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植物保护

2020-04-10 来源:欧得旅游网


1、植物保护学科的重要性?(15)

植物保护属于农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是研究植物病虫害、杂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危害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机制,以及检测预警和防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重要性体现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为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维护公众健康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就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做详细论述:

植物保护(简称植保)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随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当然,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粮食的产量波动带来的生产安全问题,还会影响粮食安全的其他方面:

(1)、粮食的品质安全既会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也会受到农药残留的威胁。

有害生物不仅仅使粮食减产,而且会降低粮食的品质,主要表现为粮食的内在品质变差或致毒、外观变坏和保质期变短,危害粮食的品质安全。例如,食用小麦赤霉病的病麦磨出的面粉后,轻则头疼、呕吐,重则有生命危险。而植物保护时化学农药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会使粮食种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粮食的品质安全,危害人体健康。

(2)、粮食的储备安全一方面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另一方面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从田间到餐桌,发展中国家粮食在储备过程中年损失至少在7000万t,主要的原因就是储粮虫害、鼠害和霉烂。如果减少了这些损失就等同于增加了相同数量的粮食产量,也就意味着增强了储粮安全。同时,受到储粮有害生物为害的粮食还会加快陈化速度,致使经济价值相应地快速贬值;而且入库的粮食已经付出全部生产成本,所以粮食的产后经济损失比产中更为可怕。另一方面,粮食在储备过程中普遍采用“常温储藏加化学农药药剂熏蒸”的方法,在对付储粮病虫害和鼠害的同时,也造成粮食的二次农药污染,降低了粮食品质,加快储粮陈化,加大仓储成本,影响了粮食的储备安全。

(3)、粮食的生态安全不仅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而且受到农药的严重污染。

在世界各国,入侵生物给所在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其中也包括对粮食生态安全的危害。例如,紫茎泽兰就是一种对农业造成相当危害的入侵我国的恶性杂草。它生命力极强,繁殖率很高,又难以消除,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一旦入侵田边地埂,就与庄稼争水、争肥、争阳光,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土地严重退化,造成入侵田块粮食作物减产。另一方面,大量施用农药的单一植物保护模式,诱发了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和再猖獗,以及农药污染的产生,抑制土壤的生物活性,使土壤中对农作物具有高度毒害作用的微生物占优势地位,破坏了自然界原来的生态平衡,减少了生物多样性,恶化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影响了粮食的生态安全。

(4)、粮食的市场安全不仅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而且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由于有害生物严重危害导致粮食的大量减产和品质下降,从而使粮食商品率和经济性降低,加上检验检疫的约束,往往使粮食市场的有效供给减少、粮食贸易受阻,尤其是国际粮食贸易,进而危害粮食的市场安全,影响粮食贸易对粮食供给波动的平抑作用。

正因为植物保护有着如此作用,所以加快发展植物保护学科的建立与稳定体系的形成、植保人才的培养等都对国家农业经济,粮食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有着重大影响。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先进性?(15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控制有害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使有害生物维持在受害允许的密度水平以下,同时又要避免被治理的生态系统中其他有益的成员(生物和非生物的)受到不利的干扰。它本身就具备了以下先进性:

(1)、为了维持整个和谐自然的生态系统,不需要彻底消灭害虫

害虫综合治理的特点就是允许害虫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下继续存在,不管是有益的昆虫,还是有害的昆虫,它在食物链当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生物的灭绝可能造成生物营养分级不均衡,严重的会造成食物链的中断,从而破坏整个的生态平衡,所以在防治有害生物的时候,不要求彻底消灭昆虫,在重点在于对有害生物进行自然控制,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的昆虫种群数量是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昆虫在一般情况下增殖潜力总是呈增加趋势,但却有被环境中各个抑制因子所平衡,其结果表现为此时的种群密度,各种环境因子并不是恒定的,是以规律性的和不规律性的方式波动,因此,导致昆虫种群随之波动,如果环境条件不发生剧烈的变化,昆虫的虫口密度一般不会急剧上升或下降或灭绝,而是以平衡密度为中心来回波动。

