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价值链理论起源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1985)对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分析。波特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包括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包括筹供、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由此构成公司的价值链[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Jefferey F. Rayport 和John J.Sviokla(1995)提出了开发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企业都在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参与竞争,引入了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价值增长点。全球化进程又推动了全球价值链(GVC, global value chains)理论的产生,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
1. 价值链
价值链,指的是将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提出概念与设计,经过不同阶段的加工,制成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指导消费者使用后的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图1)。可以看出,生产环节只是所有价值增值环节中的一环,每一环节中又包含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比如,生产环节就涉及原材料的加工、内部物流控制以及成品包装等活动。虽然,价值链常常被视为是价值从上游到下游单向的依次递增的过程,其实,链内的各环节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关于价值链的定义没有统一之前,在不同文献中有关的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混乱。波特最早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并对供应过程、原材料加工、市场营销和产品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为完成公司任务所需要的辅助活动(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技术开发等)进行了区分。实际上,波特所指的价值链针对的是垂直一体化的公司将所有经营活动囊括于一身。随着国际外包业务的开展[2],波特在此基础上突破公司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公司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体系这一概念,与现在统一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基本相同。
图1 一个简单价值链的四个环节
1
资料来源:Kaplinsky and Morris,a handbook for value research,2000。
2.国际商品链
Gereffi提出的国际商品链这一概念,其含义与全球价值链也基本相同。他通过研究一些分散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环节之间有相互联系的生产体系后,发现许多价值链都是由一个或几个支配者在进行调解,通常占据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由此决定了整个价值链的基本特征。Gereffi区分出两种类型的价值链:生产者驱动型和订户驱动型。一般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飞机制造等产业,大多属于生产者驱动型,大型跨国制造企业发挥主导作用: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服装、鞋业、农产品等产业大多属于订户驱动型,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大多是这种类型的价值链[3]。Gereffi关于国际商品链所做的研究,尤其是两种类型价值链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为有续研究全球价值链的运行机制、治理结构、发展中国家的升级奠定了基础。
图2 生产者驱动型的价值链 资源来源:Henderson 1998:36
2
图3 订户驱动型价值链
资源来源:Henderson 1998:370
3. 全球价值链研究的四个维度
全球价值链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其组织结构从组成要素到制度层面存在不同维度。Gereffi界定了价值链的四个维度:1、投入—产出结构,价值链是按照价值增值活动的序依次串连起来的一系列的流程。2、空间布局,由于跨国公司和采购商纷纷将核心竞争力领域以外的环节包,价值链中的各环节超越国家界限,分散到世界的不同国家,因此形成真正的国际化生产体系。3、治理结构,价值链是由之间相互联系的各环节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产业组织,其中某些成员发挥主导作用,负责对各环节进行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保证价值链的功能得以顺利实现,这就形成了不同程度和类型的治理结构。4、体制框架,这主要是指国内和国际的体制背景(包括政策法规、正式和非正式的游戏规则等)在各个节点上会对价值链产生影响[4]。
二、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特征
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近50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特征迥然不同的时期[5]: 20世纪70年代以前被称为初始工业化时期,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对外封闭的进口替代战略基础上,这是一个与国际分工体系基本隔绝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称为加速工业化时期,制造业的发展伴随着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范围和层次不断扩大。“入世”以来,中国经济更是开始由政策性的对外开放进入制度性对外开放的时期,中国制造业正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与全球产业的融合。
但是,如何判断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未来走势做出预期,仍然是一个处于争论中的问题。从现状来看,中国工业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总量赶超的阶段性任务。但是,我国产业结构的偏差增大了工
3
