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

2020-12-25 来源:欧得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

作者:陈晨

来源:《中国新时代》2011年第11期

中小企业困境

在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及国家紧缩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普遍遭遇“三荒”:由于贷款难、贷款成本高带来的“资金荒”;由于物价普涨、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原料荒”;由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技术工人缺乏所导致的“招工荒”。多重压力叠加,我国中小企业迎来新一轮冲击,今年以来,南方一些省份的中小企业出现的困境,如今已传导到北方地区,不少企业濒临破产及倒闭边缘。

2008年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2009年则遭遇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面临用工荒,而今年则更是升级成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对中小企业来说,如果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则是最纠结的一年。

近日,有关温州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众多企业主纷纷“跑路”的传闻不绝于耳。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风向标,温州模式被全国多地追逐和仿效,因此,温州中小企业眼下的生存状况备受关注,温州老板的“跑路潮”牵动人心。

一度辉煌甚至创造奇迹的温州中小企业,眼下正遭遇史上最困难的时刻。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资金供给紧张和融资成本快速上涨,使得许多中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同时,中小企业自身长期以来存在的经营管理、产业结构及融资难等问题更加突显出来。随着人工涨、汇率涨、原材料价格涨等现状,使得企业主们遭受到了巨大压力。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多重挤压下的中小企业该如何求生存,谋发展?

“你要问我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那就是资金。”温州市苍南县一包装制造业经营者虞先生无奈地叹息。事实上,和他有相同看法的企业主不在少数,在《中国新时代》记者接触到的国内多家中小企业中,遭遇资金困境是最显而易见的。随着人工涨、汇率涨、原材料价格涨等现状,使得企业主们遭受到了巨大压力。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多重挤压下的中小企业该如何求生存,谋发展? 内忧外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虞先生向《中国新时代》介绍,原材料及用工成本大幅上涨,是导致企业遭遇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当前,全球经济气候尚未回暖,原材料价格却涨势逼人,这对中小企业的压力显然大增。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2011年以来,制造业中小企业平均基本工资在2500-3000元/月,同比上涨了20%以上。原材料成本也上涨了一倍多,再加上运输成本等同步大幅提高都需要大量投入,利润空间受到很大影响。以往包装企业大多比较重视订单数量,货款都是以季度或年度结算。今年,大部分企业开始对货款催得较紧,签订合同时也将付款期限由原来的三四个月缩短为一两个月,更有企业对新客户采取“货到付款”的策略。

苍南县的中小企业主要以包装纸盒制造业为主,从8月份开始进入旺季后,机器基本处于24小时运转,一台机器每小时能生产1.5万个纸盒,而淡季时,每台机器每小时只生产不到100个。今年,为了保障货款的快速回笼,企业只好选择“以稳求胜”,基本只接老客户的订单。对于那些信誉不好,拖欠货款的客户,大家普遍不愿接订单,也不敢接,害怕到最后没钱收。另外,虞先生还指出,很多原料供应商开始采用“先付款再发货”的收款方式,加之受涨价因素影响,企业加大原材料储备,资金占用大幅提高。在“内忧外患”的双重作用下,企业现金流进一步收紧,资金缺口由此扩大。 被迫转型

通过虞先生的描述,《中国新时代》记者了解到,在他周边的中小企业中,生存状况比较好的只占少数,很多企业都在微利中勉强生存,少数企业已停产或倒闭。一些相对较好的中小企业,会转向投资房地产。生存不好的企业,就干脆关掉。“现在观念都变了,如果在以前,温州人很怕企业关门,因为自家企业倒闭会在亲戚朋友面前丢面子,被周围人笑话。但现在却相反了,朋友都会说,干脆关门别做了,不赚钱不如转投房子。”