(2)、以自然防治为主,各种防治方法相协调为辅

昆虫处在生态系统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破坏恢复能力,所以我们不要一味想着有虫就去防治,应该综合分析,合理制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配合多种防治方法协调使用,但

是不管哪一种防治方法总存在它不足的地方,所以我们提出要以自然防治为主,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防治技术。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生态环境的发展,减少对人,对环境的伤害。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控制“环境”,增强自然因素的作用,一切人为防治措施都应该与自然控制协调,促进自然控制而不是削弱自然控制。

(3)、强调危害经济损失与防治费用的关系,凡是不达到经济阈值的一般不进行防治。

危害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防治费用超过了我们预期的指标,那这样的防治就是失败的,就是不可行的,如果害虫少并且危害不大,在后期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也不具威胁性,那么我们就不用去对此类害虫进行防治,否则浪费了成本,还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危害。目前,农林有害生物有几万多种,其中大部分是不能称为害虫的。某些害虫在经济阈限水平下继续存在是合乎需要的,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对鸟类却是不可少的食物。在昆虫体系中虽然有一部分昆虫取食作物,但危害并不严重,所以,凡是不达到经济阈值的一般不进行防治。

(4)、不仅仅考虑防治效果,还兼顾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及社会安全。

传统的化学防治见效快、施用方便、农民易接受等特点,但随着人们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给害虫防治带来的严重后果,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强、大量杀死天敌昆虫、对生物多样性构严重威胁、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活生长等。所以目前在有害生物的防治中不提倡使用农药,或者是合理使用农药,现在提倡一些对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像生物防治,信息素防治等等,都是为了考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的危害,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社会安全。

3、我国植物保护工作面临哪些挑战?(20分)

目前,我国植保工作总体上仍处于依赖传统经验、传统技术、传统方式控制病虫灾害的阶段,不仅难以应对异常气候条件下,病虫灾害复杂多变的局面,而且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极不相适。以下就是我国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

(1)、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迫切需要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也是植保防灾的第一要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革,我国病虫灾害变规律发生了新变化,小麦条锈病菌源区向高海拔地区发展,飞蝗孳生区向高纬度扩散,发生范围呈扩大趋势;小麦赤霉病暴发频率显著上升,区域明显北扩;水稻“两迁”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草地螟、黏虫重发区域不确定性增加。免耕种植、连茬种植、秸秆还田等栽培措施推广普及,二点委夜蛾、玉米粗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新发病虫不断出现,地下害虫、杂草稻等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化种植进程快速推进,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发生范围扩大、面积上升、程度加重。小麦跨区机械化收割,也加速了小麦吸浆虫、孢囊线虫、节节麦等病虫害的传播蔓延。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保产就是增收、减损就是增效,迫切需要加强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监测防控能力和水平,有效控制病虫灾害。

(2)、保障“舌尖上”安全,迫切需要提升病虫绿色防控能力

确保农产品数量安全的同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发展现代农业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生活水平提高、公众消费理念转变的客观需要。**总书记强调,“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植保防灾减灾,不仅关系到农产品数量安全,也与农产品质量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加速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转变,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个别地方出现的问题豇豆、毒韭菜、毒生姜等问题,以及高毒农药屡禁不止,超范围、超剂量使用等问题,一度成为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曝光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国际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国家以农残超标为由,提高农产品准入门槛,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难度。迫切需要转变传统防控策略,大力推行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无害化防控技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品种,着力促进防控措施由主要依赖单一化学农药防治向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转变。

(3)、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迫切需要提升植保社会化服务能力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线,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植保防灾减灾必须与之相适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方面为缓解农村资源承载压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促进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契机。另一方面,也致使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用工最多、技术含量最高、任务最重的环节,“谁来种田”、“谁来防病治虫”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耕整土地、育秧育苗、测土施肥、病虫防治、机播机收等全程服务,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着力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提升农药减量控害能力

