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γ-氨基丁酸(GABA)的分布及测定方法

来源:欧得旅游网
γ-氨基丁酸(GABA)的分布及测定方法

周青 生物化工 2110805057

一、分布:

γ-氨基丁酸在动、植物体内都有分布,在动物体内,GABA主要分布于神经组织中,在哺乳动物的脑组织内分布最为集中,其含量是单胺类含量的1000倍,而在外围器官中含量很少。在植物体内,GABA是细胞自由氨基酸库的重要组分,胞液中有几种构型,可形成类似脯氨酸的环状结构。高等植物组织中GABA含量通常在0.3~32.5μmol/g之间,超过许多蛋白质类氨基酸的含量。在一些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植物的根瘤中,GABA以结合态形式存在,苜蓿中结合态形式的GABA高达干重的6.6%[1]。除此之外,GABA还存在于以下植物中,见表一。

表一 富含GABA植物 物料 GABA含量 糙米[2] 3.8mg/100g 谷物类 胚芽[2] 25.4 mg/100g 处理后米胚芽[3] 350~400 mg/100g 发芽糙米(处理后)[4] 40.00 mg/100g 米糠[5] 10.90 mg/100g 米糠水提取液[6] 0.125 mg/100ml 米糠水提取液酸水解液[6] 0.253 mg/100ml 桑叶[7][8] 226.0 mg/100g 根茎叶类 茶鲜叶(CO2气体嫌气处180.2 mg/100g 理5h)[9] 乌龙茶(先萎凋,后嫌气245.9 mg/100g 处理)[9] 红茶(先萎凋,后嫌气处176.5 mg/100g 理)[9] 贵州苦丁茶[10] 7.130 mg/100g 鲜蕨[11] 235.2 mg/100g 栝楼根[12] 0.200% 天花粉原料 川贵栝楼根[12] 0.490% 王瓜根[12] 0.860% 长猫瓜根[12] 0.240% 菠菜[13] 414 nmol/g 土豆[13] 166 nmol/g 红薯[13] 137 nmol/g 山药[13] 129 nmol/g 羽衣甘蓝[13] 122 nmol/g 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测定方法 ①薄层色谱: 原理: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经薄层层析后的层析板上,对具有吸收或能产生荧

光的层析斑点进行扫描,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吸收的强度,以检测其浓度。

方法:展开剂是正丁醇:醋酸:水=4:1:1。分别吸取5μl γ-氨基丁酸标准品溶液和样品洗脱液,点于自制的硅胶薄层板上, 以正丁醇:醋酸:水体积比为4: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体积分数0.2%茚三酮乙醇溶液显色,105℃烘数分钟,直至获最大斑点,用Camag TLC scanner 3 扫描仪扫描。扫描条件为:反射式双波长锯齿扫描,扫描波长λS=515nm,参比波长λR=680nm,狭缝50×0.45 mm。黄怀生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准溶液点样量和色谱峰面积值进行回归分析,其相关系数可达到0.99以上[14]。黄美娥[15]用此方法测得得蕨菜叶、茎中γ-氨基丁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19% 、0.141%。

采用双波长扫描法[16],可以避免分离度不佳的其他氨基酸的相互干扰;二、双波长扫描可以排除背景干扰使基线平直;三、能提高灵敏度。 ②纸电泳法:

原理:纸上电泳法,以纸为支持剂,使带电的γ-氨基丁酸于纸上在外电场作用下

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方法:取上清液用于点样于滤纸上,以标准GABA溶液做对照,在电压300V、室温条件下电泳60min,电泳缓冲液为吡啶-冰醋酸混合溶液[吡啶:冰醋酸:蒸馏水(体积比)=2:2:121,pH4.7]。电泳完毕后取出电泳纸,水平摆放,室温下自然晾干,再在80℃电烘箱中风干,挥发掉残留吡啶和醋酸。用喷雾法向电泳纸上均匀喷洒显色剂,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90℃烘10 min,即显出在有氨基酸区域呈紫红斑点的层析图谱。将与GABA标准品位置一致的斑点剪下,加4ml洗脱液(洗脱液由0.1%硫酸铜溶液和75%乙醇溶液按1:19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洗脱90min,在520nm波长处比色测定洗脱液的吸光度[17,18]。 ③纸层析法

