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背景下的财务报表分析策略——基于经济后果学说视角
2020-10-01
来源:欧得旅游网
财奈通 ・综合2010年第4期(下)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背景下的财务报表分析策略 基于经济后果学说视角 兰秀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变革,企业对自身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按照相 关会计准则、会计法规进行变更是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有时会对企业的财务报 表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利益相关者对其财务报表的分析也很容易出现偏差。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后果学说视 角出发,根据相关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实例,提出了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背景下的财务 报表分析的相关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报表分析策略 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一)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界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 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 期间和期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否则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是在下列两种情形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一是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是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估计是指企 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 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 素,许多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准确地计量,只能加以估计,而估计过程涉及以最近可获取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但估计是以现有的 环境状况对未来所作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或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经验,可能需要对 前期的估计进行修订,但会计估计变更的依据应当真实、可靠。一般而言,会计估计变更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由于赖以进行估计的基 础发生了变化;二是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二)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时,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调整方法。在当期 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切实可行时,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即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视同该项交易 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计算累积影响数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追溯到比较财务报表的最早期初留存收益;而在 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可行时,则采用未来适用法,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 或者事项。而按照会计准则,对于会计估计的变更,只能选择未来适用法。通过对准则的分析和研读可以看出,采用未来适用法会对 本期的报表产生影响;而采用追溯调整法会对本期和前期都产生影响。但对基于各种利益视角的报表分析者而言,同一个会计政策 变更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在股价大幅上涨的年末,公司将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可出售金融资产。对于管理层 而言,可以平滑业绩,也不会给下年度的业绩目标造成太大压力;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净利润的减少,使得股价会受到下行压力;对 于债权人而言,虽然利息保障倍数等偿债指标下降,但企业实际的第一还款能力并没有减弱,其利益仍可以得到保障;对于政府而 言,税收不存在损失,因此对其基本没有影响。 二、会计政策选择经济后果学说概述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理论发展概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学说”是在2O世纪60年代出现的,是和“技术说”相对立的一 种假说。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经济后果学说代表了会计思想的真正革命。“经济后果”问题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会 计不是绝对中立的,它可能给不同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一直以来,会计规则制定者都假设会计的效果是中性的,而“经 济后果”问题的提出,使制定者能够正视“经济后果”的存在。Stephen.A.Ze妇f(1978)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认为从20世纪 60年代起,美国的会计职业界就注意到,在规则制定过程中“第三方干预”会使会计准则的制定变得复杂。stephen.A.Zett' ̄经济后果 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显然其是从会计报告的角度来定义经济后果的。William.R .Scott(1997)在其(<FinancialAccounting eory》一书中将经济后果定义为:经济后果是指不论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 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后果就是认为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化是有影响的。Scott把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公司的 价值等同于经济后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准则不是一种技术规范,不同的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作者简介: 兰秀文(1967一),女,辽宁辽阳人,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 51 兰秀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背景下的财务报表分析策略 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国内学者认为,会计的经济后果学说是指各社会经济主体通过利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中间进行财富 的非公平性转移而带来的社会性后果(雷光勇等,2001),具体的表现就是一个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其市场价值产生影响。会计准 则经济后果产生的途径分四个步骤:第一,由权威机构制定、颁布会计准则。第二,企业根据所颁布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政策选择, 设计符合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系统。