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2+1”工程的意见》的要求,决定进行“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实验,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都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贯彻落实“2+1”工程活动中,根据教育部“2+1”实施方案(试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根据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的基础上,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 康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生终身体育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念、方法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优势,促进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 二、实施的原则
1.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原则
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推进“2+1项目”工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原则
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进“2+1项目”工程,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练,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
推进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行“2+1项目”,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师生同步发展原则
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作,推进“2+1项目”,则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学有所长、技能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
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进“2+1项目”,需要基本的时间、空间、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保障。要克服困难,创设条件,从而有效实施工程。充分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各种资源,遵循教育、活动及技能发展规律,把体艺育人和校园文化建设(包括设施装备、环境布置)结合起来,让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工作活动安排,都能体现对学生周到的关怀。 三、组织和保障
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决策、组织、协调、保障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中心学校全体成员、中学及中心小学校长
各校教导处:组织教师开展实验工作,关注实验进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校长反映,以便妥善解决。
班主任:是“2+1项目”的组织实施者之一。负责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加强学生“2+1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以评价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持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活动开展,将“2+1项目”作为班级一项重要工作。同时班主任也应提高体育、艺术修养,提高“2+1项目”的管理水平。
体育、艺术教师:是“2+1项目”教学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正确指导其训练,为终身受益打好基础,并负责对学生进行评定。同时,协调好班主任搞好“2+1项目”的管理工作。 四、奋斗目标: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在师生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2.确立现代课程观念,转变课程理念,调整课程结构,更新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使全校95%以上的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3.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器材的配备,为“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4.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五、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各校要建立管理机制,成立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领导小组与水平评定小组,明确训练负责人和班主任责任,全面贯彻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要求,开展好各项文体活动。
2.高度重视,确保落实。各校将 “2+1项目”活动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制度,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认定方案。
3.自主、自愿,积极参与。“2+1项目”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或几项自己喜爱的体育与艺术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4.成立认定小组。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标准,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认定,并将认定结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5.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保证活动时间、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每周三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可根据“2+1项目”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 时间保证的具体要求:
(1)开足音体美课程,值日行政加强督查,防止挤占课的现象发生。 (2)课内建立兴趣小组,保证课堂自选项目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 (3)各小学在下午进行项目训练;周二、周四下午三节课后,校队训练。 (4)每学期进行两至三次“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测试,同时进行水平评定。即平时测、期末测、学校抽测
(5)每学期举办一次校园体育、艺术节。
(6)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体育、艺术表演和竞赛活动。 六、开展项目:(利用体健课、活动课、兴趣课组织学生练习) (一)体育类项目 1.体操类:
首选项目:广播体操(形体练习)、健美操、技巧和轻器械体操、跳绳系列。 特别推荐项目:跳绳系列。 2.田径类:
耐久跑(女生800米,男生1500米)、50米、 100米、200米、400米、跳高、跳远、立定跳远、标枪、投掷沙包等。
推荐项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 3.球类: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等。 特别推荐项目: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 4、民族传统体育类
首选项目:武术基本功和组合动作、少年拳。 5、其他
定向小组、团体接力赛、定向滚铁环、定向越野等。 (二)艺术类项目 1.美术类
书法(毛笔字、铅笔字、钢笔字)、篆刻、素描、中国画、水彩(水粉画)、漫画、科幻画、摄影、民间美术(刺绣、剪纸、泥塑)等。 推荐项目:书法、中国画、民间美术。 2.音乐表演类
合唱、钢琴、课堂乐器、二胡、笛子、舞蹈等。
推荐项目:中国舞、拉丁、竖笛、铜管乐、合唱、声乐。
中心学校 2014年2月13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