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田构造的研究、问题与发展
2024-09-02
来源:欧得旅游网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矿田构造的研究、问题与发展吴洽国,吕承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海淀100083)0引言近年来,随着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和矿床学研究的深入,区域成矿规律和矿床模式指导找矿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相应的矿田构造理论和实践却均比较薄弱,亟待加强,深入开展矿田构造领域有关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l矿田构造研究历史翟裕生(1981)对于矿田构造研究进行了归纳,提出该研究领域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个阶段在20世纪的前半段,前苏联学者开展了较为系统矿田构造研究的工作。(2)第二个阶段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起,前苏联在内生金属矿田和矿床构造的研究方面长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3)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为了找寻隐伏矿床,仅只研究构造要素和构造体系已经不够了。找矿结果表明,真正含矿的构造,只占全部构造形迹的很小一部分。矿田构造的概念开始被理解为决定矿床空间分布、矿床形态和影响矿化聚集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因此,一般也称为矿田地质构造。2矿田构造研究内容2.1研究岩石的物理一力学性质岩石力学性质对岩石变形和矿化分布的影响,及含矿围岩的某些性质(如硬度、弹性、塑性、脆性、孔隙度、渗透性等)对矿液运移和矿化分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同一种岩石在不同深度和不同应力条件下,其物理一力学性质的差异变化及对成矿的影响。2.2研究各种控矿构造类型在这方面研究主要是变形构造,如褶皱、断裂、裂隙构造等。对于褶皱构造,详细划分了其成因的和形态的类型,系统研究了其控矿的有利部位,如褶皱转折端、倾伏端、背斜轴部虚脱以及翼部滑动裂开构造等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大量实际资料表明,褶皱构造与各种序次的断裂裂隙相配合,才能控制矿石的堆积条件及矿体形态特点。2.3研究控矿构造体系和构造分带性运用构造体系的概念,研究构造对矿产分布的控制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在矿产预测工作中已经取得一定效果,并正在实践中进一步经受检验和提高。构造分带性表现为不同构造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有规律的分布。这些构造要素包括断裂、裂隙、褶皱、蚀变带、断裂内部结构、岩石物理一力学性质等。研究矿床和矿田构造的分带性对于认识矿化空间分布规律很有意义,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2.4研究控矿构造的发生发展历史一般把矿床构造发展的漫长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作者简介:吴淦国,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E-maihwuggc园cugb.edu.cn.314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5研究矿液运移和沉积成矿界面构造为了剖析矿液运移的原始通路,一般根据构造在矿液流动和堆积中所起的作用,将构造要素划分为导矿构造和储矿构造。2.6研究成矿构造圈闭的地质背景和物理化学条件构造圈闭的空间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而这种形态又直接影响矿体形态和产状。构造圈闭是促成矿石堆积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它影响着成矿基本物理化学参数(P,T,C,Ph,Eh等)的变化,也影响成矿作用过程,影响矿床的成因特征。2.7研究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控矿构造条件研究各种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构造控矿条件和构造类型,是矿田构造研究的经常性工作。矿床的不同类型的划分,既取决于成矿作用方式,也取决于成矿的地质构造条件。2.8研究区域构造、矿田构造和矿床构造的关系研究矿田矿床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研究区域构造体系及控矿田的构造位置:②研究不同构造层中的控矿构造特点:③注意贯通性断裂对于矿田的制约作用,研究多层次控矿规律;④研究区域矿化深度,矿田不同构造赋矿深度的变化和矿床矿脉的垂直分带。2.9研究构造控矿特征指导下的找矿规律在地质力学方法和矿田构造研究基础上,可以归纳一些适用价值的,构造在空间、时间、机制三方砸控矿的某些规律,提高找矿预测的水平(吴淦国,]994)。