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Sum No.146
功能视域下《关雎》英译本对比研究
张 可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 北京 100083)
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内的经验功能为理论框架,通过比较《关雎》两个英译本的不同及物性系统,尝试找出产生译文差异的动因,以期为《关雎》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研究发现:两个英译本在及物性过程、参与者角色、环境成分等的选择上确实存在差异。主要有三个原因引发差异:语言系统的不同,译者主体性有别,思维方式的差异。
关键词:经验功能;《关雎》;英译本;差异;动因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421(2018)01-0042-05
一、引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余首诗歌。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而每部分又包括诗歌数百篇,以《风》为例,它收集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数量多达160篇。《诗经·周南·关雎》便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之作,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是广为流传。国内学者从生态美学、文艺学、语言学、修辞学和翻译学等角度,对《诗经·关雎》的研究主要包括:《关雎》的英译鉴赏(如诗歌意象和英译策略)(姚俏梅,2007;李林波,2011;李玉良,2014;胡美馨,2016;李林波,2017;李玉良,2017),讨论《关雎》主题或诗旨(骆礼刚,2000;黄海艳,2011),诗歌中词语的特意化(本义或喻意)考究(刘毓庆,2002;刘毓庆,2004;陈明珠,2017),以及从其他维度对《关雎》的解析(黄卫星,2004;邓海丽,2010;郝立杰,2017)。
从以上视角,学界对《关雎》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进一步梳理《关雎》英译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很少有学者解释形成不同诗歌译本的
成因。值得肯定的是,张曦(2011)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解释: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但笔者认为,翻译策略的小同大异,必然具有多面性、多层次性和多异质性。有鉴于此,论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内的经验功能为理论依据,明晰《关雎》两个英译本及物性系统的选择差异,并尝试找出译者如此构建不同译本的动因,以期为《关雎》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译评新思路。二、理论简述
Halliday(1994)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由三大元功能(metafunction)组成,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经验功能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客观)世界或内心(主观)世界中的各种经历(如事件、信念等)的表达,主要由及物性(transitivity)体现。及物性又是一个语义系统,包括过程本身(process)、参与者角色(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三个部分。根据Halliday(1994),及物性系统可以把人类经验分为六种不同的过程,部分过程有交叉: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此外,他还描述了一种
收稿日期:2017-06-17作者简介:张可(1991— ),男,山东枣庄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和典籍英译。
第1期张可:功能视域下《关雎》英译本对比研究
43
特殊的气象过程。其中,参与者角色是一个宽泛概念,每个过程都有自己相对应的参与者角色,以物质过程小句为例:Snow [动作者] wrote[过程] a letter[目标]yesterday[时间]。环境成分则包括时间、空间、方式、程度等。环境意义大多以副词词组和介词短语呈现,也可以由动词体现。
总结来说,韩礼德描述了这六种主要过程类型的基本语义配置框架。物质过程=动作者+过程+目标;心理过程=感知者+过程+现象;关系过程=载体+过程+属性/被识别者+过程+识别者;行为过程=行为者+过程;言语过程=讲话者+过程+讲话内容+受话者;存在过程=There+过程+存在(何伟、魏榕,2016)。
论文以经验功能为理论框架,分析《关雎》两个英译本在及物性过程、参与者角色、环境成分等方面的动态分布和使用情况。目的在于回答两个问题:1)对及物性系统的选择,《关雎》两个英译本有何具体差异? 2)造成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三、《关雎》经验意义之对比分析
《关雎》现有英译本多达几十种,如:辜正坤、赵彦春、亚瑟·韦利(Arthur Waley)、詹姆士·理雅各(James Legge)和庞德(Pound)等版本,风格迥异、特色鲜明。论文以经验功能为依据,选取学界评价颇高的许渊冲和韦利的译文为语料(以下简称许译和韦译),对《关雎》中、英文及物性系统配置进行对比分析。《关雎》原文如下:
第一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第二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第三行: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第四行: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第五行: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第六行: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第七行: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第八行: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第九行: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第十行: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一)及物性过程对比分析
《关雎》的艺术魅力之一,与它的模糊性主题有关。综观这首爱情诗歌,全文共11个小句(第五行有2个小句),包括11个过程:7个物质过程,3个心理过程和1个行为过程。
许译本全文也是11个小句,包括11个过程。其中,物质过程7个,心理过程2个,存在过程1个,行为过程1个。
韦译本共17个小句,包括17个过程。其中,8个物质过程,4个心理过程,4个关系过程和1个行为过程。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用表格直观展示各文本及物性过程的分析结果,见下表1。
我们先横向逐一比较诗行,发现除第二行
表1及物性过程对比分析
文本原文
许译
韦译
诗行行一物质物质物质行二心理存在关系及物行三物质物质物+物性行四心理心理关+心过行五物+行物+行物+行程
行六物质物质物质行七物质物质物+物行八心理物质关+心行九物质物质物+心行十
心理
心理
关+心
有不同,两个英译本和原文本在及物性过程类型的选择上高度一致。韦利关于第二、第八行的及物性构建与许渊冲有分歧:许氏用了动作过程“wooing”描绘男子在向女子求爱、求婚的画面。韦氏则直接点题贵妇 “is fit for”公爵。笔者试改之为(心理过程):
The comely and lovely girl, Whom a handsome man does adore.