原理:纸层析是以滤纸作支持物,用一定的溶剂系统展开,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

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使混合样品达到分离的层析方法。

方法:展开剂V(正丁醇):V(醋酸):V(水)=4:1:3,茚三酮溶解于展开剂中,质量浓度为0.4g/L,在展开过程中,茚三酮随着展开剂沿滤纸向上移动。点样后的滤纸条在展开剂中展开、风干显色,将与标准品位置一致的斑点剪下,用洗脱液[V(1 g/L硫酸铜):V(体积分数75%乙醇)=2:38]洗脱,520nm处比色测定[19,20]。 ④比色法:

原理:利用苯酚和次氯酸钠与游离氨反应显色。

方法:先做GABA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GABA标准液0.4ml,加0.2mol/L(pH 9.0)硼酸盐缓冲液0.6 mL,摇匀,加5%苯酚溶液2mL,摇匀,加质量分数6%次氯酸钠溶液1mL,摇匀,放人沸水浴加热5min,立即置冰浴中5min,待溶液出现蓝绿色后,加入2.0mL60%酒精,进行波谱扫描,在最大吸收峰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GABA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把处理的样品按以上方法测吸光度,求出样品中GABA的含量。

赵大伟[21]用此方法测得大麦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地区顺序为中国>美国;类型顺序为裸>皮,多棱>二棱。冀宪领[22]测得相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为早期叶片高于后期叶片,同一时期不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桑叶中GABA的含量在一天中以5:30时含量最低,17:00时含量最高。彭光荣[23]用此方法测得糙米发芽γ-氨基丁酸含量从7.24±0.02mg/100g增加到43.51±0.03mg/100g,当采用10mg/L硒处理后,富硒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38.83±0.12mg/100g。史小峰[24]通过此方法测得明传统发酵豆制品中腐乳汤汁和坯所含GABA的量为最高1225.7mg/L和735.2mg/kg,而豆酱中的较低仅为

368mg/kg。

测定微生物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活力也可以用此方法,如孙波[25]利用比色法测定L-谷氨酸在谷氨酸脱羧酶催化下生成γ-氨基丁酸含量,实验确定测定γ-氨基丁酸适宜反应条件为酶反应液1.0 mL,1.0 mol/L Na2CO 溶液0.2 mL,1.0 mL四硼酸钠缓冲液(0.01mol/L,pH9.18),6%苯酚溶液1.0 mL,7.5%NaClO溶液5.0 mL,沸水浴10 min,冰浴5min,60%乙醇溶液2.0 mL,并与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进行比较,测得结果相对误差<5%,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王芳权和许建军也通过此方法测得酶转化中GABA含量[26,27],此方法快速,常用于米胚芽和谷氨酸脱羧酶转化体系中GABA质量浓度的定量测定。 ⑤氨基酸分析仪测定

原理:利用各种氨基酸的两性离子特性、极性和分子大小等性质的不同,使用阳

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色谱分析,采用不同pH和离子强度的缓冲溶液依次进行洗脱。氨基酸洗脱的顺序为:酸性氨基酸、中性和芳香族氨基酸,最后是碱性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氨基酸比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氨基酸先洗脱下来。被洗脱的氨基酸与茚三酮进行柱后衍生,大多数衍生物呈蓝紫色,在570nm处有最大吸收;脯氨酸,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在440nm处有吸收峰,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测定[28]。

方法:以日立835—30型氨基酸分析仪为例,先按仪器说明配制缓冲溶液及茚三酮溶液,标准GABA溶液用0.02mol/L盐酸配制成不同浓度,测得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把处理的样品按以上方法测峰面积,求出样品中GABA的含量[29]。

