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管理系统文件doc

2022-10-31 来源:欧得旅游网
第一章教学管理机构及职责

技工学校学校遵照精简高效,职责分明,运转协调,信息畅

通的原则,建立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其中校级是最高层,作出决策,全面协调,综合管理;中层的作用是执行最高层的决定,发挥部门的主动性,结合实际,作出具体安排;基层按学校和中层部门的工作计

划进行具体实施。

第一节校级管理

校长全面负责,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制

定任期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主管教学副校长主持日常教学工作,领导所分管的中层业务

管理部门,审批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协调分管部门间的关系。

⒈审定本校的年度教学工作计划,确定学年或学期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审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审批关系全局的教学文件和教学规章制度,并督促实施。按年度教学工作计划要求,定期抽查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⒉主持全校性教学工作会议,对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决策、教学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期要主持教学质量检查分析会议,坚持听课,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⒊主持全校性教育教学研究等活动,拟订教学改革方案。组织教

1学人员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定期主持有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与研讨,推动教育创新。

⒋主持学期、学年考试工作;审批升留级、休学、退学、复学、毕业、结业、肄业学生名单;审批学分制的自修、免修、重修、辅修学生名单。

⒌审定师资队伍进修培训计划,组织教师业务考核工作。⒍全面规划学校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拟定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建设计划。

第二节中层管理

学校应设立教务管理部门、专业管理部门、实训管理部门和培训管理部门等中层教学管理机构。管理部门尚未齐备的,可把未设部门的任务并入教务管理部门或相应中层业务管理部门范围。

一、教务管理部门

教务管理部门是组织学校教学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在主管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教学工作。其基本职责任务是:

⒈拟订年度(学期)教学计划,制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校级决策,提出教学管理及改革建议,经主管副校长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

⒉编制新学期校历、教学进程表和课程总表,根据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程表,在学期结束前一周向有关管理部门下达新

2学期授课任务和实训任务。

⒊全面管理各项日常教务工作,制定听课制度,安排全校性听课,掌握教学进程,组织全校性的教学质量检查或评估,对每学期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负责教学资料汇总、统计工作。

⒋负责考试和补考的全面安排,管理全校学生学业成绩。根据学生学业成绩、考勤情况,审查并公布补考名单。提出升留级、毕业、结业、󰀂肄业学生名单;核实学分制的自修、免修、重修、辅修学生名单;核定调整专业、专业化方向学生应补修课程,报主管教学副校长批准。

⒌组织召开教务例会和专业部负责人会议,全体教师教学工作会议和学生座谈会,协调各部门抓好教学各环节工作,布置、检查各项教学工作。

⒍组织全校性的教研活动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和推广应用(已设教育研究机构的,则协助该机构组织此项工作)。

7.拟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执行师资管理与考核制度,参与教师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8.建立教材选用制度,审定选用教材,组织好教材的预订、保管及供应工作(已设教材建设机构的,则协助该机构做好此项工作)。

9.全面规划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已设实训管理部门的,则协助该部门做好工作)。

10.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检

3查、考核部门内人员各项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制定本部门的学年、学期、月工作计划,并做好工作总结。

二、专业管理部门

专业管理部门是一个或几个相近的专业(或课程)组成的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务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统筹所属专业教学工作。其基本任务是:

⒈编拟本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选定或编拟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审批所属课程的学期授课计划,负责检查执行情况。

⒉组织和指导本部门各教研组完成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组织本部门各专业的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

⒊检查本部门各专业各课程的教学质量(教案、教学进度及教师批改作业情况),组织教学质量分析、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⒋初审本部门学分制的自修、免修、重修、辅修学生名单,送教务管理部门审定。

⒌领导本部门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开展听课和公开课活动;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制订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师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组织教师参与校际活动和社会调查,按计划实施和总结成果,报有关部门进行鉴定。

⒍制订本部门教师的培训与进修计划,提出教师的考核材料和评聘意见,负责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以及一体化教师的队伍建

4设。

⒎组织选用或编拟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书、实训大纲、实习计划、考核方法、评分标准,与实训管理部门共同商讨,定稿后送教务管理部门审定,严格执行。

⒏负责本部门所属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以及专业评估工作。承担新专业开发的调整论证工作,参与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与社会有关部门联系,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工作。提出本部门各课程教材选用方案或组织编写教材或讲义。

⒐配合实习与就业指导部门,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协助做好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工作。

⒑组织本部门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负责部门内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考核部门内人员各项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制定本部门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并做好工作总结。

三、实训管理部门

⒈实训管理部门是专门负责实践技能教学工作(含实验、实习、生产训练)的管理部门。其职责是负责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在专业管理部门协同下,开展相应专业实训。

2.按教学要求具体安排各项实训任务,组织各专业技能等级考证训练。

53.负责对实验室、实训场地的设备定期检查,督促实验员、实习指导教师按要求做好使用登记和维护保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建立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和完备的实验实训设备台帐,收集和管理各项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和使用登记资料。

⒌组织本部门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负责部门内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考核部门内人员各项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有计划地对实训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适应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要求。

⒍主持管理本部门的日常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

四、培训管理部门

⒈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条件,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⒉负责与有关部门联系开办各类培训班及认证、发证工作;制订培训班的教学计划,培训课程、实训项目的教学大纲,选定或自编教材、讲义;负责组织与管理培训教务工作以及培训学员、教学工作情况的文件资料汇总统计工作。

⒊主持和组织培训班的考核工作,登记考核成绩,确定培训学员应获得的资格,报有关部门办理颁发相应证书。

⒋主持本部门的日常工作,组织部门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负责部门内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考核本部门人员各项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和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并做好工作总结。

6第三节基层管理

教研组(室)是学校教学的基层单位,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

和管理该教研组的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活动,其基本职责是:

1.主持教研组工作,组织本教研室的政治、业务学习,提出

内部人员进修的意见,督促教研组内人员执行教学工作规范,做好教师的思想和业务考核工作,执行考勤制度。组织教师制定本教研组的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好本部门学期、学年和各项工作总结。

2.组织好各环节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成绩考核等,检查教师的各环节教学工作质量,及时纠正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3.组织教师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选用、修订和编写实施性教学大纲,指导、审核教师编写学期授课计划和实验实习计划。

4.安排教师任课和承担各项教学任务(或由专业部安排教师教学任务),登记教师的授课量和工作量。

5.组织各课程学生成绩考核中的命题、审题、试后分析等工作。6.组织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听课,交流教学经验;组织教师参与校际活动和社会调查。

7.组织落实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工作;参与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组织教师选好教材,编写校本教材、讲义、习题集、指导书和制作配套的课件、音像资料等。

7⒏制定本组教师进修和社会实践、继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⒐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10.抓好“双推”工作,即推进专业知识更新工作,推广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第二章教学基本建设

教学基本建设包括: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场所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等,它们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建设,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

一、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专业建设

1.学校应根据专业建设需要设置相应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82.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和

校外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

3.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其成员由教务管理部门审核后报校长批

准。

4.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工作,其主要任务

是:

⑴对专业开发、专业建设(含专业改造)和专业改革的计划、

方案进行研究论证,提出意见或建议。

⑵对实践教学场所建设、改造的计划、方案进行研究或论证,

提出意见或建议。

二、专业开发工作

⒈学校应重视专业开发工作,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总体

规划,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转移、科技进步、劳动力市场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并优化本校的专业结构,增加专业适应性。专业开发要与专业设置标准及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学校要坚持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设置专业,着力办好相对稳定的骨干专业,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开发工作,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和设置新专业。

⒉各专业部应根据学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总体设想,组

织有关教师有计划的进行社会调查,深入论证,制订专业开发方案。专业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调查论证报告、可行性报告、专业教学计划、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和新专业设置标准等。专业开发方案经专业指导委员会(或专业开发评审会)评审后,报请校长批准。

9⒊新开发专业开办前的准备工作由专业部负责,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报批等。

专业开发工作流程

三、专业建设工作

⒈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适时开发新专业和改造旧专业。专业部在每学年结束前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提出下学年专业建设实施计划,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包括新专业建设和旧专业改造计划(方案)。对已开办的专业原则上每学年结束前都应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专业改造意见。专业建设计划报教学副校长批准实施。

⒉专业部应根据专业建设计划组织力量制订专业建设方案,

将专业建设的具体工作落实到相应的专业教研组。专业建设计划完成后,专业部要认真总结经验,并向学校提交书面总结报告。

⒊专业建设方案的内容包括:教学文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含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

实施性教学计划是教学文件建设的核心,每学年结束前各专业部应对各专业课程结构进行全面总结和检讨,提出适用于新生的专业课程结构优化建议,报教务管理部门统筹形成专业结构优化的实施方案,报主管副校长审批。

⒋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全校专业建设(含专业改造)的统筹和管理工作。

10实施性教学计划制订工作流程图

教学计划调整工作流程图

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工作流程图

11第二节

一、课程开发工作

教材建设

⒈学校应重视并鼓励课程开发工作,积极开发新课程模式,

特别是适应于学分制管理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的研究和探索。要制订设置新课程的管理办法,加强对课程开发的管理。

⒉专业部应根据人才市场的要求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

配合专业建设和改造,加大课程体系优化和课程改革力度,组织力量进行社会调查,深入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设置新课程的可行性论证和教学大纲。

⒊课程开发方案经审定后,报送教务管理部门,经教学副校

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⒋专业部将经批准的课程开发方案落实到相关教研组及开

发人员,落实工作进程,组织教材选用或编写工作。

二、教材建设工作

⒈专业部应根据专业开发、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以

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或讲义,制订切实可行的教材(含教学资料,以下同)建设计划。

⒉教材建设应以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省内、行业内统编教材为主,鼓励编写校本教材的原则,切实保证每门课程拥有相对稳定的教材。

12教材订购工作流程

⒊教材建设计划经教学副校长批准后,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

实施。专业部应根据教务管理部门下达的教材建设任务,落实到相应的教研组或个人。

⒋自编教材

⑴学校应制订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自编(自制)教材和参与国

家规划教材或行业组织的统编教材编写工作。凡自编(含改编)教材应由主编提出教材纲要,经专业部和教务管理部门同时认定后,由主编组织编写,并纳入学校的教材建设计划。

⑵教材纲要的内容包括:编写说明、适用范围、教材目录、

教材的内容提纲等。

⑶学校可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自

编讲义。自编补充教材或讲义,由任课教师提出申请,经教研组同意后,报专业部和教务管理部门审核,教学副校长批准后实行。

13⑷自编教材、讲义的印刷、发放工作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

第三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设施,也包括多媒

体合班教室、专业教室、语音室和校园网。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⒈坚持校内外建设相结合,以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为主,满足教学要求,并能为产教结合、技术开发等创造条件。

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与专业建设相匹配,加强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和仿真、模拟场所建设。

⒊实践教学场地及设备的配置应能保证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和实习教学的需要,至少能供一个班同时实训。

⒋当地建有实训中心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可以资源共享,不

必重复建设。

二、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以及专业结构,

制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中期(五年)计划,经校务委员会审定后,由校长批准实施。

三、应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工作,积极主动与社

会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开发并建设与专业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能满足各专业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实践教学场所的管理

14⒈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原则上由实训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或由

相应专业部管理。

⒉实践教学场所的所有设施、设备要建立规范的设备台帐和

设备卡,并贴上学校的设备标签(注明校名、编号、设备名称、型号、购置日期)。

⒊设备卡应每台一卡,卡上写明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

家、进货日期、检修记录和保管人姓名及变更情况。设备卡随设备保存、随设备报废。

⒋建立规范的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制度,要建立设备报废制

度,按规定程序处理设备报废。

⒌实践教学场所要制订并张贴“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守

则)、“实训(实验、实习)守则”。要建立设备事故和安全事故责任制度,制订事故认定、责任分析和处理的相关文件。

⒍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实践教学场所的安全、设备状况、

清洁卫生以及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定期检查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业部、实训管理部门、实践教学指导人员参加的检查小组进行。

第四节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加强专业

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专兼结

15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工学校学校教师队伍。

一、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学校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五年计划。

1.专兼教师队伍总量与学校发展规模相适应,保证有合理师生比。

⒉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依据主管部门关于加强技工学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具有初、中、高级专任教师保持合理的比例,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不低于30%;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中“一体化”教师比例不低于35%,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专业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每个专业至少应有3名以上专业课教师,应聘请一定比例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⒊学校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在教师中积极开展教师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培训,培养一批具备“一体化”资格,具有一定职业指导能力和心理咨询能力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二、教师的进修与培训

⒈学校应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制度。

⒉学校应对未达到学历标准的人员在限定时间内进修,达到

16规定的学历要求。如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规定的学历要求,应进行充实和调整。

⒊新任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在职教师要进行知识更新的

培训,培训时间每学年不应少于48个学时。

⒋学校应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年度计划。计划一经

制定就应认真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在实现规划时段内全员培训一轮。

⒌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应坚持服从工作需要,以在职进修为主

的原则,师资队伍建设应与学校发展相适应,逐步做到各骨干专业有高级职称教师,各课程均有中级职称教师。

⒍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修要求有不同的侧重。一般应为教师提供扩展、更新知识,学习专业新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进修机会。每学期要有计划安排时间,让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实践(含实验室建设)及社会实践。专业课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7.学校要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和优质课比赛,鼓励教师结合教学,从事力所能及的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

8.各校应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有计划的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9.各校应根据教师有被培养的权利,也有履行教师聘约、完

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的原则,对下列内容制订进修细则或规定:

17(1)进修的申请及审批程序;

(2)培养费用(学费、书费、实习费、路费等)的负担办法;(3)进修形式(脱产、半脱产、业余)及相应的时间保证和福利待遇;

(4)对处理工作与进修关系的要求和奖惩;(5)对成绩优秀的奖励,对不及格的处理;(6)自费进修的规定;

(7)学成后为学校服务的义务,规定在本校最低的服务年限,和在规定(8)服务年限内要求调出时培养费用的补偿;

(9)进修期间的考勤及请假办法;

(10)学校对进修教师的定期检查,进修教师的定期汇报和个人总结。

10.教务管理部门要对教师进修与培训进行登记,每学期登

记一次,并将资料存入个人业务档案。

三、新教师的培养

⒈凡新参加教学工作的教师,都必须由所在专业部指定有经

验的教师指导,要有二年培养计划,指导新教师教学业务的提高。

⒉指导教师一般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政治思想好、业务

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要注重引导新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师德;要向新教师传授教书育人经验,指导新教师学习教育理

18论,使其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要对新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作出评价,并作为转正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⒊新教师必须虚心学习,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

在指导教师帮助下进行熟悉教材、备课、试讲等训练。

⒋新教师授课前要规定进行一段时间的试讲,由专业部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听课和评课。

5.新教师到校一年后,应参加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新教师业务培训,培训考试合格之后方可列入转正考核对象。学校应按转正要求对新教师进行考核评定,考核合格的按时转正,考核不合格的应调离教学岗位安排其他工作。

6.新教师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认证培训,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19第三章

第一节

教学文件制定与管理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制订的教学总体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安排教学任务、编制教学大纲、评估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秩序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分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实施性教学计划两种。

一、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指导性教学计划是对同一专业各届教学的统一要求,作总体的指导,一般由国家、地方主管行政部门或行业部门组织制定颁发,学校应认真遵照执行,以保持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稳定的延续性。

(二)对于国家、地方主管行政部门或行业部门尚未颁发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专业,学校应按照劳动部《关于制订技工学校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0]2号)的要求,参照相近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该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制定程序一般由教务管理部门主持,由专业部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拟,吸纳有关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充分调查论证,了解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技能、综合素质的要求。编制的初稿在教学副校长的主持下讨论通过执行,并报市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学校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指导性教学计划多次论证,及时修订。

(三)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1.专业名称。

2.招生对象与学制(实行学分制的应有最低学分要求)。

203.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说明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各项具体业务。

4.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说明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有关的业务能力。

5.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全面列出所设理论教学课程(文化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及主要实训项目的名称,教学时数,各门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实行学分制的要按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分类开列所设置的课程。

6.专门化方向:列出该专业的专门化方向的名称和涵盖的内容。7.教学时间安排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教学环节周数分配表。要求列出每个学期各教学环节的周数(教学环节主要有:入学教育、军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公益劳动、就业指导、考试、寒暑假和机动周)。

