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词兴起于隋唐而极盛于两宋

2022-12-19 来源:欧得旅游网


词兴起于隋唐而极盛于两宋,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奇葩。 (一)词的特点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隋唐时代的音乐有三个系统。

雅乐是汉魏以前的古乐;清乐是清商曲的简称,大部分是汉魏六朝以来的“街陌谣讴”;燕乐结合“胡部新声”,是唐代通过欧亚大道的国际交往和同西域各民族大融合而在音乐上推出的重大创造,划出了一 个新的音乐时代。

同近体诗在形式上有以下五点不同(词的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称为词调。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忆秦娥》等。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每片作一段,以分两片的为最多。片即是遍,乐曲一段,叫做一遍。唐宋时词调的分片,即依乐曲的分段而来。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尽相同,每个词调有一定的格式。

词的韵位要依据曲度,唐宋时乐曲一遍,又分为若干小段,称为“均”。一均就是乐曲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单位,乐曲于此为“顿”、“住”,词调则于此断句、押韵。 4、长短句的句式。

5、字声配合更严密。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在音乐 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音,以求协律和美听。 (二)词的名称 1、曲子词。(曲、曲子、曲词)

唐末五代的文人词,又被称为“诗客曲子词” 宋人又称词为“今曲子”。 2、诗余

把词称为诗余,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词是诗的降格,是诗的余绪剩义。 另一种认为词乃出于唐人绝句,词用长短句是绝句的变格。 3、乐府

乐府本是西汉武帝时所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后来用来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汉魏六朝入乐的歌诗,包括采自民间的和文人创作的,都称为乐府。 4、长短句

词还有一些别名,如“乐章”、“歌词”、“歌曲”、“琴趣”、“笛谱”、“语业”等。 ( 三)、词调

1、来自边地或外域《菩萨蛮》、《霓裳羽衣曲》 2、来自民间 《竹枝词》、《麦秀两歧》 3、创自教坊、大晟府等音乐机构 《荔枝香》、《并蒂芙蓉》、《寿星明》、《黄河清》 4、创自乐工歌伎 《雨霖铃》 5、摘自大曲、法曲 《水调歌头》、《六州歌头》《齐天乐》、《万年欢》 6、词人自度曲 《扬州慢》、《秋宵吟》 ( 一)敦煌曲子词

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了一大批珍贵文献。其中有数百首词曲。从敦煌卷子中清理出来的唐五代词曲,就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 (二)唐代文人词 李白

白居易《望江南》(联章词三首)

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第一首泛忆江南,写春景。以红似火焰、青如蓝染的色彩对比强烈渲染出江南浓郁的春意。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 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第二首紧承前首结句,将记忆的镜头 移向杭州。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是浙江潮和月中桂子。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 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第三首追忆苏州往事。词末“早晚”一词,为当时口语,意为“何时”。

温庭筠在诗坛上与李商隐并称“温李”,然其诗之成就不如李,词则开拓初期词风,在词的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词“精艳绝人”,虽内容多为闺怨之情,而其表现方法变化多端,显现出卓越的艺术匠心,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声调和谐,色彩华丽绮艳,表情隐约细腻,是温词的主要特色。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本词写法上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只是在生活的片断过程中,选取最具有特点的动态或物象,略加勾画,省去彼此间的表面联系,其他一切事物都隐藏在可感触的暧昧之中。温词蕴藉,惯于不肯说破,其感人处,亦正在此。 (三)花间词

五代时词有两个中心,一个在西蜀,一个在南唐。所谓“西蜀词派”,亦即大家所熟悉的 “花间派”,因后蜀赵崇祚选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孙光宪等共十八家,计五百首结为《花间集》,所收作家大多是蜀人或仕宦于前后蜀,故此得名。

其共同特点是用华丽的词藻和婉约的构思集中描写女性的美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从而形成一个花间词派。

皇甫松《梦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借梦中所见所闻的动人境界,描绘了江南水乡梅雨季节的风光,寄托了作者思念故乡的缱绻之情。