钱爱萍[30]等人用此方法对γ-氨基丁酸标准品作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峰位置重现性变异系数为0.17,峰面积重现性变异系数为0.23,回收率97.89%~101.2%。说明此方法稳定、快速,准确。张华[31]和何轶[32]通过此方法测得南瓜中GABA含量为2.956%和沙棘果汁GABA含量为13.4mg/100ml。Chen[33]和Komatsuzaki[34]也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发酵牛奶中GABA含量和发芽糙米经过浸泡和厌氧处理后GABA含量,结果显示用乳酸菌发酵的牛奶和发芽糙米处理后GABA含量为80.6mg/ 100g 和24.9 mg/100 g。还有报导[35,36]可以检测米胚芽、茶叶中GABA含量。 ⑥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

该方法使用比较少。孔令瑶[37]用亚硫酸钠替代硫醇试剂使GABA与OPA反应,生成稳定具有电化学活性的衍生物,然后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ED)法测定发芽黑米胚芽中GABA的含量。他以自制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以50mmol/L的硼砂-硼酸缓冲液为运行缓冲液,采用电动进样,检测池为阴极电泳槽。 ⑦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常被用来测定GABA含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γ-氨基丁酸与邻苯二甲醛(OPA)衍生 原理:γ-氨基丁酸与邻苯二甲醛(0PA)衍生反应生成稳定的荧光物质,且在λex(最

大激发波长)=348nm,λem(最大发射波长)=450nm波长下有很强的发射,可以准确测定其含量。其反应如下:

SH-CH2-CH2-OHCHO+SH-CH2-CH2-OH+NH2-CH2-CH2-CH2-COOHCHOH-CH2-CH2-CH2-COOH

衍生剂的配制:称取10mgOPA,加0.5ml甲醇溶解后,加入2ml 0.4mol/L硼酸盐缓冲液(pH9.4)和30μl 2-巯基乙醇,此衍生剂溶液可保持2d。

样品衍生:取样品或标准溶液10μl,加入上述溶液100μl, 混匀,反应1min后进样。

黄怀生采用分离柱ISC--07Na型,流动相:02M柠檬酸钠缓冲液,pH3.25~10.0,pH梯度洗脱测定Gabaron茶中的γ-氨基丁酸[38]。葛菁萍也利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短乳杆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利用C18色谱柱,以50mmol/L的乙酸钠(pH6.8)-甲醇-四氢呋喃(A相,82:17:1;B相,22:77:1,V/V)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可以检测到痕量γ-氨基丁酸(2.2mg/100g)[39]。

2. γ-氨基丁酸与2,4-二硝基氟苯(FDNB)衍生:

样品衍生化及预处理:以1%FDNB的乙腈溶液作为衍生剂,取配制好的标准GABA溶液或待测样品1mL置于10mL棕色量瓶中,加入0.5mol/L NaHCO3

(pH=9.0)溶液1mL,再加入1%2,4-二硝基氟苯的乙腈溶液1mL,置于60℃水浴中暗处加热1h后取出,冷却,添加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混匀,过0.45μm滤膜。不用时样品于4℃下避光保存。

吕莹果采用C18柱检测植物中谷氨酸脱羧酶活力,流动相:由A、B双组分组成,A为V(CH3CN):V(H2O)=1:l;B为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35℃ ;进样量:5μL。洗脱条件如表二。

表二 梯度洗脱程序表 时间(min) 流速(mL/min) A% B% 0 1 16 84 20 1 100 0 26 1 16 84 30 1 16 84 结果发现GABA线性范围在0.2~5g/L(r=0.9954),回收率高,且衍生化产物在一个月内都能保持稳定[40]。孟祥勇采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法测定发芽前后糙米中GABA的含量,结果显示: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由5.01 mg/100g提高到35.03mg/100g[41]。