据了解,这样的想法早就成了很多温州中小企业的实际行动,大量资本脱离制造业,参与炒楼等行动。留下来坚守的企业也在逐渐转型,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向政府要地,然后在征地上盖厂房出租。一亩地政府批下来的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价格,企业盖上几层楼后,只留下很少的面积维持生产,其他则高价出租,几千平方米的厂房一年就能回本。这样的企业用租金支出生产成本,养活员工,实际上已演变成了房地产企业。 持续低迷

在“制造业之都”温州,部分行业增长已进入持续低迷状态。据温州市经贸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该市眼镜、打火机、包装盒等35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7%,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润同比下降30%左右。同时,这些企业订单金额出现减少趋势,单笔订单平均金额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占16.7%。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1/4多,仅3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率超过5%的企业不到10家。

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日益艰难,使得企业家信心下降。总体来说,市场需求还是有的,但鉴于成本上涨,企业利润太薄,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做大还不如做小”。拿虞先生的企业来说,目前市场订单没有明显减少,而成本却在高涨,导致企业利润减少,运行困难。 融资难题

《中国新时代》通过对融资需求的了解发现,融资并不只用于企业扩大生产,不同的产销环节都面临着融资的难题,也会造成整个环节的资金流动出现障碍。企业的融资目前主要用于采购原材料及补充流动资金两大方面。

企业遭遇融资难,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欠缺政策扶持,还是金融支持体系存在问题?是外部环境欠佳,还是企业内部原因?企业融资需求的缺口主要在哪些方面?

国家收紧银根,使原来融资就很困难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不得已,中小企业只有依靠民间借贷,融资成本大幅攀升。然而,单纯依靠融资是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所有问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前中小企业遭遇各种困难有其必然性,资金固然可解企业燃眉之急,但未必就能解决其根本问题。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差,缺乏自主创新,传统经营模式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恐怕已难以为继。

随着生存压力的骤增,融资难或许会成为压倒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小企业主希望工商、税务等政府监督部门能简化一些程序,放宽政策。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完成原始积累,包括资金、社会资源等,很难取得银行信任。大企业本身所具有资金、营销、规模、技术和品牌等优势,必然导致很多中小企业不能存活。 化忧为机

虞先生在接受《中国新时代》采访后,过了几日,又专门打来电话告知,近日,随着17条含有“不征”、“免征”、“暂免征收”等字眼的温州财税新政的出台,全市财政地税系统“企业服务季”活动正式启动。一系列优在明处、惠在实处的帮扶举措,将为处于严峻挑战中的温州企业全力排忧解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7条财税“新政”中有多条为帮扶企业解决实施兼并重组中遇到的相关税收问题,具体包括:对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的企业产权转让行为,不征收营业税;企业内部股权重组,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股权转移过程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过户不征收营业税,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发生转移的,不征收契税;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注销、破产后,债权人(包括注销、破产企业职工)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以抵偿债务的,免征契税;对非债权人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凡按照《劳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妥善安置原企业全部职工,其中与原企业30%以上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等。

针对当前温州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困境,“新政”也推出了多项利好举措,具体包括: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当年利润出现亏损,并且亏损额达到注册资金的20%以上的单位,经地税机关审核,可酌情给予减免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新办之日起一至三年内,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可免征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经市(地)级以上政府部门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其资源综合利用部分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可减免应缴的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自谋职业城镇退役士兵,且与上述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可按实际招用人数每人定额减免500元当年应缴的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等。

据悉,“企业服务季”活动期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将选派精干力量,深入企业,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在企业融资、整合重组、项目投资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以期有效缓解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瓶颈,增强企业信心。

事实上,自2008年至今,伴随着物价上涨、房租上涨、用人成本上涨、网络迅猛发展、国有书店强势出击等多重压力,原本资金紧张、实力薄弱的中小型民营出版企业也已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加深了原有的困境和危机。在当前中国出版业进入大集团发展和资本运作相结合时期,众多未能进入大集团的中小型民营出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更加明显。资金和人才的短缺与出书规模和市场效益形成了一个悖论,即资金少、作者和营销人才不足,导致出书规模小、市场规模小、品牌形象建立不起来、经济效益不好,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如果再加上国外出版集团进入中国市场,中小型民营出版企业的存在与消亡就更加让人担忧不已。

