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太极拳与中医经络学

2023-01-05 来源:欧得旅游网
太極拳與中醫經絡學、哲學、科學會議暨工作坊 (17/10/2006 – 22/10/2006)

心一堂主辦,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協辦

簡介

太極拳乃中華傳統文化瑰寶,以武學(拳道)體現“天人合一”,不單是形體運動或技擊術,太極拳更內含深厚的文化底蘊,講究 “ 內外(整體)和諧、陰陽相濟(平衡、對立、統一 )”。

心一堂本著 “ 求知求真 ”精神,以整理、出版、講座、工作坊、會議及學習班等活動多角度、深層面推廣太極拳及東方文化精粹。太極拳方面: 近年曾先後邀請有北京太極名家李和生、祝大彤等老師來港主持會議及出版其著作。

今年10月,更將與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舉辦香港首個太極拳與中醫經絡學、哲學、科學會議(暨工作坊),邀請這方面的權威太極名家高壯飛教授(北京)主講,結合中西醫學﹑現代科學﹑哲理及講者多年心得, 與與會者在理論和實踐上相互印證﹑交互討論﹑由多角度多方面的對太極拳的內涵進行探討。 是次數日的活動雖然各有主題, 但是一有機整體, 互相聯系及互補, 有興趣人任也可以選擇主題參加;希望與會者不單單是增長了太極拳以至結合中西醫學﹑現代科學﹑哲理的知識, 更是通過它們去了解自己 – 靜態、動靜(拳架) 、處於矛盾(推手應用) – 的心理與生理(包括經絡穴位), 從而進入健康長壽、身心平衡、開發潛能之道。同時,心一堂并出版高壯飛教授的最新著作: 《太極拳的哲學、科學與中醫學》(附送推手vcd 2張) 。

高壯飛教授: 北京太極拳名家,中醫主治醫師及收藏家,現年74歲。精以醫學生理、運動生理、現代生物力學、中國哲理和經絡學研究太極拳。乃北京武術名家王培生老師入室弟子,並受師爺楊禹廷的教誨點撥多年。曾于發表過多篇太極拳論文,並錄制有 “吳式太極拳八十三式”、“吳式太極拳三十七的技擊作用” 和 “太極推手” 教學VCD。 著作有《千思百問太極拳》、《太極拳的哲學、科學與中醫學》。

高教授,平易近人不保孚,數十年來研究太極拳學之餘,培養門下很多太極拳人材,如著名太極拳師祝大彤先生,早年即隨高師學習太極拳,後經轉介予楊禹廷宗師。

會議(部份)內容擇要 (詳情: http://www.sunyata.cc)

17 /10 / 06 (星期二) 7:15-9:15pm 會議開幕 : 太極拳與中醫經絡學、哲學、科學 – 概論 灣仔温莎公爵大厦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費用:免費 名額: 100人

摘 要

太極拳有人叫它“哲拳”﹐太極拳的名稱“太極”就是一個含有哲理的名稱﹐而中國古代”文化”一詞的本義就是指古代漢民族認知天地陰陽化生萬物的過程﹐進而行成(兩分相合)的情感與觀念﹐並實行“天人合德”(天人合一)的方式與規范。太極拳是以傳統文化化內涵為其拳理法的。太極拳是以哲理作為以自身為載體﹐以“屈伸”運動為外形的形體運動﹐而達到“導引”的結果﹐而健身強體和技擊作用的。而不是僵化的哲學概念。太極拳運動是要講師承的倫理﹐他還有拳架為體推手為用的豐富的實踐﹐它有多個流派的繼承。所以由此可見太極拳是典型的中國文化。則是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中﹐發揮太極拳的功理法﹐所以我們要對太極拳有關的哲理要有比較深入的認知﹐才能用理論聯系實際的去探討太極拳的功理法。

太極拳是武術﹐是以人體為載體的一種文化﹐它必然有其攻防的內容﹐也是健身和養生的功法

人體的經絡的存在可以說是有著軟件的功能﹐人體的運動系統(骨骼 ﹑肌肉﹑關節)神經系統(運動神經)可以說是硬件﹐人的感覺神經起著對外界的感覺﹐運動系統是效應器﹐而經絡﹑穴位則是一種感應。