第三,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生成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报告。第四,会计报告传递给相关 方,如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以及财务会计系统的经济后果是相互联系、依次递进 的。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财务会计系统的实际运行表现出来,最终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投资人和债 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因此从本质上讲,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往往是借助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的,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 为不同利益集团争取有利的“经济后果”和政治利益提供了可能。 (二)会计选择的经济后果实证研究概述会计政策之所以会影响经理人员的决策行为,产生经济后果,主要是公司赢利常被用 作制定企业各种契约的依据。William.R.Scott(1997)在(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书中用博弈模型解释了这一现象。在经理人员 与公司股东的博弈模型中(雇佣合同),经理报酬直接与公司利润挂钩,而会计政策的选择又能影响净利润。在债权人与经理的博弈 模型中(债务契约),通常会加入一些限制性条款,如利息保障倍数、债务权益比等,这样公司的盈利水平就直接关系到是否可能违 约,经理人员关注会计政策选择,会计准则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经济后果也就不足为奇了。西方会计实证研究的结果证明,企业往 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弈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1)若其他条件不变,对管理者实施红利方案的企业, 其管理者更有可能把会计报告利润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如果企业发生亏损,管理者就会试图把未来所有可能的亏损提前至 本期确认,以减轻未来扭亏的压力,尽可能地提高企业未来的获利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未来的报酬。(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 负债权益比率越高,管理者越有可能选择将会计利润从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的会计政策。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报告数据的 限制性契约条款紧密相关,管理者越有可能选择增加本期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以降低违反债务契约的成本并增加从债权人手中转 移财富的可能性。(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规模越大的公司,其管理者就越有可能选择能将本期会计利润递延到未来期间的会计政 策,以降低或递延税负等。(4)为避免政府和市场管制机构的关注,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平滑收益的会计政策,以使各期收 益保持相对均衡。(5)对于自来水公司等公用事业部门来说,收费是受政府管制的,而政府在制订收费标准时常会借助于资产收益 率、投资报酬率等会计数据,这些部门可能会选择有利于提高其收费标准的会计政策。由于存在可以产生不同结果的代用方法,所 以,人们不断尝试不通过实实在在地改善业绩就能获得盈利和增长的办法。对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现状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结 论。如孙锋等(1999)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等手段操纵会计利润的现象:(1)配股现象。上市公司为了达 到最近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的配股资格线,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达到这一目标。(2)微利现象。前一年或两年亏损的上市 公司,为了避免受特别处理或处罚,采取各种手段使本年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哪 tOo。0001%的微利水平,只要不亏损就行。(3)重亏 现象。对于无法做成盈利或是首次加入亏损之列的上市公司,为给下年扭亏奠定基础,有意做成重亏,以免第二年连续亏损而被特别 处理;对于无法摆脱被特别处理的公司,则做大亏损清洗以前年度累积的包袱,为下年扭亏逃脱摘牌厄运做铺垫。以上行为,都是上 市公司为了逃避市场监管实现对有利的经济后果,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博弈斗争的表现。 在企业契约谈判的过程中,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希望会计政策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对会计信息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披露满足其需 要或代表其利益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中的一种技术问题,但本质上是利益集团之间经济和 政治利益的博弈,即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对自己有利经济后果的过程。会计政策选择过程实质上是利益分配过程,在会计政策 选择中,各个利益集团都企图促使或阻碍某项会计政策的通过或实施,利用会计政策的变通机会为自己牟利,力争选择对自己更有 利的会计政策等手段进行博弈斗争。也正是在不断的动态博弈竞争中,会计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会计实务El趋完善。 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背景下的财务报表分析策略 (一)集中注意重点项目和关键数据由于经济环境的Et趋复杂和公司经营业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阅读和分析公司财务报表 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抓住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会计信息。将注意力集中于报表中的小计、合计项目以及影响自身决策的项目。如 对于银行信贷审批人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相关变更对企业第一还款能力的影响。而企业的第一还款能力主要是企业产生现金的 能力,具体到财务报表中,需要首先关注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其次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形成的现金流能否为经营活 动现金流提供支持,最后再关注流动、速动比率以核实企业是否有较好的维护现金流安全的财务结构。 (二)重点分析对关注领域的影响决策者分析财务报表的本质是立足于现在,通过对当期和前期报表的分析来判断企业未来经 营状况。因此,分析者需要关注的是对未来的影响而不是对前期、当期的影响。而在实际中,很多报表分析者将注意力集中于过去和 当期,忽视对未来的考虑, ̄H2004年12月28日四川长虹发布公告称,拟对APEX应收账款最大计提3.1亿美元坏账准备,由于巨额坏账 准备的提取2004年度公司将出现巨额亏损。面X ̄2004年度巨额亏损的财务报表,很多投资者开始抛出长虹股票,长虹股价跌幅高达 50%。但立足于未来的决策分析,应该判读为:在未来,四川长虹由于前期大幅坏账费用的冲销,并且其本身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受到 很大的影响,因此,长虹公司将会在后期有着较好的盈利表现。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长虹在2005年由于费用的大幅减少,直接 导致其盈利大幅回升。因此,我们对报表关注的重点是面向未来,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更需要从未来进行判断。 (三)借助经济后果学说思维只有按照这样思路考虑,才能洞察到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本质,深入理解报表的实质,才能 52 财会通讯・综合2010年第4期(下) 基于变更后的现状做出面向未来的正确决策。