现状与困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小型民营出版企业规模小、人员少,机制灵活,应变迅速,但在市场竞争中,如不能利用自身的灵活机制、低成本、创新模式,打造出核心竞争力,那么就会面临关门或被兼并的境遇。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了许多社会条件,原来属于图书的市场被划走了一大块,图书市场规模被严重分割,难有过去那种大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因此,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看中小出版社,更多的话题应该是如何生存下去。

我国出版业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积累,完成了市场经济下的第一次创业。但在当今社会分工的调整、重组过程中,出版业爆发性增长的时代已过去,狭小的图书市场空间里,精细化营销策略成为出版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这些营销方式、理念都是借鉴了其他发展较快行业中的模式,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某民营图书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中小型出版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但只要图书市场没有消失,生存发展就有机会。有挑战,就有机遇,中小出版社要在困境中实现突围。

大型出版社有资源和政策优惠,使得中小型出版企业承受着很大的市场压力,这是整个出版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尤其近两年,出现了较大的变数,使中小型出版企业面临着严峻考验:成本加大,纸张、人力、房租、物价上涨;再加之民营渠道萎缩,帐期延长,书店压低折扣,拖长回款;其次,产品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其原因在于:第一,大多集中在大众出版领域,营利性差;第二,教育出版领域的中小型出版公司主要产品是低端产品;第三,专业出版力量薄弱;第四,产品可替代性比较强,差异化战略很弱;第五,从管理方面来讲,一部分大众类中小型出版企业多为作坊式经营,教辅类文化公司多为家族式管理;第六,从人才方面来讲,出版的关键是人才,而一部分中小型出版企业缺少人才,又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和保障。还有一大批规模较小、缺少定位和特色的小企业,由于人才储备不足、管理不规范等先天缺陷,在市场不景气时充分暴露,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经营日益困难,同时由于市场竞争也使一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

减税与减负

对于国内迫切需要融资的中小型文化企业来说,没有什么比减税更具有普惠性了。虽然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企业税收减免政策,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文化企业来说,减税减负仍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之一。

之前政府和媒体关注文化企业的焦点多为解决贷款难等融资问题,但相对来说,中小型文化企业经营者认为,减税政策应来得更实惠一些。某民营图书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时代》采访时表示,企业税负重、重复征税、忽视减负政策已成为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税负相对较重,严重削弱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竞争力。以出版业涉及的图书销售增值税税率为例,相对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图书销售13%的增值税税率明显偏高,再加上随其征收的附加税,税负就更为沉重。

此外,2009年增值税改革后,增值税征收范围变得更大,但几乎大部分文化企业都征收营业税。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知识和创意,其资产大多体现为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在这些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交换过程中,智力投入往往占文化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但企业在纳税时对这些投入并不能进行抵扣,如出版业中的作者稿费及版权购买支出成本、影视制作中的剧本创作和制作成本、报刊业中的稿费支出成本等都不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这种重复征税,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投资风险,严重抑制其发展活力。“由于图书出版类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国内对相关图书、影像制品常见的退回特殊性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发生频繁的缴税再退税行为,企业部分资金被税收支出暂时占用,加重了我们这类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某民营图书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时代》采访时叹道。

机遇与挑战

结合图书出版自身的规律和图书市场的发展变化,做好资源整合是目前中小型出版企业的最佳战略选择。作为图书出版来说,这个行业是知识经济。信息发达的社会,更需要有人来对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理。这就是说,图书出版行业一直都在做这项工作,这也是图书作为知识积累、传播普及的一个核心所在,是作为知识、信息枢纽的一种新的社会必然需求和图书出版行业自身的价值所在。如果离开了这个核心价值和社会定位,与其他一些规模化的工业产品相比较,那就是拿自己所短比他人所长了。

