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重走长征路
【篇一:重走长征路】
由请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张惠玲同学。
一、同学们们听歌曲《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主持人致开篇词:
一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1934年10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脚踏着中国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行程二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这群人的名字叫什么?这条路呢?长征倾注的是红军的深情,智慧、鲜血和生命。今天同学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来重走长征路,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主持人:首先请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导游组。
三、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每一组展示时把其它同学当作游客,可以有互动活动,每一组展示后由教师组织其它同学对这一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一组:
(配合瑞金地图,叶坪,沙洲坝,蜡烛峰,工农红军革命政府所在的白房子,红井等图片)
导游:大家好!我是——。重温红色激情,畅游锦绣山河,让我们从瑞金开始,这里有二百多处红军革命遗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从事了伟大的革命实践,创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这里是叶坪村,是毛泽东,朱德曾经住过的地方,里边的陈设都保持了革命家住的时候的原貌,当地有这样的传说,说这房子在红军住之前没人敢住说里边闹鬼,毛主席来了偏不信这个邪,就把这里作为他们的办公地了。
这里是沙洲坝,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从那朴素洁净的白房子可以想见当年他们生活是非常简朴的,这也许就是红军的本色吧!
有一处景观是您不能错过的,就是红井,1933年9月毛主席看到当地人民吃水困难,就动员红军为村民挖井,挖到五米多深的时候,一股泉水冲了出来,从此这里不再为吃水而犯愁了,现在这里的人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但人们仍然保留着这口井,并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也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
下面我们来到了云石山和蜡烛峰,这些地方都是红军战斗过的地方,看那耸立的山峰仿佛像革命家一样高大,这里的人们为红军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红军被迫长征后,瑞金人民支援了5000多人,如今的瑞金人民更是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八方来客,请记住这里,红色故都------瑞金。
(主持人:从瑞金出发,红军经历了一系列的苦战,从突破四道敌军封锁线,到惨烈的湘
江战役,乌江战役,红军由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多人。红军在接下来的这一站出现了转机,有请遵义导游组。)第二组:(出示遵义会议遗址图片以及会址内部图片)
导游:大家好!这里是遵义会议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是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下面我们进去走走这里仍然摆着当年遵义会议的桌椅,下面请看我们组剪辑《遵义会议》片段,再现当时那个激烈,紧张的场面。
由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洛甫),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朱德,说话顺序如上,并模拟他们的口音。
主持人:请一位同学说一下遵义会议在中国历史的伟大意义。
教师补充: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主持人: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接下来的战斗打得既让人欣慰又让人振奋,下面请出我们的赤水、大渡河导游组。
第三组:(出示赤水河及河岸的红军纪念碑图片,茅台酒,大渡河,泸定桥图片)
导游:早年间硝烟弥漫的赤水河边,上千只白鹭栖息于江中小岛,但却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四渡赤水的著名战斗,在毛泽东正确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有请我们组的同学朗诵诗歌《四渡赤水》。有请著名歌唱家——为我们演唱歌曲《四渡赤水
出奇兵》。人们没有忘记红军,这里有赤水土城渡口的纪念碑前,还有赤水市烈士陵园等多处纪念场所,这里的土特殊的颜色使水也变红了所以被称为赤水,当地市委书记说:“当年,这里被鲜血染红,现在,这里的一切愈加体现了他们的价值。”国酒茅台就是用赤水酿出来的,还有泸洲老窖、郎酒等,在茅台酒厂对岸,树立起了红军纪念碑,茅台酒厂是红军保护下来的,红军曾用这酒搓脚御寒,效果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再到大渡河去瞧瞧,原泸定桥最早建于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二百多年来一直是四红军必须越过大渡河天险,才能突围。夺取泸定县城之后,红军发现唯一横跨大渡河的泸定铁索桥桥面的木板已被敌军拆掉。怎么办呢?请看我们小组为同学们准备大片《飞夺泸定桥》。