纵向比较各文本的过程数量,表1显示:许译本和原文本的数量一致,都是11个过程;韦氏在理解并内化原文本的同时,发挥译者能动性,增加了6个过程,这与作者的文化
44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8年2月
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不无关联。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解释,这亦是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的一种表现形式,即,转换或增减过程类型。
表2 参与者角色对比分析
文本诗行行一行二
及物性过程
行三行四行五行六行七行八行九行十
荇菜淑女+琴+瑟
荇菜淑女+钟+鼓雎鸠+河+洲淑女+君子
荇菜淑女
riverside+turtledoves
maiden+manwater+cresses
youthyearning+henightCresslute+music+fianceefriends+cressesbells+drums+bride
ospeys+island+riverlady+bride+lordwater mallow+one+it
ladyher+he
thoughts+thoughts+back+side
water mallow+one+itlady+zither+we+herwater mallow+one+itlady+bells+drums+her
原文
许译
韦译
(二)参与者角色对比分析
英汉诗歌意象丰富,若投射到系统功能语法,便成了小句参与者。参与者既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但必须得有至少一个参与者。表2可以提供一些结论。
原文本中11个小句,除3句是隐性参与者,另8个小句都有明显的参与者。隐性参与者为:淑女、君子(行五)和君子(行六)。
首先横向比较每一行的参与者,我们发现受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以及上下文语境的影响,跟许译相比,韦译对参与者的选择略显 “不忠实”。以“淑女”为例,1)从数量上看,原文本共出现4次“淑女”, 许译本出现3次,韦译本竟出现多达8次(且不算泛指代词“one”;有学者也把 “one”喻指择偶中的女子);2)从语义上看,韦译 “淑女”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许译更宽泛。
从参与者角色的数量来看,韦译本惯用归化策略,大量增加原文本不涉及的参与者,为目的语读者服务。相反,许译本则与原文本的差异很小。
(三)环境成分对比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环境成分的研究不完全
等同于传统语法的状语成分,它有精密度,可由动词本身体现,如:Summer follows spring。小句中的环境成分既可以是隐性的(省略)也可以多种环境成分同时出现。为更好地理解,我们借助表3展示分析结果。
表3显示,就环境成分而言,韦译本跟许译本只有3/11的重叠交复(隐性环境成分除外);韦译本中的环境成分跟原文本完全吻合。以第十行为例:
表3 环境成分对比分析
文本诗行行一行二行三
环境成分
行四行五行六行七行八行九行十
状态时间时间状态状态方式状态方式
程度状态状态地点状态地点时间+目的
状态时间时间状态状态方式状态方式
地点
地点
地点
原文
许译
韦译
第1期张可:功能视域下《关雎》英译本对比研究
45
(原文本)用钟鼓[方式]使少女欢乐,(许译本)The bride so sweet and slender [状态]!
(韦译本)With bells and drums [方式] we will gladden her.