在花间词派中,韦庄是别具一格 的词家,与温词及大多数花间词人浓艳的词风不同,韦词“情至而语质”,较疏淡自然,平易晓畅。

2

《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词的最后两句,其用意在于: 一、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无人了解;二、交待当时离别的情景,没人看到;三、补明上文未及的分手的时间和环境:正是那一天的夜晚或拂晓

“温庭筠‘密而隐’,韦庄‘疏而显’”。温词客观,韦词主观,温词予人感 发在美感之联想,韦词予人感发在感情之品质。 (四)南唐词

在五代,南唐词是与西蜀词并峙的一个词派,也是在宫廷和豪门享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南唐词与西蜀词相比,差别很大:

1、南唐词人文化修养高于西蜀词人:南唐都城南京历来是南方政治文化心,词人多是帝王宰相等最高层的统治者,政治地位和文化水平都很高,在学术、艺术领域里有广泛的涉猎和较高的造诣。而西蜀词人多为宫廷豪门的清客,文化修养较差。

2、两个词派的来源不同:西蜀词大多从民间来,但很少继承民歌朴素清新的优点,范围限于风月脂粉,作用限于饮宴助兴,不脱伶工之词的身份。南唐词多从唐代抒情七绝来,格调较高,开始将词引入歌咏人生的途径,超过花间词的艳科绮语,成为士大夫词的先驱。 3、南唐词人全力作词,在词的专门化方面前进了一步,不象温、韦是 “余事作词人”。

南唐词的主要作家是冯延巳(宰相)和南唐二主李璟(中主)、李煜(后主)

《傩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依阑干。 《长相思》

云一剐,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写女子在秋夜听雨不眠的情景,量词和叠字使用很有特色。青丝一把,玉簪一枝,与淡淡颜色薄薄质地的罗衣和一弯黛眉一起,仅稍事勾抹,一个不事梳妆、天然淡雅的思妇形象便跃然纸上。再添上两三棵窗外芭蕉,就活脱一幅人物写意画。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晏殊著有《珠玉集》,词风承袭五代,但其词不铺金缀玉而清雅婉丽,音韵和谐。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 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 在词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 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为流传。柳永后人称为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有“豪苏腻柳”之称。 婉约四旗:闺语(李清照) 别恨(晏殊) 情长(柳永) 愁宗(李煜) 2、柳词在词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 ,日益丰富。 (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3)展现都市繁华风貌 (4)抒发羁旅行役之感

(5)表现手法上,白描见长,描写尽致,以赋入词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此词写羁旅行役中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望处”二字统摄全篇。一起写雨收云断,暮色苍茫景象,自然逗起宋玉悲秋的联想。面对肃杀摇落的秋景,词人剪取其中最典型的“水风”、 蘋花“、”月露“、”梧叶“,而用“轻”、“老”、“冷”、“黄”四字加以形容,便见得秋光满纸。\"遣情伤\"三字转到怀念故人之思。

苏轼对宋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从内容到风格,从用调到音律都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给宋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一)苏轼对词的革新主要体现为将诗的境界引入了词里,大大提高了词的品格。以诗入词把词家缘情和诗人言志二者结合起来,使词和诗同样具有言志述怀的作用,并吸取诗的表现手法作词,这就解放了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束缚,使它具有了更加多样的社会功能。苏轼把词的题材从儿女私情、羁旅 行役扩大到怀古咏史、悼亡送别、说理谈玄、感伤时事、山水田园等各种诗歌的题材中去,用以书写自己的性情抱负,胸襟学问,使词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 苏轼以诗入词的主要表现:

1、讴歌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2、在日常生活中探索人生哲理3、借凭吊古迹书写历史的感慨 4、描写田园生活的新鲜意趣,寄托离世隐遁的愿望

(二)苏轼不但提高了词品,开阔了词境,而且使词的抒情艺术达到高度的个性化。苏词中处处体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了以顺处逆、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开朗旷达的襟怀和豪迈洒脱的风神。

(三)苏词打破了词律的束缚和词调的凝固化。在大体遵守音律的基础上,对词的句法、押韵稍作变动,以意为主,不拘守词调原有的词律句法,又往往一调多体,这对词调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