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
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
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
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
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
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
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组织
1.免疫细胞(immune cells):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3.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4.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关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
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第三章抗原
1.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
称抗原表位(epitope)。它是与TCR/BCR及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才能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
3.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为一类之间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的共同抗原。
4.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一类不需要T细胞辅助即可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而且产生的抗原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
5.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如某些抗
原不仅可与其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反应,还可与其他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反应,其原因是在这些抗原分子中常带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
同抗原表位,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则称为交叉反应。
6.B细胞表位:为构象决定簇或顺序决定簇,一般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呈三级结构,可直接与BCR结合,无须加工变性,无需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7.T细胞表位:为顺序决定簇,需经APC加工处理,并与其MHC-Ⅱ类分子结合后,才能被T细胞识别。
8.佐剂(adjuvant):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9.超抗原(superantigen,Sag):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10.抗原(antigen):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11.半抗原(hapten):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效应,而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12.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部分称为类毒素。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Antibody) :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
VH和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3.Fc片段(fragment crytallizable):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
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4.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
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5.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这些区域为超变区。
6.可变区(V区):在Ig多肽链氨基端(N端),L链1/2与H链1/4区域内,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7.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8.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用。是指表达Fc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
9.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第五章补体系统
1.补体(complement):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2.补体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
分以C1、C4、C2、C3、C5~C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3.补体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是指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
子和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4.补体MBL激活途径(MBL pathway):在感染早期,体内分泌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和C反应蛋白。MBL与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结合,然后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MASP,MASP继而水解C4和C2启动后序的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5.MAC(membrane attack complex):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C5b ~C9组成。该复合物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
第六章细胞因子
1.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它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具有调
节适应性和固有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的功能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
2.干扰素(interferon,IFN):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命名。
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
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前者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的主要作用包括:①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
②免疫调节作用;③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④致热作用;⑤引发恶病质。
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CSF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
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5.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是一个蛋白质家族,这些蛋白质氨基端多含有一或两个半
胱氨酸。根据其排列方式,将该类细胞因子分为四个亚家族。作用是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起趋化作用。
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7.自分泌效应(autocrine action):某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其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该细胞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称为自分泌效应。
8.旁分泌效应(paracrine action):某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其产生细胞与靶细胞并非同一细胞,而是其产生细胞邻近的细胞,该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称为旁分泌效应。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多基因性(polygenic) :指MHC由一组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各自的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指编码主要组织相
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基因彼此紧密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第九章B淋巴细胞
1.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是镶嵌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mIg),可以特
异性识别和结合相应的抗原分子。BCR通常与Igα、Igβ结合,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B细胞表面。成熟B细胞可以同时表达mIgM和mIgD。
2.B1细胞(B1 lymphocyte):又称CD5+B细胞,其主要特征是:膜表面只表达mIgM而
不表达mIgD; 产生抗体不依赖T细胞,无免疫记忆; 对TI抗原应答,产生的抗体类别为低亲和性IgM。
3.B2细胞(B2 lymphocyte):为CD5-B细胞,其主要特征是:膜表面同时表达mIgM和
mIgD; 产生抗体依赖T细胞,有免疫记忆; 对TD抗原应答,产生IgG和IgM等类型抗体。
4.浆细胞(plasma cell or antibody forming cell):是B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剌激后,在IL-2、
4、5、6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终未细胞,可合成分泌抗体。
6.初次免疫应答(primary response):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免疫后,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
在血清中出现抗体,该种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抗体以IgM分子为主,为低亲和性抗体)。这种现象称为初次免疫应答。
