除外了的大众,是有产有闲的大众,是红男绿女的大众,是大世界新世界青莲阁四海升平楼的老七老八的大众!
——郭沫若
这里所谓的大众,固然不妨广泛的说是国民的全体,可是主要的分子还是占全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以及手工业者,新式产业工人,小商人,店员,小贩等等。
——陈子展
2、大众文学
大众文艺的标语应该是无产文艺的通俗化。通俗到不成文艺都可以……
——郭沫若
大众文学应该是大众能享受的文学,同时也应该是大众能创造的文学。……大众所欢迎的文学,无条件的是普罗列塔利亚写实主义的文学。
——郑伯奇
3、作家立场
大众文学的作家,应该是由大众中间出身的:至少这是原则。……智识阶级出身的作家,也不是应该排斥的。……他们先要克复他们环境所养成的种种,而获得大众的意识,大众的生活感情。其次他们应该抛却自己的洁癖,而学习大众的言语,大众的表现方法。
——郑伯奇
革命的作家要向群众去学习。现在的作家,难道配讲要群众去高攀他吗?老实说是不配。
——瞿秋白
只有到大众中去,从大众去学习,产生健全的大众作品。 ——周扬
4、写什么
普洛作家要写工人民众和一切题材,都要从无产阶级观点去反映现实的人生,社会关系,社会斗争。
(一)开始俗话文学革命运动(二)街头文学运动(三)工农通信运动(四)自我批评的运动。
形式问题上,要会改良旧小说的形式,同着群众提高文艺的形式。 ——瞿秋白
5、大众语
所谓大众语,包括大众说得出,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语言文字。 ——陈子展
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是产生了一个非驴非马的新式白话。这五四式的白话仍旧是士大夫的专利,和以前的文言一样。……中国还是需要再来一次文字革命。……我们可以把这个新的文字革命叫做“俗语文学革命运动”。
五四式的新文言,是中国文言文法,欧洲文法,日本文法和现代白话以及古代白话凑起来的一种文字,根本是口头上读不出来的文字。……革命的大众文艺,尤其应当从运用最浅近的新兴阶级的普通话开始。
——瞿秋白
倘要中国的文化一同向上,就必须提倡大众语,大众文,而且书法更必须拉丁化。
——鲁迅
6、评价
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建设,进一步深化了对大众和大众文学的认识,其中相当多的观点被后来的革命文学所吸收,构成了毛泽东《讲话》的核心。
主要问题是彻底否定五四文学传统,全面靠拢大众的需求,放弃了作家的主体性,并且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排斥创作经验,也缺少现实制度支持。
二、“文艺自由”论争
1931-1932年胡秋原和苏汶(杜衡)和左翼阵营发生论战,核心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它扩大也极端化了左翼文学的影响。
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因此,所谓民族文艺,是应该使一切真正爱护文艺的人贱视的。……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那是艺术的叛徒。……以不三不四的理论,来强奸文学,是对于艺术尊严不可恕的冒渎。
我并非否定民族文艺,同时,我更没有否定普罗文艺。如黑格尔所说,“一切存在是合理的”……但是我并不能主张只准某种艺术存在而排斥其他艺术,因为我是一个自由人。
——胡秋原
胡秋原的主义,是文学的自由,是反对文学的阶级性的强调,是文学的阶级的任务之取消。这是一切问题的中心。 ——冯雪峰
有阶级的社会里,没有真正的实在的自由。当无产阶级公开的要求文艺的斗争工具的时候,谁要出来大叫“勿侵略文艺”,谁就无意之中做了伪善的资产阶级的艺术至上派的“留声机”。
三、“两个口号”之争
1936年周扬等人接到王明委托萧三的来信,依据《八一宣言》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提出 “国防文学”的口号,但鲁迅、胡风等人反对放弃左翼领导权,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这既是一场路线之争,也是一场宗派冲突。最后双方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表示和解,左联也因此解散,这标志着左翼革命文学被战争文学所压倒。
左翼文学文本的流变
一、革命浪漫蒂克小说
(一)成就
以蒋光慈为代表,重视文学组织生活的功能,以浪漫的政治激情,运用文学为革命呐喊,超越了五四时以身边琐事为主的客观写实模式,为五四后觉醒了的知识青年提供了一条既能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又能体验人生浪漫的道路。
