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洋化学课程建发与改革初探

2021-05-24 来源:欧得旅游网
海洋化学课程建发与改革初探

摘要: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思维和理论手段,尝试解决发生在海洋环境中的化学问题能力。该文阐述了我校《海洋化学》课程的建设过程与改革建议。

关键词:海洋化学 课程 建设 改革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海洋化学属于专业基础课,每学年承担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根据专业特点对本课程的要求,开课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40时学时,实验课24学时,实验室总面积160m2。

1 课程简介

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海水及海洋环境中的化学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化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向,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定律及其分析手段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思维和理论手段尝试解决发生在海洋环境中的实际科学问题的能力。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具有自己明确的研究目标,同时在海洋物理、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各个海洋学科间也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密切配合的课程[1]。

为了提高《海洋化学》教学质量,该课程组在具体调查相关海洋院校海洋化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研究了现代发展与《海洋化学》提出的新任务,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特色以及海洋科学专业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在教学中逐步完善和提高,在课程上,必备了教学课程的硬件与软件,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 课程建设 2.1 教学大纲的编写

《海洋化学》教学大纲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应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专业特点和具体实情。大纲的基本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基本规律,符合现实,难度适中,切实可行。从学生的实际看,我们面对的是大学二年级海洋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对于海洋科学和化学理论及实验知识了解有限,仅仅局限于大学一年级对《海洋科学导论》的学习,还没有学习任何大学化学的知识。而本课程有自己的特点,又具有实践性,因此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讲解。

学生在学习完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海洋科学导论等课程之后开设本课程。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贯彻以理论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海洋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化学中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海水的化学组成、海水中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主要生源要素的生

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有机地球化学、海水中的溶解气体、海水中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海水中的悬浮颗粒、海洋中的同位素地球化和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同时通过实验课,具体包括以下实验:海水密度、pH与Eh的测定,海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海水中总铬的测定,海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和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测定,学习分析处理海洋化学问题的原理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严肃、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达到能查阅一般海洋化学书刊和文献,根据需要会选择分析方法和正确表达分析结果,初步具备解决海洋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解决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2 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实施,良好的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必要条件。这主要体现在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之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完整全面和精心安排的《海洋化学》和《海洋化学实验》来完成。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在内容的讲授上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条理清楚,做到深入浅出,注意因材施教,培养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板书、课件、上课提问、预留查阅文献作业等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效率以及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感,使教师、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讲授、学生的

理解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真正做到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

实验课从课时上加以保证,目前实验课24学时,占总学时的37.5%,突出实验的重要性。实验课充分利用学院目前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尽量让学生有机会操作大型先进仪器,这些仪器反映了现代海洋化学分析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对增长学生的见识大有裨益。

2.3 教材建设

我们选用的教材是2009年由厦门大学陈敏编著,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化学海洋学》。这本教材知识全面,结构合理,适合海洋学院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同时参考2004年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正斌等著的《海洋化学》,二者相互补充。海洋化学实验教材一直使用与理论课相结合的、自编的《海洋化学实验》。

我们注意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实验课与理论课等教学环节的衔接,使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使教学改革的效果落到实处而不致流于形式。

2.4 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必要关键步骤,课程组注意资料的搜集与积累。现已经完成教学必须的详实的教学资料,包括理论课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教案及讲义、实验教案及讲义、

指导书及参考书、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学生成绩及试卷分析、听课记录、实验指导教师职责、实验室规则和实验员职责等。

3 课程改革

根据《海洋化学》的发展趋势,现行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实验的比重、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等,应进行必要的改革,从而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考虑到我院生源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体系和内容、实验教学环节上。

3.1 教学体系及内容改革

参照旧教学大纲,结合我院实际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原海洋化学的教学大纲中,理论讲课为48学时,实验为32学时,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其教学计划为理论讲课减至40学时,实验减至24学时,理论课和实验时数分别减少了17%和25%。在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课讲不完、实验做不完,出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与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为解决问题,需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与后续专业课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精心选炼授课内容,将一些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列为自学内容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将一些偏理科的纯理论性的内容列为讲座和班级讨论的方式。

3.2 实验教学改革

海洋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紧

密结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实验现象、收集数据、撰写报告等训练步骤,可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的兴趣[2]。我们在精选内容时,尽量选择那些能体现海洋化学学科的科学方法、基础实验理论和技能的实验,通过有限学时的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室接触较多的反应类型和操作技术,尽量使学生多接触新的仪器、新操作。通过正规接触海洋化学实验,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通过近年来课程建设,《海洋化学》课程在科研、教学质量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但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通过不断努力,促使《海洋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建设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阎菊,王修林,张龙军.建设海洋化学基地专业,促进海洋科学事业发展[J].海岸工程,2003,22(3):81-86.

[2]孙伟,胡孔诚,王宇靖,等.海洋化学综合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8,103(5):73-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