附表:

入军课顶成寒机就合学程岗绩暑业教教实考指学年、学期Ⅰ1育0.5训1学17习核1假4动1导计24.52123Ⅱ45Ⅲ6总计0.51191919202074401116464111272527240.520.514842440.5(2)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要求列出各门课程的名称、类别、顺序、名称、理论课程的总学时数、实验课时数、各学期的周数、各门课程的周学时数、各学期考试、考查课程的安排,同时列出各专门化方向的课程名称和教学时间安排,专业技能训练、实习项目名称等。实行学分制的应有各课程的学分数。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应符合劳动部对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表(按课程性质排序)

课时数课程类别序号一期20课程名称总计理论实践理论1234公共基础课程56789101112语文数学英语普通话德育1德育2德育3创新与创业应用文写作体育与健康音乐计算机应用基础小计专业1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1208080404040404040160608082020012080804040404040408060407001004012010080112134232111136151111111122212222211顶岗实习周实践理论2221二期20周实践理论2三期20周实践理论四期20周实践各期学时分配五六期实践备注22基础及专业方向课23456789101112机械基础(机械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铣工工艺学焊工工艺学钳工工艺学车工工艺学磨工工艺学数控技术应用电工基础802401201201201602001208080804040408080408016080808080120804222244222222242444424小计1440660780122511812814实训实作课程1234小计开课门数周课时数合计2260136090030282728二、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实施性教学计划是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的要求,依据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劳动力市场变化等情况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对各专业每届学生而制定的。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结构与指导性教学计划基本相同。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专门化方向等方面允许结合实际作具体调整,但一定要保证指导性教学计划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总周数。对教学时间安排表则应按该届各学年、学期的实际日历作具体安排。该计划要注明适用年级、适用专业、编制日期、编制者。

(三)实施性教学计划由教务管理部门会同专业部编拟,由教学副校长组织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讨论通过。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在新生入学前编制完成,报教学副校长审批。计划一经审批,不能随意更

23动,执行过程中如需调整,必须严格按原审批程序修订,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四)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1.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组成

实施性教学计划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课程设置与教学时数分配表、实践教学时间安排表、实习实训计划表和有关教学计划的说明。

实习实训计划一般包括:实习实训教学目标(含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职业技能等级或职业资格标准)、实习实训任务和实施要求、顶岗实习安排、时间分配等。

2.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的要求(1)总体要求

①学校应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及国家有关教学计划制定的原则意见,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明确、具体地规定各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并根据区域经济、相关行业特点和岗位对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实施性教学计划。

②学校应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科学地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24③学校应建立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创新机制。(2)具体要求

①要按劳动部的要求开设德育课程。各教研组在制定计划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课程,一般每周2课时。并可以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关德育活动方案。

②各专业均应开设必要的文化基础课程。

③专业课程(含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针对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应能够覆盖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④学校应开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和增强其就业能力的任选课程。

⑤周学时数一般为24—30学时,教学实习、实训与顶岗实习可按每周30—40小时安排(一小时折一学时)。

⑥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一般为3:7。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例一般为50%,顶岗实习一般安排一年。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强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调整。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专业),以及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员或采用远程教育手段的学校(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3.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的程序

25实施性教学计划的专业名称应科学、准确、规范,体现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内涵。专业名称应符合劳动部颁发的《技工学校学校专业目录》。

(1)专业论证。学校通过对有关人才需求的调研以及专业岗位工作分析,明确与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及对应的职业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

(2)拟订计划。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妥善处理各类课程关系;保证必修课程的开设和学时;确定选修课程和学时比例;安排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按照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3)审核报批。实施性教学计划由各专业部起草,经教务管理部门审核后,报教学副校长审批。

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流程图

(五)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调整

1.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在新生入学前完备,经审批的教学计划

26须严格执行,原则上不作调整。

2.须作调整的由各专业部提出书面申请及市场调研论证报告,报教务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二节

一、教学大纲的选用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的总体要求,规定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组织教学及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检查和考核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每门课程(含实习及单独开设的实验课)都应于新生入学前备齐教学大纲。

(一)教育行政部门或行业部门已有统颁教学大纲的,学校应认真执行。同一课程颁发有多种同名的教学大纲,由专业部组织教师选用,经专业部审批同意后执行,送教务管理部门备案。无教学大纲的课程,其教学大纲由专业部负责制订,经教务管理部门批准执行、备案。

(二)教务管理部门在下达教学任务的同时,应向教师提供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师必须全面领会所任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同时,还应了解与所教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教学大纲,把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到制订学期授课计划、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命题考试、质量检查、选编教材等过程中。

(三)各门课程、各实践性教学环节都必须有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27二、教学大纲的编制(一)编写程序

未有统颁教学大纲的课程,或教学内容、课时、教学要求等已作较大改革的课程,学校应组织教师自行编写。编写程序一般是教务管理部门提出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原则意见和基本格式,布置编制课程教学大纲的任务,由专业部组织有关教师起草,经教研组讨论通过,报专业部审核,送教务管理部门汇总审定后执行。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1.课程名称2.课程性质和任务

3.课程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

4.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分基本模块、选修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各模块列出课题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实践性教学项目的内容和要求。教学要求可分为认知要求和能力要求。认知要求可细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能力要求可按课程实际对操作运用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提出不同层次要求。

5.教学时数分配:确定理论教学课题和实践教学项目各自的教学时数。

6.说明:对执行该大纲中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加以说明。如运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或教学建议,教学的重点难点,与有关课程的联系问题,教学模块的结构与配置,教学方法建议

28及必备的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运用、学习方法指导与探索创新的启示等。

三、教学大纲的调整

1.教学大纲要准确地贯彻教学计划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要符合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同一课程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在不同的专业教学中应有所区别,体现专业要求。

2.教学大纲要根据技工学校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的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3.教学大纲确需调整时,应在开课前一学期内由教研组提出修改意见,经专业部审核,送教务管理部门审定后执行。

第四章教务常规管理

29教务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稳定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教务常规管理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应逐步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教务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制定教学进程表、课程表,对日常教学进行检查、调、代课,对教学日志、教材、教学档案和学生学籍资料进行管理。

第一节日常教务管理

一、校历。校历是学校每学年主要工作的日程表,是学校统一安排教学工作及其它工作的依据。校历是采用表格形式按年月日编制的具体日历。主要确定学期起讫时间,学期教学活动周数,教工和学生寒暑假的具体日期,对注册、开学和法定节假日,校运动会及其它全校性活动的日程安排。校历应根据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编制,编制校历基本要求: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教学安排40-42周,寒暑假共9-11周,一般寒假4周,暑假5~7周。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放假前4周编制出下一学年的校历,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批后,印发各部门执行。

二、教学进程表。教学进程表是每学期全校各班级教学活动的总体安排。教学进程表按学期周次顺序排列,编排各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公益劳动、考试、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和假期等具体进程。教学进程表由教务管理部门根据校历和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编制。编制教学进程表应妥善处理好各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场所和人力的合理使用。教学进程表应在每学期结束前五周编好下学期的教学进程表,经主管教学副校长审批后,印发各部门和教师,同时下达新学期教学任务。学校各部门都应根据教学进程表安排和协调工作。教学进程表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要严格执行,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应通过教务管理部门,报主管教学副校长批准,提前通知各有

30关部门和教师执行。

三、课程表。课程表是学校每周教学工作和其它各项活动的日程安排。课程表包括全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任课教师课程表,实行学分制管理的还应有选修课课程表。课程表由教务管理部门编制。一般在学期结束前一周编制下学期的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和任课教师课程表于开学前分发至班级和任课教师。课程表一经公布,要严格执行。因特殊情况需调整,必须预先提出变动要求,经教务管理部门作出安排,并向有关部门和班级下达调整通知。

编排课程表要注意确保学生负担与教师负担的均衡,按不同类别的课程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教学场地。

⒈同一门课两次授课时间要有适当间隔。

⒉理论性较强、作业量较大的课程一般安排在上午,自习课可安排在这些课之后,早上第一、二节课不要安排体育、自习课,周五下午不宜安排自习课。

⒊讲授两门课的教师,每天尽可能只安排一门课,如果两门课必须安排在同一天,则两门课不要连续上。

⒋要把教师统一活动的时间在课表上预先划定(如教研组活动等)。

31四、教室日志管理

1.教室日志是实施性教学计划具体进程、教师执行学期授课计划和学生学习及出勤情况的记录。教室日志主要记载各班级授课日期、周次、节次、课程名称、教学内容(章节名称或内容摘要)、课堂纪律及出勤情况、授课教师等。

2.任课教师每次授课,应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确认。包括体育课、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均应如实记录。教室日志一般每周一页,以班为单位记录。实行学分制管理的选修班也要填写教室日志。每周一由班长到教务管理部门领取,周末结束交到教务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要有专人管理,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做好考勤统计工作。教务管理部门有条件可实行网上教室日志登记,及时收集教师授课情况并作出统计。

第二节

一、日常教学检查

教学秩序管理

日常教学检查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常规检查,检查工作主要由各教学部门(教务管理部门、专业部、教育研究室、督导组、教研组等)负责,随时了解、掌握教师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和教师育人的情况,要注重对外聘兼职教师和专职实训指导教师教学质量

32的检查。

⒈教务管理部门每天巡课2次以上,检查上课、自习和出勤情况,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⒉教务管理部门每周检查教室日志一次,了解教师学期授课计划执行情况。

⒊各教学部门要深入班级随机听课,学校要制订听课制度,保证校领导及各教学部门负责人听课经常化、制度化,每学期听课要有计划安排,听课次数有明确规定,听课前有准备,听课时有记录,以便检查和指导教学。

⒋教研组要经常检查教学各个环节运行情况,教务管理部门随机抽查。每学期教研组抽查教案的编写质量和学生作业及教师批改作业情况,平时常与各方面的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与教学管理的意见和要求。

二、调课、代课与停课

为了稳定教学秩序,要严格执行教学进程表和课程表,课表调整不得过于频繁。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要到教务管理部门办理调课、代课或停课手续。

⒈调课:由本人填写调课申请表,专业部负责人或教研组长加具意见,提出调课方案,至迟在上课前一天送教务管理部门审批,教务管理部门把调课通知及时发给有关教师和班级。

⒉代课:教师因公、因病或因事(须有公差证明或请假批条)超过一周不能按课表上课时,可由教研组提出安排意见,󰀂请其他教师

33代课,经教务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⒊停课:规定的教学时间不得随意占用,不得随意停课。在非常特殊情况下的临时停课须经主管教学副校长批准,由教务管理部门发出通知执行。全校停课达两天者,须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停课后一般不补课,因节假日占去的课时也不补课。

三、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一)教学事故级别

教学事故包括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方面的事故,一般分为三个级别:一般教学事故、较大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学校可参照以下原则确定事故级别:

1.一般教学事故指持续时间较短,影响面不大,程度不深。2.较大教学事故指持续时间较长,影响面较大,程度较深。3.重大教学事故指后果严重、影响恶劣、损害学生权益或学校声誉的事故。

(二)教学事故的认定1.重大教学事故

(1)教师在课堂上散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或不道德、违法乱纪的内容。

(2)擅自停课,无故缺课(含迟到15分钟以上)。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教师的错误指导或教师擅离职守,造

34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学生严重伤亡事故。

(4)上课时辱骂或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5)泄露试题(含试卷印刷、保管、交接过程中出现的泄题),造成严重后果的。

(6)出具与事实不符的成绩证明或学历证明。

(7)由于实验实训管理人员不负责任或管理不善,造成贵重实验仪器设备严重损坏,以至严重影响正常教学。

2、较大教学事故

(1)有关部门和教学单位未经教务管理部门同意,让学生停课参加任何校内外活动。

(2)教师上课没有教案。

(3)考试试卷出现重大错误,甚至致使考试无法进行。(4)丢失试卷或学生成绩。

(5)上课、监考迟到5-15分钟或提前5-15分钟以内下课。(6)教学设施维修不及时,造成无法正常进行教学。(7)因管理不善或事先不通知,停电、停水致使正常教学活动无法进行。

(8)因教师失误或擅离岗位,造成公私财产损失或使学生受到损伤。

35(9)整个学期中未布置作业或学期未批改的作业占应批改的二分之一以上。

(10)擅离监考岗位或监考不认真,对违反考试纪律现象置若罔闻,致使考试纪律混乱。

(11)未办理有关手续,擅自调课或找人代课。

(12)未将教学安排及时通知任课教师或学生,造成无教师或无学生上课,或教师、学生、教室上课冲突等情况,未及时处理。

(13)审查不认真,明显错发技能证书或毕业证书。

(14)考场安排、考试组织不当,造成影响正常考试20分钟以上(含20分钟)。

3、一般教学事故

(1)教师穿背心或拖鞋上课(体育课或其它有规定的场所除外)。(2)上课、监考迟到5分钟以内或提前5分钟以内下课。(3)教师上课接打电话,影响课堂教学。(4)未经批准,考试结束后一周内未交学生成绩。(5)未按教务管理部门正式通知按时提交教学资料的。(6)擅自向学生推销教材、参考书或辅导资料。(7)未经教务管理部门同意,更改专业教学计划。(8)未及时征订教材,造成开学两周内学生仍无教材。

36(9)已到上课时间,值班人员未打开教室或实验室。(三)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出现教学事故后,所属部门应及时处理,弄清情况,分清责任,进行教学事故登记,提出处理意见,报教务管理部门。情形严重的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通告学生的监护人。

1.对一般教学事故责任人,由所属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填写教学事故登记表报教务管理部门备案。登记表在教务管理部门存查3年。

2.对较大教学事故责任人,本人应作书面检讨,由所属部门会同教务管理部门处理,报主管校级领导审批,在所属部门进行通报批评,把教学事故登记表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3.对重大教学事故责任人,由所属部门及时将具体情况报教务管理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管校长批准执行。对当事人进行校内通报批评,教学事故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存入本人业务档案,一份存入学校档案作长期保存。对情节严重且认错态度不好者,由学校按严重程度给予责任人经济或行政处分,在职务上作低聘、调离以至解聘等处分。

造成学生伤害事故者,严格按照劳动部有关《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执行。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

一、教材管理

教材和教学档案管理

371.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全校各课程的教材预订和采购工作。教务管理部门在征订教材时,先应提供教材征订书目,由专业部征求教研组或有关教师选订意见。教务管理部门汇总按开设课程的班级、人数、库存教材版本及数量,统一制定计划,报主管教学副校长审批后执行。

2.与统编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订购并按时向教师发放。其他参考书由图书馆订购,优先供应教师借阅。

3.教务管理部门应建立教材库,指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专人管理。要建立教材账和发放登记制度,严格入库和核算制度,保证书、账相符。

4、没有特殊原因,教务管理部门应保证按时供应教材。教师用教材于下达教学任务后发放,学生用教材于上课前发放。

二、教学档案管理

1.教学档案包括:教学或教务工作形成的文件、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形成的文件、学籍管理形成的文件、教师业务档案和教学设备台账等。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16~50年)、短期(15年以下)三种。

2.教学档案一般按教学年度整理。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初两个月内要将上一学年的文件材料汇集、鉴别、整理、分类保管。分类时按学校档案室规定的办法归类,便于检索和向档案室移交。

38第五章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中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教学过程管理包括:编制学期授课计划、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实验、实训、大型作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的管理。

第一节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包括编制学期授课计划,课前准备(备课、编写教案、置备教具、实验示范准备等),授课,课后延伸工作(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教学环节。

一、编制学期授课计划

⒈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校历、学期教学进程表,结合任课班级的实际,认真编制学期授课计划。

⒉学期授课计划内容包括:授课周次、节次(或课时数)、章节名称、内容摘要、课型、教具、课内外作业题号(或题数)、阶段测验、复习、实验、实训教学等安排,成绩考核的方式、次数,并附有编制说明和计划,注明使用的班级、学期。同一专业同一课程应使用同一教材,应统一学期授课计划。