太極拳是我國武術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它有我國哲理的內涵﹐同時也有中國的人體經絡﹑穴位的支持﹐在人體運動中﹐運動系統是必然的﹐但要作到太極拳的要求“以心行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鬆﹑靜﹑輕﹑靈”﹐以柔化為主的運化﹐只靠單純的肌肉動作﹐只是一種姿式的完成和力的表現﹐當然這是運動的基礎﹐如果要作到柔化輕靈就要有經絡與穴位的運化來完成﹐也就是上述的經絡的平衡﹑完整和內外環境的反應的功能。我們講經絡運動的目地也是如此。因為太極拳是武術就有強身健體技擊功能﹐就是要平衡和反應。我們利用經絡和穴位來完成太極拳的功理法的要求。我個人研究﹐穴位在人體的幾個大部位是起到重心和重力作用﹐同時也有使身體達到多方面平衡的要求。同時還有對人體周圍場勢的控制和反應的作用。人體的幾個大部位(頭﹑肩﹑肘﹑手﹑胯﹑膝﹑足)﹐還有胸﹑背﹑腹﹑腰﹐都找出相應的穴位﹐結合生物力學的觀點﹐形成局部重心作用﹐再由多個局部重心與人體總重心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結合的運動體系﹐再結合人體周圍形成的場勢﹐形成對內外環境的防備反應體系﹐(拳論講﹕蚊蠅不能落﹐一羽不能加的境界)經絡的穴位是我們要運用于太極拳的功理法中的﹐它即結合生物力學的重心﹐重力﹐支撐﹐作用與反作用等的力學關系﹐穴位也有對人體外的外場和體內的內場有聯系協調的作用確為我們可以在太極拳的功理法運用經絡穴位來完成﹐這可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對平衡﹑穩定﹑身法要求﹑太極勁路的運用等等都需要經絡和穴位﹐這要由實踐中去體現之。

太極拳運動不同於其他運動,它是以“導引”結合“屈伸”的一種功法,不單純是左腦的姿式的形體運動,要作到右腦的形象思維的運動,就要有另外一個體系完成,它就是“經絡運動”,是要明確一些運動部位的

主要穴位的“形象思維”產生的“內景”與運動系統的結合,並與生物力學相結合,在太極拳架和推手的訓練中去體悟之,以達到太極拳功、理、法的要求。 18/10 7:00pm-9pm

摘 要

講者簡述《黃帝內經》的版本情況﹐並論述《內經》與老莊哲學思想與太極拳的拳論內涵。以《內經》中的一段經文﹐關于“氣交”與天地氣的運化關系﹐在解剖生理﹑生物力學和太極拳的理論上﹐論述了“心﹑意﹑氣﹑勁”﹐“化﹑拿﹑發﹑打”的關系﹐以經絡運動來完成“導引”以達到人體的三種平衡關系(即穩定平衡﹑不穩定平衡和隨遇平衡)﹐並如何利用經絡運動達到氣運身的過程﹐以“意孚天樞”為主﹐達到“以氣運身”的效果﹐肩井穴與涌泉穴是天氣與地在人體中的通道﹐地氣以照海穴上騰于天樞穴﹐天樞為天地氣之氣交﹐而形成對身體運動的影響﹐而且對呼吸系統的調息作用是有關的(氣沉丹田)﹐能達到“心平氣和”的境界﹐也就是“導引”與“屈伸”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太極拳的獨特運動方式。更能說明了太極拳的“全憑心意用功夫”的運作。講者認為經絡運動是太極拳運動能作到拳經拳論所要求的一種運動思維﹐但它又是依照經絡穴位而形成導引運動﹐所以我們稱之為“經絡運動”﹐妙趣自在其中。

績談“道”的概念﹐以道家為我國哲學的始祖是有其道理的﹐同時“太極拳”由它名稱和鍛煉形式也是符合“道”也就是“陰陽哲理”以人體為載體的表現的人體文化。中醫的基礎理論也是由“道”的直接影響﹐《內經》的思想及所論內容也是以人體為載體的“天人合一”的人體文化﹐其中“經絡學說”更是突出的論點﹐它是在功態情況下的論述的﹐因此“太極拳”與“經絡學說”就有異曲同工之處。道家的“貴柔”與“孚雌”也是在“太極拳”中運用而產生了“導引”﹐其功理就是陰陽哲理。在現代“生物力學”的觀點﹐運用經絡運動可以達到人體的“平衡”和“穩定”﹐其中包括重心﹑重力﹑作用力﹑反作用力﹑穩定角等﹐也正是“導引”的科學內涵﹐再以陰陽哲理的辯證方法﹐能達到由功理﹑功法﹑功態而最後產生功力﹐也就是“太極拳”的健身與技擊作用。“太極拳”之不同于一般“屈伸”運動﹐而是“導引”也在于此。

