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的认识与建议
我对外科学的认识:
外科学是一门用手术或手法对体表和体内的损伤、外科感染、肿瘤、畸形等进行有创
性根治或缓解症状的一门学科。比如:乳腺癌根治术,晚期食管癌的姑息性减状手术,骨折的手法复位等。
外科学是一门非常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就出现的用外科方法来
治疗疾病,我国公元前14世纪也有外科疾病的记载。在西方的中世纪时期,外科学进入到了一个没落期。这主要跟宗教和封建政治有关。所以说外科的发展不仅跟技术有关,而且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关。解剖学是外科学的大门,必须对解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对外科学疾病进行准确诊治。自1846年Morton首次应用乙醚麻醉手术,解决了外科疼痛的大
难题,标志着现代外科学的开始。同时也先后解决了感染、出血等外科三大难题以后,外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层出不穷。
内科疾病和外科疾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个疾病既可以是外科疾病、也可以使内科
疾病,这主要取决于疾病的发展阶段。比如消化性溃疡,在早期阶段往往是采取内科治疗,
而当并发穿孔、瘢痕梗阻等情况的时候需要外科治疗,这个时侯可以说是一个外科疾病。所以内科疾病和外科疾病更趋于交叉。很多疾病一开始都是先采取内科治疗,当治疗无效的时候才考虑手术治疗的。
同一个外科疾病在不同阶段,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很多肿瘤在早期能进行根治性切
除,晚期(比如广泛累及周围器官或者组织)的时候,往往只能采取姑息性治疗。因此我们
必须掌握手术的适应症。
外科学诊断方法越来越丰富,而可选择的治疗手段却越来越少。由于理论的提高,硬件技术的发展,诊断方法丰富化,早期诊断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越来越多的手术方法被实践
所否定。同时手术方法的优劣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外科学越来越专业化。外科分科越来越细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趋势。由于外科在广度和
深度方面的飞速发展,知识和技能犹如浩瀚的海洋一样,所以更好的诊治疾病,必须要求我
们对做诊治的疾病有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因此专业化越来越强。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只需要掌握本专科的疾病就够了,相反我们需要更广泛的了解各种疾病,这样才能更好的鉴别诊断和避免误诊而错误治疗或者耽误治疗时机。 我对外科学教学的一点建议:
1. 按照临床实际疾病诊断的先后来教疾病的诊断。我发现老师们都是介绍这个疾病的
诊断方法有什么。而我们却不知道这个疾病的诊断要先做什么在做什么。比如急腹
症的病人是先进行诊断性腹穿还是先做立位平片。因为腹穿可能会导致立位平片假阳性。所以希望老师给我们讲解什么情况下先做什么检查。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说。
2. 一个系统或者一个科室的教,同时教完后马上进行一次病例讨论教学和见习。我认为这样我们能更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更紧密的结合实际实践。而现在
我们是打乱地上,很多时候去到一个科室见习的时候,往往只是学了这个科室的一小部分课程,对问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导致见习比较低效。同时也不太利于我们课后巩固学习。当然导致一个科室的老师在短时间内承受很大的教学量,同时上述方法也只能在小班教学中展开。这些都是很难做到的,不过希望老师能关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3. 我极力推崇以下几位老师(包括内外科的)的教学方法与个人魅力,希望其他老师能做以下参考。
首先是张桦老师,他上课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能让我们学到很重要的而我们自己看书是学不到的知识。例如他会教我们诊断库欣综合征,先做小剂量的地塞米松试验在做大剂量的地塞米松试验然后有必要的话再做一下ACTH,同时说了这样做的必要
和原因。我觉得其他老师也可以参考一下。
其次是田京老师,他上课的特点是他讲课逻辑性很强,这样我们听起来没有眩晕
或者打瞌睡的倾向。比如他讲骨髓炎,由于干骺端血流缓慢,容易滞留细菌,所以为
什么是干骺端先受累,然后细菌先向髓腔内扩散,当髓腔内压力大的时候,会顺着穿通管流到骨膜下繁殖,掀起骨膜,同时刺激骨膜增生骨化,继续发展会穿破骨膜到皮下,最后穿破皮肤形成窦道。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最早会出现什么症状,同时也知道出现某一症状是,病人病情有多重。这样我们得到了很深刻的理解。希望老师们能参考一下。
还有刘洪老师,他讲课充满激情,声音洪亮。同时讲课也生动幽默。让我们根本
毫无理由会打瞌睡,或者走神。所以我认为刘洪老师的这些特点能为其他老师借鉴。
4. 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发现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会插
入一小段英语“朗诵”。诚然,老师是想让营造一种气氛来提升我们的专业英语水平。可是,我们由于专业英语基础非常差,所以听起来非常的吃力,这样既难以提
高我们的专业英语水平,同时也会慢慢让我们失去听课的兴趣。所以我建议老师多给我们说说老师们的学习专业英语的经历和心得。我觉得榜样的刺激作用影响更大。
以上就是学生的一些拙见,可能有很多地方说的不太恰当、合理,希望老师能多多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