⒊学期授课计划应一式三份,于开课前一周交教研组长初审,专业部批准后执行。审批后的学期授课计划报一份教务管理部门备查。

39⒋审批后的学期授课计划不得轻易改变。如需调整计划,调整学时数幅度较大,应由任课教师提出书面理由,经教研组长、专业部长签署意见后,报教务管理部门批准执行。

二、备课

⒈任课教师必须在开学前备好一周以上的教案。备课前要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了解先修课和后续课,注意互相衔接,并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确定教学方法。一般以两节课为单位编写一个教案。平时亦应有至少一周的提前量,不准无教案或使用过时的教案上课。

⒉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包括:首页(班别,授课日期,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具,课外作业);教学内容(含复习、提问、课堂练习等)和教学后记。教案要注重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构思,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要因课程特点而异,不要流于形式。新教师应具体详细编写教学内容,老教师可概括扼要。鼓励教师应用计算机备课。

⒊备课以教师个人为主,教研组应组织必要的集体备课,一般每学期1-2次。其主要内容是:统一教学目的要求,研究重点难点解决措施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等。

⒋任课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备好必要的教具,预做演示实验。课后要写教学后记,主要反映教学得失,教学效果,改进措施。

⒌任课教师在学期结束后应把学期授课计划、教案整理装订好,作为教学资料保存,以备参考与检查。

三、上课

40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主持者,必须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不误课,不无故缺课,不提前下课,必须照章办理调、代课手续。

⒉教师在上课的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规范,管教管导,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考勤登记,填写教室日志,并注重自身仪表、着装、教态和表率作用。

⒊教师讲课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组织严密,条理清晰,讲授正确,启发性强,教法灵活,重点突出,语言准确,板书工整,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施设备,积极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四、课外作业

⒈任课教师布置作业,必须按教学大纲要求,有明确目的,难度适中,份量适当,每授课两课时必须布置一次作业,每两次作业至少全批全改一次,对布置的作业应预先试做。

⒉任课教师必须及时和认真批改作业,评分及评语要客观公正、具体明确,必要时要讲评作业,并应做好交作业情况和作业成绩登记。

⒊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按时完成作业,对没有按时完成或敷衍应付、抄袭作业的学生,要及时教育。

五、课外辅导

⒈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解答学生疑难,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正确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原则上以个别答疑方式为主,做到因材施教。

41⒉学校应建立辅导制度,编排好教师辅导时间,保证教师有一定的辅导次数,要求教师做好辅导登记。

3.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实丰富第二课堂,有计划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学习活动。

第二节实践教学管理

技工学校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技能变化的能力。教学内容应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证教学健康有效开展,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必需的技能,确保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技能训练、大型作业(课程设计)、社会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计划中专业实践教学时数与专业理论教学时数比例一般应达到1:1。

一、实验

实验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教学环节。⒈凡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必须开出。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选用或编写实验指导书,拟定实验计划,制定实验课的考核办法。

⒉任课教师应将学期实验计划与学期授课计划同时交教研组长初审,专业部长批准后执行,审批后的学期实验计划分别报送实验室和教务管理部门。

42⒊任课教师要认真按大纲要求做好实验课的备课工作,预作实验,写好教案。备课内容包括: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原理,仪器设备及操作规程,可能发生误差的原因,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做好实验分组安排,布置预习实验指导书。

⒋任课教师应做好实验组织工作和指导工作,教育学生认真执行实验规章制度,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讲解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在实验进行中,教师要做好现场指导,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分析,保障实验安全,指导学生处理各种事故。

⒌实验完毕,任课教师应会同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各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检查设备完好和清洁卫生情况,填写实验日志。实验员要及时清点、检查仪器设备,调整还原至起始备用状态。

⒍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评定实验成绩。凡单独考核成绩的实验课,必须进行综合考核,制定考核标准。综合考核以实操为主,结合笔试或现场口试。实验课总评成绩由各项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表现或综合考核等成绩组成。

⒎实验员要根据实验项目提前做好实验课的一切准备工作,参加实验课教学的辅导,协助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二、实习与技能训练

实习与技能训练(实训)是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校内进行,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实习、技能等级考证训练。

⒈凡实施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训项目必须按教学进程表认真执

43行,若需变更,应由专业部提出书面报告,送教务管理部门,经批准后实施。

⒉所有实训必须有大纲和指导书。实训大纲和指导书可由担任该任务的教研室(组)结合本专业实际组织编写,由专业部审批后下达执行。

⒊教务管理部门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程表,将实训任务下达给实训管理部门。教研组、实训管理部门根据实训任务派出指导教师。

⒋实训指导教师负责编写实训计划。技能等级考证训练要依据有关行业制定的技能等级鉴定标准,编写训练计划和考核办法;按实训计划和大纲编写教案,做好实训前准备工作,组织指导实训,进行考核、成绩评定及总结。

指导教师应将学期实训计划于开课前一周交教研组长审核,专业部长批准,报送教务管理部门、实训管理部门后执行。

⒌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讲解实训目的、要求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做好现场指导,并进行必要示范操作;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记录学生实训中的表现,保障实训安全。实训完毕,指导教师应检查设备完好和清洁卫生情况,填写实训日志。

⒍实训过程中监督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若发生事故,应及时负责处理,并做好事故记录,及时报学校主管部门。对违反安全规程且不听劝导的学生,指导教师可停止其实训并向专业部汇报。

⒎实训期间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按实训指导书要求完成实训专

44题报告,交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实训表现评定学生实训的平时成绩。

无实训笔记、实训报告的学生不予评定成绩,无故不参加实训者,则记为旷课。参加实训时间不足1/3者,即为实训不及格,以零分计。

教学计划要求规定参加技能鉴定的基本技能训练,以技能鉴定结果为其成绩。实训成绩单独列入成绩册。

⒏实训结束后,指导教师应于一周内向专业部提交书面实训总结和记录。

三、大型作业

⒈凡实施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大型作业(课程设计)必须按教学进程表认真执行。若需变更,应由专业部提出书面报告,报教务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⒉大型作业指导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制订计划,选用或编写指导书,结合实际和专业需要编写任务书(任务书要明确目标、课题、内容要求、方法、步骤进度、技术资料使用等),报专业部批准执行。

⒊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大型作业的方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掌握学生进度,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确保大型作业按时完成。

⒋指导教师应及时批阅学生完成的全部作业,成绩要单独计分,也可按一定比例计入相关课程总评成绩。

45⒌大型作业结束后,指导教师应进行总结,并于一周内将学生部分作业和书面总结交专业部。

四、毕业(综合)实习

⒈学校要设立主要领导负责的学生实习与就业指导机构,学生毕业实习由学生实习与就业指导机构负责,教学管理部门和专业部应积极配合。学生实习与就业指导机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组织专业部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编制实习大纲,结合现场实际制定本专业实习计划。毕业(综合)实习尽可能创造条件安排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计划明确规定:实习班级、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实习内容与方法,实习期间教学安排、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指导教师的分工与安排。有条件的学校(专业)应通过实习让学生能获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实习前,学生实习与就业指导机构负责全校总体实习计划,专业部应检查本专业实习准备情况,主持学生实习动员和培训,讲清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要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要写好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和思想总结等。指导教师向学生宣布实习纪律,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⒉实习期间要发挥实习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现场环境,让学生独立操作,达到技能考核标准的要求。

⒊实习结束前,必须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应以实操为主,结合笔试或现场口试,要准备考卷及评分标准。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要记录学生实习中表现,认真批阅实习报告,写出实习评语。实习成绩由实习报告、实习表现和综合考核三种成绩综合评定,并作为一门课程的成绩单独列入成绩册。

46⒋专业部应建立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制度,实习期间进行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应于一周内向专业部提交书面实习总结。专业部应将本次(综合)实习总结和挑选五份学生实习作业或报告样本送教务管理部门存档。

五、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的一种综合性教学考核和检查。

⒈毕业设计是工科类专业教学过程的总结性环节;毕业论文是非工科类专业教学过程的总结性环节。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毕业综合实习,在现场进行专业实践、调查论证、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课题。

⒉按实施性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设计必须按教学进程表认真执行,若需变更,应由专业部提出书面报告,报送教务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专业部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和教学进程表,将毕业设计的任务下达给相应的教研组,教研组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及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名单,报专业部批准执行。

⒊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编写任务书和指导书,负责制定设计进程,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进行指导、答疑、答辩、成绩评定、写评语及总结工作等。

⒋毕业设计题目,应尽量结合生产实际,又要满足教学要求。

47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开始设计前,应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精心安排,并按设计阶段编写详细教案(讲稿)。第一次指导的教师本人应按设计要求预先进行试做,交专业部检查合格后方可参加指导。

⒌毕业设计应进行答辩,一般采用公开答辩和小型答辩相结合的办法,学校应组成答辩组织机构,如答辩委员会或答辩组,一般有学校领导、现场专家、专业部负责人及指导教师组成。答辩组织机构制订答辩工作计划及评分标准,确定公开答辩的学生名单,制定答辩程序,负责做好答辩的组织工作。

⒍毕业设计的评阅和答辩可以按以下要求进行:

⑴毕业设计结束时,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任务书中所规定的文件,整理成册,(非工科类学生应完成毕业论文及相关资料)准备参加答辩。

⑵指导教师在答辩前应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审阅并写出评语,按等级分别提出评分初步意见。

⑶答辩时,要求学生先对本设计(论文)的指导思想、方案及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作简要介绍,限定一定的介绍时间,然后开始答辩。

⑷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答辩。答辩的内容为课题中的关键问题及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

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应着重考虑六个方面:⑴按要求完成课题规定的全部任务;

48⑵课题完成的质量,包括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论文的论证是否正确,资料的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等;

⑶充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⑷设计计算实验数据的精确程度,图纸的质量;论文的论点、论证是否充分,结论是否正确;

⑸文字表达是否正确、精炼、通顺,书写是否工整;⑹答辩时能否正确地回答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⒏毕业设计过程中,专业部应派人进行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毕业设计结束后,指导教师应于一周内向专业部提交书面总结。

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成绩应单独记入成绩册。

49第六章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质量的控制即教学计划的编制过程、教学计划与课程实施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

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是要健全各项教学质量管理的工作规范和对教学质量检查、评价的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收集、处理和反馈教学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第一节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和管理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结果作出的评价,也是对照教学目标检查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并根据这些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监控、研究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每学期考试和考查的课程门数按实施性教学计划规定执行。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负担,每学期一般安排2~4门考试课程。

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性考核的方法。可采用课堂理论考试,实验、实际操作、技能考评,大型作业,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一般可分为期中、期末考试,由教务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或学期末,集中一段时间复习和考试。

50考试形式可用笔试、口试、实操三种。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和需要,灵活采用,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并重的原则。笔试又可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采用开卷考试的课程必须报教务管理部门批准方可实施。笔试时间一般为100分钟(2节课),口试的准备时间为40分钟,答题最多20分钟,实操考试时间视考试内容具体确定。体育课的考试在课内进行。

考查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平时考核的方法。可依据平时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实际操作、单元测验等方法采集学生学习成绩,考查不得在学期末及考试周的前一周内集中测验或变相考试。

学校应当制定学生成绩奖励办法,原则上每学年评选一次,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要给予奖励。学习成绩奖的计算和评定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相关部门协助。

二、命题管理

1.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全面测量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考试范围原则上是该课程本学期的全部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覆盖面要广,要突出教学重点,一般要求占授课内容的70%以上。

2.命题先由教研组制定命题方案(或编制双向细目表),组卷试题尽量做到命题科学化,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应有一定的梯度,基本题、水平题、提高题一般为6:3:1,区分度强,题量适中,便于分辨学生成绩的优劣,考试成绩力求符合正态分布。已考过的试卷不宜未作修改又做下一次考卷。

3.用同一学期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和进度相同的班级采用同一

51试卷。每门课程拟定水平、份量相当的两份试卷,并附有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可采用A、B制命题。实行分层教学管理的,应按分层教学大纲命题。

4.原则上要求实行教考分离,教学大纲和教材较稳定的课程要逐步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由教务管理部门或专业部指定熟悉该课程的教师按命题方案抽题拼卷送审;暂无试题库的课程,由教务管理部门或专业部指定熟悉该课程的教师命题要求拟出两份试卷,经教研组长审核后于考前两周送教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5.教务管理部门负责试卷的登记、抽卷、印刷、配卷、封存、分发、回收和保存工作。各课程的考试卷采用随机抽卷的办法,抽中的为正考卷,另一份为补考卷。

6.试卷在命题、审批、印制、保存过程中,应严格保密,教师辅导学生复习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学生透露或暗示题意,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

7.试卷点评

试卷点评工作由教务管理部门统筹,各专业部具体负责实施。试卷点评范围是各专业每学期考试试卷(含实践性考核),每学期每个年级抽若干专业,点评1-3门课程。点评工作一般在新学期初进行,点评标准见附件。点评结果应及时向全体教师公布,被评定为优秀的应通报表扬,对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应通报批评。

三、考务管理

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学风、考风教育,教务部门要制定考试纪律、考场规则、监考员职责。各班主任在考前要做好备考动员工作。

522.考试的组织与实施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各班考试课程、考试日期、考场编排、监考人员安排,经教学副校长审批后于考前两周印发给各班级和监考人员。

3.教务管理部门在考前一周公布考试纪律、考场规则、各门课程不准参加考试的学生名单。凡一学期内,某门课程累计缺课三分之一者,或欠交某课程规定作业(含实验报告)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

4.教务管理部门在考试前安排清理考场。学校的考试应设主考、巡考员及监考员,主考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巡考员由教务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必要时可由校级领导组成考试督察组,对考试进行现场督察。

5.每个考场安排两名监考员,考生一般实行单人单座,监考员要严格履行职责,认真执行考场规则。在考试中,发现违纪行为者,提出警告并及时制止,对情节严重者报主考处理,并填好考场记录。

6.口试由两位老师主持进行。考生在教师点名后才可进入考场,抽领试题并在预备室(席)进行准备(三分钟内可向教师申请换题),学生按照准备依次答题并交出准备草稿。口试完毕,由两位教师合议后,宣布成绩。

7.教务管理部门在考试结束后,及时整理试卷和考场记录,对已查实旷考、违反考场规则的学生及时进行处理,报主考审批后,向全体学生公布,引以为戒。旷考、违反考场规则、考试舞弊及协同舞弊的学生,该课程以零分计,且不准参加正常补考。如确有悔改表现,经教学副校长批准,在毕业前可补考一次。情节严重的,应予处分。

53四、评卷与成绩评定1.评卷要求

评卷工作由教务管理部门统一组织,集中评卷,尽可能采取流水阅卷方式。教师评卷要严肃、认真、公正,按评分标准给分,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务管理部门要按试卷评分标准抽检评卷质量。

任课教师按试卷成绩分析表的要求对命题质量、学生成绩进行认真分析,对考试方法、命题内容及教学工作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考试后三天内结束阅卷评分工作,任课教师将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表、学生成绩册、试卷及考试成绩分析送教务管理部门,同时提供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名单。评阅后的试卷和学生成绩一经上报,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若须改动,应经教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会同教研组长和阅卷教师查阅试卷,提出理由被认定方可更改。

2.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成绩评定,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法,考查采用五级制计分法或学分制记分评定方法。百分制和五级制可以相互转换。

百分制等级制等级转换成分数

90~100优秀95

80~89良好85

70~79中等75

60~69及格65

60分以下不及格30

(2)考试课程的总评成绩,无实验课的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3)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单列成绩的实践课(包括实验课、实训课、技能鉴定、大型作业等)要单独进行考核。若以实验

54实训为主,但又非单列成绩的实验课成绩应占该课程总评成绩的60%。

(4)跨学期、学年的课程,不论考试课或考查课,均按学年平均成绩统计。

(5)考查课总评成绩要根据平时课堂考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提问)成绩、实验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因此,平时各种考核采集分数,每学期不少于三个。

(6)体育课考查要从学生身体条件和体育基础的实际出发,对男女学生应有不同标准,对患有某种疾病而短期内不能治愈或有生理缺陷的学生,经指定医院证明,教务管理部门批准可减免考查项目。

(7)实习考查要以实习报告为主,结合实习记录、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表现,评定实习成绩。

(8)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该课程总评为零分:

①考试舞弊;②旷考;③一学期内欠交作业超过三分之一;④一学期内该门课程无故缺课累计超过三分之一。

(9)实行学分制管理,凡参加课程规定的考核,学期总评成绩在60分(或及格)以上,可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学生学习成绩的质量可采用绩点分计算。