众所周知,中小型出版企业没有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设备,也没有资金优势,不能完全套用大企业、大集团的模式。况且,其他行业的运营和赢利模式拿到出版行业,未必能行,也有一个学习、消化、吸收的过程。还要对各种营销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探索试验,依据自身行业特点,改革创新现有模式。

中小型民营出版企业虽然熟悉传统图书的出版、销售,但对数字出版这种全新的产业链缺少经验和必要的技术准备。大家往往还用对待传统图书一样的方式来处理数字出版,结果在销售与服务上不能与读者对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因此在对待数字出版上,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仍持观望态度。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这只是一种可能,持观望态度,没有足够重视研究、认真对待数字出版将要对传统出版带来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实,中小型民营出版企业可以在数字化之路上寻求自己的发展战略,不能与大型出版社争锋。数字出版的形式,是做电子图书、数据库,还是建立在线阅读、网上销售,要量力而行,伺机而动。是只提供内容资源,与技术运营商合作,还是自己既做内容,也涉足技术开发,都必须遵循客观实际规律。”某民营图书企业负责人分析道,“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型民营出版企业可以制订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战略,先打基础,实现内容数字化,然后与技术运营商合作,探讨数字出版的路径;与此同时,也可以考虑建立自己的网站,既做企业的形象宣传与产品宣传,亦可实现在线阅读或电子图书下载等服务。”

可持续发展

中小型出版企业无论在资金、人力,还是在规模、实力,图书市场的热点、重点领域都无法和大出版社展开正面竞争。“我们可以调动集合自己的资源在某几个图书领域占领制高点,如我们目前做的最好的教辅市场。这样就能够在图书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某民营图书企业负责人说,“只有整合了自己的专属资源,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型出版企业才能形成自己的战略规划,从内容、品质、成本等方面构建核心竞争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解决生存发展问题,接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实,各个行业都有这样的中小企业成功的案例,国内很多在某个领域领先的企业都是实行了资源整合,专注某个领域的市场拓展,最终取得了较好的规模效益。整合资源,意味着要对人力资源、作者资源及消费群体等资源进行整合。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企业生存的首要条件。中小型出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特点,对编辑队伍、营销队伍进行团队建设,使每个团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进图书出版发行。

作者资源是图书出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优秀的、强大的作者资源通过其影响力,就能拥有固定的读者群,同时通过营销宣传辐射到更大的市场层面,增加市场份额。中小型出版企业想达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自己的作者资源圈子,通过这个圈子,影响各个行业的人群,扩大图书的销售。中小型出版企业在战略计划实施初期,消费群体定位的切入范围相对较小,通过不断加强的特色系列图书出版,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才能扩展通道,走向全国市场,形成规模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并增强高品质的技术服务和个性化增值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的收益。

营销模式只是一种商品销售手段,不代表这种商品、这个行业的本质精神和核心价值。当图书出版成为一种专业性强、体现行业本质精神和时代精神后,就能找到社会定位和角色,找到属于自身的市场,开拓新的领域,使中小型出版企业走上发展壮大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手段是有限的,战略是久远的。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依靠过去的经验和模式,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做过修订和发展了,在相对封闭的行业圈子中运行,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差距。要想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就要重新审视自己过去所持有的理念、反省已经很顺手的经验和运作模式,从根本上做资源整合,从本质和基础上来找到属于自身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稳定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稳定的中小企业是培养中产阶级的平台,中小企业发展不顺畅,必然影响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中产阶级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稳定。

在美国有小企业管理局,日本有中小企业厅,英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局等等。其共同职责是: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和计划;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提供各种政策、法规、宏观经济形势、技术专利、国内外市场等信息;协调政府部门间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政策;协助社会化服务机构搞好技术、管理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相关政府部门有责任帮助中小企业开阔眼界,扩大国际化的视野,学习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未来多担当,注入新的生命力。

2011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决定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被提高,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