3. γ-氨基丁酸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衍生

N=C=S+NH2-CH2-CH2-CH2-COOHNH-C=SNHCH2-CH2-CH2-COOH

归纳有两种不同的衍生方法: 方法一:

样品衍生化:精密量取供试品贮备液适量(80~400μl),置1mL量瓶中,加异硫氰酸苯酯—乙腈溶液(25μl:2mL)200μl,加三乙胺—乙腈溶液(1.4:8.6)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 h,转移至试管中,加正己烷1mL,振摇,分取下层液体,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待测溶液。

陈文琼等人用此方法,利用Venusil—AA氨基酸分析柱(250mm ×4.6mm,5μm),用二元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05mol/L醋酸钠溶液(pH=6.5),流动相B为乙腈-水(80:20),检测波长为248nm,得到γ-氨基丁酸的检测浓度在2.056~12.336μg/ 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较好的线性关系[42]。Barcina和Kuo等人也用此方法检测奶酪和豆类中氨基酸含量,发现有GABA存在[43,44,45]。 方法二:

衍生试剂:异硫氰酸苯酯(PITC):甲醇:乙醇:三乙胺:水= l:6:l:l:l(v:v:v:v:v);需新鲜配制。

样品衍生:取GABA标准液或样品液20μl 注入玻璃试管中,冷冻干燥,然后加入干燥液10μl(甲醇:1.0mol/L醋酸钠:三乙胺= 2:2:l (v:v:v)),再一次冻干,再加入20μl衍生化试剂,室温衍生20min后经冻干置冰箱4℃保存。10μl进样。

陈海军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紫外检测发酵液中GABA浓度,在254nm处有最大吸收峰[46]。杨胜远采用7%(V/V)乙酸水溶液对发酵醪进行预处理,以异硫氰酸苯酯为衍生剂,用反相C18柱为分离柱,柱温27℃,阶段洗脱,在254nm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酵醪中的GABA获得了很好的分离,GABA在0~1.5 mmol/L内线性相关性好,其线性方程为:y=14106.5713x-258.2493(r=0.9993)[47]。

4. γ-氨基丁酸与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衍生

HNOONNH2+CH2-(CH2)2-COOHHNHNCH2-(CH2)2-COOHO+ONOOO

样品衍生化:取10μl样品液至干净的样品管底部,吸取7μl硼酸盐缓冲液(pH8.8)至样品管中,短暂涡旋混合,再吸取20μl AQC衍生试剂至样品管中,混匀15s,室温放置1min;用石蜡膜封口,置55℃烘箱内加热l0min,取出转移置样品管中,10μl进样。

房克敏等人采用Waters AccQ·TagTM氨基酸分析柱(3.9mm×150mm,4μm),流动相:流动相A为140mmol/L醋酸钠加17mmo1/L三乙胺,用稀H3PO4调整pH到5.02;流动相B为乙腈:流动相C为水。流速为1ml/min,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48nm,柱温37℃ ,进样量10μl。检测得到GABA在柱上的保留时间为23.05min, 并测定了l6种发芽糙米,结果显示其发芽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未发芽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的含量[47]。Chung等人也用AQC柱前衍生,检测发芽谷物中GABA含量,实验发现,发芽谷物在氮气中储存可以提高其GABA含量,12小时处理后浓度是处理前四倍,从3.7mg/L增加到14.3mg/L[48]。 三、归纳和总结