內經、中醫經絡學與太極拳文化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費用:免費

19 / 10 / 06 (星期四) 會議: 太極拳 - 陰陽平衡的科學研究應用 (運動生理)與開發右腦 九龍加士居道42號 費用:HK$250.00 名額: 50人 7:00pm-9:00pm

摘 要

開發右腦:

太極拳講“全憑心意用功夫”﹐一語就道破了﹐用“心”﹐這個“心”就是右腦﹐也應該是禪家說的“直指人心”的“心”。太極拳要用右腦思維(“形象思維”﹐“空間想像定位”﹐“視知覺”﹐“視動統合能力”﹐“潛意識”)﹐再和左腦合作表現在姿勢動作上。

太極拳是以人體為載體的一個拳種﹐它不同于其他體育頂目﹐就因為它有以思維(信息)為基礎的也就是以神意為本的﹐形體為輔的拳術﹐所以它即是形體的訓練也是思維的訓練﹐這就要研究人的大腦的左右兩半球的功能不同﹐及其相互的關系﹐也就是如何開發右腦的問題。我們將經絡穴位運用到太極拳上﹐是找出與運動有關的穴位來論述﹐主要是形象思維。可以這樣說太極拳是以形象思維為基礎(信息規范運動)﹐以圖形概念再轉化為形體運動(神意氣勁)。研究形體要研究它的結構﹐功能﹐也就是體形和體能的訓練﹐是要對生理﹐力學等去探討﹐人體的運動系統﹐即肌肉﹐關節﹐骨骼﹐神經系統等。而右腦的開發就要借“經絡”﹐“穴位”去研究了。因為經絡不是實質﹐但它是網絡全身﹐內外﹐只能用意念。也就是右腦的功能。

陰陽平衡的科學研究應用 (運動生理):

太極拳 - 陰陽平衡的理念的科學研究應用 (運動生理)

i. 物理性(硬件系統) -第一是人體結構的平衡﹐也就是人體工程力學和人體解剖學的運動系統的協調﹐穩定和平衡. 我們研究人體的結構主要是肌肉﹑骨骼﹑關節﹑韌帶的硬件的生理和運動的規律﹐也就是保護性的運動規律﹐人的直立後產生的正面和負面問題的探討﹐是以太極拳講的“七星”即“頭肩肘手胯膝足”論述每一個部位的運動作用和相互運動的關系﹐“上下相隨﹐左右相連﹐內外相合”的功法﹐研究手與其他部位的關系﹐

ii. 神經系統(軟件系統) -還有一層深化的平衡體系是人體生物化學領域的平衡軟件系統主要是神經系統﹐左腦是運動﹑語言﹑邏輯的中樞﹐右腦是形象思維﹑視知覺﹑視-動統合能力﹑空間想像定位和潛意識的中樞。 其容量要比劃左腦大的多的多。我們可以說現代科學對人體研究的主要論題就是如何開發右腦。而太極拳運動正是開發右腦的最佳方法﹐太極拳運動的拳理法就是開發右腦。這也是太極拳運動養生健身的原因。 iii. 心理學上的平衡 -這個問題的主導思想是人體左右腦的開發﹐主要是右腦的開發利用。 心理因素是人類智慧的主要因素﹐它是在生物化學上對人體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心態平衡”是人的健康的主要因素﹐甚至要超過硬件系統。人類的所有活動都有是以生化作用下運作的﹐如神經介質﹐血液和體液的化學成份的平衡和緩沖體系﹐在人體運動的不同產生的生化物質也不同。心態平衡是人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心態不平衡是代謝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20 / 10 / 06 (星期五) 7:00pm-9:00pm 會議: 太極拳 – 感覺與感應 (感覺 –神經系統; 感應 – 氣場與氣勢的運化) 九龍加士居道42號 費用:HK$250.00 名額: 50人