业发展进程的艰难。由于农村和农业的相对落后导致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国内市场需求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6]。因此,与其他工业大国比较,中国制造业的增长更依赖于国外市场需求,依赖于产品出口的扩张。这种内在的出口冲动,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份额趋于上升,在一些主要的贸易伙伴如美国、日本、欧盟和东南亚国家,中国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上升更为明显。这也许是中国被人们称为“世界工厂”的根本性原因。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中国工业品的出口结构,就不难发现,中国出口的大宗工业品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目前具有较大优势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家电及电子通信产品(见表1)。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例尽管也在上升,但其中大多数属于“硬件”产品,高增值环节的专利、技术诀窍或品牌则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如果我们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简单划分为设计开发、产品制造、服务和管理、品牌和销售等几个环节,中国制造业目前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环节则集中于产品制造环节,而在设计开发、服务和管理、品牌和国际营销等几个增值空间较大的环节,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竞争劣势,在全球产业链中尚处于最低端。因此,把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判断为世界工厂的加工装配中心,是符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
表1 2003 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商品分类 初级产品 工业制品 其中: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其中: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 机械及运输设备 其中: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 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 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 杂项制品 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 鞋靴 未分类的商品 出口(%) 7. 94 92. 06 4. 47 15. 75 6. 14 42. 86 3. 09 14.28 10. 27 9. 66 28. 77 11. 88 2. 96 进口(%) 17. 63 92. 06 11. 86 15. 48 3. 44 42. 86 3. 78 5.87 4. 73 19. 33 7. 99 0. 34 0.09 0.22 0.31 同时在对外贸易方式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工厂装配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见表2),目前已涉及我国制造业绝大部分产业部门。但是过分倚重加工贸易的对外贸易模式也给中国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带来隐忧。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着市场和销售渠道,控制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程序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还有些外商甚至将技术水平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环境带来灾害性后果。在原料使用方面,通常是从外国大量进口原
4
材料,这给我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障碍,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误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的带动作用。
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应该不断地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向上移动,并在某些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取代发达国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只有如此,中国才能真正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表2 2003 年中国对外贸易方式 贸易方式 总值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其中:来料加工 进料加工 其它贸易 进口 总值(亿美元) 4383.7 1820.3 2418.5 543.3 1875.2 144.9 % 100.00 41.52 55.17 12.39 42.78 3.31 出口 总值(亿美元) 4128.4 1877.0 1629.4 391.2 1238.2 622.0 % 100.00 45.47 39.47 9.48 29.99 15.07 三、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1.以产业集群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 加强国际合作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协作,建立价值链上下游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批着眼于全球竞争的地方化产业集群,从OEM 到ODM( 自行设计制造)[7],再进一步到OBM( 自有品牌制造),逐渐实现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实现以获取全球价值链上更高附加值环节的功能性升级,逐步在价值链上把握主动。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企业应该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通过与世界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合作不断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升自己,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全球研发体系并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力争在世界制造业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
2.吸引外资,深化改革
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改善以制造业为重点吸引外资的政策环境。打破行政垄断,放开市场准入,吸引外来投资进入为制造业服务的基础设施领域;开放培训市场,鼓励和支持外来投资进入高端和低端培训市场,以有利于对制造业企业的智力支持。深化改革,激活机制。制造业的发展和全球化,对改革有更高的要求,也给以其更大的动力。制造业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率先到位,所有制结构要进一步调整,在保留少数国有大企业集团的同时,国有企业要从某些领域退出,更多的应当实行股份制,其中国有股要减持。企业内部也要改革管理方式和经营机制,才能焕发活力,迎接市场竞争。要转换政府职能,优化对制造业的宏观调控和服务[8]。
3.建立健全法规,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5
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尤其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规范市场秩序。严格执法, 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来规范市场秩序, 为制造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信用制度, 维护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要法治与德治结合。建立健全社会的信用制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沟通协调职能、信息服务职能、公证监督职能、行业自律职能, 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4.调整和优化结构,推进产业升级
