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论语》中611个“之”字用法的归纳总结研究,我们能够看出,“之”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用作动词、代词、助词,而主要被用为人称代词作句中的宾语,其次是作只起语法作用的助词,而这也鲜明地反映了先秦古汉语“之”的用法。对《论语》中“之”的研究不仅了解了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研读《论语》这部儒家经典,而且形成的“之”字的使用范围,为我们对其他文言虚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模式。
《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言论,对后世各个领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历代的读书人奉为经典,南宋学者朱熹更是将它列为《四书》之一。《论语》语言简洁明快,但《论语》的语言距今年代久远,读起来会遇到语言文字理解上的困难。要想准确地理解《论语》的思想内容,就要了解文言词汇的用法和意义,尤其是虚词,《论语》中的“之”字随处可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字,在全书不过两万余字的《论语》中,“之”字就出现了611次,其中,“之”字用为虚词多达605例,仅有6例用为实词。
一、“之”字的实词用法
实词释义比较具体的词,在甲骨文中,“之”的字形由一横以及人脚组成,罗振玉谓:“从止从一,人所之也。”“之”字在《论语》中保留实词的义项也就只有“往也,适也”,既用作动词,这也是“之”字的本义,可译为现代汉语的“往,到„„去”。“之”字的这种动词
用法在论语中并不多见,共6例。
例1 之一邦,则又曰,尤吾大夫崔子也。(《论语·公冶长》) 例2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例3 之三子告,不可。(《论语·宪问》)
以上所引三句话中三个“之”字都是“往,到„„去”之意。其余三处也是如此。
“之”用做实义动词在《论语》中仅得6例,不到《论语》中“之”字的1%,说明“之”的意义在当时已经虚化,更多地作为虚词使用。
二、“之”字的虚词用法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虚词”解释为“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但却可以配合实词造句,帮助实词表达意义,《论语》中“之”字的虚词用法是比较常见的,共605例。
(一)“之”字用作代词
“之”字用作代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称代词,另一种是指示代词,是指明或代替上下文或语境中存在的人、事或物的指示和称代作用的词,在论语中,“之”字用作代词数量是比较多的,有328例。
1、人称代词,共有4例。
例4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例4中说,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因而发誓说,“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厌弃我,上天厌弃我。”“之”字的这种用法比较特
殊一般出现在人物对话中。
(2)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共出现过281次。
严格来说,先秦时期没有地道的第三人称代词,“其”“知”都有指示代词功能,还没完全从指示代词中分化出来,到汉魏以后,“其”才可以用作主语和宾语,对于《论语》中的“之”字在句子中,它可以做宾语,还可以作兼语。
例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例6 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例7 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例5中的“之”字可译为“它”,代物,指代所学过的知识;例6中的“之”字可译为“他”,代人,指代“公冶长”;例7中的“之”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又可作它后面动词的主语,在句子中作兼语。
2、“之”作指示代词有以下三种用法。
(1)近指代词“之”在《论语》中用为近指代词不是很多,共12例,其用法与人称代词差不多,都是用在谓语动词之后,担任动词宾语,指代对象或承前或蒙后;或指物,或指人,或指事,翻译必须根据语境进行。
例8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例9译为“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子只是雪中送炭,从不锦上添花”,“之”字指“这样的话”。
(2)远指代词“之”在《论语》中用为近指代词仅1例,可谓少之又少。
例9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例子中“君子居之”的“之”可译为那里。全句意思是:有君子去住那里,有什么简陋呢?这个例子有些辞书上直接说成了是“表处所”的代词,殊不可取。
(3)“之”字的虚指。
例10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子路》) 例10意思是给某种东西命名一定能够成说,成说某种事物就一定能够付诸实践,“之”在这里是虚指。
(4)凝固结构“如之何”在《论语》中经常出现共18例,可译为“对„„怎么办?”
例11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此句意思是:要使人民尊重、效忠于我又能互相勉励,对此该怎么办呢?句中的“之”指代上文“使民敬,忠以劝”。
(二)“之”作助词
“之”用作助词,在句中没有实际意义,而只有语法作用,这种用法在《论语》中比较普遍共277例。
1、结构助词是在语法结构中起结构标记作用的助词,古代汉语的结构助词有两类:
(1)领属结构助词构成“定语+之+名词中心语”的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共180例。
例12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例13 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论语·为政》)
例12中“之”用在定语“仁”和中心语“本”之间译为“仁的根本”。例13中“之”用在“今”和“孝”之间,译为“现在的孝道”,“之”使前后两项组成了偏正结构,构成了它们之间的邻属关系。
(2)主语+之+谓语
这种用法的“之”叫做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它只有语法作用,可以翻译成“的”或不译,在《论语》中,此类用法有75例。
例14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例15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例子中,主谓结构“松柏之后凋”整体做了动词“知”的宾语,意思是: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鸟之将死”“人之将死”在句中都作表示时间的状语,可翻译为:“当„„的时候”。这几个句子都包含有充当不同句法成分的主谓短语,并且都是“主语+之+谓语”的结构。
2、构成词缀 《论语》中的“之”作为构词词缀,是加于人名中间的中缀,仅有1例:
例16 孟之反不伐
加在人名中间的中缀“之”,例如《左传》中有“宫之奇”“介之推”“烛之武”。这种用法没有意义,仅起调整音节作用的构词词缀。
3、音节助词 在《论语》中“之”起称音和延伸的作用,没有其他意义,共8例。
例17 亡之,命矣夫!(《论语·雍也》)
通过对《论语》中611个“之”字用法的归纳总结研究,我们能够看出,“之”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用作动词、代词、助词,而主要被用为人称代词作句中的宾语,其次是作只起语法作用的助词,而这也鲜明地反映了先秦古汉语“之”的用法。对《论语》中“之”的研究不仅了解了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研读《论语》这部儒家经典,而且形成的“之”字的使用范围,为我们对其他文言虚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