于是红军突击队冒死沿铁索攀爬过河,勇夺沪定桥,使红军主力可以安全过河,为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这里曾是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出走时的路,也正是在这里石达开以及他的部队全部壮烈牺牲,当年在红军过桥时,国民党曾经散步谣言说红军会和当年的石达开一样彻底失败,但红军偏没有陷入历史的覆辙,红军渡过了泸定桥,而且以迅猛的速度,小的损失,就把泸定桥攻下来,保证了行军速一只钢笔,一个瓷盘碟,虽然礼物不多,但他们已经非常高兴了。
下面就请大家想象一下:沿着轻轻晃动的狭窄桥身,走至大渡河中间,下望浩荡奔腾、白浪滚滚的急流,确是一个刺激的体验,也可以想像当年红军夺桥的艰险情形。
(主持人:接下来出场的是雪山组,他们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第四组:(出示雪山图片) 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1935年红军长征北上,当时国民党军队占据大渡河西岸,红军在东岸。度,而当时抢夺泸定桥的22位战士,活着过桥的18位战士得到的奖品是一套列宁服,一个笔记本,
“天空鸟飞绝,群山兽迹绝。红军英雄汉,飞步碎冰雪。”这首诗抒写了当年红军将士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革命豪情,而且体现了红军为了革命的胜利,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曾来回三次翻越大雪山,表现红军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以及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
在这里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请看图片。同学们谁还记得这张照片?(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丰碑》一课中的插图。)
主持人:这是一尊不朽的丰碑,让我们为可爱的军需处长以及所有曾经在长征路上献了宝贵生命的战士们深深鞠一躬。(全体起立向那个照片深鞠躬包括教师)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将是无穷无尽的。红军能够征服雪山,也能够走出草地。
请看草地导游组的行程。
第五组:(出示沼泽地以及红军过草地的图片)
导游:介绍-----。草地——若尔盖大草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阿坝、若尔盖三县中部,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是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人烟稀少。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多次通过这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革命遗址。(学生表演)
过草地是长征途中一段最艰苦的路程,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淤黑的死水潭,很多地方水深过膝盖,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不少红军战士陷入死水潭牺牲了。过草地时,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枪皮带,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着吃。衣服湿了得用体温烘干。为了给红军鼓劲,红军四
老经常在歇下来的时候给大家猜谜语,为大家讲故事,作诗,以智慧来鼓舞士气,振奋军心。这支战不死,冲不散,打不跨,如有天助的军队,排除万难的激情,同舟共济的凝聚力以及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看,今天的草原,夏季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里天高气爽,能见度很高。天地之间,绿草茵茵,繁花似锦,芳香幽幽,一望无涯。草地中星罗棋布地点缀着无数小湖泊,湖水碧蓝,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连起来,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草地游览内容丰富,可赏草地风光,听牧歌悠扬,可垂钓黄河鱼野炊,可骑马驰骋草原,可观梅花鹿牧场,可去黄河九曲第一弯揽胜,可住帐篷宾馆,可去森林采撷野菇,也可去寺庙参观朝拜。
主持人:最后这一组被派到了革命圣地-------会宁,请看他们为我们带来的好消息。
第六组:(出示会宁县地图)
导游: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北与靖远县接壤,南与通渭县毗邻,西连定西、榆中县,东靠静宁县和宁 夏的西吉、海原县,历代为兵家重地。会宁古城,城辟四门,东为“东胜门”,西为“西律门”,南为“通宁门”,北为“安静门”。城郭形如凤凰展翅,故有“凤城”之称。 突,峭壁如削,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当地流传着的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
【篇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讨论题目之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背景: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大家好,从今天起由我带领大家重走长征路,我们第一站红都——瑞金。瑞金有二百多出红军革命遗址,今天我带领大家看一看主要几处革命遗址。