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摆在同等重要位置,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科学内涵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长期以来,受传统植保理念的影响,过分依赖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病虫害抗病性上升,农业面源污染加剧,严重影响着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更新理念,转变传统植保防灾减灾方式,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综合治理,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建设“绿色田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能力。

我国在植保基础研究的系统性、连续性、深入性方面存在大的差距,缺乏统一的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和战略规划。造成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相对滞后。所以必须加强研究、自主创新、提高防控水平等工作。

4、近年来植物保护的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20分)

(1)、揭示和探讨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致害和成灾机理与可持续控制原理

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最大的生物灾难。例如(娄永根等,2011年)基于稻飞虱致害能力的高度变异性、对农药的高适应性、传播病毒病和具有远距离迁飞能力等特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稻飞虱迁飞动态、致害性变异和种间互作关系等灾变机理机制不清楚,提出了稻飞虱迁飞时空动态、致害性变异、稻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农药对稻飞虱及其天敌的生态毒理效应、稻飞虱基因组数据分析和稻田生态系统对稻飞虱种群数量调控功能6个研究发展方向以阐明稻飞虱灾变的内在机理,为稻飞虱可持续治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重要外来物种入侵机理与监控基础

我国入侵物种有豚草、空心莲子草、薇甘菊、紫茎泽兰等,其中紫茎泽兰最为严重。例如(万方浩等,2011年)为了解析外来恶性杂草紫茎泽兰在中国的入侵扩张机制和控制策略, 从其种群形成与扩张的生态适应性及遗传分化特性、对本地植物的竞争替代和可持续控制技术基础 3 个方面进行了集中研究. 对紫茎泽兰的主要研究进展为: (1) 入侵中国的紫茎泽兰在核 DNA 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种群,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隔离是导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地理距离和海拔是影响种群间基因交流的重要因素; (2) 不同地理种群的紫茎泽兰在自然形态结构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可塑性, 其耐旱、耐高温和/或耐低温能力也呈现出明显差异; (3) 紫茎泽兰热激蛋白在调节低温胁迫应答和表型变化方面起重要作用, 从而拓宽了紫茎泽兰对不同温度幅度生境的适应能力; (4) 化感作用是紫茎泽兰种群竞争扩张的一个重要成因, 分离鉴定出3种主效化感物质; (5) 证实了紫茎泽兰可通过改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创造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 从而形成“自我促进式”的入侵机制; (6) 采用植物替代控制和增加植被多样性的生态修复方法, 可防止紫茎泽兰的再次入侵, 紫茎泽兰的有效控制需要采取综合防治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紫茎泽兰入侵后的适应性、种内种间的互作与竞争关系及群落的抵御功能, 对其他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3)、有害生物与作物和天敌互作机理

为了提高对单一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和减少经济损失,生防工作者提出多天敌联合应用的策略。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该策略逐渐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备受争议。由于天敌之间可能存在的兼性捕食或寄生作用、对资源的掠夺性竞争和拮抗等关系,因此,多天敌的兼容性和如何协调使用成为联合应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吴圣勇,2014年)以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为防治对象,通过筛选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并引入一种对西

花蓟马具有较高防治潜力的国内优势捕食螨品种——巴氏新小绥螨,在室内和温室开展了这几者之间的互作关系研究,从多角度评价白僵菌和捕食螨的兼容性以及二者联合应用的潜力和方法。结果表明,白僵菌和捕食螨同时联合应用时,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从而抑制了联合应用的效果,而间隔联合应用能够起到对西花蓟马的增效防治作用。因此,建议白僵菌和捕食螨在田间采取间隔联合应用的方式。

(4)、植物抗病相关重要功能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安海山等,2014年)利用同源序列法分离核桃的 NBS(Nucleotide binding site)类抗病基因类似物,为核桃抗炭疽病分子辅助育种及抗病基因的克隆提供基础。结果显示,核桃 NBS 类抗病基因类似物与炭疽病抗性相关联。所得 20 条 NBS 序列与已知 R 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含保守功能域 P-loop、kinase-2、kinase-3 和 GLPL 等;这些 NBS 序列,可区分为 TIR 和 non-TIR 两大类 7个亚类,在进化上属于纯化选择。

