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运动中的制胜规律
2022-09-24
来源:欧得旅游网
学园I XUEYUAN 2014年第2期 网球运动中的制胜规律 刘瀚文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网球运动的技术、战术、体能、智能和心理素质入手,对网球运动的 制胜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网球运动的制胜规律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技术、战术、体能最为重要的观点。 【关键词】网球运动 制胜规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77--02 一引言 因此该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中以技术、战术、体能最为重 制胜规律,从广义上是指运动项目的普及、提高和发展 要。从这几个方面加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对网球运动员的有效 与其影响因素之问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从狭义 训练以及在竞赛中的制胜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 上而言是指竞技体育比赛的取胜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本质 值。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制胜规律, 二网球比赛制胜规律与技术应用 都受到制胜因素的影响,而制胜因素又由主体的、客体的和 网球竞赛过程包含多方面的因素,运动员和教练员在竞 管理等因素构成,就主体的因素中的运动员因素对于比赛的 赛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水平, 取胜,其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关键。运动员必须通过刻苦努 就必须全面、准确、及时地把握和控制这些因素,从而掌握 力训练以获得身体、技术、战术、智能、心理、思想、道德 比赛的主动权,夺取比赛的最后胜利。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 等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从而形成制胜所必需的竞技能力。网 其技术都是以结合的形式出现,主要包括发球技术与抢攻技术 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由技术、战术、体能、心理和智能这 相结合以及接发球技术与抢攻技术相结合表现得尤为突出。 五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其中体能又包括形态、技能及素 1.发球技术与制胜 质三个方面的状况。不同的项目,这五个方面发挥的重要性 网球发球是唯一由自己掌握而不受对方控制的击球方 不同。根据项群理论,网球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法,技术的主动性较强,是网球竞赛中创造得分机会的主要 行的乡试中,中举者不乏临安学子,有时会占全省录取比例 之说名副其实。与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原郡县相比,也不逊 的1/4,或1/3,甚至1/2以上。一榜之内竟占半榜之多,故 色。明代建水共出文进士30名,武进士28名,文举人299 建水又有“临半榜”之美称。如康熙壬午科,全省录取举人 名,武举人35名。建水生员中还选送出贡生372人,人京 42人,其中临安府占22人;雍正癸卯科,全省录取举人66 城国子监学习。清代建水共出文进士33名,武进士18名, 人,其中临安府占34人。己酉科,全省录取举人59人,其 文举人464名,武举人475名。建水生员中还选送出贡生 中临安府占30人。壬子科,全省录取举人65人,其中临安 622人,人京城国子监学习。 府占34人。@ 纵观建水古代教育,建水不愧“滇南邹鲁”、“文献名邦” 建水不仅在省内乡试中举有“临半榜”现象,甚至到京 之称,故1994年2月,建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 城考进士也如此。如康熙癸丑科,全省考中进士3人,其中 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临安府占2人。乙丑科,全省考中进士1人,为临安府所占。 根据建水三塔的命名和建塔的时间、理念,再联系建水 戊辰科,全省考中进士2人,其中临安府1人。庚辰科,全 古代教育的发展。其关系为:崇文塔——重文,崇文兴教, 省考中进士4人,其中临安府占3人。癸巳科,全省考中进 文风蔚起;文笔塔——学文,文化倡明,滇南邹鲁;天柱塔 土2人,其中临安府占1人。乙未科,全省考中进士4人, ——出才,科甲鼎盛,文献名邦。 其中临安府占3人。辛丑科,全省考中进士2人,均为临安 注释 府所占。雍正丁未科,全省考中进士10人,其中临安府占 ①③杨丰、汪海清.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水[M].芒市: 5人。乾隆壬戌科,全省考中进士1O人,其中临安府占6 德宏民族出版社,1994 人。辛未科,全省考中进士9人,其中临安府占5人。甲戌 ②④⑦钟义明、蒋昌霖.金锁玉关——过路阴阳讲义[M]. 科,全省考中进士7人,其中临安府占4人。庚辰科,全省 台北:武陵出版社,2000 考中进士5人,其中临安府占3人。辛巳科,全省考中进士 ⑤圭徂为玉圭和印绶,引申为爵位、官职 5人,其中临安府占3人。己丑科,全省考中进士1人,为 ⑥建庠,建水学校。宫墙,指学宫 临安府所占。 ⑧⑨⑩杨丰、赵晓凌.教育圣地——滇南邹鲁[M].昆明: 明代时,云南省有18个府和2个直隶州,清代为14个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 府和10个厅。可见临安府学子考中的比重之大,“临半榜” [责任编辑:李锦雯] 一177— 学园l XUEYUAN 技术,也是运动员克敌制胜的强有力的武器,它既是每一分 的开始,也是向对方进攻的开始,同时还是双方进行攻防对 2014年第2期 动,根据网球运动的能量消耗特点,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在 体能上应具备能承受中等强度以上刺激和能承受短暂大强 度负荷的能力。为此,在发展运动员体能方面应加强短时间 大强度负荷能力训练,同时还必须加强专项速度、灵敏、力 量以及耐力素质。要使专项能力素质符合每一项技术动作的 需要,还要注意所选用的体能训练内容的动作结构、肌肉工 作方式要尽量与之相似。只有如此才能使专项体能得到应有 的提高而促使技战术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 五网球比赛制胜规律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抗的开始。