制造业的结构优化任务非常繁重。除保持相当数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发挥我国优势并有利于扩大就业外,必须转向培育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有的要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以利于相应提高其有机构成、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在保持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的同时,必须培育和组建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包括跨国公司,使之成为整个制造业的脊梁,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具体到各行业,也要扬我之长,用足比较优势,并避我或补我之短,创造条件培育新兴制造业[8]。
5.加强研发, 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
缺乏核心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制造业跨国转移的过程中,要转变“以市场换资金”的思路,充分利用制造业跨国转移中的技术溢出效应,注重技术的引入和吸收,同时加强自身的研发投入,拥有自己的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技进步[4]。技术进步是传统制造业走向现代化的惟一通道。我们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进而实现其产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以制造业为载体,从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入手,扩大高新技术的市场,为其产业形成提供充分条件。为此,我们要做很多工作,如增加制造业科技投入,培育产学研相结合的共同体,建立创业基地和创业、风险基金,制定切合中国制造业实际的科技政策,进一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主开发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等等。
6.营建人才高地,提高全民素质
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发展制造业不能仅靠少数知识精英。有人提出谁来制造“中国制造”,原因是在数以亿计的产业工人中,技术工人只有一半,其中初级工超过六成,中级工约占三成五,高级工仅有半成,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约占三分之一大相径庭。因此,不能满足于所谓我国劳动力素质较高,而要充分认识存在很大缺陷和危机。必须以教育促科技,提高全民素质,对现有职工进行终生培训,这是保证制造业不断升级和长盛不衰的根本之计。
7.创民族品牌, 提高产品附加值
随着制造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品牌的竞争。在2006年度全球品牌排行榜中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以67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居榜首,其老板就曾自豪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卖的是水而顾客买的是品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创造出一种能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名牌价值向往”,从而增加产品的无形价值。这就势必要做到培育企业文化,
6
树立企业品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并为公众普遍认同的企业价值、企业精神和企业的行为准则、经营战略等的集合体,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无形资本。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培育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9]。在企业文化中,服务文化十分重要。有人认为,制造业不是服务业,只要生产和经营就够了,那是对服务文化的误解和对市场动态的无知。市场竞争又是服务竞争,具有文化性,所以服务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有效手段,制造业更不例外。企业文化的精华则在品牌,树立企业品牌也是中国制造业成熟与否的标志。
8.实现价值链治理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体现了全球势力与本地力量之间的张力和战略性抗衡,从“单纯市场关系”到“网络型”再到“科层型”,这种抗衡愈益紧张,对中国制造业而言,愈是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孙子兵法》提到,“治人而不治于人”,我国制造业需要重新定位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通过地方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其他行为主体的互动、分工、合作与联盟,渐次突破“科层制”和“准科层制”的治理结构,达到“网络”的治理层次, 并且从“领导型”网络向“关系型”和“模块化”网络转变,平衡全球价值链上的各种势力,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共同治理,提升我国制造业集群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10]。
9.按价值链、产业链要求构建全球生产体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全球化趋势在更广范围内的继续拓展,制造企业可以按价值链、产业链建立在硅谷设计芯片,利用日本的精密机械进行制造,台湾制造主板,东莞生产外围设备并组合成为最优质的产品[8]。这种组织生产的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四地各自的优势,在产品价格降低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拥有各自优势的企业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7
参 考 文 献
[1] Gereffi.G.2003 The Global Apparel Value Chain:What Prospects for Upgrading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Austria: UNIDO.
[2] 杨凯云,尹柳营.从产业价值链分析中小企业与战略外包.人文社会科学[J],2001,(5):71-74 [3] 章鸿. 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升级.成人高教学刊[J],2003,(6)
[4] 杨华, 刘曙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经济纵横[J],2005,增刊:94-97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 郭克莎等.差距与赶超: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7] 夏先良. 中国企业从OEM升级到OBM的商业模式选择.财贸经济[J],2003,(9) [8] 李春彦,李芳华.21世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经济论坛2004.4 [9] 杨林. 虚拟价值链:价值链研究的新进展.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11) [10]张辉.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土业经济,2004(5)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