摘 要

太極拳與感覺和感應有關的是“力量與能量”及“形動與意動”﹐也是有形與無形的關系。感覺是神經系統傳感反應的結果(左腦)是體形運動的基礎﹐也是正常運動﹐它是力的來源。但感應則不同﹐它感知的不是形態和動作﹐而是氣場與氣勢的運化(右腦)﹐而這種感應再與形體動作的結合才有太極拳所要求的意動﹐即鬆空勁﹑化勁﹑柔勁等。 “神意氣勁”是太極拳的運動中一直貫穿的﹐勁不是力﹐但包括力在內﹐它是一種能量的轉移﹐不但在自身運用﹐也在另外的人體上運用﹐可以在接觸時與力並存﹐也可在不接觸的情況下運用﹐感覺系統支配的動作是力﹐而感應出的是脈沖﹐是能量的運化﹐即是脈沖就有頻率的問題﹐也就有振幅的問題﹐要發出能量的轉移﹐要與相應的場有共振也就是諧振(氣宜鼓蕩)﹐才有共鳴產生﹐進而控制對方﹐才能再結合一定的力﹐達于對方的一定的點而產生發打拿化的勁路來﹐所以勁可以認為是力加上能量的轉移﹐也就是共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必需是與對方的頻率相適應才可以﹐這才是真正的聽勁和懂勁。

頻率效應練習(示範)﹐(諧振效應) 我們可以用大中小三組來研究:

大的振幅是重心偏下﹐底樁比較實﹐也就是所謂穩定平衡(不隨意平衡)﹐此時上肢的運化范圍大﹐但腳下活動性小而穩定性強﹐我們用大振幅的意動使能量轉移﹐正好與對方的姿式動作相適應﹐即可以走化拿發打勁﹐在大振幅的頻率要與天地氣相接﹐頂與神要有東西﹐我們可以說它是神氣的運用。這說明對方的底樁愈實﹐而我們是以神打為主。 

在對方的場勢的運化是圓時﹐我們要適應其變化是以氣運身為主﹐也就是振幅為中﹐是丹田的運化﹐是以鼓蕩(氣宜鼓蕩)而要走出球形的運化﹐再加上中等的頻率的能量的轉移﹐必需有拿勁的內含為主。 

當對方是以上如浮雲的輕靈勁時﹐我們用小振幅頻率來適應﹐而要以化勁為主﹐要配以吞的運化﹐腳下要輕靈(穩定性差)﹐重心偏高﹐也就是隨意平衡(不穩定平衡)﹐神要內斂。以上講的關于頻率效應﹐是能量與力量相結合的方法﹐而使自己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 我們要練習上身的不是在身上﹐而是在身外(氣場﹑場勢)。我們的動作一方面是神經系統支配的形動﹐即感覺運動(傳入神經即感覺神經和傳出神經即運動神經)﹐而更重要的是感應的運化﹐才能走出空與柔的勁路來﹐而形動(左腦)要由感應(右腦)來支配﹐只有在發打拿化勁出來以後﹐

感應與穴位與經絡的配合: 是天人合一﹐是無我﹐是一種就好像無線電波一樣的﹐有一定的振幅﹐有脈沖的作用﹐才有能量轉移的功能﹐更要注意振幅的大小與重心高低的關系。它要有旋與轉﹑進與退﹑升與降﹑開與合的問題﹐但它是能量的運化﹐不是外形的運化。這可以認為是“氣運身”的表現。 感應與地的關系。

21 / 10 / 06 (星期六) 2:30-5:30 pm 22 / 10 / 06 (星期日) 10:00am–4:00pm 會議暨工作坊: 1. 太極拳功理 - 太極拳的人體結構 2. 太極拳運動基本功法 - 不傷損的使用和保護性的訓練 - 健康長壽 香港中文大學 費用:HK$1800 名額: 30人 形式: 工作坊 透過互動問答﹑功理探討﹑太極功練習﹑太極推手練習﹑功法講授及個別糾正等, 更進一步了解自身(及太極拳﹑經絡運動),并學得太極拳健康長壽基本功法, 及推手應用勁路的正確認識. 3. 太極推手運動及應用 - 自身高度平衡穩定的訓練 4. 經絡運動與太極拳功法和勁路

摘 要

太極拳的拳經拳論是太極拳的理論﹐但要有功法﹐因為太極拳是武術﹐是身體力行﹐而不是紙上談兵的學問﹐但沒有功法也是不能上身的﹐功法本身又有功法的理論及方法﹐要分別去研究﹐拳的外形姿式及其技擊作用﹐如何與理論結合﹐也就是內三合與外三合的關系。形成一個體系﹐一定的程序﹐而要求上身﹐為練習架子和推手練習作基礎﹐同時也要表現出太極拳獨特的風格和技擊技巧。

1.太極拳功理 - 太極拳的人體結構

太極拳的人體結構﹕人自己以自己做為載體去練習太極拳和太極文化﹐所以必須對自己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知﹐硬件(運動系統)和軟件系統﹐神神經系統和經絡系統﹐人體工程力學等。但都有要以太極拳的功理法為基准。