高效液相法中各衍生试剂优缺点比较 衍生试剂 邻苯二甲醛(0PA) 2,4-二硝基氟苯(FDNB) 异硫氰酸苯酯(PITC) 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 优点 衍生步骤简单、反应速度快、剩余试剂不干扰测定。 硝基苯与氨基结合牢固,不易被水解,故衍生物较为稳定。 具有稳定、不产生水解和不形成多级衍生物。 AQC衍生物非常稳定,而且反应后过剩的衍生试剂以及反应副产物不产生干扰,无需除去。 — 缺点 衍生物不稳定,需快速进样。 FDNB 有毒;衍生化反应副产物二硝基苯酚干扰保留时间相近的2 ,4—二硝基苯氨基酸的分离 与测定。 比色法 PITC毒性大,且需专门的衍生装置在无水状态下进行;PITC 会降低分析柱的使用寿命。 GABA测定方法比较 测薄层色谱 定方法 原用一定波长理 的光照射在经薄层层析后的层析板上,对具有吸收或能产生荧光的层析斑点进行扫描,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吸收的强度,以检测其浓度。 优灵敏度高,检点 测方便。 纸电泳法 纸层析法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 GABA与邻苯二甲醛反应,生成稳定具有电化学活性的衍生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γ-氨基丁酸与一些化学物质衍生反应,生成稳定的荧光物质。 带电的γ-氨基丁酸于纸上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用一定的溶剂系统展开,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使混合样品达到分离的层析方法。 利用苯酚和次氯酸钠与游离氨反应显色。 利用各种氨基酸的两性离子特性、极性和分子大小等性质的不同,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色谱分析,采用不同pH和离子强度的缓冲溶液依次进行洗脱。 准确、简便、省时,稳定性好,因此被大量使用。 无需昂简单、有效贵试剂,和费用低普通实廉的方法。 验室即可实现。 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经济,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体灵敏度高、 成本低、试剂用量少。 精确度和灵敏度高。 缺时间比较长。 要控制点 温度、PH和时精密度不高,时间太长。 对样品的纯操作过程度要求较大,复杂。 需要严格控成本高,操作过程间及滤纸本身性质等的影响,操作过程繁琐。 系中应无氨及铵盐存在,以排除显色干扰。 制测定条件。 繁琐。 四、参考文献:

[1]蒋振晖,顾振新.高等植物体内γ-氨基丁酸合成、代谢及其生理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3):49—254.

[2] 周惠明,张平民.糙米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2.(5):l7一l9. [3] 张晖,姚惠源.稻米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新进展[J].中围稻米,2003.1:l1一l3 [4] 金增辉.富含GSH、GABA米胚芽功能性饮料的研制[J].粮食与油脂,2003.6:37-40 [5] 王文高,陈正行,王立.大米胚芽—γ-氨基丁酸良好来源[J].粮食与油脂,2002.2:32—33 [6] 林少琴,吴若红等.米胚芽中—γ-氨基丁酸的分离提取及鉴定[J],食品科学,2004.1:76—78 [7] 赵丽珺,齐凤兰,瞿晓华,陈有容.桑叶的营养保健作用及综合利用[J].中固食物与营养,2004.2:22-25.

[8]杨海霞,朱祥瑞,陆洪省.桑叶保健制品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2003.1:72—76. [9] 萧慧,萧伟祥.茶叶中γ-氨基丁酸形成机理与富集技术[J].福建茶叶,2003.2:33-35.

[10] 唐茜,单虹丽,杨安.四川苦丁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9:237~240. [11] 郭晓娜,朱永义,朱科学.生物体内γ-氨基丁酸的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25(2):70-72. [12] 汪猷主编,天花粉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19. [13] 陈颖,沈艳,姚惠源. γ-氨基丁酸的研究现状[J].2005,4:82-32.

[14]黄怀生,黄亚辉,郑红发.金白龙茶中γ-氨基丁酸的双波长薄层扫描测定法研究[J].福建茶艺,2006,4:27-29.

[15]黄美娥,于华忠.蕨菜叶、茎中γ-氨基丁酸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7(1):77~78.

[16]黄亚辉,曾贞,郑红发,黄怀生. GABA茶中γ-氨基丁酸的TLC测定及提纯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8,30(3):11~15.

[17]廖明星,纸电泳改良法测定茶叶γ-氨基丁酸[J].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6):77-79.