(5)、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强大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随着各类转基因生物的问世及其产品的不断上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王加连,2006年)分析了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策略。

(6)、农业昆虫对Bt及化学农药抗性机制

(秦悦,2014年)为明确小菜蛾对 Bt 产生抗性的机制,对田间小菜蛾的 Bt 抗性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小菜蛾进行室内抗药性汰选、小菜蛾生物学特征观察、适合度的研究以及对小菜蛾幼虫体内类钙粘蛋白基因(Cadherin-like Protein,简称 CAD)的克隆和表达,结果表明:低温对蛹的处理以及杂交雌虫的抗性水平可能影响小菜蛾的产卵量;小菜蛾抗性种群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方面显示了显著的不利性;克隆了小菜蛾 SS、Cry1AcR 两种群的类钙粘蛋白基因,该基因 cDNA 的全长为 5148bp,编码 1716 个氨基酸,通过同源性分析可知,该基因与其它昆虫体内的类钙粘蛋白的同源性高;仅转染 CAD 重组杆状病毒的细胞能够特异性表达约为 190kD 蛋白产物与理论预期值相符,表明 CAD 获得了表达。

(7)、农业生防微生物制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

(程莹等,2010年)通过对甜瓜枯萎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属T23、哈茨木霉属Ta22及添加少量营养元素为增效剂的木霉属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进行防止试验。结果表明:对温室盆栽甜瓜枯萎病防效达到67.34%~76.59%;田间大棚甜瓜枯萎病防效达到69.67%~88.06%,黄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为66.04%,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70.58%~89.75%。说明其具有较强拮抗作用。

(8)、绿色化学农药创制,农药毒理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环境行为研究

环境的现状和绿色化学的实施对化学农药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化学农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今后化学农药的发展方向是化学合成类绿色农药,即绿色化学农药,其特点是:①超高效:药剂量少而见效快;②高选择性:仅对特定有害生物起作用;③无公害:无毒或低毒且能迅速降解。(刘建超等,2005年)认为广大农药工作者应该强化绿色意识、合理设计目标分子、快速有效地筛选,将绿色化学新技术应用到农药研制的每一个环节,使

传统的化学农药发展为绿色化学农药,使化学农药立于不败之地。

(9)、寄生蜂寄生机理

(何璠等,2010年)为探明寄生蜂引起寄主寄生性去势的机制,选取携带不同多分DNA病毒的2中内寄生蜂与共同寄主小菜蛾为寄生体系,研究不同虫龄小菜蛾被寄生后雄性生精细胞、精子束形态和精巢发育体积变化,系统比较寄生性去势程度和分别拥有2类PDV的寄生蜂在寄主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携带Bracovirus PDV的菜蛾盘绒茧蜂或拥有Ichvovirus PDV的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对不同虫龄小菜蛾的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不能产生精子束或精子束数量减少,但抑制程度以寄生低龄寄主时最明显。

(10)、杂草生物学与抗药性机理

除草剂在田间的重复及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杂草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全球已有218种杂草(129种单子叶植物,88种双子叶植物)对21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产生了抗性。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主要是除草剂代谢解毒能力增强、靶标位点发生改变等。(高新菊等,2013年)概述杂草抗药性研究现状、杂草对常见8大类除草剂的抗药性机制,旨在为中国抗药性杂草研究盒农田杂草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1)、鼠害基础生物学与鼠害成灾规律

我国的农业鼠害发生十分严重,全国31个省农区均有发生。每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2000~4000万hm,造成的粮食损失可占总产量的5%~10%。近年,我国农业鼠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斐然。农田鼠害的防治可占到发生面积的50%~80%,农户鼠

