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述射洪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09-19 来源:欧得旅游网
C田删 兰 垫 2017年第2期工作研究 浅述射洪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罗 莉,邓旭阳,蒲启建 (四川省射洪县农业局,四川射洪629000) 摘要:本文对射洪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我省现代农 业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状;问题;对策 射洪县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 镇的12个村规划建设高标准柑橘基地0.07万 涪江中游,成渝经济区中心地带,幅员面积1496km ,辖 hm ,配套现代科学技术,打造全国一流,西部先进 3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人口100.2 的现代农业柑橘基地;以青堤、沱牌为核心区,规划 万,耕地面积4.07万hm ,是一个交通便利、资源禀 优质蔬菜产业基地0.13万hm 。通过扩大基地规 赋优异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我县按照“规模适度、 模,强化种养循环,提升设施水平,完善景区化建设, 特色鲜明、镇园结合、产村相融、种养循环、农旅互 推进射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更加集中连片、条块 动、整体推进、统筹发展”的思路,建成了4个现代 聚集、特色鲜明、功能全面。 农业园区(沱牌柑橘产业园、瞿河农产品生产加工 1.2促进了农业大循环。产业大融合 园、洋溪城市性保障蔬菜园、金鹤绿色农牧循环农业 以“种养循环,三产融合”为标杆,建成了4个 园),7个万亩亿元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获得省级认 现代农业园区,以特色种植产业带为主线,坚持把产 证。先后被评为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现代畜牧业 业基地建设与新村建设紧密结合,确保每新建一个 重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 产业基地都配有一个新村建设;坚持种植基地与养 村综合示范县,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 殖基地紧密结合,确保每一个种植基地都配有养殖 科技园区。 产业;坚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紧密结合, 1 发展现状 依托农产品初加工项目,重点完成产业基地农产品 产地初加工设备设施配套;坚持基地建设与乡村旅 1.1形成了规划大布局。发展大格局 游紧密结合,大力推行园区标准化、景区化建设;大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交通、土壤、气候等资源 力推广生态友好技术,促进产业基地绿色发展,农旅 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蔬菜、水果主导产业,按照 互动。 “企业带动有实力、产业发展有条件、农民参与有意 1.3构建了社会大服务。发展大体系 愿,市场前景有效益”的规划原则,紧紧围绕三大产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 业带建设,形成了涪江沿岸0.67万hm 商品蔬菜产 社、大户、业主)7145户,带动全县农民参与产业发 业带,梓江、沈水河沿线0.67万hm 加工蔬菜产业 展;完善农机服务队伍、机防专业队伍、技术服务队 带及省道205线0.53万hm 优质柑橘产业带。借 助现代农业示范县项目,围绕市现代农业产业大环 伍建设,培育农事服务超市4家,推广新型农业机械 7500台(套),常年开展农机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 线,以脱贫攻坚贫困村建设为重点,在沱牌镇、明星 0.67万余hm。,确保农机化道路通达率、主导产业 病虫专业化防治覆盖率、秸秆处理机械化率等每年 收稿日期:2016—12—19 提高5%以上。 作者简介:罗莉(1983一),女,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硕士研 究生学位。主要从事经济作物技术指导工作。E—mail: 1.4突出了品牌大发展。质量大提升 1453028165@qq.tom。 一是大力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农药使用 减量控害”行动。成功推行PPP模式,实现主要产 .73. 工作研究2017年第2期 C 墨兰 塾 业基地沼肥管网自流进园入田,试行沼肥异地配送, 推广水肥一体技术,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秸秆综 合利用。二是推动农业品质量安全认证。全县累计 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5个,绿色食品24个,有机 食品18个,地标农产品2个(“射洪清见”、“射洪野 香猪”),常年对我县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农产品 质量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三是大力实施“区 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充分用好“遂宁 鲜”公共品牌,“子昂金柑”、“金华清见”、“蜀珍柠 檬”、“可仕可甜橙”、“凤来山宝”、“高金庄园黑 猪”、“莱茵虫草鸡”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进 一步提升。 2存在的问题 2.1主导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基地分布分散,没能扩线连 片形成现代农业大环线;产业化水平不高,商品化处 理、加工不够,产品处于低端运行;缺乏具有震撼效 果的大产业、大现场、大示范、大样板的规模化标准 化综合展示基地。 2.2适度规模农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块 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总量不足,规模流转土地 的面积仅0.73万hm ,发展特色产业的数量占全县 总量的份额不足30%,主力军的作用没有凸显;新 型服务主体的发展速度不够,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 先进技术的推广度不足。 2.3现代农业设备设施配套不完善 路网、田网、渠网、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 完善,现代技术装备如水肥一体、避雨栽培、高厢栽 培等省工节本技术、绿色防控物化技术普及率不够, 全程机械化示范探索、电子商务、物联网、互联网在 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还才开始。 2.4 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不够 突出了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忽略了区域品 牌、公共品牌建设,造成农业品牌少而分散,有影响 力的品牌严重不足。