[18]汤茶琴等人.茶叶中γ-氨基丁酸及谷氨酸的纸电泳测定[J]. 江苏农业学报,2007,23(2):135~138. [19]张晖,徐永,姚惠源. 纸层析法定量测定米胚芽中的γ-氨基丁酸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4,23(2):101-103. [20]王兢,江波等人. 纸色谱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γ-氨基丁酸的研究[J].分析检测,2007,28(1):225-228. [21]赵大伟,普晓英. 大麦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1):69—72.

[22]冀宪领,盖英萍等人. 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蚕叶科学,2007,33(2):176-180.

[23]彭光荣,蒲云峰,钟耕. 富硒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测定[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7,43(139):56-58. [24]史小峰,栾广忠,曹万新. 传统发酵豆制品中γ-氨基丁酸的比色测定[J]. 中国调味品,2008,3:76-81. [25]孙波等人. 比色法快速测定酶转化反应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研究[J].食品安全与检测,2008,5:210-213. [26]王芳权,陈蔚青,陈虹. 比色法快速测定酶转化反应中γ-氨基丁酸质量分数[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28(2):78~8l

[27]许建军,江波,许时婴. 比色法快速测定乳酸菌谷氨酸脱羧酶活力及其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2):66-68.

[28]张华,王静等人. 发芽糙米功能因子γ-氨基丁酸的测定[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5,26(5):25-27.

[29]任红波.氨基酸分析仪快速测定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J].杂粮作物,2003,23(4):246-247.

[30]钱爱萍,颜孙安等人.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测定γ-氨基丁酸[J].福建农业学报,2007,22(1):73-76. [31]张华,王静.南瓜中γ-氨基丁酸及l8种氨基酸的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4(3):108-109. [32]何轶.沙棘果汁营养成分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292~15293. [33]Chen G, Tsai J,Pan B. Purification of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s and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milk produced by protease-facilitated lactic fermentation[J].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007: 17 (641–647.

[34] Komatsuzaki N, Tsukahara K,et al. Effect of soaking and gaseous treatment on GABA content in germinated brown rice[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7,78: 556–560

[35]Saikusa T,et al.Accumul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in the rice germ during water soaking[J]. Biosci.Biotech.Biochem,1994,58(12):2291-2292.

[36] Wang C,Tsai Y,et al. Comparison of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GABA tea and green tea produced in Taiwan[J]. Food Chemistry,2006,96: 648–653.

[37]孔令瑶,汪云,曹玉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对发芽黑米胚芽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J]. 分析测试学报,2008,27(5):527-530.

[38]黄怀生,黄亚辉,郑红发.OPA柱后衍生高效液相测定金白龙茶中γ-氨基丁酸[J].茶叶通讯,2007,12,34(4):6-8.

[39]葛菁萍等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菌中的γ-氨基丁酸[J].食品科学,2008, 29(06):324-326.

[40]吕莹果等.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法测定植物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活力[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09,37(3):347-350.

[41]孟祥勇,张晖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12:41-42.

[42]陈文琼等人. 柱前衍生RP—HPLC法测定法半夏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9,19(12):929-930. [43]Barcina Y,Evolu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during Idiazabal cheese ripening[J]. Food Control, 1995, 6(3): 161-164.

[44]Kuo Y, Rozan P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germination conditions on the contents of free protein and non-protein amino acids of commercial legumes[J]. Food Chemistry ,2004,86:537–545.

[45]Albin D, Wubben J, Gabert V. Effect of Hydrolysis Time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no Acids in Samples of Soybean Products with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or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with Phenyl Isothiocyanate[J]. J. Agric. Food Chem. 2000, 48, 1684-1691.

[46]陈海军,林亲录,王婧,李丽. γ-氨基丁酸测定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05):235-237. [47]杨胜远等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醪中的γ-氨基丁酸[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26(4):331-334. [47]房克敏,李再贵,袁汉成,孟颖.HPLC法测定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J].食品科学,2006,27(04):208-211.

[48]Chung H,Jang S, Cho H, Lim S. Effects of steeping and anaerobic treatment on GABA (g-aminobutyric acid) content in germinated waxy hull-less barley[J].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42:1712–17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