我们第一站要看的是毛泽东在瑞金叶坪村的故居,里边的陈设都保持了居住时的原貌。当地有这样的传说:这房子在红军住之前没人敢住,说里边闹鬼,毛主席来了偏不信这个邪,就把这里作为他们的办公地了。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这里便是大会遗址,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来自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西、琼崖、中央苏区等根据地红军部队,以及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总工会的61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7日早上,叶坪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典礼,毛泽东、朱德、项英、彭德怀、王稼祥、任弼时等领导人检阅了威武的中央红军代表及闽赣两省附近的县赤卫军和模范少先队。下午,大会举行开幕式,项英致开幕词。晚上,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为大会精心准备了提灯庆祝晚会,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为确保大会安全,大会筹委会还在长汀近郊设置了一个假会场迷惑敌人,充满戏剧性的是这天假会场遭敌机轰炸,而叶坪的真会场却安然无恙。
大会历时十四天,听取了毛泽东作的政治问题报告,项英作的劳动法草案报告,张鼎丞作的土地问题报告,朱德作的红军问题报告,周以栗作的经济政策问题报告,王稼祥作的少数民族问题报告,邓广仁作的工农检察问题报告,任弼时作的苏维埃宪法问题报告;大会通过了苏维埃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及红军问题,经济政策、工农检察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决议案;选举了毛泽东、项英、张国焘、周恩来、朱德等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大会闭幕后的最高政权机关;大会最后发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向全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定都瑞金。
到瑞金来,不可不看的就是红井!先向大家介绍一些红井轶事:1933年初,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迁到这里后,深入调查,体察民情,写下光辉文献《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并于9月的一天和警卫员一起亲自找水源、挖水井。他对群众说:“我知道你们迷信风水,怕得罪旱龙爷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好了。”在他的带领下,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挖成了。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红井。小小一口井,贮满清泉,也贮满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深情厚意。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几次把井填掉,群众几次把井挖开。几填几挖,反映了国民党与群众矛盾对立,反映了群众与共产党心心相印。1950年,沙洲坝人民整修了这口“红井”,并立碑于井旁。至今,“红井”仍然水清泉甘,来这里的参观者都会被邀请喝一口井水,品味红军与群众的鱼水情谊。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红军烈士纪念塔。
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褒扬先烈,永远纪念历年来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根据中央人民委员会1933年7月11日第45次会议决定兴建的。由钱壮飞设计,梁柏台任工程指导。红军长征后,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拆毁,1955年按
原样修复。
如今,红军烈士纪念塔已成为红都瑞金的胜景和重要标志,更成为后来人对革命烈士寄托无限哀思的地方。每到清明,学生们总要前来祭奠,中央领导到了瑞金,首先就是要向烈士塔敬献
花圈,表达对烈士的崇敬。是啊,烈士塔的每块石子,都附着烈士的英灵,都记载着苏区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无私奉献、流血牺牲的动人故事。瑞金沙洲坝的杨荣显老人,有八个儿子,在第五次反“围剿”最为激烈的时候,他毅然响应政府扩红的号召,全部都送去参加了红军,不幸的是,八个儿子无一生还,全部战死沙场。杨荣显老人,在弥留之际,没有一个儿子送终。那是怎样的悲痛,又是何等的豪情!苏区人民为了苏维埃共和国,牺牲的太大,奉献了太多。当年瑞金全县仅有24万人,而参加红军的就有4.9万,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甚至14、15岁的红小鬼都加入了革命队伍,其中,为革命捐躯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7166人。红军长征后,瑞金人民又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对红军家属和普通群众也肆意捕杀,很多地方都成了“血洗村”、“无人村”,“瑞金县城人口差不多减少一半”,其惨状,正如国民党在报告中所说,“无不焚烧之居,无不伐之树木,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从1934年红军长征后,一直到1949年重新解放约15年时间里,瑞金的人口一直呈负增长。
红军烈士纪念塔,是革命烈士鲜血凝固而成的精神之塔,它将永远在人民心目中,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下一站我们来到的便是遵义!