1、选取工农反抗斗争的重大社会题材
2、塑造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3、鲜明的普罗革命主题
(二)缺点:
1、革命浪漫谛克现象,具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将革命简单化、浪漫化、个人英雄化
2、公式主义,人物脸谱化,标语口号化
3、知识分子想象中的革命
时人的评论,是“喝‘上海咖啡’而提倡大众文学”。他的革命小说出版,革命者中几乎没有人看。陈独秀翻一翻《少年飘泊者》,说道:“虽是热天,我的毛管也要竖起的。”瞿秋白感叹:“这个人太没有天才。”但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普罗文学占据了文坛主流。蒋光慈于1929年东渡日本治疗肺病时写的《冲出云围的月亮》,仅在出版当年,就重版了六次。书店老板为着赚钱,也常改头换面再版蒋光慈的旧作。例如,将《少年漂泊者》改为《一封长信》,《鸭绿江上》改为《李孟汉与云姑》等。
——百度百科
(三)转向
1931年,丁玲《水》的发表,标志着普罗文学的突破。
1932年,瞿秋白、茅盾为华汉的《地泉》三部曲作序,批判革命浪漫蒂克倾向。
《地泉》在描写人物时用了脸谱主义手法,在结构和故事情节上出现了公式化现象;在语言上用标语口号式的言词来表达感情。因此,从整个作品来讲,《地泉》是不很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
——茅盾
二、社会剖析小说
以茅盾、丁玲、张天翼、沙汀等人为代表,力求把政治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相结合,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体现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从政治、经济的视角进行理性分析,表现中国社会的变迁和阶级斗争,他们也因此被视为具有社会学家气质的小说家。
柔石先生的《为奴隶的母亲》,作为农村社会研究资料,有着大的社会意义,请读者们不要忽视此点。 ——《萌芽月刊》“编辑后记”
这种种加于农民身上的压榨,应经先天注定了农村中无论正业和副业的必然的崩溃。这社会科学的确定不移的理论,又在茅盾的《春蚕》和《秋收》里,得到完全的实证。当然,意识上是很正确的。 ——罗浮《评〈春蚕〉》
2、采用革命现实主义的模式,重视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塑造
老通宝:隐忍与保守
多多头:浮滑与反抗
林佩瑶:小资、耽于幻想
吴荪甫:果敢、有雄心又残酷冷漠
三、无产阶级诗歌
以中国诗歌会为中心,代表诗人如蒲风、田间、殷夫、杨骚、穆木天等,他们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具有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以及粗犷壮阔的力的美。
缺点是成为了意识形态的传声筒,粗糙的急就章,是另一种形式的单一化。
在次殖民地的中国,一切都沐浴在急风狂雨里,许许多多的诗歌材料,正赖我们去摄取,去表现。但是,中国的诗坛还是这么的沉寂;一般的人闹着洋化,一般人又还只是沉醉在风花雪月里。……把诗歌写得与大众十万八千里,是不能适应这伟大的时代的。
——《中国诗歌会缘起》
1、诗的意识形态化
“诗的意识形态化”包括:一、理解现制度下各阶级的人生,着重对大众生活的描写;二、有刺激性,能够推动大众的;三、有积极性,表现斗争或组织群众的。
——穆木天
2、诗歌的大众化
强调自我、小我在集体、大我中的融合,反映出知识分子摆脱个体的孤独彷徨,在革命集体中找到归宿的喜悦充实。
我突入人群,高呼/“我们……我们……我们”/呵,响应,响应,/满街上是我们的呼声!
我融入一个声音的洪流,/我们是伟大的一个心灵。/满街都是工人,同志,我们
满街都是粗暴的呼声。
——殷夫《1929年5月1日》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郭沫若《天狗》
我们是谁?/我们是十二万五千万的工人农民!——殷夫《我们》
3、直抒胸臆与歌谣化
强调诗歌的鼓动功能,试图塑造“群体的听觉艺术”,在拒斥文人传统的同时,热心于民间传统的吸收,塑造朴素、刚健的诗风,目的是促成“文艺大众化”,以此来动员民众。
四、杂文
以鲁迅、徐懋庸、聂绀弩、唐弢为代表,重视杂文的现实批判性和论战效果,发挥了匕首和投枪的作用。
因为在人事倥偬而反动势力高涨的目前,杂文这一文体,是具着游击队的轻便辛辣而足以致敌沉落的战斗力量。
左翼文学总体评价
1、人的社会性、阶级性的凸显
2、文学与政治、革命关系的强化
3、宗派主义与公式化的缺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