3.教务管理部门在考试后一周内编制出各班成绩统计表,发出学生成绩通知,公布各学生成绩通知,公布各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名单。

五、补考

55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对尚未取得已考课程学分或没有达到规定累计学分的学生,可按学分制管理的有关文件规定组织补考、安排重修或选修其它课程。

未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学生补考制度,对某课程评定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应按规定组织补考。

1.补考有下列四种类型:

(1)学期正常补考:适于对学期考核成绩不及格或因请假缺考学生的补考,一般安排在下学期开学前二周内。

(2)重修补考:学年第一学期成绩考核已达留级规定而随原班试读,试读学期全部课程及格(不经补考),可对第一学期不及格课程再补考一次。

(3)毕业前最后一次补考:适于补考不及格的课程数未达留级规定者,或因缺考或舞弊但有悔改表现者,一般安排在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

(4)结业后补考:适于同一门课程补考二次仍不及格者和毕业考试(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不及格者,一般在结业后一年内安排。

教务管理部门应做好补考安排,同课程、同考核范围的不同情况补考可合并安排。

2.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正常补考:擅自缺考或考试舞弊及协同舞弊者;在校期间同一门课程已补考两次者(只能参加结业后补考);被注明“缺课”或“缺作业”得零分,补考前未经审核和批准者。

56补考前,教务管理部门核实补考名单及课程,提前通知任课教师和学生。

3.课程设计、大型作业成绩不及格者,除最后学期以外,可在新学期开学前重做,开学后补交,其成绩作为补考成绩,由任课教师于开学第一周内报教务管理部门。

4.实习(实践课)不及格或经准假未参加者,应在学习年限内安排在假期补回,如条件不许可,可在参加工作后一年内由学校委托所在单位进行,经考核合格,报教务管理部门。

5.考查课用笔试进行补考的,由任课教师出试题一套(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于本学期最后一周内报送教务管理部门批准使用。

6.补考管理与期末考试要求相同,补考试卷由任课教师评卷,在补考后两天内评出成绩报送教务管理部门。

7.补考成绩登记:凡经准假缺考而补考的学生,可按正常考试成绩参加总评成绩登记;因其他原因补考的成绩,要注明“补考”字样,作为学期最终成绩。

8.补考收费按有关规定执行。六、重修

学生修习课程考试考查不及格、经补考后仍然不及格者,必须重修本门课程;学生在修习课程时缺课超过本学期该门课程学时的1/3以上者必须重修本门课程。学生应按有关规定缴纳重修所需费用。

重修可采用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集中辅导时间原则上

57应不少于课程教学时数的30%。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的一种综合性教学考核和检查。学生结业方式一般有毕业考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1.毕业考试

教学计划规定不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的专业,一般应以毕业考试对学生进行全面成绩考核。毕业考试是综合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试,必须安排在毕业实习之后进行。毕业考试方式,可以理论与实操结合,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毕业考试不能用某门课程单一考试来代替。

学校应组成毕业考试领导小组,其组成及任务与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相同。

毕业考试的考试题目要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和各课程(包括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综合本专业有关课程并结合毕业实习内容而拟定;考试题目、标准答案、评分标准由专业教研组长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本专业教师组成命题小组拟定,教务管理部门审核,报教学副校长批准实施。

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一般是工科类专业学生结业方式。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实习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一次学习任务,须进行答辩。

58教师根据学生的独立完成任务书中所规定文件、图表、说明书的质量和答辩的质量评定成绩(或计算学分)。

⒊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一般是文科类专业学生结业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在对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出课题,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教师根据毕业论文的论点、论证和结论及学生答辩的质量评定成绩(或计算学分)。

若只进行毕业实习或综合训练的专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写出实习报告(含有关技术文件)交指导教师批阅。教师批阅要制定评分标准,评定成绩。若进行答辩,教师要根据学生答辩的质量和指导教师对实习报告的批语评定成绩(或计算学分)。

毕业设计或论文、毕业实习或综合训练的实习报告、答辩成绩评定,一律采用五级计分法。

毕业考核成绩均应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

第二节教学检查

教学检查是教学管理中的常规性工作,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获取教学质量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学检查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要检查各阶段、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也要检查各教学班级,有关教学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为了抓好教学检查,须在主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由教务管理部门组织一个检查组实施。检查工作分教务管理部门、教研室(组)二级进行。检查工作要目的明确、有计划、

59有记录、有总结,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日常教学检查

1.日常教学检查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常规检查。每次检查均要有记录,发现问题要汇报并及时处理。

(1)教务管理部门与专业部)每天巡课查课不少于1次,检查上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体育课)、自习和出勤情况,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

(2)教务管理部门要经常检查教室日志及学期授课计划执行情况,确保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切实执行。

(3)教务管理部门要经常检查各教学环节运转情况,抽查教案,作业和辅导答疑,使全体教学人员始终如一,严肃认真地执行教学有关规定和制度。

(4)专业部负责人每学期初要审查教师学期授课计划,每学期至少检查教师教学进度2次;全面检查教师教案1次,平时抽查教案不少于2次;组织本组教师讨论、审议考试命题;分析考试质量;检查教书育人情况。

(5)实习单位、实训管理部门、专业部负责人要于每学期初审查实验员、实习指导教师的实验、实习教学安排;每学期检查实验、实习的准备、开出率、教案、作业及设备完好情况至少各1次;组织实验室、实习工厂的实验员实习指导教师讨论、审议操作考核命题;分析操作考核质量;检查教书育人情况。

(6)学校要制定听课制度,保证听课活动正常开展。

602.教室日志管理办法

教室日志记录各班级的教学情况,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资料之一,是检查教师讲授内容与进度、作业布置情况,统计授课时数的重要依据。各班上课要认真填写教室日志,及时上交教务管理部门存档。

(1)各班由考勤班长专人负责填写,每次下课交老师签名,每周汇总后统一交教务管理部门。

(2)教室日志记录各班每天教学活动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课程名称、授课内容、课外作业、学生考勤、课堂纪律记录等。

(3)教室日志可作为学校检查了解教学情况的基本资料,由教务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4)教务管理部门每周审阅教室日志一次,检查授课计划执行情况,结合教务管理部门日志写成教学周报表向教学副校长汇报。

(5)教室日志可作为统计教师授课时数和每月计算教师的工作量的重要依据。

二、定期教学检查

定期教学检查是教学进程的某一阶段集中一段时间开展的全校性综合检查。一般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进行。由于检查涉及面广,因此,该项工作要由教学副校长直接领导,由教务管理部门组织,各有关教学部门参与实施。

1.学期初的教学检查:主要检查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情况。如教

61师的教案(二周内);教室、实验室设施、教材准备工作;学生报到、注册、补考安排及新生入学等工作落实情况。

2.期中教学检查:期中检查是一次全面获取教学信息、分析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水平、了解教与学两方情况的至关重要的检查。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学期中期或稍后为宜。

检查内容主要是对各个教学环节和各种教学因素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其中检查教的方面重点检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执行计划、大纲、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及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教学效果等情况;学的方面了解、分析研究学生学习目的、学习心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检查方法:

(1)准备阶段:①制定检查方案和教学工作质量测评指标体系;②组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评估检查组;③检查组一般在教研组及个人自查基础上开展工作。

(2)实施阶段:①召开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②组织部分学生(不少于1/3)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测评;③检查组随机听课评课;④对照学期授课计划、教室日志检查各门课程的教学进度;⑤依据教学大纲检查教案、学生实验、技能训练、实习安排及开出情况;⑥抽查学生作业及教师批改作业情况;⑦查阅教师教学研究有关资料;⑧赴校外教学点进行教学检查。

(3)总结阶段:在检查结束后,要整理检查材料并输入电脑存档,对检查的情况要进行分析和小结,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工作

62质量。对教学经验要及时总结,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整理成书面报告向全体教师反馈;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期末教学检查:主要检查期末考试和学期临近结束前的教学工作情况。如审核命题质量、安排考试和评卷,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审批下学期教学计划、授课计划、课表及落实教师授课任务,完成各教学部门教学工作总结等。

三、教学调查

教学调查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调查和对学生的教学调查。教学管理部门应建立教学调查制度,及时了解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教学工作的信息反馈。调查的主要内容应包含:

1.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书育人以及为人师表等方面情况调查。

2.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纪律以及听课、实验、实习、作业、考试等学习状况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

3.收集学生对教学管理、教学设备、教学场所、教学安排、课程设置、教材等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四、教学测评

1.每学年进行教师业务考核一次。

2.教学质量测评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测评,其结论是教师晋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等的基本依据。

633.教师教学质量测评每学期进行一次,对象是所有授课教师(包括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内容涉及教学全过程中主要环节。

4.学校要成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落实评价工作,并指定专人操作,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合理。

5.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领导和督导组评价、专业部评价三个部分。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学生评价、领导和督导组评价两部分,各专业部负责组织本科评价部分。

附件:教师业务考核表

附件: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实施办法五、专项教学检查

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针对学校在某一时期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或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因素、教学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如对一个专业或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检查或对某项实践教学工作检查或对某项教学辅助过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等。

专项检查事先要确定课题,拟定检查提纲,明确检查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及时间安排,注重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专项检查由学校专门成立检查小组,采取现场考察、操作考核、审查资料、专家论证、问卷调查和座谈等形式进行,专项检查后要有检查报告,作出客观分析和准确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

附件: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专项检查及评价记录表(仅供参考)

64附件:实践教学环节专项检查汇总表(仅供参考)

第三节

一、听课目的和听课量1.学校领导听课

听课制度

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倾听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课时,教学副校长不少于6课时。2.教学督导成员听课

教学督导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倾听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反馈。

教学督导组成员听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3.教学管理部门正副主任(处长)听课

教务部门正副主任(处长)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全校教学状况。

各专业部、实验实训管理部门负责人要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课堂教学情况。

教学管理部门正副主任(处长)听课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4.教研组长听课

教研组长要了解本科组实际教学状况,分析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

65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并及时反馈意见。

教研组长听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5.学生管理部门正副主任(处长)听课

学生管理部门正副处长要适时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风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学生管理部门正副主任(处长)听课每学期应不少于6课时。6.教师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相互听课,交流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课时。二、听课的基本要求

1.听课人事先了解拟听课的相关情况(包括上课班级、时间、地点、授课教师等)。

2.听课人提前进入教学场所,将手机关闭或设置为静音状态。3.每次听课不少于1课时,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三、听课形式与听课范围

听课形式主要采取随机、随堂听课,也可组织重点听课、联合听课等;听课范围包括理论课、实践课的各教学环节,教学管理人员听

66课重点是新课。

四、组织实施

1.听课活动由教务管理部门协调管理,各专业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必要时制定听课计划。每学期初统一发放《听课记录表》。

2.教学督导组成员、教学管理部门正副主任(处长)、专业部长、教研组组长的听课,由教务管理部门编制《教学督导听课表》,并做好统筹安排。

3.教师听课应安排在非考试周内,各专业部须督促、检查、登记。

五、听课管理与监督

1.各专业部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存档本部门的听课资料,每学期报教务管理部门备案。

2.学校领导和教务统筹安排的听课资料,由教务管理部门收集、汇总、整理、存档。

第四节教学督导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努力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学校为了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要及时收集有关教学质量反馈的信息,为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及有关教学工作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的可行性的依据,因此,不仅要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还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督导,以利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组织机构

671.学校应成立教学督导组,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组长,督导组成员可聘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或教学管理经验、责任心强、客观公正、具有高级职称的离退休教师和教学部门负责人组成。

2.教学督导员实行聘任制,每年聘任一次,由学校校长颁发聘书。

3.教学督导组每学期例会3次,分别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召开,必要时可由组长召集临时会议。

4.对全职返聘的专职督导员,按有关规定计酬,学期结束时由学校统一发放;行政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担任督导员,督导工作量以课时的形式计入工作量中。

二、职责及工作范围

1.制订督导组学期工作计划,并对学期督导工作进行总结。2.教学督查内容包括:检查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课程授课计划、讲义、教案等教学文件资料;检查教学进度、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随堂听课,察看实习实践课程设计、考证训练等教学环节,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常规检查、督导;及时掌握教学信息,加强教学质量监测。

3.将教学督导的有关信息分类、汇编,并及时反馈。4.开展教学调研。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及教学文件等执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对教学管理工作及改革提出建议。

5.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686.参与教研成果的推荐、评审工作;

7.协助学校有关教学方面的专项检查和评估工作。三、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工作是宏观调控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管理规范,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要把教学评估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要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除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求的评估工作外,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专题性的教学评估。如: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课程或教学基本建设专项评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等。

开展教学评估工作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目标明确,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原则,要与学校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教学评估工作可由学校教学督导组(或教育研究室)组织实施,学校赋予其相应的工作职责。

第七章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学校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资格管理。学校应遵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籍管理文件规定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确保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籍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学各部门应分工合作,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第一节

⒈新生复查

入学与注册

69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按学校招生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和健康复查,复查合格者,即取得学籍。

⒉注册

学生应于每学期开学时,按学校规定到有关部门交费注册,教务管理部门应于注册前把已退学、休学、转学的学生名单和复学、转班的学生名单及班级通知有关部门。

第二节升级和留级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参照有关学分制文件规定执行。学校未实行学分制管理,确定学生升级和留级规定如下:⒈学生在每学年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经成绩考核(含补考),不及格的课程门数未达到所学课程二分之一者,给予升级。若考核成绩(含补考)不及格课程门数仍有二分之一及以上者,应予留级。

⒉课程门数按下列规定计算:

(1)凡按实施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如单独进行考核,均按一门课程计。

(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

(3)凡一门课分几个学期讲授,学期、学年都进行考核时,每学年可取其平均值,按一门课程计。

⒊留级学生在留级前考核成绩达到75分(中等)以上的课程,本

70人提出申请免修时,教务管理部门可根据该课程的具体情况予以批准。未经批准,仍须重修。

⒋学生在规定学制年限内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经历)提前达到教学计划中相同或相近课程要求的,可向教务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免修。原则上,达到高于或等同于技工学校教育同类课程或职业能力要求,并能出示有效学习或资格证明的均予以承认。

第三节转学与转专业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予转学或转专业:

⒈经教务管理部门和专业科(组)认可,学生在某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长,转学或转专业更有利于其能力发挥者。

⒉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验证明,确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可在其它专业学习者。

⒊经教务管理部门认可,学生确实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学或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⒋复学时,本专业无后继班级者。

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入学后第一学期结束前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后于第二学期转入新专业就读。转专业程序如下: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家长和班主任签字确认,报专业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审核,主管副校长批准后报送相关部门执行。

第四节毕业与结业

⒈对具有学籍,思想品德合格,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

71(包括独立考核的实践课程),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由教务管理部门提供名单,按规定发给毕业证书。

⒉毕业时,经补考后仍有不及格课程的学生,按结业处理,经教学副校长批准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可在二年内按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参加补考,补考成绩及格者,按文件规定换发毕业证书。

⒊对具备学籍,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的学生,由教务管理部门核实报教学副校长批准,学校可发给学生写实性学习证明。

⒋学生在学期间可参加辅修专业的学习,在取得第一专业毕业资格的同时,也取得第二专业有关课程的学分者,经教务管理部门的审核,报校长批准,按文件规定可颁发辅修专业毕业证书;未修满学分者,由教务管理部门核实,报教学副校长批准,可由学校颁发辅修专业的学习证明。

⒌学校举办的各类非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班结业,由培训管理部门核,报教学副校长批准,学校发给写实性学习证书。

72第八章教学人员业务管理

教学人员包括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实验实训管理人员、网络(含电教)管理人员、图书管理人员。

对教学人员总的要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职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树立良好教风,坚持终身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善于团结协作;关爱全体学生,自觉为人师表。

第一节

一、教师1.工作职责:

基本要求

(1)教师应积极承担教学的各项工作,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一

73般为每周10-16课时。

(2)严格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教学大纲,按要求制定学期授课计划。认真执行教学工作规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保教学质量。认真做好课外辅导及作业批改,评定学生成绩,分析教学质量,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体育教师要组织管理早操、课间操,校内各项体育竞赛和校运会,负责训练运动队,参与学生军训,组织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3)参加本课程教学大纲、教材、习题集及题解、试题库的建设工作。

(4)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5)参加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写出教学总结或论文。