四、讨论两个译本差异的成因
有原著,自然就有译作;有译文,自然就可以对比、可以评论。就诗歌而言,更是如此。在翻译中比较,在比较中继续翻译,并寻找各译本间存有的差别及原因,不但可以提升翻译质量,还能提高翻译批评能力。下面将从三个维度探讨《关雎》英译本在及物性系统实践层存有差异的原因。
(一)语言系统不同
语言是任意的符号系统。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具有特质性、可识别性和不可重复性。简单来说,汉语是话题突显性语言,重意合(parataxis);而英语是主语突显性(subject-prominence)语言,重形合(hypo- taxis)。因而,在跨语言译介时,涉及到不同的语言子系统或语码转换,如语音层、词汇层、句法层等,必定会形成不同的译文,这是不可回避的难题。以句法为例,汉语的句子可以很简短,很经济但意思却可以很抽象,很复杂;英语惯用复句和套句,意义直白却严谨。这当然也有例外,如: She married a wrong man(原译:她嫁错人了;笔者改译:遇人不淑),但这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两种语言的本质区别。作为译者,掌握英汉语形合、意合间的关系,逐步内化,并切忌强行套用,以达到两种语言的平稳转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译者的主体性
翻译不仅是一门有着自己法则和定律的科学,它还是一种译者的再创作,即“带着镣铐跳舞”。由于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文化归属以及认知方式不同,翻译成品也必然不尽相同。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原作的第一读者,其次更是目标读者和原作者之间的嫁接者。查明建、田雨(2003:21-26)也认为,译者是两
种文化的中介,但这并不是说译者是文化中立者,他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取向会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他的翻译方式及策略等方面。以韦利为参照,作为西方汉学家,他要考虑采取哪些翻译策略(其中不乏演绎和评论),在最经济原则下,让他的读者受众最大程度理解、接受并认同他的再创造风格。因此,原著外译或多或少会折射出译者个人风格和特点。
(三)思维方式不同
陈建民(1994:205-225)指出汉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不同。西方人重本体,而汉人重实事。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即汉人多形象表达,倾向具化;西人则擅长抽象和理证,价值观便能印证这一点。以参与者角色对比为例,重读表2,“淑女”一词译为“noble lady”显然与文化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格格不入,她实指劳苦大众、风尘之中的女子而已。说到底,《关雎》属于民风、民歌题材,不宜堆砌辞藻。对比后发现韦利对原文的理解和判断要比许渊冲偏离的远。反之,许氏则要“保守”的多,大抵契合原文梗概。五、结语
论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验元功能为分析框架,从及物性过程、参与者角色、环境成分三方面对《关雎》两个英译本(许译本和韦译本)做了描述和分析,着重比较译本及物性系统的运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1)就及物性过程类型而言,两个译本高度一致,但韦译本的过程总数比许氏的多;2)从参与者角色看,韦氏大量增译参与者,许译本则更接近原文本数量;3)至于环境成分,韦译本选择的环境成分跟许译本的差异很大,吻合度偏低。本研究还讨论了产生上述差异的可能动因:1)英、汉语语言系统间的差异;2)译者主体性,如受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以及潜在译文受众群的影响;3)思维方式不同。期冀以上分析讨论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诗歌《关雎》的翻译研究。
(topic-prominence)46
参考文献: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8年2月
[10] 黄卫星.《诗经·关雎》比喻结构研究[J].上海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7-81.[11] 李林波.从“关雎”的多元英译看中国典籍外译
现状与问题[J].外语教学,2011(5):90-95.
[12] 李林波.在翻译中生长的诗:庞德的《关雎》译诗
多维细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1):95-99.[13] 李玉良.《诗经》名物翻译偏离及其诗学功能演变:
以《关雎》英译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4(1):91-96.[14] 李玉良.《诗经》意象翻译:方法与审美效果[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1):10-18+159.[15] 刘毓庆.“窈窕”考[J].中国语文,2002(2):156-157.[16] 刘毓庆.关于《诗经·关雎》篇的雎鸠喻意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1-80.[17] 骆礼刚.《诗经·关雎》篇主旨再认识[J].贵州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42-46.
[18] 姚俏梅.从翻译美学看《诗经·关雎》中的
叠字英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130-133.
[19] 张曦.目的决定策略:目的论视角的《关
雎》英译本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69-274.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 [M].London: Arnold,1994.
[2]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1-26.
[3] 陈建民.语言与文化面面观 [M]//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205-225.[4] 陈明珠.《关雎》之大:《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物象寻微[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66-73.
[5] 邓海丽.论《关雎》音韵的语篇象似性[J].中国外语,2010(4):35-40.
[6] 郝立杰.一位绝代佳人,一首绝美恋歌:《关雎》美学价值浅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56-161.
[7] 何伟,魏榕.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0.[8] 胡美馨.多声部赋格经注策略及其对中国经典“走出去”的启示:以理雅各《诗经·关雎》注释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3):83-91.[9] 黄海艳.理想婚姻之典范:《关雎》诗主旨辨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99-101.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Guanju :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ZHANG Ke
(Faculty of Foreign Studies,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xperiential function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by exemplifying discrepancies in transitivity system betwee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Guanju,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ound the underlying motivations for those differences,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a new approach into translation studies of Guanju.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do differ in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itivity process, participant, as well as circumstantial element. According to this paper, possible motivations for the dissimilarities mainly lie in three aspects, namely, different linguistic systems;translator's subjectivity;differences of the thinking pattern.
Key words: experiential function; Guanju; English versions; differences; motivations
(责任编辑:张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