本文认为应按照如下思路和策略进行判读:(1)结合企业所处具体环境,判断企业会计 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虽然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按照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来编制,并且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 审计。但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准则给了管理层较大的空间进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得选择,而从经济后果学说的视角来看,会计政 策、会计估计更多是管理层意图的体现。因此,分析者必须首先判断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同时,在判断合理性时, 分析者必须像注册会计师一样持有职业怀疑态度,对公司管理层做出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先提出质疑,然后再找出相关证据 来证明。(2)分析和计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对报表影响的当期数和累积数。在这一阶段分析中,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在分 析和判断变更影响的当期数和累积数时,无论上一阶段对合理性判断结果如何,在这一阶段都应该坚持变更是合理这一假设;二是 需要分别获得公司按原有会计政策和新会计政策编制的报表,为下一阶段运用经济后果思路进行分析提供充分的资料。(3)借用经 济后果学说的思维,考虑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选择与变更的本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让人们意识到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 和变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并不是简单地法律规定以后企业执行,而是各个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结果。从本质上看,会计政 策、会计估计选择过程是利益分配过程,在每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选择中,各个利益集团都企图利用促使或阻碍某项会计政策和估 计的通过或实施,利用变通机会为自己牟利,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会计政策等手段进行博弈。美国废井成本的会计处理就是一个典 型的例子。石油、天然气公司打出废井是其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那为了打这口井而发生的成本该怎样进行会计处理,根据权责发 生制和配比原则,理应计人当期损益,这一方法称为“成功法”;另一方法是“递延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77年制 定的财务会计准则中要求对废井成本进行一次摊销时,引来了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强烈反对,院外游说活动最终迫使财务会计准则 委员会允许从“成功法”与“递延法”中选用。那么会计政策变更会给哪些相关利益群体带来影响呢?一般来说,会计政策变更会引起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的变化,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财务报表项目不同,导致了会计政 策变更对相关利益者的影响不同。通常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利益相关者:管理层(前任、继任)、大股东(实际控制者、非实际控制者)、公 众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中小股民)、债权人(有无抵押、是否为管理方)、政府。 (四)财务报表分析例解基于上述分析,在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时,一定要区分和确定在博弈中的主导者、直接受益 者、潜在受益者、直接受害者、潜在受害者、推动着、默许者。只有对各个利益关系人用经济后果视角分析和归类后,分析者才能透过 报表看变更的实质,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以某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会计政策变更为例进行阐述说明。当该公 司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法转为公允价值法后,分别从五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审视会计政策变更后的财务报表。将投资性 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由于土地和房产的增值,使得变更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远高于其账面价值。在对财 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后,使得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增加。由于不再计提折旧费用,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应缴纳的所得税增 加。对管理层而言,报表变得更加漂亮,对其当期业绩评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是变更的短期受益者,而对于长期能否受益需要视未 来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化情况而定;会计政策变更会导致股价上升,影响股东的直接利益,对大股东而言在股价上涨的情况下,股东很 可能会因此而增加收益,小股东也可能在二级股票市场上抛售股票增加自身的收益;债权人是潜在受害者,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法 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后,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大幅度增加。由此,当公司债务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将会大幅下降,但公 司的现金流没有增加,第一还款能力并未加强。但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下降,使得其债务融资能力增强,公司极有可能 增加新的债务,融资后债权人面临的风险加大;这个例子中对政府的利益基本是没有影响的,因为根据税法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不 管是按照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其计税基础仍然是按照历史成本法计量的账面价值,所以会计政策变更虽然对会计利润 有影响,但是在进行纳税调整后,对应纳税所得额基本没有影响。 综上所述,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会给财务报表分析带来更大的难度。这要求我们思考如何通过对报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经 济活动的实质,特别是如何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况下洞察出企业经济活动变化的本质。在经济后果学说思维的引导下,确 立影响重点、抓住变化实质,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这样才能对变更后的报表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雷光勇、刘金文、柳木华:《经济后果、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会计研究12001年第9期。 [2]杨丽娟:《信息系统变更审计的探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2008年。 [3]吴静:《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评估与应对》,《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2007年。 [4]杨志君、王自和:《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会计处理浅析》,《财会通 ̄E12009年第7期。 [5]孟永峰、张双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财会通 ̄E12009年第3期。 (编辑 梁恒)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