(6)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必须贯彻在各项教学活动的始终。担任班主任是教师应负的职责。关爱学生的思想进步和身体健康,尊重学生人格,切实维护学生安全。

(7)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政治学习,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2.任职资格

(1)具有教师资格证书。

74(2)具有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实验教师专科以上学历。

(3)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职业指导能力。

(4)掌握课堂教学基本功,胜任本学科教学工作。(5)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操作技能。

3.职业综合素养要求:语文老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以上,其它老师二乙以上;英语教师英语专业四级以上;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二、实习指导教师

⒈必须具备大专毕业或以上学历和取得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经学校考查认定,方可任职技工学校学校实习指导教师。

⒉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掌握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熟练操作技能,并能指导学生。

⒊严格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按要求制定学期实践教学授课计划,编制实践教学的指导书和任务书。

⒋参与本课程的大型作业、实验、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设计(或论文)的指导与答辩。

⒌参与本课程的实验、实习、大型作业和毕业设计(或论文)的教具、音像资料、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等课程建设工作;参与制定实验室规划,仪器、设备的配备和调试;制定实验和技能训练

75操作规程、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室的更新改造等建设工作。

⒍参加教研活动,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了解本专业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学习新的专业技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⒎对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⒏协助教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三、实验、实训管理人员

实验、实训管理人员是指实验、实训和技能训练专职管理人员。1.必须具备中专毕业或以上学历,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的操作能力,经学校考核合格,方可在技工学校学校任职。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每项实验实训在本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独立进行实验实训准备,掌握并能指导本课程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各个技能训练项目。

3.严格执行实验实训室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人身、设备事故。

4.做好实验室建设、设备保管与维修等工作。

(1)参与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购置、验收工作;负责联系设备的安装和保修,集中办理实验、实训设备的调拨、报废手续。负责有关实践教学的各类材料报表的填报。

(2)对设备、工具、器材等进行保养和维修,做到性能良好;监督检查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建立维修、使用登记册及检索目录。

76(3)负责建立设备台账及设备卡,定期对设备、工具、器材等进行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4)保管设备的说明书、图表和资料,做到完整无缺。(5)负责实验室、实训场所的安全、卫生与防火工作。四、网络(含电教)管理员

1.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毕业或以上学历,熟悉电脑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和保管知识。

2.贯彻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保证校园网正常运转,按要求组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料,负责播放或提供使用,做好播放或使用记录。

3.制定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提出各种设备购置申请,参与采购、验收工作;负责设备入库、登账、建卡、保管、维修等工作,保证安全和教学正常使用。做好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机房的防潮、防虫、防火、防盗、防雷工作。

4.为教师运用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方便,提高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时推广经验。

五、图书管理人员

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参加图书业务的学习与培训,取得图书专业职务资格,经考核合格,方可担任本职工作。

1.采编员

77(1)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教研需要,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进行查询,掌握出版发行信息;及时收集、采购、交换各种图书,不断充实藏书数量,提高藏书质量。

(2)验收购进图书、做到准确无误,未入库图书一律不外借。(3)对各类图书资料进行总括登记、个别登记,加盖藏书章、登录号,建立并保管本馆图书资料帐目。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的学校,采编员应熟练使用图书管理软件。

(4)根据国家统一规定,逐步实现分类、编目标准化,对馆藏图书进行科学分类、编目加工,并将读者目录随书发到阅览室和书库,做到书卡一致。

(5)有系统地编制、组织和整理目录体系,保持公务目录的完整性。

(6)编制新书通报。2.流通员

(1)严格按图书馆借阅制度办理借阅业务,还书时要仔细检查,对逾期、污损图书等,应按制度处理。

(2)负责发放借书证、借书卡,办理读者的借书手续和催还手续。

(3)负责藏图书的保管、修补、剔除、处理和注销登记工作。(4)负责书库的管理,做好防潮、防霉、防虫、防盗、防火等安全工作。

78(5)负责藏图书和读者目录的组织工作,做到入库图书及时整理上架,严格按相应规则进行图书排架和排检目录。

(6)科学管理目录,随时对破损、丢失的卡片作补充,保持目录的完整性。

(7)熟练地掌握目录检索方法,热情帮助读者使用目录,接受读者的咨询。

(8)做好图书流通情况的统计与分析。3.阅览室管理员

(1)负责阅览室的管理与开放。开馆时间每周应不少于50小时,寒暑假应酌情开放。

(2)负责图书馆报刊、资料的订购、领取、登记、建卡、上架、修补并组织报刊的装订。

(3)维持阅览室秩序,保持安静环境。加强监管,防止书刊、资料的损毁、撕去插页或丢失附图,保持书刊、资料的完整性。

(4)为毕业设计或写论文的学生提供查阅图书、资料的条件。(5)做好书刊资料阅览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六、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一)评选条件与名额

1.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79(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授课质量优良,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治学严谨,有创新精神,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3)能独立系统地讲授二门以上主干课程,教学工作量达到规定要求。

(4)具有“双师”资格,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

(5)近三年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篇。

2.专业带头人人数不超过学校专任教师总数10%,骨干教师人数不超过学校专任教师总数20%。

(二)职责与聘期1.专业带头人职责:

(1)制定本专业的发展建设规划,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完成本专业教学文件制定与实施工作,保持本专业在本地区乃至全省同类学校同类专业的领先水平。

(2)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指导本专业教师的业务,并在培养专业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推进专业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创造条件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年轻的专业骨干教师1~2人,使他们成为本专业的中坚力量。

80(4)主持并承担本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等教学改革工作。

(5)积极参与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6)任期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骨干教师职责:

(1)主动参与制定本专业发展建设规划,参与教学文件制定与实施工作,掌握本专业发展动态,在专业建设与专业教育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

(2)承担本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等教学改革工作。

(3)承担新专业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及试点专业、精品课程等开发工作。

(4)任期内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者市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2.聘期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个聘期为3年,实行动态管理,聘任期满经考核合格,可续聘,不合格则解聘。

(三)考核与管理

1.学校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坚持“三严”(严肃、严格、严谨)和“三高”(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则,结

81合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每年考核一次,重点考核完成工作职责情况。

2.学校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1)专业人才培养;(2)课程体系构建;(3)教学模式改革;(4)评价方法创新;(5)实训基地建设;(6)师资水平提升。

3.学校要为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支持他们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学术发展动态,扩大视野,及时跟踪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向。

4.学校在提拔学术、管理中层干部时,要优先推荐或使用具有较强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5.学校要给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适当的津贴,对做出较大贡献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节

一、聘任

聘任与考核

⒈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

82实施办法》,通过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优化教师队伍。凡聘任为技工学校学校专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

2.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理顺评审与聘任的关系,实行评聘结合,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逐步实现教师职务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3.调入教师,组织相关科(组)听应聘教师试讲,对应聘教师进行评议,确定名单后,将拟调入的教师名单交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二、考核

1.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方面。学校应有计划的对全体教师每年按教师任职条件和考核办法考核一次。

2.根据学校的实际和教学教辅人员工作的特点,制定考勤制度。一般应做到:

(1)事、病、婚、产、公假等按学校统一规定办理请、销假手续,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有课教师在请假的同时,要相应办好调(代)课手续。

(2)教师对所担负的教学工作任务包括全部教学环节要负全责,工作期间对其迟到、早退、缺席、旷课等必须严格考勤;对应参加的会议、活动、公益劳动也要考勤。

(3)完成教学工作、教辅工作及学校分配的其他任务均有记录,

83由学校自行制定格式、定出具体办法,由教师按时填写,教研组长审核,指定专人统计。

3.考核的方法以客观评价为主、结合个人自评。

4.授课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其质量是教师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应在考核中占较大比重。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含理论课、实践课、体育课),使教师有所遵循。

5.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或考核小组,通过组织学生对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进行量化评估、向学生进行个别了解、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或意见,作为对教师工作考核方式之一。

6.教师自我小结。每位教师平时要作好教学和学习记录,做到有据可查,并于学期或学年结束前,对本人思想、出勤、学习、教学、教研、教书育人等方面认真进行小结,填写有关考核表,交教研组民主评议。也可以由专业部组织教师进行互相评分。

7.教务管理部门、专业部考核。通过日常的管理和检查,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掌握全面资料,对教师的工作成绩做出综合评价。

8.学校考核。每学期或学年结束后,按学校人事部门要求,提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专业部的民主评议或互评、教务管理部门与专业部的评价材料。

9.教辅人员参照教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第三节教师业务档案

84一、教师业务档案内容

教师业务档案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有关表格,由学校拟订)。1.个人简历;

2.教师学历证和职称证书;

3.历年任课情况及完成工作量情况登记表;4.教师考核表;

5.教师奖惩登记及荣誉证书;6.职务评定与晋升的审批表副本;

7.参加科研活动成果的鉴定书,出版的教材或专著(包括内部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样本或复印件)及论文评选获奖证书;

8.继续教育以及参加专业实践的有效证明材料;9.其他应归入教师业务档案的资料。二、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

新到校的教师,应在到校第一学期内,把到校前的业务情况如实填报,经人事部门核实后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以后,每学期终结时,由教研组负责收集,教师应按业务档案内容要求填写有关登记表,并提供有关资料,经教研组长和教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审阅后归档,并由专人管理。(附教师简历表)

第四节兼职教师管理

85一、兼职教师任职条件

具备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在本行业的专业领域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经验,或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人员,经专业部和教务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方可聘任技工学校学校兼职教师。

二、兼职教师招聘

1.每学期由教务管理部门提出外聘教师的需求,交主管教学副校长审批。

2.由教务管理部门和专业部负责组织对外聘教师的面试、试讲,将有关材料交主管教学副校长审批,确定具体聘请人选。

3.审批后,由人事部门与被聘教师签定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

三、兼职教师职责

1.按协议要求履行义务,按质按量完成有关教学任务,接受学校对其教学工作考核。

2.按规定时间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实习、技能训练。

3.参加本课程的教具、教学设备的设计、维修与管理。4.参与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研讨,提出完善专业课程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865.参与专业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编写和实验室规章制度编制等工作。

四、兼职教师考核

1.教务管理部门和专业科(组)负责对兼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兼职教师考核参照校内专职教师考核办法执行。

2.教务管理部门要及时将教学情况如实向兼职教师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兼职教师应对教学作出适当的调整。

3.教务管理部门要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兼职教师的工作和业务水平每年进行一次考核,按协议规定审核酬金。

4.考核不合格者,学校应予以解聘。

第九章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信息管理

第一节

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管理

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中等专业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应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在主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配有专职或兼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作人员,聘请有较高理论水平、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和干部参加,研究国家

87相关政策或指导性文件,并关注其发展动态;负责统筹管理全校的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管理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工作任务

1.研究制定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制度(管理机构、实施管理、过程控制和奖励机制等)

2.制订学校教学研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3.组织开展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的经常性教学研究活动,指导各专业管理部门开展专业建设调查研究,参与学校的教学检查和教学评比工作。

4.办好校刊,组织校内、校际学术交流,统筹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

5.组织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和对已立项的课题研究项目实行规范管理。

6.组织阶段性和终结性的成果交流,推荐优秀成果,推广先进经验。

7.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三、教育科研管理1.管理机构

学校应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教育研究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学校的教育科研规划,统筹管理校级教学科研课题的规划和研究,主要

88职责:

(1)负责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2)组织及指导本校校级研究课题的实施。(3)组织本校教师申报上级规划课题。

(4)提出并参与讨论和审定本校重点研究课题的经费预算。(5)监督、检查本校承担的各研究课题的工作计划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

(6)负责本校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成果的评审、鉴定、验收和推广工作。

2.实施管理(1)申报条件

①申报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书面推荐;

②申报校级教育科研专项课题的申请人必须是主持所申请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责任人,具有独立开展教育科研和组织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③每个申请人只能申报一个研究项目或专题,并组成能胜任课题研究工作的结构合理的课题组;

④未完成已承担的教育科研课题任务,或未按要求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的,不具有新研究课题的申报资格;

89⑤申报教育科研课题须填写《教育科研课题申请书》。(参见附表)

(2)申报程序

①校级教育科研课题申请人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提出相关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②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对申请人所提出的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审查、筛选,并在该课题研究工作启动前公布申报情况及批复结果;

③所有申报资料及批复材料归入学校教学工作档案。(3)过程管理

①教育研究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要鼓励和组织必要的理论学习和考察交流。

②教育研究过程是一个探索过程。要鼓励和组织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要协助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和督促检查工作,限时跟进上级规划课题和学校重点课题工作计划的实施。

③教育研究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校企互动、各方参与的过程。要鼓励和组织师生共同参与,校企相互配合。

④教育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要鼓励和组织阶段性和终结性的成果交流,推荐优秀成果,推广先进经验。

(4)奖励机制

90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要及时表彰为教育科研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对承担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实验的教师要计算一定的工作量和酬金。

①承担国家级、部级、省级规划课题的课题负责人每周计4课时,承担市级、校级重点课题的课题组负责人每周计2课时,在该课题结题获合格证书后一次性补发。

②承担国家级、部级、省市级规划课题研究的教师,每周计2课时,在该课题结题合格后一次性补发。

③对获得国家级、部级和省市级规划课题一、二、三等奖的课题组负责人给予分档奖励。对获得国家级、部省级规划课题奖励的教师要及时表彰。

④校级教育科研课题结题后,要进行成果评审,组织年会交流,学校设立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

第二节教学信息管理

学校要重视各种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管理和使用,通过对收集的各种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运用,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信息管理工作由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负责制订管理办法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采集有关的教学信息,对采集的信息实行规范管理。

采集的范围及提供部门

一、新生入学情况:招生及入学注册统计、新生体检、入学成绩、

91特长等统计资料,按专业、班和年级统计,由招生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提供。

二、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按班、专业和年级统计,由各专业管理部门提供。

三、学期考试:学期总评的平均分、合格率、补考人次、补考合格率,按班、级进行全校统计,由教务管理部门提供。

四、毕业、结业、肄业、休学、退学、开除情况,按届统计,由学生管理部门提供。

五、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按届统计,由就业指导部门提供。

六、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变化情况由实习与就业指导部门和各专业部提供(每学年至少两次)。

七、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主要是了解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职业素质、综合能力、工作表现及成才等情况,由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具体要求如下:

⒈组织实施

(1)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工作,由学校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组成有就业和职业指导部门、教务管理部门、专业部、毕业班教师。

(2)跟踪调查可通过问卷、访问、座谈、观察等方法向学生就业单位和就读学校收集信息,听取他们的评价意见和毕业生本人的心

92得体会。

(3)跟踪调查一般安排在毕业生离校后6个月至2年的期间内进行,应每年安排一次。

2.信息反馈

(1)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要有工作记录。

(2)以问卷方式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要设计合理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表》,由被访单位或有关人员填写,并加盖单位公章。

(3)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料信息应及时反馈给学校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调查记录资料要存档备查。

八、教学信息一般按学期采集、编目入库。要组织人员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达到改进教育教学的目的。

93第十章新型办学模式与教学管理

技工学校教育实行以三年为主的基本学制,其中一年到企业实践。改革技工学校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积极推进技工学校学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

第一节工学交替教学管理

“工学交替”是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一部分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到工厂顶岗实习。

一、组织模式

实施“工学交替”的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可以采取学年交替、学期交替、学期中交替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按周交替或者半天上班、半天上课等模式。

二、管理机构

成立以学校实习与就业管理部门为主,教务、学生、后勤等管理部门共同参加的管理机构,并划分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1.实习与就业管理部门是学生“工学交替”管理的主体,对学生“工学交替”实施全过程的跟踪管理。负责制定和实施《学生工学交

94替管理细则》、《实习带队教师职责》、《学生实习情况月报表制度》、《优秀实习带队教师评选办法》等。

2.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与企业密切配合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制定、实施《学生实习综合测评办法》和《优秀实习学生评选办法》。

3.教务管理部门组织专业部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工学交替”模式的特点以及教学进程安排,分析调整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实施各专业课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办法以及学生“工学交替”成绩测评办法,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做好“半工”与“半读”之间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的衔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办法

1.“工学交替”的条件:

(1)申请“工学交替”的学生必须填写申请表,经家长或监护人签名同意,由学校安排“工学交替”。

(2)“工学交替”的学生必须以就业为目标,遵守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并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书,方可办理。