①结构面和界面找矿;②区域大构造的次级序构造部位找矿;◎研究构造的分带性找矿:④构造成矿深度推断和深部找矿:⑤构造控矿和分级次找矿;@整体性控矿和系统性找矿;⑦构造控矿等距性和分段找矿;⑧构造复合部位找矿;⑨根据成矿省和地球化学背景找矿;⑩引张动力圈闭构造找矿。3矿田构造研究现状与问题矿田构造研究初期,仅从矿体的产出形态和条件、矿石矿物成分及围岩成分研究各种类型的矿床形成条件,不注意运用综合的手段来研究,尤其缺少专门的构造分析,不能全面而准确地查明矿床成因并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3.I构造成矿、构造和建造、构造和地球化学相关性的问题构造作用引起地壳物质变形,产生各种构造形迹,这是构造地质学所研究的内容。物质变形,主要是物理过程,但构造作用不仅能引起物理变化,而且还能引起化学变化,这个范畴的问题不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属于“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内容。因此,有必要研究构造控矿、构造改造成矿和构造成岩成矿机理,探讨构造应力影响压力、温度和元素逸度活度等科学问题,攻克构造力影响地球化学平衡的地质科学难题,发展构造成矿学。构造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化学的研究。3.2构造体系和成矿系列的同步控矿成矿问题研究构造体系和矿床系列的联系,建立有效、适用和科学的成矿时空模型,发展反映我国地质特点的构造一成矿系列理论,形成构造岩相界面的三维找矿理论和勘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3.3区域成矿规律和矿床模式转变为矿田构造找矿的方法问题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的理论成果如何指导矿田的成矿规律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国复合大陆的基本特点(李廷栋等,2004;任纪舜等,1980;张国伟等,1995;),剖析中国大陆构造的复杂背景,探讨构造层圈三明治特征和壳幔叠加复合演化规律,研究区域成矿带中形成矿田的构造315第三届全国矿IH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建造条件和动力学背景,提高已知矿带中评价勘探矿田的科学依据,使区域成矿规律转变为矿田构造找矿的方向和方法(裴荣富等,200l,2006)。4矿田构造与找矿的发展问题4.1构造地质学发展和应用研究强调用遥感,三维计算机技术,深部物探方法,提高构造分析的能力,将显微构造分析用于定性评价形成的温压条件,统计测量构造的方法研究矿田断裂动力变质带的分布和范围,利用岩石、矿石传播弹性波速度的方法来预测控矿构造分布,通过测定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综合物理系数恢复成矿构造应力场和岩浆岩的形成深度。从而推动矿田构造性质和作用的定量评价的任务。4.2矿田构造成矿系列研究构造分析研究要从具体控矿构造分析发展为构造组合和构造系统的研究,为查明矿化富集条件和矿床形成规律服务。因此,一定的地质成矿作用,形成有成因联系的矿种、成矿类型,以及在矿田不同地质构造位置和不同成矿阶段产出的矿床组合,称之为构造矿床系列,或构造成矿系列(陈毓川等,1989,200l:翟裕生,1981,1984)。4.3矿田构造岩相成矿规律研究本研究指出,矿田研究领域,矿田构造岩相系统是指具有一定区域构造成因联系的岩相或岩石共生组合.4.4构造岩相界面和构造物理化学界面成矿研究从某种角度来说,构造岩相界面是基础,构造物理化学界面是条件,构造地球化学界面是成矿的结果。(吕古贤,孔庆存,1993)。通过上述研究的深入展开,理论方法的创新完善,在矿田领域深化构造解析和定量化,建立和发展构造成矿系列、构造岩相系统,开展构造岩相及构造物理化学界面成矿和找矿研究,将会推动我国矿田构造研究的发展,提高成矿理论水平和找矿效果。参考文献:(略)316矿田构造的研究、问题与发展
作者:作者单位:
吴淦国, 吕承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海淀 100083
1. 彭欣.吕古贤.申玉科.郭涛 胶东玲珑金矿田控矿断裂显微构造特征[会议论文]-2010
2. 杨兴科.吕古贤.李万玲.李强.何虎军.晁会霞.张康.李希 秦岭凤太矿田构造-岩相找矿思路和方法[会议论文]-2010
3. 赵莎.张福祥.牛树银 张家口水晶屯金矿控矿构造研究[会议论文]-2010
4. 徐高中.李卫红.李保侠.贾恒.龚斌利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式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会议论文]-2010
5. 郑光高.吕古贤.任宏.王殿良 内蒙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标志[会议论文]-20106. 胡宝群.吕古贤.王方正.孙占学.李满根 热液矿床水相变控矿的理论及找矿意义[会议论文]-20107. 郭涛.刘杜娟.吕古贤 阜山金矿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分析[会议论文]-20108. 李金宝 内生成矿热液中硅酸对元素的搬运作用[会议论文]-2010
9. 张迅与.吕古贤.卢欣祥 河南栾川南泥湖矿田的构造岩相与成矿系列特征初步探讨[会议论文]-201010. 张福祥.王洪军.赵莎.牛树银 山东五莲县七宝山金铜矿构造控矿探讨[会议论文]-20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41393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