遵义会议遗址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
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
【篇三:重走长征路】
活动课教案 重走长征路
一、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使学生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
的了解和感悟,并以此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
2.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其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体验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和“借鉴性”的特点。
3.通过课堂上各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其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使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肯定自己的价值和学习潜力。
4.学生通过模拟导游,了解有关导游的基本常识,自己撰写导游词开阔视野,在生活中了解历史。
二、课前指导
指导学生分类搜集、整理所需资料,以书面的形式做好在课堂中交流和展示的准备。
具体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以下三个小组,教师设定课题,由学生选题分类搜集整理资料,自制一份手抄
报,题目自拟。
1.长征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会议。
本小组具体负责搜集长征中起着关键、转折作用的历史事件、会议等资料,感悟在这些重大历史决策中革命家所表现出的英明、睿智和果断,从而领悟到支撑红军走完长征路的政治、精神支柱是什么。
2.长征故事。
本小组具体负责搜集长征过程中发生的催人泪下、振奋人心的故事,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对红军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3.长征沿途的民风民俗介绍。
本小组具体负责搜集长征途中重要地点的今昔变化、风土人情等背景资料。了解祖国的民族风情,感受祖国大家庭的多彩多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活动过程
开始:(点题)
师:前面我们通过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对长征已经有所了解。今天,我们的这堂活动课就来一
次“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屏幕出示课题)
师:我们这次红色旅游的路线主要是以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为主:
瑞金——遵义——赤水——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甘肃会宁;分为四个主题:泪别红都 踏上征途;历史转折 出奇制胜;坚苦卓绝 革命奇迹;革命圣地 西部现状
(屏幕出示长征图,依次显示地点、主题)
师:课前我们根据四个主题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并制作了幻灯片。下面就让
我们一起开始红色之旅。
经过:
(一)泪别红都 踏上征途
1.第一小组:(一人操作电脑,两人到屏幕前指图介绍,用自己的话来说)(屏幕依次显示一组瑞金图片)
男:大家好,我们第一小组将带领大家重游红都瑞金。
这是我们搜集的一组瑞金及其革命遗址的图片。瑞金有“红色故都”之称,这里有二百多处红军革命遗址。
1)(屏幕显示:毛泽东在叶坪的旧居)
这里是毛泽东在瑞金叶坪村的故居,里边的陈设都保持了居住时的原貌。当地有这样的传说:这房子在红军住之前没人敢住,说里边闹鬼,毛主席来了偏不信这个邪,就把这里作为他们的办公地了。
2)(屏幕显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女: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曾经是叶坪村的谢家祠(ci)堂。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被推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至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在瑞金诞生了,新中国的曙光从这座小山城冉冉(ran)升起!
3)(屏幕显示:红井)
男:到瑞金来,不能错过的景观就是红井。当时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们为村民挖井,挖到五米多深的时候,一股泉水冲了出来,从此这里不再为吃水而犯愁了。现在,这里的人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但人们仍然保留着这口井,并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也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到瑞金来,你也别忘了喝上一口上清冽、甘甜的红井水!
4)(屏幕显示:1934年修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
女:这是1934年修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1955年时曾按照原样进行了整修。为捍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当年只有23万人口的瑞金,就有5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其中1.08万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瑞金人为共和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座红军烈士纪念塔就是为了缅怀那些牺牲的烈士们。瑞金的革命遗址就为您介绍到这里!
2.教师:
师:感谢瑞金导游为我们所作的精彩介绍。毛泽东、朱德等人带领中央红军在瑞金创造了辉煌的革命成果,
然而,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却被迫泪别红都,踏上征途。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左倾错误领导)
前4次反围剿为什么胜利?(正确的指挥和领导)
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损失惨重,人数锐减,无法继续留在瑞金。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红军
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泪别红都,踏上征途。
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领导,踏上征途的主力红军行军非常不顺,我们来看长征初期的形势。
(播放视频《红军强渡湘江》)
如果继续下去会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生答:如果继续下去会被蒋介石吃掉,全军覆灭。)
师: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红军战士或指挥员你认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提示: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纠正军事指挥错误,更换最高领导权)
(二)历史转折 出奇制胜
1.教师:(1)历史转折:
师:在这个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
(播放视频《遵义会议》,显示问题)
师:如何理解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革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生:纠正长征初期的错误,实现了最高领导权的转移,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等,避免了全军覆没的
危机。)
师:我们本段的主题为:历史转折 出奇制胜。(屏幕显示主题)
(2)出奇制胜:
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创造了一个个出奇制胜的军事奇迹。都创造了哪些军事奇迹,对长征有什么意义?
(生回答:)
师:四渡赤水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体现了毛泽东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也是战争史上已少胜多、
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播放视频《四渡赤水出奇兵》)
师:无数红军战士用鲜血铸就了赤水昔日的辉煌,今天的赤水又是什么样呢?