(3)安排学生“工学交替”原则上应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2.“工学交替”学生需要提供的材料:(1)申请书。(2)户口本。

(3)监护人签订自律协议书。

95(4)学费缴纳清单原件。3.工学交替学生的管理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规定,所有申请“工学交替”的学生必须是已满十六周岁并取得学籍的在册学生,严禁未满十六周岁的学生到企业务工。原则上第一学年不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其学生身份保持不变,实习工种和工作时间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学生不受伤害,每日工作时间原则上不超过8小时。

(2)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前必须与企业签订协议。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必须规定企业开除学生应该经双方同意方可作出决定。

(3)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服从带队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因不服从管理有重大违纪情况的学生,经双方共同教育,采取其它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4)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应当按照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协议获取劳动报酬,学校从学生每月的实习工资中扣除每学期的相应学费,直到扣完该年度学费为止,剩余部分工资每月发给学生。

第二节工学结合教学管理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校三年学习期间,从进校起到学业完成止,贯穿常规教学全过程,按照教学的规划要求,依次进行四个阶段的“工学结合”学习,即专业认知、职业体验、生产训练、毕业实习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均在企业进行。本规定主要适用于生产训

96练阶段。

一、组织模式1.专业认知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时间1周。

认知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建立对专业和职业的基本认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在具体生产运用上的感性认识,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对应具备的操作技能有粗浅的认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要学好专业知识并不容易。

认知内容:参观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了解产品的生产与工艺流程,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交流。

2.职业体验

时间安排:第二学期,时间2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第三环节的生产训练合并实施。

体验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对专业和职业建立基本认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经验,逐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验内容: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践,体验求职、进厂、做工的经历,体验企业的文化生活、工作规范、劳动强度等。

3.生产训练

97时间安排:第二或第三学期,时间2至3个月

训练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专业技能,而在于塑造学生的现代职业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使学生具备职业人的自律、服从、守纪的基本品质,磨练学生意志,确立规程、秩序观念。

训练内容:在企业生产一线中了解什么是企业,了解企业管理、现场管理、企业产品、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掌握如何提高生产效益和更科学的管理方法。

4.毕业实习

时间安排:第五、六学期

实习目的:主要是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实习训练。了解企业组织、生产、技术、设备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内容及做法,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和扩大知识面的目的。

实习内容:了解实习单位的产品及其质量、销售情况,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深化、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

二、管理机构

学校要成立工学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管理部门、实习与就业指导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专业部和办公室等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

98作方案,检查、指导开展工作;实施调研、协调和总结考核工作。

学校实习与就业管理部门主导工学结合的日常工作,教务、学生、后勤等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

实习与就业管理部门主导学生工学结合管理工作,对学生工学结合实施全过程的跟踪管理。负责制定、实施相关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与企业密切配合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制定、实施《学生生产训练成绩评定办法》、《生产训练标兵评选办法》。

教务管理部门组织专业部根据企业的要求结合工学结合教学进程计划,制定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及学生工学结合(生产训练)成绩测评办法,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三、工作方案

1.生产训练下企业前管理。

成立以实习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专业部负责人和班主任为成员工作小组。主要负责联系生产训练单位,做好学生和家长动员工作。

充分动员,提高认识。召开生产训练动员大会,讲清生产训练的目的、意义,介绍生产训练的方法,强调生产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布置生产训练期间要完成的任务,宣读《生产训练学生管理制度》、《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学生实训实习安全教育手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文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产训练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讨论生产训练大纲和实习方案,针对工学结合的特点,进行生产训练态度,生产训练纪律和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

99班主任要与本班每位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充分沟通有关工学结合事宜,取得家长的充分理解和支持(要求要有电话记录)。

2.生产训练中管理

(1)建立校企生产训练组织管理机构

各生产训练小组成立由生产训练单位代表和学校指导老师组成的生产训练管理小组,负责管理本企业生产训练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生产训练教育及分工

上岗前生产单位派专人组织学生学习生产训练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介绍生产训练单位的发展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明确生产训练任务等。指导教师结合生产训练单位从事研究或生产任务,给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生产技能、试验方法、安全生产和工作作风等进行讲授与培训。

生产训练教育培训后,生产训练单位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性格,岗位的工作强度和各种难度,指定各种岗位,分配工作任务,并指导学生填写《工学结合任务书》。

(3)生产训练量化考核管理

生产训练成绩的考核,主要以生产训练工作绩效、纪律和职业道德这几项来体现。为了保证生产训练安全顺利进行,把遵守生产训练纪律当成评价生产训练成绩的重要指标,占生产训练成绩的30%。内容主要是听课纪律,上班考勤状况,在岗位上是否履行岗位职责及公共服务能力等。

100(4)生产训练汇报制度

带队教师应该每天汇报实训情况并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每月完成一次详细的工作总结。

(5)学生生产训练补贴发放

带队教师要做好与企业沟通工作,仔细核对并督促企业及时将生产训练补贴发放到学生手中。

3.生产训练后续管理(1)评选生产训练标兵

生产训练结束后,工学结合领导小组应及时总结生产训练学生表现,按一定比例评选出生产训练标兵,并予以表彰。

(2)撰写生产训练总结

生产训练管理小组召开全体成员会议,汇总各专业生产训练点的成绩问题、不足,撰写生产训练工作总结。根据生产训练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提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调整的建议。附件一:

监考规则1011、监考人员必须在开考前15分钟到考务办公室签到,领取试卷、草稿纸、考场情况登记表等,作好监考准备工作,并于开考前10分钟进入考场。

2、监考人员进入考场后,经宣读考试纪律、清查人数、核对证件后,方可分发试卷,按时开考。

3、监考人员只能回答考生关于试题字迹不清楚的提问,不得解释试卷。

4、监考人员要集中精力监考,不得做如串岗、吸烟、使用通讯工具等与监考无关的事。

5、对有作弊迹象的学生,监考人员应及时提出警告。对确已构成作弊事实者,应如实记载,并提出处理意见。对不服从管理,严重影响考场秩序的考生,应立即停止其考试,责令其出考场。

6、考试结束前15分钟,监考人员应向考生提示时间。考试结束时,监考人员应收齐试卷,当场清点,如有缺数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按要求填写好考场情况记录表。将所收试卷和考场情况记录表及时送交考务办公室。

7、违反上述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处分。

102附件二:

考试规则1、考生必须提前十五分钟进入考场,开考三十分钟后考生不得再进入考场。因故不能参加考试者,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并经教务管理部门批准。无故缺考以旷考论处,该课程成绩作零分计,并不准参加正常补考。

2、考生着装要整洁,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等进入考场。3、考试时,除必需的文具(开卷考试科目,按老师指定的参考书除外),其它书籍、笔记本、作业本、任何纸张等一律不得带进考场。

4、考生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一经发现不管有无使用均视同作弊。

5、考生必须持规定的有效证件进入考场并按指定座位入座,否则不得参加考试。

6、考生考试应独立完成,不得有交头接耳、旁窥、抄袭、夹带、传递、交换试卷、替考等作弊行为。

7、考生考试作弊,该课程总评成绩作零分论处,不得参加正常补考,操行成绩为不及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全校通报。作弊者如能认真检讨,确有悔改表现,由本人申请,教务管理部门批

103准,在毕业前可给一次补考机会。

8、开考三十分钟内考生不得交卷离场。考试中途未经批准不得离席,否则不准继续参加考试。

9、试卷印刷不清,考生应举手提问,不得高声讲话、议论、不得问同学,违纪者视情节轻重,由监考老师提出警告直至按作弊论处。

10、考生交卷后应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内逗留,不得在考场附近窥探和议论,以及有影响他人考试的行为,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口头警告直至纪律处分。

11、考生应严格遵守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到应立即停笔,试卷翻转放在桌面上,迅速离开考场。附件三:

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实施办法教学质量测评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水平给予合理的阶段性评价结论,是教师晋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等提供基本的依据。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测评,能使教师获得综合、全面的反馈信息以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质量测评每学期进行一次,对象是所有授课教师(包括实验课教师),内容涉及教学全过程中主要环节。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要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全面综合评价的原则。

104学校成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落实评价工作,并指定专人操作,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合理。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领导和督导组评价、专业部评价三个部分。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学生评价、领导和督导组评价两部分,各专业部(组)负责组织本科评价部分。

为使评估结果准确可靠,选取能反映教学质量最本质的指标体系。每一评价内容分A(优)、B(良)、C(一般)、D(较差)4个等级。按一定方法分别计算出三个部分相应的平均得分,对不同部分的评价结果赋以不同的权重后再计算出综合评价得分。学生评价(40%),领导与督导组评价(40%),同行与教研组长评价表(20%)

学生评价信息采集,每班采集10个样本,在学期中段后集中进行评估。评估时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学生评教表(A、B表),由学生对本班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对照评价项目内涵评价打分,要求学生认真、公正、准确地填写评价表,汇总到教务管理部门。统计时,分别去掉每位教师的一个最高得分和一个最低得分,然后经过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个教师在各自的任课班级的原始分A1。

领导与督导组评价信息采集以校督导组评价为主,结合领导听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领导与督导组在学生评价结束后召开教学评估会议,教务管理部门、专业部(组)简要介绍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出示有关佐证材料(如查课巡课考勤记录、授课计划检查、教案检查、教学进度检查、作业布置批改检查、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填写上交有关表格是否及时认真等情况)。先进行评议,然后对照评价表(C、D表)进行逐项评分。汇总时,分别去掉每位教师的一个最高得分和一个最低得分,然后经过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个教师的领

105导和督导组评分A2。

同行与教研组长评价信息采集以同行与教研组长评价为主,结合同行与教研组长听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同行与教研组长评价在学生评价结束后召开教学评估会议,教务管理部门、专业部简要介绍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出示有关佐证材料(如教学形象、课前准备、专业素质、语言技能、提问技能、教法技能、板书技能、课堂管理)。先进行评议,然后对照评价表(E、F表)进行逐项评分。汇总时,要分别去掉每位教师的一个最高得分和一个最低得分,然后经过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个教师的领导和督导组评分A3

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分Y=0.4A1+0.4A2+0.2A3。A1为学生评价平均分,A2为领导和督导组评价平均分,A3为同行与教研组长评价平均分,A1、A2、A3的计算方法为A1=ΣAi/N(其中N为同一位教师所任课的班级数),计算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位四舍五入。

综合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综

Y≥9080≤Y<9060≤Y<80Y<60

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教务管理部门在收齐评价表后将全校评价表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读取评价表信息、统计,数据归类,然后经复核后将评估结果通知各专业部(组)教师。通知教师本人主要信息有:每人各项评估指标得

106分,全校平均状况和本单位状况对比,本人所在位次等。教务管理部门存储所有资料接受咨询。

各科室指定一名同志负责本科室评价表的发收等事宜。对原始评价资料应严格保密并妥善保管。

对违反评估纪律营私舞弊的行为和责任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对于严重失实的评估,经教学质量评估领导小组研究,可取消评估结果,重新组织评估。

107附件四: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教学工作月考评细则教师分值项目评分标准等级注1、旷课一节扣10分2、上课迟到或早退一次扣2分考勤10分3、无故离开岗位一次扣2分4、辅导旷课一节扣5分,辅导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2、听课任务未完成,一次扣2分3、未参与教研活动,一次扣5教研活动10分分4、讲一次示范课加5分、公开课加3分、汇报课加2分5、提建设性意见,被学校采纳一条加1-5分1、教案不规范扣5分教案10分2、未备足课时扣5分备1083、无教案扣10分4、用旧教案扣5分5、被评为优质教案加3-5分1、上课无教案一次扣5分2、教师喝酒醉醺醺上课一次扣5分3、私自调课一次扣10分4、上课课堂纪律差(玩手机、打游戏、打瞌睡、出现打闹现象等)一次扣2分6、教育学生方法简单粗暴而引发教学事故或出现师生纠纷一次扣3分上课40分7、坐着上课(非特殊原因)一次扣3分8、上课时学生私自离开学习场地或课堂而教师不阻止者一次扣1分9、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扣10分10、教师上课接打手机一次扣2分11、教师上课抽烟一次扣5分12、不按教学计划行课,未能完成当月授课任务扣3-6分1、不管纪律、且课堂纪律差(玩手机、看小说、打瞌睡、吵闹等)一次扣1分辅导5分3、辅导者不讲不练、不闻不问、放任不管一次扣2分5、讲练结合、效果好加1-3分1、应布置作业而未布置作业扣3分3、批改作业马虎、质量差扣2作业批改5分分4、应批改而未批改作业扣5分5、找学生代改作业扣5分6、批改作业仔细认真对学生有鼓励、指导作用加1-3分1、命题质量低(容量大小不当,检测5分难易程度把握不准)扣2分(该月无考试不加扣分)1092、阅卷、统分、分析不尽责、不及时扣2分(该月无考试不加扣分)3、命题试卷被选入学校题库加5分(该月无考试不加扣分)民主测评101、(学生评定标准另行制定)1、对教学用品丢失或造成浪费,不注重节约扣2分2、不服从教务处、部领导工作安排一次扣5分其他5分3、未完成教务处、专业部布置各项工作或不及时、质量差扣2分4、辱骂学生闹情绪泄私愤等有违师德行为视其情况一次扣2-5分附件五:

遂宁应用技术学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班级

科目

110教师姓名

考核内容及评分1仪貌端庄,态度亲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不迟到,不早退,敢于管理课堂纪律

3不接打电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4讲课语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5板书工整,字体规范,布局合理

6课堂气氛活跃,讲课内容能听懂

7指导实际操作细心、耐心,指导得当,顾及全体学生

8讲课快慢适度、声音抑扬顿挫,内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9布置作业适当,批改及时

10耐心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对学生一视同仁老师实际得分(总分)

你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要求和建议:

说明:1、你认为老师的表现符合评价考核内容得,每项10分,在相应格中填

111写相应分数10分、8分、6分、4分(只能以上四种分值)。2、本班对考核教师姓名的填写顺序瑶完全一致。

附录六: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一体化”教师评定办法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技工学校教学要求,响应学生、社会、企业呼唤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的强烈愿望,我校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校本训练”等方式,大力开展“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工作。一部分教师已经具备“一体化”教师的条件。为稳定骨干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我校广大教师理论教学研究和实操训练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定对象

我校担任理论和实训教学任务的在职教师。二、评定条件1、学历

中专加5分,大专加10分,本科加15分,研究生加25分。2、职称

初称加5分,中称加10分,高称加25分。3、职业资质

112中级工加10分,高级工加15分,技师加20分,高级技师加30分

4、职教经历

不足一年加2分,满一年加5分,增加一年加5分。(有从教证明)

5、参加国家级培训经历加20分。(有相关结业证书)6、参加省级培训经历加15分。(有相关结业证书)7、参加校级培训经历加5分(有考勤记录)8、上示范课、公开课次数一次加2分。(有教研记录)9、实际操作能力

校内实际操作考试成绩Χ0.5=实际得分。10、理论课授能力

理论课授课考试成绩Χ0.5=实际得分三、评定组织与评定办法

113(一)组织领导

成立校“一体化”教师评定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校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人力资源部、德育处、专业部负责人组成,负责“一体化”教师评定的领导工作。评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一体化”教师的评定组织工作。各专业部成立推荐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审核推荐工作。

(二)推荐评定的程序

1、教师自愿申报。申报者须填写“一体化”教师推荐表,并提供不少于300字的说明材料和资质证书复印件。

2、各专业部推荐领导小组,参照评定条件对申报者的材料进行审核推荐。

3、评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深入到各专业部了解、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对申请人评定资格和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报评定工作领导小组。

4、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在听取各专业部和评定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的基础上,依据评定条件评定出校“一体化”教师,公示后提交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四、“一体化”教师待遇

评定出来的学校“一体化”教师在教学任务安排优先考虑,课时津贴按新工资方案相关规定执行。

五、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114附:“一体化”教师评定表

1152009年12月30日

116附录七:

117关于编制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学计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组织管理教学过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详见附件2)、进行教学基本建设的主要依据。过去传统中专一般是教育部统一制定和颁发,但现在国家还没有统一制定。为了加强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做好我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制工作,特提出如下原则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编制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一)

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制订教学计划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是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二)

