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题(含答案)

2022-08-06 来源:欧得旅游网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关于水的研究,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D ) A.如何用水制取氢气 B.水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C.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D.某河流中水的流速 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错误! ,B.液体加热) ,C.固体粉末取用) ,D.液体倾倒)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C )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用天平称食盐)

,D.取用固体药品)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B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 D.银用于制作导线

6.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下列用途属于试管用途的是( B )

①盛少量液体加热 ②溶解少量固体 ③配制较多量的溶液 ④贮存气体 ⑤在常温下做两种液体反应的容器 ⑥给少量固体加热

A.①②④ B.①②⑤⑥ C.除④外 D.全部

7.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体积超过1

试管容积的 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 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中液体

3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C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1

8.“方便面”内有一包干燥剂,袋上说明如图,这些说明的内容不包括( D ) A.物质的组成 B.物质的性质 C.物质的用途 D.物质的制取

9.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验的是( B )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 10.生活中常见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A.蒸馏水 B.果汁 C.碘盐 D.食醋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下图是几种常用的化学仪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仪器中,不属于玻璃制品的仪器是__C__(填字母)。 (2)上述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仪器是__BCE__(填字母)。

(3)上述仪器中,通常作为热;的仪器是__酒精灯__(填仪器名称,下同),能被直接加热的仪器有__试管、蒸发皿__,其他能被加热的仪器加热时还需用__石棉网__。

(4)仪器E的规格有很多种。

①某同学需要量取25 mL某液体,请问他应该选用的规格为__B__(填字母)。 A.20 mL B.50 mL C.100 mL D.5 mL和20 mL

②为了比较方便准确地量取液体,我们一般还需要使用__胶头滴管__(填仪器名称)。 ③如图是某同学用仪器E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右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上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 mL。

1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白色的硝石、浅黄色的硫粉和黑色的木炭粉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黑火药常用;制造鞭炮。点燃鞭炮火药引线,火药烧到鞭炮的

2

内部,硝石受热会分解,同时引燃了硫粉和木炭粉,最终生成了硫化钾和氮气以及二氧化碳而发生爆炸。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硝石的物理性质是__白色固体__(写一点,下同);化学性质是__受热易分解__。 (2)硫粉的物理性质是__浅黄色固体__;化学性质是__能燃烧__。

(3)上述资料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硫粉、硝石、木炭粉三者反应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__。

13.下列物质:①新鲜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石灰水;④冰水混合物;⑤农夫山泉纯净水;⑥金刚石;⑦O2、O3(在同一集气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②④⑥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①③⑤⑦__(填序号)。

14.某物质A通常为绿色固体粉末,加热一段时间后同时生成B、C、D三种物质。其中B为黑色固体;C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D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 ℃时沸腾。

请根据上面的描述填空: (1)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铜绿__,B__氧化铜__,C__二氧化碳__,D__水__。

(2)A是绿色固体,这是它的__物理__性质;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是它的__化学__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A受热发生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__。 15.用如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加热

,A) ,B)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__。

(2)小倩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不污染空气或操作简便或实验误差较小__(只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__1__(选填“1”“2”“3”或“4”)处,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白磷不足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观察(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只写一条)。

16.碳酸氢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氮肥,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3

(1)指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 ①__铁架台__,②__试管__。

(2)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此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__试管壁有水珠__; ②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

(3)其分解过程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__。 (4)由上述现象,你认为我们该怎么保存这种肥料? __低温、密封保存__。

17.小明通过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最近对酒精灯燃烧、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燃烧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一系列实验。

(1)首先他发现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蜡烛是__固体__,酒精是__液体__,液化石油气是__气体__。(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点燃液化石油气,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__①③⑤__(填序号)。

①发出蓝色火焰 ②燃烧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③发光发热 ④产生浓烟 ⑤火焰分层

(3)用一支木筷迅速插入液化石油气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的现象和蜡烛燃烧出现的现象相同,在最外层呈圆弧状焦黑斑,说明液化石油气燃烧的火焰的确__是__(选填“是”或“不是”)分层的,__外焰__温度最高。

(4)为了探究液化石油气燃烧生成的产物,他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液化石油气燃烧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液化石油气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__二氧化碳__和__水__。

加热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