7.再次免疫应答(secondary response):初次应答后,机体再次受同一抗原刺激引起的抗体
产生,其抗体产生的潜伏期短,含量高,维持时间长(抗体以IgG分子为主,为高亲和性抗体)。这种现象称为再次应答或回忆应答(anamnestic response)。
8.类别转换(class switch):又称同种型转换。即B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首先合成IgM,然
后转为合成IgG等类别的抗体。 第十章T淋巴细胞
1.阳性选择:双阳性T细胞TCR与胸腺皮质内上皮细胞表达的pMHC分子有效结合→该T
细胞继续发育,否则发生凋亡;结果:使T细胞获得MHC限制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2.阴性选择:经历阳性选择的T细胞,其TCR可与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的DC和Mφ
表达的自身肽:MHCⅠ类或MHCⅡ类分子高亲和力结合→该T细胞凋亡或无能。结果:使T细胞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3.TCR双识别:指T细胞表面的TCR同时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中的抗原肽和MHC
分子。
4.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在APC上的一些粘附分子,与表达在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相互作
用后,可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5.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Tn):未受抗原刺激的表达CD45RA的T细胞,其TCR结构
表现为高度的异质性。
6.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Tm):是一群在抗原驱动下发生寡克隆扩增、TCR结构
相对均一并具有识别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群体,参与增强的再次免疫应答,表达CD45RO
分子。
7. 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MHC分子
的分子结构,通常与CD3分子呈复合物形式存在于T细胞表面。大多数T细胞的TCR由α和β肽链组成,少数T细胞的TCR由γ和δ肽链组成。
第十一章APC与抗原的处理及提成
1.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2.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降解为多肽片段,并与MHC
分子结合为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再与TCR结合形成TCR-抗原肽-MHC分子三元体,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3.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即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菌或细胞等。
4.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即由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
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 第十二章
1.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所发挥的
特异性免疫效应,分为抗原识别、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及效应三个阶段。
2.穿孔素(perforin):是储存在致敏Tc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种蛋白物质,又称C9相关蛋白。
当与靶细胞密切接触相互作用后,致敏Tc细胞可发生脱颗粒作用,释放穿孔素。穿孔素的作用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
3.颗粒酶(granzyme):是储存在致敏Tc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种物质,脱颗粒时可随穿孔素
一道释放。其作用是通过激活内切酶系统,使靶细胞DNA断裂,导致细胞凋亡。
4.协同刺激信号(co-stimulatory signal):免疫活性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是抗
原提呈细胞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第十三章
1.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机体接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活化、增生
分化和产生效应的全过程
2.抗体亲和力成熟(affinity maturation):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与抗原-抗体复合物
中的抗原结合,摄取并把抗原加工成多肽片段,再把抗原肽:MHC II 分子复合物提呈给生发中心周围的或“侵入”生发中心的活化的Th细胞。在此过程中,活化Th藉细胞表面的CD154(CD40L)与B 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间的作用,向B细胞提供必不可少的辅助刺激信号只有那些表达高亲和力抗原受体的B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的Th细胞的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称为抗体亲和力成熟。
3. Ig类别转换(immunoglobulin class switch):B细胞在IgV基因重排完成后,其子代细胞
均表达同一个IgV基因,但IgC基因(恒定区基因)的表达,在子代细胞受抗原刺激而成熟并增殖的过程中是可变的。每个B细胞开始时均表达IgM,在免疫应答中首先分泌IgM。但随后即可表达和产生IgG、IgA或IgE,尽管其IgV不发生改变。这个变化即为类别转换。
第十四章
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又称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生物体在长
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2.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
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又称适应性或获得性免疫(adaptive or acquired immunity)。
3.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即NK 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
CD56和CD16是其具有鉴别意义的表面标志。NK 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识别受体,可以直接或通过ADCC 效应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
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特异性免疫应答各阶段也起重要作用。
5.γδT细胞:表达TCRγδ-CD3复合物的T细胞称为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和
上皮组织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6.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ea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s):是指在吞噬作用激发下,通
过呼吸爆发,激活细胞膜上的还原型反应辅酶Ⅰ(NADH氧化酶)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 氧化酶),使分子氧活化,生成超氧阴离子、游离羟基、过氧化氢和单氧态氧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7.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ea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s):是指巨噬细胞活化后产生的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还原型辅酶Ⅱ或四氢生物喋呤存在条件下,催化L-精氨酸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胍氨酸和一氧化氮,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第十五章
1.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指在一定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产生的对该
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无反应答状态。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于非己的基础,即免疫系统在建立对自身抗原耐受的基础上,才能识别并排斥异己抗原,从而维持自身环境的稳定。
2.低带耐受:低剂量抗原物质诱导形成的免疫耐受,如低剂量TD抗原诱导的T细胞耐受。
3.高带耐受:高剂量抗原物质诱导形成的免疫耐受,如高剂量TI抗原诱导的B细胞耐受。
4.中枢耐受: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与B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5.外周耐受:成熟的T、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
6.耐受分离:是指口服Ag,经胃肠道诱导派氏集合淋巴结及小肠固有层B细胞,产生分
泌型IgA,形成局部黏膜免疫,但却致全身免疫耐受。这种现象称为耐受分离。
第十六章
1.免疫调节(immune regulation):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系
统内部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
分子通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的最适的复杂生理过程。
2.独特型:指抗原分子超变区所具有的独特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而表现出抗原决定簇作
用。
3.抗原内影像:即为β型的独特型抗体(Ab2β)。Ab2β因其结构与抗原表位相似,并能
与抗原竞争性地和Ab1结合,故称其为抗原内影像。Ab2β能模拟相应抗原的功能和作用。
4.AICD: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是指已活化的成熟淋巴细胞再次受到激活信号激活后所发
生的细胞凋亡。
5.免疫忽视(immune ignorance):自身应答性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性抗原并存,而在
正常情况下不致自身免疫病的状态。 第十七章
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为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
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变应原(allergen):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
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
3. Arthus反应:是一种实验性局部Ⅲ型超敏反应。Arthus发现给家兔皮下反复注射马血清
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发生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Arthus反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