同时市场开拓不够,尤其是蔬 菜在东北市场拓展不够,造成产品价格没有充分体 现,产业效益未能有效发挥。 2.5畜禽粪污处理难度还较大 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多以沼气工程、三分离一净 化为主要内容,存在局限性,不能彻底解决粪污问 题。如沼气工程缺乏对沼渣的处理手段,若利用不 当会严重污染农田和土壤,且大多数养殖场重建轻 管,设施运行易发故障;净化设备需24h运行,耗电 大,运行成本高等。同时,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 行成本让多数养殖场无力承担,“达标排放”模式不 但很难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对畜禽粪便 资源造成浪费。 2.6政府支持投入力度有待增强 支持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品牌建 设、农机化作业、产业基地建设、设施农业用地等政 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保险、担保等机 构在产业发展中形成的合力不够。 3 发展对策 3.1 夯实基础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3.1.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现代农业园区、特 色产业基地,积极整合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中低 产田土改造、千亿斤粮食、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小农 水、五小水利工程、末节渠系配套改造、农村交通等 涉农项目资金,着力打造产业园区农田整治、水利设 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田网、渠网、管网、路 网、电网、互联网“六网”配套,着力提高农业水利 化、农机化水平。 3.1.2加强科技培训与推广依托科研院校、县农 业局相关技术股站、乡(镇)、公司、大户共同组织 “首席专家+岗位专家+产业基地示范大户”技术 推广模式,负责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利用 培训项目,以业主、大户、家庭农场、新型农民等新型 经营主体为重点,集中组织到科研院校培训、到先进 地区考察学习、聘请专家授课、到田问现场指导,让 先进技术应用到生产。 3.2整合资源投入。确保产业IJI ̄N运作 3.2.1 建立财政补贴机制 通过增加本级财政专 项资金、支农资金等,确保县级财政每年投入5000 万元以上,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3.2.2建立项目扶持机制 每年整合农业综合开 发、千亿粮食工程、国土整治、小农水、交通建设等项 目资金2亿元以上,着力完善“六网”配套,确保项 目建设实用、项目资金实效、项目效益实在。 3.2.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土地流转补贴、信 贷担保、财政贴息、税费优惠、农业保险、用地用电等 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扶持有能力的龙头企业、 专合组织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通过“龙头企业+ 专合社+基地”“专合社+农户+基地”“合作社+ 市场”等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连心联利、共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机制,确 保现代农业发展链条的顺利运转。 3.3创新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积极深化“院县合作”“校地合作”,依托省农科 C 墨兰 垫 院、川农大、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试验示范 基地,研发适应本地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积极构 建“专家一农技人员一科技示范户”组织,强化先进 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市场信息的及时宣传。加 大“四新”(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机制)示范、 “六良”(良种、良肥、良法、良壤、良制、良机)配套 力度,提升现有基地科学技术支撑,推广生态建园、 绿色防控技术,完善配套水肥一体化、地膜覆盖等高 新技术,普及种养循环技术,增强地方特色品种、优 势产业的培育力度。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普及 以及产业信息的及时宣传,加快现代农业标准化生 产、品牌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3.4突出加工业建设。增加产业发展效益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加快瞿河农产品加工园区 建设,突出提升现有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因地制 宜,针对不同类型产业和产业基地,制定专项政策, 依托相关项目,积极争取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补助项 目和加大县级支农资金投入,引导业主和农业大户 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建设,解决农产品冷藏、储 运、保鲜问题,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增加产业发展效益。 3.5健全网络体系,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建立健全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创新市场销售 2017年第2期工作研究 模式,妥善解决特色农产品销售难题。通过进农村 设立电子商务平台,全面覆盖村、社、农户的产品信 息、销售信息,健全农产品生产、销售网络体系,确保 特色农产品的快速流通。 3.6强化品牌创建,拓展产业发展市场 3.6.1 突出品牌创建按照先培养后认定的原则, 以区域特色农产品系列为主,以创建名、精、优、新农 产品品牌为战略方向,以“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 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为建设 重点,突出农产品品牌创建。 3.6.2健全网络销售体系 建立健全农产品销售 网络体系,创新市场销售模式,大力发展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产品销售服务组织,进一步配 套落实“农超对接’’、“产品直销”“电子商务公司” 等生产加工销售体系,。瞄准大中城市市场,在北 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有销售网点,实行专卖直 销、精品销售、差别销售。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作 用,扶持发展壮大“蜀之味”电子商务公司,引进京 东建立“坤泽”电子商务公司,实行“互联网+”模 式,把产品宣传、销售到全国各地。 ・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