网球发球技术在竞赛使用上的主动性,使运动员 对发球技术不断创新,以期获得制胜的主动权。发球技术与 战术运用结合得好可以直接得分,或是有效降低对手的回球 质量给自己下一板球创造进攻的机会,可以将对手导入自己 确定的战术套路,还可以通过控制球的落点不给对方上手进 攻的机会。因此,在网球比赛对抗中发球阶段的技术制胜要 点包含:强调一发的准确性和威胁性,一发的成功率和一发 的得分率是制胜的主要指标。 2.接发球技术与制胜 网球比赛既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体能、技术、战术能力, 还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如果运动员 接发球也是一项重要的击球技术,如接发球不好除了会 让对方直接得分外,还会制约自己的技术、战术发挥,也必 定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处于比赛的被动位置。随着网球 竞赛的发展接发球技术的日趋完善,其技术水平也反映了运 动员掌握各项技术的全面程度。接发球技术包括选择站位、 判断来球和合理回接等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接发球 员必须掌握全面的基本技术。接发球时,应根据对方发球的 速度、力量、方位和旋转情况,采用相应的接球战术和有效 的击球技术来回接其发球。因此,比赛对抗中在接发球阶段 的主要技术制胜规律可以根据自己技术打法的特长和战术 的需要,回击对方的发球。 三网球比赛制胜规律与战术应用 从竞赛学的角度看,战术是指为了赢得比赛而实施的策 略。当把技术运用到竞赛中,无论是单一技术还是结合技术, 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符合其制胜规律,技术就必须服从战 术的需要以便完成战胜对手的目标,此时的技术都是获取胜 利的战术手段。随着运动员个人能力的提高,当前的网球技 术已形成了能有效发挥个人战术策略的制胜因素。 在传统的战术理论中,底线对攻打法和发球上网打法是 两种主要的战术风格,同时强调发球上网的主动性是网球的 发展趋势。但近年来,随着运动员在身高、速度、力量、击 球弧度、线路、落点以及旋转等击球要素的多变组合,特别 是随着运动员在身体高度和协调灵敏素质的全面提高,网球 竞赛的战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发球上网战术受到 了极大的限制,这是因为运动员在接发球时也能击出球速极 快的高质量回球,在底线能够打出各种大角度的斜线球和直 线穿越球,极大地限制了发球后上网的可能性。反之,在底 线进攻的威力也逐渐体现出来,而当前这种底线打法完全不 同于传统的底线打法,现在更加注重大力发球和击球路线的变 化造成对方回球失误或创造良好的进攻时机,同时有效地进行 上网截杀。每一个出现的得分机会都不会错过,可以直接在底 线击球得分,同样也能够很好地处理中场球达到随球上网。 四网球比赛制胜规律与体能的关系 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 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在激烈比赛的对抗中战胜对手夺取 胜利极其重要的基本保证。而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 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随着网 球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网球运动是一项中等强度偏上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 一178— 缺乏比赛所需的心理素质和相应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在比 赛中获取应有的胜利。 网球运动是隔网的运动员之间的对抗运动,在激烈的比赛 对抗中,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将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运动员不 仅要具备一般心理负荷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 力,特别是在临近比赛时和比赛终了比分成平局时,运动员的 应激水平和思维方式和内容等如果控制不好,对运动员的比赛 会产生灾难性的破坏作用,反之则能取得意想不到成绩。在比 赛中时常见到一些运动员虽然技术水平不高、实力没有绝对优 势,但由于心理素质稳定,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比赛 中有勇有谋、敢打敢拼,从而最终战胜对手取得比赛胜利。但 也不乏出现技术和力量占优势的运动员,由于心理状态不稳 定,情绪起伏较大,关键时刻发挥失常而导致比赛失败的现象。 六结论与建议 第一,在重点熟练掌握发球、接发球技术的同时,还应 掌握底线正反手、上网快速移动步法、多变的发球落点以及技 术动作的稳定性等技术,才能适应现代网球比赛的复杂局面。 第二,在比赛风格和打法上,传统的底线型打法和上网 战术太过于单一,应多掌握以底线为主结合上网的综合技战 术,注重以速度和大力发球以及回球路线的变化给自己创造 更多进攻机会或给对方造成失误。 第三,良好的体能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 础,也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更是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 第四,网球运动员不仅要有超常的体能和高超的网球运 动技能,而且还要有超常的心理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 的对抗中、在巨大心理负荷的压力下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正常甚至超常地发挥技术、战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统领.运动项目制胜规律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 大学,2011 [2]冉孟刚、顾若兵.业余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决胜阶段关 键制胜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J].辽宁体育科技,2012 (3):68 [3]黄焕宇、吴芳芳.女子网球运动技战术制胜规律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5):106 [4]NickBollettieri、黄子麟.体能——网球制胜的关键[J]. 网球天地,2004(10) 【责任编辑:李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