害的防治数占到发生总数的80%以上。鼠害监测预警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被不断推进。毒饵站技术、抗药性监测等技术措施被用来优化传统化学灭杀法,以减少其环境副作用。不育控制,TBS技术和生态管理等新型可持续鼠害管理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推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指导相关鼠害防治方法实践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优化策略等陆续推出。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控制鼠害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加强。

5、结合你的研究方向论述如何开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30分)

菜豆象又叫大豆象,属鞘翅目豆象科,原产于南美和中美,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南非、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危害多种菜豆和其他豆类的世界性害虫,借助豆类种子,通过贸易和引种被携带传播,属重大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些年来,菜豆象在我国许多口岸均有截获,直到近前贵州省部分地区的植保部门在对菜豆象的普查中叶发现了菜豆象,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1)、菜豆象为害特点

发生初期,由于虫卵和低龄幼虫十分微小,很难被直接观察和发生,如未及时识别和防治,任其繁殖,到为害症状明显时往往已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储藏室或仓库中,由于食物充足和空间密闭,菜豆象大量繁殖,为害程度加重。豆粒被菜豆象幼虫蛀食后,由于表面和内部破损后,难以出芽,也不宜再留做种用。即使为害轻的豆粒,由于要进行药剂熏蒸、沸水煮熟等防治处理,也难以再食用或销售,往往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2)、菜豆象发生规律

菜豆象一年可发生1~4代,室内自然条件下可发生7代,以幼虫或成虫在仓库内越

冬,部分在田间越冬。翌年春播时,随被害种子带到田间或成虫羽化后飞到田间。越冬成虫于春季温度回升至15~160C时开始复苏,飞翔能力较强,可在田间飞翔传播,寿命4~37d,一般为20~28d。成虫寿命受温湿度的影响较大,在200C左右时寿命最长,同温条件下湿度越高其寿命越长。雌雄成虫在气温达到180C以上时开始交尾产卵,交尾不需要补充营养,持续6~7min,2~3h后开始产卵。产卵可持续10~18d,在田间卵产在成熟豆荚的缝上或豆荚内,并不黏附在豆粒上;仓库中卵分散产在豆粒之间,或产在仓内地板、墙壁或包装物上。每头雌成虫可产卵50~90粒,多的可达209粒。产卵量和产卵历期受温湿度的影响较大,温度升高,产卵量增多,产卵历期变长。卵5~6d孵化出幼虫,幼虫侵入种子内,大多自种脐附近蛀入,以排泄物堵塞入口,蛀入豆粒后7~12d开始蜕皮,胸足退化,大量取食为害,严重为害时,每粒菜豆上蛀入孔可达12个以上,幼虫老熟后再豆内化蛹,幼虫共4龄,整个幼虫期约20d。另外,菜豆象排泄在豆粒上的物种有某种警戒作用,别的雌虫闻到后就不会在上面产卵。

(3)寄主范围

菜豆象的寄主植物包括菜豆属、豇豆及其变种、赤豆、小豆、鹰嘴豆、蚕豆、木豆等。其中菜豆象最嗜食的是菜豆属中的大菜豆、芸豆、不同品种的菜豆以及长豇豆、短豇豆、白皮豇豆等。菜豆象不为害各种饭豆、豌豆、扁豆、洋刀豆以及不同品种的大豆。

(4)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① 与其他作物害虫综合防治一样要坚持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和环境保护观点,把菜豆象防治作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内容。

② 允许有害生物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存在,摒弃一旦存在就必须进行防治的观点。

③ 以生态系统甚至更大的生态区域作为管理单位,充分注意系统各组成成分的功能、反应和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对系统的影响

④ 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特别是生物因素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

⑤ 注意多种措施的协调,避免措施之间的矛盾和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特别要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

(5)害虫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

① 确定目标害虫,按害虫种群密度是否达到和超过允许受害密度,区分常发性害虫,偶发性害虫,直接害虫和间接害虫。

② 制定经济阈值,使植保工作的管理目标由追求最大的产量向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乃至综合效益的战略转移。