有请第二小组的代表为我们作现场导游:
2.第二小组——赤水风光 (一人操作电脑,两人到屏幕前指图介绍,用自己的话来说)
(屏幕显示:多幅瀑布、竹林图片)
男:我们第二小组负责遵义到四川大渡河一段的长征路。
今天的赤水被称为“千瀑之市”、“楠竹之乡”和“桫椤(suoluo)王国”。这是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的一组风光片——
(屏幕显示:桫椤图片)
女: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赤水的瀑布、竹林掩映中还有一件“国宝”!
这件国宝就是享有“蕨(jue)类植物之王”美誉的古老植物——桫椤(suoluo)。桫椤又名蕨树、龙骨风、七叶树等,四季常青,是距今约三亿多年白垩(e)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多万年,曾是草食性恐龙等大型动物的重要食物。第四纪冰川劫难中,恐龙灭绝,只有极少的一些木本种类幸免于难,残存至今,桫椤便是其中的幸运儿,故桫椤又被科学界称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
男:桫椤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种子,靠藏在叶片背面的孢(bao)子繁衍(fanyan)后代,因此极其珍贵,堪称国宝,是国家一级珍稀濒(bin)危保护植物。
在赤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有2万多株桫椤在原生环境中与其他多种动植物共生共荣。在这里,游人是不允许接近真正的桫椤林的,只能游览峡谷入口的一小部分。在峡谷入口,有一硕大的石碑,上书:“请只留下你的脚印,并带走一切你带进来的东西。”
师:二组同学搜集的图片资料非常丰富。我对最后的这句碑文比较感兴趣。作为游客,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珍惜植物、保护人类共同的财富。)
3. 第二小组——四川彝族风土人情
过了赤水,就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这里的彝族风俗独具特色。
(屏幕显示彝族房屋、妇女头饰、舞蹈、火把节、等图片,一边操作电脑一边介绍题目,选择其中一二个重点介绍,用自己的话说)
(1)凉山彝族姑娘的花包头被看作自由、幸福的象征。
(2)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届时要杀牛、杀羊,
祭献祖先,
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4.师:在彝族人生活的地方有一片美丽的海叫做彝海,彝海边树立着一块纪念碑,它见证着长征时红军与彝族人之间的一段重要历史——彝海结盟。请欣赏七班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历史表演剧——彝海结盟。(背景显示彝海、彝海结盟纪念碑图片)
学生表演
师:彝海结盟是长征的十件大事之一。这一事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回答: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粉碎了蒋介石“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5.师:飞夺泸定桥
师:这就是今天的泸定桥。(出示泸定桥图片)
它横跨在大渡河上,离河面10余丈高,虽然铺着木板,游人从上面走过都觉惊险。
当年红军又是怎样过桥的呢?(播放《飞夺泸定桥》)
师:《七律长征》中有这样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从历史的角度
思考一下,为什
么毛泽东对前后两件事情的描述分别用了“暖”、“寒”二字?为什么“暖”?又“寒”在何处?
(暖: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寒:敌人的炮火阻挡和泸定桥本身的难度)
在“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情况下还能飞夺泸定桥,体现了红军的哪些精神?
(体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大无畏、英勇的革命精神等)
(三)艰苦卓绝 革命奇迹
1.师:正是凭着这种英勇和无畏,红军战胜了大渡河、泸定桥,准备穿越雪山草地。
我们红色之旅的下一站就是雪山草地,主题为:艰苦卓绝 革命奇迹(屏幕显示主题)
2.第三小组:(依次出现一组夹金山和草地的现代风光图片)
我们主要负责搜集整理雪山草地的情况。这是夹金山和毛尔盖草原的现代风光,拥有如此魅力的夹金山和大草地,在当年红军穿越时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
(屏幕显示雪山草地老照片,操作电脑同时介绍红军经过的雪山草地情况。用自己的话说)
(1)夹金山,九拐十三弯。到了夹金山,性命交给天。”形容的就是夹金山对生命的威胁。 这里山高
气寒、终年积雪、浓雾环绕、空气稀薄,不是下雾就是刮风,积雪常常从山头崩落。
(2)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淤黑的死水潭,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很多地方水深过膝
盖,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中拔不出腿,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he)。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与大自然之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并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听我们组为您准备的长征故事《丰碑》——
(一人到屏幕前有感情的朗诵《丰碑》,一人播放红军爬雪山的背景音乐和画面)
突然,|队伍停了下来,有人喊:“前面有人冻死了!”军长一震,疾步朝前走去??在一颗高大
军长愣住了,他望着雕像般的军需处长,眼泪不由得流了下来。他用仅有的几根火柴慢慢地点燃
了军需处长手中的半截烟,又把那颗红辣椒高高地举过头顶,就像举起一把火炬照耀着前程,然后向军需处长缓缓地举起了右手,紧接着一只又一只的右手在缓缓地举起、举起??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如同一曲悲壮的哀歌,在雪地的上空久久、久久地回荡。”
3.师:如此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在长征中不止一个。今天,我们沿着中央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
路,从泪别红都到历史转折,从出奇制胜到坚苦卓绝的革命奇迹,我们处处都从红军战士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红军战士在长征中体现出了哪些精神?