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制订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118(三)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要以适应当地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编制教学计划时,应注意与本科教育衔接和中等职业职业教育的沟通。

(四)

突出技能培训,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要以就业为指导,将技能培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习、实训的时间和内容,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工作的和基本技能。要创造条件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工学交替的措施,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二、编制教学计划的要求

1.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安排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有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2.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其比例一般为:20~30%、80~70%。

3.教学计划中的总学时一般以2240学时为宜(按4学期、每期20周计;其中“工学交替”的专业还有1学期在校外学习)。第三学年一般为“顶岗实习”。

1194.教学计划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一般为1:1。5.周学时一般以24-28学时为宜。

6..《就业指导讲座》、《法律常识》课程为必修课,总学时为16~24学时。建议以讲座形式进行。

三、编制教学计划的程序

教学计划的编制工作应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

教务处根据我校的招生计划向有关教研组下达教学计

划编制任务通知书。

(二)

有关教研组在接受任务通知书之日起四周内,应组织

有关人员完成教学计划编制工作,并按时向教务处提交电子文稿和文本文稿。

(三)

自专业教学计划提交之日起两周内,教务处应组织专

家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

(四)

各专业应根据教务处反馈的专家审核意见,修改完善

教学计划,并在一周内定稿。

(五)

教务处审核,报分管校长签批施行。

四、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

1201.专业名称。

2.教学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3.培养目标与要求。4.课程设置表。5.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

121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教学处

二〇〇八年五月三十日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XXXX专业

实施性教学计划(级、三年制)122教研组二○○年月审核、签字123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学处处长签印:主管校长签印:批

期:

一、专业名称:XXXX二、教学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1.教学对象:

(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

1242.学制:(二年/三年)

3.学习形式:全日制三、培养目标与要求(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在本专业及相关行业从事专业技术操作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中等应用型人才。

(二)知识与能力要求:1.职业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具有创新能力;

2.职业能力结构要求。

(1)具有本专业系统的基本理论应用能力;(2)具有本专业特殊的专业理论应用能力;(3)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4)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具有应用新理论、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技开发和实际工

125作能力;

(6)能比较熟练地查阅外文资料,获取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获取劳动部计算机应用二级水平证书;

(7)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四、课程设置表(教学进程计划表)

XXXX专业课程设置表(按课程性质排序)份:

学期周课时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教学周18181818181818181818总学时教学实践第一学期理论德育1德育2德育3德育4语文基础课数学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363636367236144367236222242222222训练第二学期理论训练第三学期理论训练入学年

第四学期理论训练22专业课126实训指导课普通话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每学期课程教学门数每周授课数140606040五、专业主干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XXXX》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先行课程:《XXXX》、《XXXX》开课专业:XXXX专业课程主要内容:XXXX2.课程名称:《XXXX》课程类别:专业课

先行课程:《XXXX》、《XXXX》开课专业:XXXX专业课程主要内容:XXXX

1273.课程名称:《XXXX》课程类别:专业课

先行课程:《XXXX》、《XXXX》开课专业:XXXX专业课程主要内容:XXXX4.课程名称:《XXXX》课程类别:专业课

先行课程:《XXXX》、《XXXX》开课专业:XXXX专业课程主要内容:XXXX5.课程名称:《XXXX》课程类别:专业课

先行课程:《XXXX》、《XXXX》开课专业:XXXX专业课程主要内容:XXXX6.课程名称:《XXXX》课程类别:专业课

先行课程:《XXXX》、《XXXX》开课专业:XXXX专业

128课程主要内容:XXXX7.课程名称:《XXXX》课程类别:专业课

先行课程:《XXXX》、《XXXX》开课专业:XXXX专业课程主要内容:XXXX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

类序别号

学时

合计理论实践一

教学学时(周数)分配二

课程名称

职业技能训练课

1入学教育、军训2XXXX实验3XX实习4XX课程大作业5XX课程大作业6毕业实习(顶岗实习)7毕业设计8毕业答辩9职业技能鉴定10XX证书11计算机等级12XX

2424

机动安排(第一学年考证1,第

二学年考证2,第三学年考证3)实践教学说明:1.项目名称:XXXX

理论课程:《XXXX》、《XXXX》、《XXXX》开课专业:XXXX专业技能训练内容:XXXX。

1292.…………3.…………4.…………

附件2:关于教学大纲编写说明

教学大纲是执行教学计划的重要文件,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开设的课程(包括单独开设的实验实训课)均须制定教学大纲。为规范教学大纲的编写格式,现就教学大纲应包括的基本内容作以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是指该课程属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实验实训课,包括课程的特点。课程的任务则是强调学生应当掌握哪些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分别列出课程属于了解、理解、掌握的内容有哪些。了解:只要求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理解:要求透彻领会概念和原理;

掌握:不仅要求理解概念和原理,而且要求具备分析计算能力。

130三、课程内容

简要列出课程章节的标题。四、课时分配

以表格的形式制定课程各章的课时分配数。(见下表)

课时数

内容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习题

机动

五、大纲说明

包括课程的总学时、课程衔接、可增删内容、授课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其它要求等。其中,实践教学大纲需说明实践内容、实践要求以及考核方式。

电子电器专业课程设置表(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各期学时分配序号1课程名称一期20周理论德育1德育2德育3德育4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数学234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181818181818181818实践3636363672361443672222242222二期20周理论实践2222三期20周理论实践四期20周理论实践五六期实践备注1315612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常识与钳工技能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电热与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电机与控制办公通讯设备原理与维修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微型处理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小计182223612323123234专业基础及专业课33533633733338333535开课门数周课时数合计28282828电子应用技术课程进程表

一学年一学期序号课程20周理论一123456文化课德育1德育2德育3德育4语文数学9181818181818363636367236222实训二学期20周理论42222实训理论10二学年三学期20周实训四学期20周理论10实训三学年五学期20周理论实训1160理论实训合计总课时132二78910三音频视频方向仪器控制方向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元器件专业方向课18181818214436723638224222480100120240146124380808062011电视机原理与维修2黑42彩42412020012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电子CAD电子测量与仪器家用电动器具原理与技能训练制冷设备原理与技能训练用户通讯端设备原理与维修30周课时数30600306002430502233303040401314日用24305015电器方向2424601001617230600306004060060060043050600190019003600计算机应用教学进程表

课程名称

号一12345

德育1德育2德育3德育4语文

公共基础课程

理论课总学时7001818181818

一年级一二学学期期2020周周36236363672

133二年级三

学四学期期

2020周周2

三年级备注

20周顶岗实习

21

6789二12345678910111213三1234四12

数学体育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

电工基础(劳动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基础办公软件应用数据库(ACCESS)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Flash8.0Photoshop平面设计Coreldraw美学美工基础电子商务理论与基础与实践

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专业选修课Internet应用办公设备应用与维护多媒体制作园区互联网建设实训课程(集中实训)中英文打字与图文编排实训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局域网组建实训

181818181880100100808080801001008080100100300100361443672364552212

2

22

444455445

551005100540集中实训(任课教师安排)2连堂

集中实训(任课教师安排)2连堂

集中实训(任课教师安排)2连堂40

3广告设计

五学期实训

旅游服务与饭店管理专业三年制教学进度表

课程类别学期周课时课程名称教学周周学教学时实践362134第一学期理论训练第二学期理论训练第三学期理论训练第四学期理论训练基德育1础课德育2德育3德育4语文数学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普通话等级教程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概论中国饮食文化旅游饭店服务英语旅行社业务中国民族民俗导游实务导游综合知识汉语言文学知识餐饮服务操作礼貌礼节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模拟导游旅游心理学旅游公关技巧形体训练餐饮服务操作实导游实习践普通话等级考试教学客房服务毕业实习1818181818181818181836363672361443672361243434456123223211222322254265544222每周授课数每学期课程教学门数28929102300312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三年制教学进度表

课程课程名称教学周周学教学时实践学期周课时第一学期135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类别德育1德育2德育3德育4语文基础课数学(文科)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音乐小计服装材料服装材料习练习册服装结构制图(第二版)服装结构制图习题集服装设计基础服装设计练习册服装英语样版制作与推板专业课服装时装画服装车工工艺服装打样与工艺制作3服装CAD服装手工工艺服装学概论服装市场营销纸样设计原理与技巧服装造型设计服装设备使用常识实践教学周课时服装制版实习服装车工工艺1818181836363636理论2训练理论训练理论训练理论训练222222432211523190170152222245332252325498121254442253330529429122916机械加工技术教学进程表

136模块名称

学容

学时

一学年18

18

学二学年

三学年

18182

德育1德育2

品德健康教育

德育3德育4语文数学体育

语言基础计算机应用

数学

专业基础

机械制图/CAD机械基础(机械

版)

机械制造工艺基

础铣工工艺学焊工工艺学

加工基础

钳工工艺学车工工艺学磨工工艺学

电学基础

数控技术应用

英语应用文写作

181818181818181818

3636363672361443672

2211

22

22

2

22

计算机应用基础1836180108108144144144144

36287

2

86

468

4

6

6

72

(邮电版)电工基础总

1081908

429

26

4

2618

137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模块名称

学容内

学时

一学年18

品德健康教育

德育1德育2德育3德育4语文数学体育

语言基础计算机应用加工基础专业

英语应用文写作

181818181818181818

3636363672361443672

2211

22

22

2

2

22

18

二学年18

182

三学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CAD机械基础车工工艺学钳工工艺学数控车削编程与操

作训练

数控铣削编程与操

作训练

数控机床维修(机

械部分)caxa制造工程师

108180108108108108108144108

13867

4

866

664

4

技术电学基础

数控仿真实习7266

电工基础1084

学时187229312818

附件八: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承诺书为了当好学生、家长满意的教师,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向学校庄严承诺:

1、热爱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答疑,认真组织考试考核,认真指导实验实训,认真批改作业。

3、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私自调课,不在课堂上接听(拨打)手机、抽烟等,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

4、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1396、不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宴请和礼物。

7、积极配合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不弄虚作假。

8、与学生建立正当良好的师生感情,不发生师生恋情,绝不发生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

9、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客观、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

10、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着装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对以上承诺我自愿接受学生、家长及学校监督。若有违反,自愿接受学校相关规定处罚。

承诺人:

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盖章)

年月日

附件九: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学生工学交替管理办法140工学交替是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做好工学交替工作也是省重技工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工学交替,主要是指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参加的实践教学活动,其主要形式包括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预就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形式。

第二条学生参加工学交替,由学校安排,并经过所在学校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审定同意后办理完审批手续,方可离校参加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活动。

第三条

工学交替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学生

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劳动环境。不得安排学生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工学交替学生的工作。

二、细则第一条

组织领导

1.工学交替工作,由学校教学校长总负责,并组成由就业处、德育处、教务处专业部等部门组成的工学交替管理领导小组。工学交替

141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

2.学校成立教学校长挂帅的工学交替工作小组,人员由就业处处长、专业部主任、班主任、及专业指导教师组成。

第二条

工学交替安排

1、工学交替根据教学计划进程,一般第三学期以后开始安排。2、工学交替的内容要求:专业对口、分项目实训,具备专业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条

工学交替学生的管理

1、安排参加工学交替的学生由各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管理。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学生参加工学交替期间,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2、要建立健全工学交替管理体系。学校成立工学交替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工学交替工作,要加强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学生工学交替实习管理档案,定期巡回检查工学交替实习情况,加强工学交替实习指导和管理,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工学交替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3、建立学校、工学交替合作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学校制度,定期进行沟通联系。学生到达实习单位前,各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应当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四条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一)学校职责

1421、学校应当加强工学交替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学交替管理制度,加强工学交替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明确对学生工学交替期间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认真进行考核。协调有关部门和实习单位,共同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保证实习安全、有序开展。

2、学校在安排工学交替时,要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专业实施方案,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帮助学生总结工学交替学习成果,做好工学交替成绩的评定工作。

3、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工学交替单位和学生的联系,要建立专业指导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工学状态,解决工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切实指导好学生的工学活动。

4、学校要与学生工学交替学习所在单位协商,允许工期间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返校或在工学单位,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企业应提供学生集中学习的场所。

(二)工学交替实习学生职责

1、工学交替是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学生都必须按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按时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对于集中安排的工学交替,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者,不能获得相应课程的学习成绩。

2、对于正常安排的工学交替学习,学生应当严格遵守学校和所到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

3、学生工学交替学习期未满,不得擅离或调换工学交替学习单位。个别学生确因特殊情况,中途调换单位的,须本人提出书面申

143请,报学校工学交替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学生未经批准擅离、调换实习单位的,实习成绩以零分记,其间发生的一切问题由学生本人负责。

4、工学交替学生在单位应遵守单位纪律,尊重企业指导老师,服从工作分配,认真工作,遵守所在单位的保密制度。若遇到问题,应及时与指导老师或学校联系,由学校与单位协商解决。若因学生的原因给单位或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学校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5、工学交替学习期间,学生应积极主动与学校、专业指导老师、工学交替学习单位指导老师保持紧密联系,完成工学交替学习任务。

(三)工学交替学习所在单位职责

1、单位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根据需要推荐安排有实践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工学交替学习指导教师。

2、根据条件和协议,单位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或支付一定的工作报酬。

3、单位应当加强对工学交替学习学生的劳动纪律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

4、工学交替学习期满,单位应对学生做出书面鉴定,评定学生成绩。

(四)指导老师职责

指导教师由二部分人员组成:一是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指定

144本学校相应专业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二是由单位指定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是工学交替的学习指导者,又是工作的组织者。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工学交替任务。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应加强联系。

学校指导教师职责:

1、学校指导教师二部分人员组成:一是负责指导学生思想政治的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娴熟交际能力;二是负责指导学生专业业务知识,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应能和学生一起参与生产实习。

2、熟悉专业工学交替方案和专业实习计划,按要求参加工学交替学习动员大会,做好学生参加工学交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将工学交替学生送到企业,常驻企业参与管理学生。

3、学校指导老师要加强与单位的联系,积极配合单位开展工作,及时解决工学交替学习中的问题,争取单位的支持和帮助,搞好单位与学校的关系。

4、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掌握及检查学生完成工学交替学习的情况,指导学生撰写工学交替学习总结等;

5、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工作。企业指导教师职责:

1、企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一定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最多不超过10人。

1452、指导教师要按要求指导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在业务指导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并详细作好指导记录。

3、指导教师在学生工学交替结束后要指导学生撰写总结材料,保证学生的工学交替的学习质量。

4、在工学交替即将结束时,代表单位做好对实习生的鉴定与成绩评定工作。

第五条成绩考核与评价(一)考核原则

学生在工学交替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

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指导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双方共同填写“学生工学交替学习工作鉴定表”。

(二)成绩考核评定

1.工学交替一次作为单独一门课程成绩计。

考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

学交替学习在统一指导教师指导下,可以在同一单位的同一岗位进行,也可以在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进行,企业要对学生在每一部门或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表现、工作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1463.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

学生要写出工作报告,学校指导老师要对学生工作报告及时

进行批阅、结合日常检查中学生的表现,评定成绩。

1、

第六条

其它

实习补贴费的使用,学生在企业中获取的实习津贴,由企业

统一每月打到学校对公账户上。由学校将学生每月生活费等按每生300—500元定额定时打到带队教师账户上,由带队教师分发给学生。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

学校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147附件十: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学生工学交替实习申请表性别

家庭电话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队指导教师姓名

业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本人签名:

148年月日

班主任签名:年月日

知道孩子的情况,同意孩子的意见。孩子在其实习期间,将保持与其联系,叮嘱其注意安全,遵守法纪、校规,要密切保持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联系,保证通讯渠道顺畅,按期完成实习任务;出现安全责任、违规所造成的后果自(注:确因距离远,家长不能签字的,必须注明“已告知家长”,可由学生代签。)

家长签名:

专业部领导签名:年月日

学校主管领导签名:(盖章)年月日

附件十一: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工学交替学生工作鉴定表(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填写)

学生学号:

149实习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

邮编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人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职称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工作学期起止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工作内容概述:

工作态度:(请在选中的字母上划圈)主动性A拈轻怕重

C能主动找事做

B拨一拨动一动

D主动且积极

B能与其他成员合作

D协作能力很强

B需要一定过渡期

D很快能适应新环

团队精神A无法与其他成员合作

C能较快融入团队

环境适应能力A很难适应新环境

C能较快适应新环境

交际能力较被动

A沉默寡言

B能友好对待同事,但

C能主动与同事交谈

创新能力

A无创见

D善于言谈,善交朋

B偶有创见

150C善于创新

A经常缺勤

C满勤

勤且经常早到晚走成绩评定:

B偶有缺勤

D满

您对我校合作教育有何意见和建议:

单位盖章:年月日

附件十二:

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协议甲方: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乙方:

为推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甲方选派学生和带队教师到乙方工学交替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学交替的目的

151工学交替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到企业学习与在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培养与岗位要求“零距离”接触。采用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

二、条件

1、学历;须为甲方在校学生,并具备合法学籍的学生,合法的身份证明。2、专业:甲乙双方商定,且适合在乙方安排工学交替的专业。3、年龄:须满16周岁:

4、健康状况:须经甲乙双方商定,在指定医疗机构体检,符合身体健康要求。

三、工学交替期限

甲方、乙方约定工学交替期限为个月,从年

年月。工学交替时间满后,甲方将如实招回学生。四、待遇

1、参照企业招工简章标准,甲方学生到厂实习试用期为月,试用期

保底工资元,试用期满严格按照乙方正式员工工资、福利标准同工同酬。

2、为加强学生在企业工学交替的管理,甲方将指派带队教名,由乙方支付教师工资,每人每月元,带队教师往返差元,乙方为甲方带队教师提供免费食宿。

师旅费

3、乙方必须每月按时将学生工资、补贴和教师工资打入甲方学校指定的账户,并提供工资明细。甲方根据实际情况,每月按每名学生300-500元零用钱由带队老师代办支付给学生,其它费用学校打入家长指定帐号或缴纳学杂费。4、甲方学生到达企业后,由乙方按照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甲方学生购买工伤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5、乙方为体现校企合作的诚意,乙方按照甲方工学结合学生人数按每生

)元,提供教学补偿,学生到达企业后该费用即予支付。五、双方权利、责任(一)甲方

1、有权对工学交替的学生进行生活、实习跟踪管理和必要的专业辅导,学生如不遵守学校工学交替纪律或单位规章制度,甲方有权终止学生的工学交替。

152(

2、有权对在乙方工学交替学生薪酬进行管理和核查。3、甲方按乙方的生产、安全等管理要求协助乙方管理好学生。(二)乙方

1、依照国家政策法规和乙方实习管理制度,根据生产需要安排甲方学生从事现场实习工作;为甲方学生提供上课教室、技能教学场所等条件。

2、有权对甲方学生违纪情况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甲方带队教师通报。3、乙方可以视企业生产所需,合理调整甲方学生实习内容,甲方学生应予以配合,但不能安排学生从事有毒、有害、有损身体健康的工作岗位。

4、乙方对甲方学生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承担管理责任。六、未尽事宜七、其它事项

1、参加乙方工学结合的学生返校学习后,如乙方今后选用,试用期应取销或尽量缩短,以利于乙方吸收更多优秀和有一定经验的员工。

2、以上协议甲乙双方需共同遵守,如产生纠纷,应友好协商解决。3、按约定期满后,本协议同时废止。

4、本协议-式二份,甲乙方各持-份,自甲乙双方签章之日生效。甲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方代表(签字):

乙方(盖章)

年月日

附件十三:

153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2007—2012年教职工队伍建设规划《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2007—2012年是学校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加强我校职工队伍建设,优化职工队伍结构,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与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职工队伍,根据《职业教育法》和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学校职工队伍建设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职工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职工队伍的现状

1、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人数逐步增加,基本上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截止2007年12月31日,专任教师总数101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占职工总数75%,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2%,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7%,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共有81位教师,占总数的61%。

2、建立了职工培训机制,推动了岗前培训、职称考试培训、学历进修、实践锻炼等工作的实施。

3、有教职工引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逐步完善并实施了有关教师引进的各项政策措施。

1544、建立健全了职工队伍的年度考核制度,逐步推进学校定岗定级的改革工作。

5、改革和调整了学校内部分配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福利保障体系基本构建。

(二)存在的问题

我校职工队伍的总体状况与我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及学校的发展规划沿不安全相符,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校缺少专家型、学者型人才很难形成专家效应和品牌效应。2、中青年教学科研拔尖人才匮乏。专业和科学带头人仍以外聘的教授、专家为主,本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明显偏少,影响了学校快速高效的发展。

3、职工队伍不够稳定。由于办学的体制和认识的偏差。后勤保障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还不很理想,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二、职工队伍建设目标

根据《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以扩充教师教师队伍规模、提高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引进和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争取到2012年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适当、专兼结合、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155具体目标为:

(一)教职工总数达到160人,其中专业教师85人。

(二)职工队伍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整体素质要有较大提高。1、职称结构。至2012年,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28人,专家型教师不少于3人,讲师、工程师以上职称专任教师要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80%,每个专业至少有1名副高以上的专任教师。

2、学历结构。通过培养、引进等多种途径,争取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25%。

3、专业结构。加大各专业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解决紧缺专业职工匮乏的现象,大力扶持重点专业的职工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适应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要求。

三、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措施

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的新形势,职工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规划和发展远程教育,把应职校这种独特的办学模式推上更高的发展层次。为此,一方面狠抓制度创新,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草,建立促进队伍发展的长效机驯;另一方面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重点,着力提高中等职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着力完善职教职工培养培训体系,着力创新中等职业学校用人机制,全面推动职工队伍建设工作,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适应远程教育的职工队伍,为远程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56为了保证2007—2012年职工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学校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分配制度为切入点,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在逐步扩充教师队伍总量的过程中,逐步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立校、人才兴校的思想。各部门要明确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决定学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应作为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

2、修订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相对科学合理并适当向教师和管理干部倾斜的内部分配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教师工作管理制度建设,健全人事工作规程,依法管理教师队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3、坚持不懈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团结协作,敬业奉献、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引导青年教师继承老教授、老专家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忠诚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首先规范,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4、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拓宽进人渠道,坚持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地引进和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重点引进年富力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双师型骨干教师;适当引进专业建设需要的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硕士、本科毕业生。有计划地聘任部分知名教授、工程技术专家来学校短期任教、讲学或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进一步优惠人才引进政策,以吸引高层次的人才来校创业。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环境,切实改善其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要做好“安居工程”的落实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157和创造性,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

5、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我校职工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根据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聘请专业课教师总数20%左右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从事学校专业课教学和指导。制定《兼职教师遴选聘用和管理办法》,根据专业变化的要求,对兼职教师队伍实行动态管理,逐步使这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6、加快教师培养、培训的步伐。要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鼓励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接受学历继续教育。争取与一些重点院校合作,举办以同等学历继续教育。争取与一些重点院校合作,举办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班,为中青的教师提高学历创造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高职称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校内计算机和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通过派出访问学者、定向委培、鼓励教师参加学术活动或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7、加强专业滞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遂宁应甩技术职业学校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暂行办法》,在解决教学所需职工的同时,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对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或有较大潜能的优秀青年教师优先照顾他们攻读硕士以上学位。鼓励他们积极开展科研、科研工作,支持他们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争取各类教育基金,奖励完成科研成果,促进他们迅速成长。

8、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加强人

158事制度建设,对教师选拔、聘任、考核、奖惩、晋升、进修、培训、流动等工作都要依法管理,按章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制定和完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按照“按需定编,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优质优酬”的原则,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政策,建立切合职工工作实际、有利于职工队伍稳定和发展的全新的人事分配制度。

9、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学校要成立职工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职工队伍建设工作。人事处具体落实职工队伍建设的各项决定、规划,各处、室围绕学校职工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制定本部门职工队伍建设计划。学校要把职工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增加投入,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落实人才引进和开发的经费保障,确保实现规划预定定的各项目标。

建设一支素质优、业务精、充满活力的取工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学校各部门、广大教职工应齐心协力、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力争把我校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附件十四: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159一、指导思想

当前和“十一五”期间,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引进人才和校内培养相结合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工作原则,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师资源的结构优化和合理配置,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结构优化,业务精良,学科配套,富有活力,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1、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和管理体系,做到目标吸引人,机制激励人,制度规范人,环境陶冶人,情感沟通人,待遇温暖人。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2、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为骨干教师、名优教师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3、坚持不懈的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业务培训和教育科研,3至5年时间,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良、学科配套、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4、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实现“四好”(实习、团结、勤政、廉洁),“三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认识到位;对学校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思考到位;共谋发展,下活一盘棋,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管理到位)。

5、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进修、深造网络和管理机制,不断提

160高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整体水平。

6、3年内,教师学历达标率90%以上,“双师型”教师(即能承担理论课与实践课双重教学任务的教师)达60%以上。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1、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管理体系和适应学校发展的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教师聘用制度。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文环境。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教师队伍这个集合里的每一个子集与元素更活跃,更有进取与发展空间。使队伍成员能力互补,气质相容,充分发挥其特长,展示其才能;努力追求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和人才资源管理成本的最小化。

2、在学校工作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A.聘用岗位的竞争。根据学校发展,在因事设岗前提下,为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和才能,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竞岗,能者上,庸者下,力争把每一个人放在最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施展自己才华的岗位上,杜绝学非所用和人才闲置的现象。依据是能否完成岗位职责,关键是量才录用,核心是人尽其才。

B.教育思想更新和教学手段、方法改革的竞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遵循客观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在教学评价、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考核评估中,要把教师吸收并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运用现代教育资源和网络平台作为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激励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而不厌”、奋发有为、永不掉队。

161C.教学质量竞争。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引入质量竞争,渗透质量竞争,使每一个教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学校行政、教务处要把教学质量评价寓于教学管理全过程。要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从根本上取消干多干少、干少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D.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竞争。要通过建章立制,加大班级、年级、处室管理与考核力度,把班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校风建设与评选优秀班级、先进处室、创建文明卫生寝室相结合,扎扎实实抓好过程监督与考核评价,奖励先进,帮助后进,促进良好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的形成,从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把教师培养成既是教学工作的骨干,又是思想政治工作及管理的内行。

3、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名师的培养机制和评价制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设平台。

A.培养。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和专业设置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那些有事业心、进取心、自身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教师安置到教学第一线,采取“压担子”(承担教研教改课题)、“结对子”(与联办的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教授签订结对培养协议)、“壮胆子”(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允许失败)、“开路子”(学校分期分批组织他们赴名校考察学习、及时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开扩其视野,培育其“大家”风度)、“花票子”(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培养,学校要敢于投入,纳入教育成本预算,对评出的骨干教师、名师实行挂牌管理和任期目标考核制,列出专项经

162费给予奖励,但不搞终身制等多种途径,为他们的不断成长创造条件。

B.吸引。学校要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优秀人才吸引机制,把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教师吸引进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校的发展,还要广开门路,把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教授、副教授请到学校任教。

C.走出去,请进来。学校要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组织有发展潜能的教师到知名学校和地区进行教育考察、学习;结合学校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邀请专家、学者、教授来校举办讲座或指导教育科研。并逐步建立起与他们的联系网络,不断求得其业务指导与理论支持。

4、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内外兼修,又红又专。

A.卓有成效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各处室、各部门,每周要定期组织教职工集体政治学习2小时,教职工个人自学2小对以上。学习时事政治、教育专业法律法规;及时了解党和国家重大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时刻刻,事事处处,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体现人民教师素质和修养,塑造好的自我形象。

B.认真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C.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教育,坚决反对和取缔只教书不育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D.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校以我兴、我以校荣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坚

决反对和取缔帮老板思想和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庸俗心态。

1635、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进修提高制度。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参加进修提高,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要建章立制,鼓励教师进修提高。对通过各种正规途径取得高一层次学历、学位的教师,安心在校工作、与学校签定至少5年聘用合同的,学校除按规定提高工资待遇外,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次性经费补贴。

6、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对新聘大、中专毕业生和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学校要建章立制,加强培训与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上要压担子;业务提高上与中青年教师结对子,事业发展有人引路子;生活作风上严格要求,使他们尽快成长。

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附件十五:

遂宁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关于加强师资培训、培养、构建学习型校园的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

我校当前和“十一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

164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广泛选聘优秀人才和校内培养相结合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工作原则,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师资源的结构优化和合理配置,通过制度创新,机制激励,促进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结果优化,业务精良,学科配套,富有活力,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1、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和管理体系,做到目标吸引人,机制激励人,制度规范人,环境陶冶人,情感沟通人,待遇温暖人。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2、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为骨干教师、名优教师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3、坚持不懈的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业务培训和教育科研,用3至5年时间,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良、学科配套、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4、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实现“四好”(学习、团结、勤政、廉洁),“三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认识到位;对学校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思考到位;共谋发展,下活一盘棋,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管理到位)。

5、建立和完善教师校本培训、企业实践、学历提高、业务进修的深造网络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整体水平。

1656、力争在3年内,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0%以上,“双师型”教师(即能承担理论课与实践课双重教学任务的教师)达60%以上。

三、具体措施1、培训内容

(1)现代职教理论学习: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现代教学论、现代学习论、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等。

(2)职业技能培训学习:自身职业技能实际操作和等级的提升、职业技能的教学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研究,学校教育管理与企业用工需求相结合等。

(3)职教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课程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等。(4)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教育科研的成果表达技能与方式等。

(5)开展“三新一德”的培训和考试:在全校教职工屮开展以“三新一德”(教师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力争在三年内完成三门课程的培训和考试。即: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一门技术课。

2、培训方式

采取全员校本培训与院校选送培养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组织专题培训与个人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专业教学与客体研究相结合的形式。

166(1)全员校本培训:制定两年培训计划,举办专题培训班,采取专题讲座、要籍导读、案例教学等方式,确保每位职教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0课时的理论培训。定期开展集中技能训练,并组织技能等级考核,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要选修一门技能课,选修课时至少保证30课时以上。专业课教师每年必须接受不少于50课时的技能培训,并积极参加高级别职业资格的考试考核,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2)院校选送培训:按照国家、省有关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要求,推荐和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国家和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门进修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企业实践锻炼:分期分批组织职教专业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要求参训教师在企业顶岗实践达到二个月以上,参与企业技改项目研究攻关。积极与一批合作企业技术骨干结为技术研究伙伴,融入企业研发团队,并在技术攻关中发挥积极作用。学校给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每天30元的食宿补助。

(4)开展课题研究:积极组织职教教师参加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课题研究。并组织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层次和水平。

(5)发挥示范作用:参加国家、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要负责指导2名以上青年教师,每学期听每位被指导教师讲课不少于8节。所培养的青年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技能竞赛中至少有1人以上获奖。

3、培训对象

167凡1959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男教师(男45岁)和196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女教师(女40岁),经本人申请,可以不参加全国自学考试,但必须参加学习培训,并参加各区、县教育局组织的培训考试。参照全国成人高考加分照顾政策,对参加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的教师实行加分。截止2009年12月31日前年龄在41—45周岁的加5分,46-50周岁的加10分,51—55周岁的加15分。凡是自考成绩(含加分)达到60分及其以上者,由市教育局统一颁发遂宁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考试合格证书》。技术课的合格标准按相关规定执行。

4、严格考核

每位参培教师在三年培训期间达到“五个一”要求:

(1)一篇高质量论文。在市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2篇以上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有2篇以上论文在省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

(2)一本高技能证书。取得中级以职业资格证书。如已取行者,须参加高—级定级考试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一项技改项目。至少参加企业一项技改项目并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并与企业技术骨干结为技术研究伙伴,融入企业研发团队,或为企业提供一份建议方案并被企业采纳,同时取得一定效益。

(4)一个研究课题。主持一个县级以上的课题研究或成为市级以上的研究参与者,同时所主持或参与研究的课题圆满结题。

(5)一本校本教材。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至少参与编写一本项目课程校本教材。

四、工作要求

1681、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以“三新一德”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课程考试,是新形势下实现教育深层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广泛宣传发动,制定奖惩措施,调动广大教师参加学习考试的积极性。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认真组织培训和考试工作,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促教”的目的。为教师的学习和考试营造一个浓厚的、和谐的氛围。

3、明确任务,科学规划。全员培训考试计划在2009—2012年(四年)时间内完成。根据学校现有师资状况,制定实施方案,分年度、分层次,逐一对应,逐人落实。

1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