③ 加强害虫监测和预测,掌握害虫变化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④ 措施的协调组装。按防治的目标,防治措施可归为三类,一是控制害虫种群在低的密度和小的变动范围;二是暂时压低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害虫密度;三是不让其为害或持续减少。在组装措施时要充分注意它们的作用和目的,真正做到互不矛盾,相互协调,有利于系统的良性发展。

⑤ 害虫综合治理的效益评估,要综合考虑某一防治措施,特别是综合治理措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采取加权综合评分,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使效益评估定量化。

(6)害虫综合治理的实施

1) 检验方法

① 扫网法

田间可用扫网法捕获菜豆象成虫,即在寄主植物种子成熟时,用捕虫网在寄主植物田间来回扫,捕获在田间飞行或在寄主植物表面活动的菜豆象成虫,同时检查趋于干燥的豆荚内是否带卵。

② 检查仓库和市场

检查豆类仓库和市场上的各种豆类时,先目测豆子表面是否有半透明的“小窗”(羽化孔)、是否有虫或虫蛀豆,或将豆子进行过筛检查,如仍无法确定,再取样带回室内检测鉴定。

③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可通过碘化钾、碘酒及酸性品红等染色法进行检验。碘化钾及碘酒染色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受害豆粒放入纱网中,分别在1%碘化钾溶液和2%碘酒溶液中染色2min,再放入0.5%NaOH或KOH溶液内固定0.5~1min,取出后用自来水漂洗0.5min,幼虫蛀入孔和成虫羽化孔被染成褐色或深褐色,在种皮上明晰可见。酸性品红染色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受害豆粒放入纱网中,再放入酸性品红0.5g、冰醋酸50ml及蒸馏水950mL的混合液(须充分混合)中浸泡2~4min,浸泡时一定要使豆粒全部淹没在染色液中,并不时晃动,浸泡后,取出用自来水漂洗0.5min,幼虫蛀入孔和羽化孔染成粉红色,

明晰可辨。

2) 防控措施

① 严格执行检疫

全面做好菜豆象疫情的普查,重点检查仓贮、加工、运输和豆类集散地等场所,做好豆科作物大田生长期的监测检查和豆类农产品的产地检疫;严格调运检疫,加大对豆类农产品调运的检疫力度和对豆类经销商违章调运的打击力度。

② 人工过筛

贮藏前进行人工过筛,在筛下的物体中寻找虫卵、一龄幼虫或成虫,可通过过筛去掉一部分害虫,减少为害。

③ 种子处理

沸水处理 用开水煮8min,煮时适当翻搅豆子。

高温处理 在电热恒温箱中,卵经500C下40min(或550C下30min),幼虫经550C下60min、蛹经550C下90min、成虫经550C下40min处理即可死亡。耐高温能力从弱到强依次为卵、成虫、幼虫和蛹。

粉碎处理 用打粉机分批将被菜豆象为害的豆子磨碎即可。

拌种处理 选用草木灰拌种(草木灰和豆比例为1:2)和花生油拌种(每kg豆用5mL

花生油拌匀),可保护豆粒。

④ 药剂防治

仓储豆类、仓贮场所进行熏蒸除虫处理,所选药剂及熏蒸时间:溴甲烷35g/m3熏蒸48h;二硫化碳200~300g/m3处理24~48h;氯化苦25~30g/m3处理24~48h;氢氰酸30~50g/m3处理24~48h;磷化铝9g/m3熏蒸48h(温度20~300C)。其中,磷化铝熏蒸应用得最多,在平均温度为20.33~23.170C的情况下,磷化铝用量为9g/m3,密闭48h,可使菜豆象的成虫、蛹、幼虫的死亡率达100%。无论使用哪种药剂,在实施仓储熏蒸时,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方法进行,防治中毒。田间防治时,根据菜豆象产卵及为害习性,选择拟除虫菊酯(氯氟氰菊酯),有机磷类,在豆荚开始成熟时,第一次用药,7d后再喷第二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