(学生自由发言)
师:长征中,红军所展示出的这种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精神,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精神,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长征精神。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同时屏显长征精神内容)
师:长征距离我们今天生活的2005年已经整整过去了70年。请结合自身谈一谈,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
我们应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
(学生交流)
师:我们重走长征路就是对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种纪念,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以无畏、团结、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取得新长征的胜利。
(四)革命圣地 西部现状
1.师: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长征中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
正是凭着这种长征精神,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克服重重困难,于1936年10月会师会宁,胜利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革命圣地的陕甘宁地区,地处中国西部,这里的今天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2.第四小组:
我们将带领大家看一下甘肃等西部地区的现状。(屏幕出示材料,边电脑显示边介绍)
(1) 这里的生态环境环境十分脆弱。(图片《甘肃民勤荒漠化1》《甘肃土地沙化2》《沙尘暴1》《风暴过
后挖房子》)
(2)这里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学龄儿童失学率高。
(屏幕:超连接/redirect.php?tid=740882goto=lastpostfpage=125 窑洞图片) (同时叙述:)甘肃省,是全国重点扶贫区。全省有49个县属国扶和省扶贫困县,占全省县级行政单位数的57%,有200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线以下,占全省人口的10%,有20%多的农村人口处在温饱线以下。
3.师: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现状确实令人堪忧。长征经过的地方大多数为今天的中西部地区,这
些地区的现状与我们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改变西部的落后面貌,缩短东西部差距,国家在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西部作些什么?请以“我为西部出计谋”为主题,发扬长征精神,为西部大开发和为改善中西部的现状出谋划策或贡献力量。
(屏幕显示课题:)
(生相互交流后发言)
师:(小结)
1.师:最后让我们用毛泽东同志对长征的一段评价,结束我们今天重走长征路的红色之旅。
男女二人有感情、有力度的朗诵毛泽东对长征的评价:(手拿夹子,站在讲台中央)
女: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 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男: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女: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
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男: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本次活动课到次结束,谢谢大家!
中国西部有过历史的辉煌,雄辩地证明西部有可能繁荣发展。美国西部开发战略成功,又是实施西部战略的一个佐证。西部是陕甘宁、云贵川、青新藏和重庆在内的10个省市区的辽阔地域。由于历史原因人类活动破坏严重,现实是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客观上蒸发量大降雨量小、风沙大平均气温低、干燥而高寒、土地贫瘠农牧业低产;在近代发展中人类选择了地域优域的东部,遗弃和冷落了西部。今天西部除了典型城市、富饶绿洲、科学基地和交通重心而外,大幅面贫穷落后、人烟衡少,是一个荒芜的世界。可能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掠取和破坏环境的惩罚。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意义,在于向地球呼唤,召回昔日的辉煌,创造美好的未来。
西部在水文、地质、地貌上是中国的上游部分。河源携带泥沙奔腾东下,西部风沙大作向中东部侵蚀,西部人才曾一度“孔雀东南飞”。西部战略的态势与整个中国的发展休戚相关。西部开发的特点,必以生态建设为中心,防止荒漠化是这一战略的保障。中国可能发生荒漠化、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