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自信心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3-07-15 来源:欧得旅游网
幼儿自信心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据加拿大《枫叶》杂志报道,加拿大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所对全国各地1000余名6岁至12岁孩子所作的专题调查表明,4成人自称对自己“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他们有的对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还有的则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交友本领感到悲观。而进一步的调查却证实,实际这些孩子往往不论在外貌还是能力上,比一般孩子并不逊色。

研究还显示,这些孩子之所以缺乏自信,有的甚至自卑,原因“错综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完全是后天形成的,与遗传无关。

7岁的小杰米已对作画完全丧失了兴趣,认定自己不是作画的“料”。原来这源自3年前幼儿园老师对其所画一幅习作的随意评价,没料到这个随口而出的否定却在孩子心中生了根,使其对自己的作画能力产生了怀疑,最后作出了放弃的决定。但在此之前,他已作了几百幅画,而且其中有5幅还得过奖!

还有的孩子则是由于盲目地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过于完美而陷入了自卑的泥潭难以自拔。6岁的苏珊一心想夺取学校钢琴大赛的冠军,但未能如愿以偿,由此她断定自己缺乏弹琴的天赋而放弃了练琴。之后,当母亲逼着她练琴时,缺乏自信的她竟手指哆嗦,连最简单的练习曲也弹不好了。

专家们还发现,不少孩子在改变环境时,也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从而丧失自信。这需要家长和教师在孩子随家迁徙或换学校、升学时,对他们的情绪和心态多加关心,并予以科学的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出身于单亲家庭或缺乏亲情家庭里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原因很简单:他们往往在心理上缺乏有力的支持。

至于那些在生理或智力上确实有缺陷的孩子,缺乏自信就更为常见了,而这对他们日后的事业来说,打击可能是致命的。

此外,一些生活在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家庭里的孩子,还可能错误地理解家长所要求的“谦虚为本”,于是往往高估他人的能力,低估自己的能力,由此渐渐自信全失。对这样的孩子,大人应教会他们区分骄傲与自信的区别,带领他们走出误区。

专家们强调,孩子一旦对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还可能会跟着连带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地落伍。此外,如果发展到严重的自信心丧失,那么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异常,其中包括:对他人或社会明显表现出抗拒心理(如拒绝上学、自暴自弃、厌恶集体活动等),或有时又表现得对家长和教师过于顺从以致完全丧失自我,跟家长或过度冷淡或过度依恋,经常肚子疼或有其他身体不适,经常无端发脾气,或莫名其妙地故意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十分自负等等。

那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呢?加拿大专家提出了如下合理化建议:

一、真诚地赞扬。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真诚地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件成功十分重要。同时要记住:赞扬必须发自你内心。若孩子发现你在故意夸大其辞,或言不由衷,那么这份赞扬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敏感的孩子就会有“你在做戏给我看”的感觉,或至少认为你对他的期望不像对其他孩子那么高。要避免孩子对你的赞扬“不领情”,你的赞扬应该既具体又准确,如:呀,你的画确实很美,尤其是那金鱼的尾巴,画得真是逼真、漂亮极啦!

二、中肯地分析。通过你耐心细致又合情理的分析,让孩子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兴许别人在某些方面比你行,但你完全可能在另一些方面比他行。当孩子在学习外语上确实缺乏天赋时,你可明确地向他指明,他在数学或歌唱方面可以超过别人。

三、多提供尝试的机会。提供尝试的机会也意味着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潜能。如,可以鼓励一个因不善发言而羞于上台的男孩为全班小朋友讲故事,当然事前应帮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孩子果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那么他的自信心势必大增。

四、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增大成功的几率,从而更好地帮助其克服自卑。

五、让孩子有成就感。除了经常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建议外,家长还可引导孩子做一些对家庭或社区有用或有益的事,诸如种棵小树、买点食品等。要知道,正是由于完成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会觉得自己并非无用之人,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六、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有机会为集体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而且还能体味到友谊和合作的美妙,而会冲淡其心中深藏的自卑。

七、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心。当看到孩子不断因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心时,还要不断地巩固其自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就会每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巩固这种宝贵的感觉,长此下去,会自然而然地远离自卑。

国内:

自信品质的发展良好

自信是儿童的一种自我认知与评价,分值越高说明儿童自信度越高。儿童自信品质平均得分5.35分,说明当下中国儿童整体自我评价比较积极正向。

调查涉及儿童在学习、交友、生活、问题解决及理想几个方面的自我评价状况。在这几个方面中,相对而言儿童在学习和交友方面自信分值更高,特别是交友方面的自信,在15岁后超过学习自信,成为儿童自信的核心内容。从年龄发展趋势看,儿童自信分值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走向,其中学习与理想自信的降幅最大,到16岁后(高中阶段)儿童自信品质趋于平稳。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我评价逐渐趋于与真实合理。

专注品质发展尚可

专注与分心相对,说明儿童注意力集中和稳定性特征,在日常用语中也常常用专心表达。在6分中得3.76分,说明儿童在有干

扰的情况下会注意到外界干扰,但能够不间断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过做事效率略低。

儿童专注自己事情的心理品质在小学中高年段、初中和高中表现出明显差异,小学生专注品质分值最高,为4.12分,到高中生降为3.3分。这个变化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注意力的集中品质有所下降,更容易分散;二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注意力分配水平能力在提升。

同情品质整体发展不错

同情品质是说明儿童情感迁移性的品质。情感迁移能力高意味着儿童在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容易感同身受,产生援手相助的想法与内在冲动,从而成为“热心人”而非冷漠的旁观者。在6分中平均得分4.41的分值意味着儿童的情感迁移能力较强。

从调查结果看,相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小学中高年段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的情感迁移倾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对自己情感控制性增强,发生情感迁移的可能性有明显下降。

包容品质的发展需高度关注

包容品质与偏执相对,说明儿童对与自己不同的人、想法、意见的开放性品质。包容品质越高的人,面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想法和人,越倾向于以对话、理解、尊重、接受的方式处理,反之则倾向于故步自封,以排斥、封闭、拒绝甚至对抗的方式处理。

在6分中平均得分仅为3.16分的分值,说明当下中国儿童在面对不同的人、想法与意见时的开放性不高。相对而言,小学生更

乐于接受不同的想法与意见,高中生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冷静品质的发展须引起重视

冷静品质与冲动相对,说明儿童在突发事件与紧急情境中的反应方式,主要体现为情绪的控制品质。在6分中平均得分3.07分,说明儿童整体上情绪调控性不高。

调查侧重考察了儿童在应急情境、情绪激动和正义需要援手情境中的冷静品质,发现儿童冷静品质在遭遇不同情境中情绪调控性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一般应急情境和情绪激动中的儿童冷静品质分值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意味着儿童在应急与情绪激动情境下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容易冲动,不能控制自己;而在遇到有需要援手等正义需求情境时,儿童冷静品质的得分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意味着这种情况下,年龄越大的儿童越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坚韧品质的发展状况一般

坚韧品质与脆弱相对,说明儿童在遇到阻力、障碍等不利处境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品质,表现为内心的挫折体验和行为的中断与坚持状况。在6分中平均得分为3.733分,说明儿童能够承受挫折感,在确定困难较大或有类似情况的挫折经验时选择放弃的反应倾向。

依据调查结果,中国儿童坚韧品质表现出随着年龄段升高得分下降的整体趋势,说明儿童越小,越倾向于不顾阻力与困难,坚持

自己追求的目标,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在感到目标难度较大时倾向于选择放弃。

求新品质的发展较好

求新品质与守稳相对,在6分中平均得分为4.6分,说明儿童在思想、行为方式及日常生活中乐于突破已有经验或现有做法,尝试不同方式和路径的心理倾向。

调查发现,对未知领域的向往是各年龄段儿童求新品质中最主要和稳定的内涵,在各年龄段中一直处于得分最高的选项。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新事物的兴趣明显下降,对新想法的兴趣明显上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