2. 太極拳運動的基本功法- 不傷損的使用和保護性的訓練 - 健康長壽

人類不能活到自然界給予的年限﹐一是人體直立後產生的對健康不利的因素﹐我們練習太極拳即可

合理的運用人體的硬件﹐達到不傷損的使用和保護性的訓練。太極拳運動對大腦右腦的開發﹐使人體得到養生的作用﹐也是健康長壽的基礎。

拳架是鍛煉體形和心意的一種功夫。

太極拳應用穴位練習:

介紹練習太極拳架及應用的二十幾個穴位的練功方法中其中幾個。由頭﹑胸﹑腹背﹑上肢﹑下肢﹐其運動時有相應的穴位鍛煉﹐以達到以心行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程序﹔相應的穴位﹐其穴位部位就是十四經上的穴位﹐用意念想穴位地位﹐再有一定穴位有一定的特定感覺﹐當穴位間活動即也就是經絡運動﹐其穴位又產生一定的感應﹐用以配合肌肉骨骼的運動﹐以達到經絡運動的目的。同時不但上下相隨﹐內外相合﹐同時還產生一定的體外氣場﹐形成身體的活動重心關系﹐來協調身體與外界的關系及身體本身內外的協調。 穴位練習﹕部位要准﹐感覺穴位大小形狀和表面深淺。穴位有透穴﹐有開穴即穴位與外界氣場有關。穴位要有一定外界范圍和形狀﹐構成“全憑心意用功夫”的心意概念。同時穴位活動要有一定的姿式支持﹐反

過來因為有穴位的活動而使姿式能達到一動無有不動。

以兩個穴位的相互作用和感覺感應作用﹐來闡述太極拳運動的“心意氣勁”的運化﹐可以稱之為“經

絡運動”。也是人體運動的雙節點運動。

本篇是以兩個有關穴位﹐相互作用而產生不同效應﹐來論述勁路﹐如夾脊與外勞宮(與膻中)﹑肩井與涌泉﹑會陰與百會﹑陰陵與陽陵﹑命門與內勞宮(丹田)﹑左照海與左天樞﹑右陽陵與右申脈等等﹐論述它們之間與其它勁路的相互關系。也就是經絡運動。(時間關係, 會舉一二組個關穴位在會場中練習)

大概談一下練功時穴位的感覺﹑感應﹑相互關系。尤其動作不單只是肌肉關節形成的﹐而是有穴位

經絡參加運化才是以氣運身﹐才能靈活。立身中正安舒也是穴位與經絡的運動結果﹐所以我們說太極拳運動既有形體的表現﹐實質上又是穴位經絡運動的結果。這一點應該充分肯定﹐再配合拳架子來體會它。

3. 太極推手運動及應用 - 自身高度平衡穩定的訓練

太極拳講﹐“拳架為體”﹐“推手”為用。可以說是這二者構成了太極拳。因為太極拳術的屬性是屬于武術范疇的。必然要有技擊的應用﹐而推手則是運用陰陽哲理﹑拳理﹑拳法而達到知己知彼的功夫。

以陰陽哲理和“道”與生物力學結合﹐再以拳理法研究沾黏勁﹑“沾黏連隨”﹑平衡﹑穩定。並以五字訣“薄﹑順﹑短﹑脆﹑遠”作為發打勁力的基礎﹐也就是所謂“小勁”。在全文中有三個意孚﹐即“孚玄冠”﹐“孚丹田”﹐“孚雌”﹐三者也就是“神﹑氣﹑精”與重心﹑重力﹑平衡與穩定的關系。最後說明練習推手的三步功夫即練式﹑練勁﹑最後是“意氣”變手。

沾粘勁及推手練習

沾粘勁是推手勁的基礎。沾粘勁是外勞宮與夾脊穴形成的後背圓活﹐及胸前形成球形的感應﹐再配合手掌內勞宮穴的吞吐﹐引發出對方的反作用力﹐而我們順其力而產生沾粘勁

練習沾粘勁﹐以單手平圓推手和立圓推手為主。“氣沉丹田”是沾粘勁運化的基礎﹐氣沉丹田也是意不是力﹐它不同于單純的腹式呼吸﹐也不只是腹肌的運動﹐“意孚丹田”是意孚兩天樞穴 高階推手(意氣)示範

4. 經絡運動與功法和勁路:

太極拳架與經絡運動練習 -以氣運身 - 氣與氣場

氣(光子路線)。它即不走行于血管之內也不是走行于神經﹐我們認為它是由穴位引發而走行于經絡﹐就是因為經絡走行是上下相通﹑內外相通﹐更有絡脈之連通﹐故其運化則要比神經之支配肌肉活動要綜合貫穿的﹐這一點在練功的過程中及推手的過程中完全能反映出來﹐所以我們運用了穴位的意念是由位置(要包括體位 的物理定位﹑邏輯定位和空間想象定位)﹑感覺(要包括六覺即感官的感覺和直覺﹐要有形象的和抽象的感覺)﹑感應(是一種超實質的﹐是經絡運動﹐穴位與經絡的運化﹐它不但在體內形成一個完整的綱絡系統﹐而且還與外界包括人與人之間﹐人與孙宙也就是天地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其它穴位的透發而引起經絡運動用之使神經支配的運動能做到“一動無有不動”﹐這就是輕靈的表現﹐因為它是利用意氣來運化﹐可以說是無形無象﹐故可謂鬆靜。

太極拳講的勁要包括力學的基礎﹐但重要的還是“以氣運身”才能真正產生太極勁﹐也就是質點運動而帶有能量並由意念和神來支持及支配。勁含有力﹐但單純的力就不是勁。經絡運動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健。要有能量的運化﹑集中﹑穿透﹐要有場勢的運用﹐兩個人的對待要有空間和時間的概念﹐它對二

者都有作用﹐我們是共同運化在一個場勢之中的﹐誰能控制結合場勢誰就佔上風﹐所以體外的運化要作為主導﹐也就是虛無的為主﹐實體的被帶動﹐這符合“以心行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要求﹐也符合“神﹑意﹑氣﹑勁”的程序。我們以“求圓佔中”為“化”。以“曲中求直”為“發”。這就是太極圖﹐外面的圓是無極﹐求其中心﹐以中心帶動體外的場勢變化﹐是虛是化﹐這個場即包括自己也同時包括對方在內﹐是整體概念﹐太極圖中的陰陽魚是虛實要分清﹐但在陰魚和陽魚各有自己的中心即魚眼﹐但它是相反的﹐即陰魚的眼為虛﹐而陽魚的眼為實﹐這也說明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是自己體內的運化﹐形成一種動態的平衡和相對的靜態的穩定﹐這樣才有太極的勁路﹐而不是拙力

太極拳與中醫經絡學、哲學、科學 會議及工作坊

北京太極名家及名中醫師 高壯飛教授 主講 心一堂主辦,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協辦

會議及工作坊日程、收費

17 /10 / 06 (星期二) 會議開幕: 7:15-9:15pm 太極拳與中醫經絡學、哲學、科學 – 概論 灣仔温莎公爵大厦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費用:HK$20.00 名額: 100人 全期活費用:HK$2,200.00 ** 10月8日前報名可享折扣優惠 18/ 10 / 06 (星期三) 會議: 7:00pm-9:00pm 免費入場 名額: 100人 歡迎中醫師及中醫有認識人仕参加 歡迎對太極拳有興趣人仕﹑太極拳教練﹑對中醫學有興趣人仕参加 報名詳情查詢: 852–9251-0101 852 - 2633-8426 內經、中醫經絡學與太極拳文化 19 / 10 / 06 (星期四) 會議: 7:00pm-9:00pm 九龍加士居道費用:HK$250.00 名額: 50人 太極拳 - 陰陽平衡的科學研究應用 (運動生理)與開發右腦 42號 培正教育中心 20 / 10 / 06 (星期五) 7:00pm-9:00pm 21 / 10 / 06 (星期六) 2:30-5:30 pm 22 / 10 / 06 (星期會議: 太極拳 – 感覺與感應 (感覺 –神經系統; 感應 – 氣場與氣勢的運化) 會議暨工作坊: 1. 太極拳功理 - 太極拳的人體結構 2. 太極拳運動基本功法 - 不傷損的使用和保護性的訓練 - 健康長壽 九龍加士居道42號 培正教育中心 費用:HK$250.00 名額: 50人 sunyatabook@gmail.com http://www.sunyata.cc 或: 費用:HK$1800 名額: 30人 形式: 工作坊 透過互動問答﹑功理探討﹑太極功練習﹑太極推手練習﹑功法講授及個別糾正等, 更進一步了解自身(及太極拳﹑經絡運動),并學得太極拳健康長壽基本功法, 及推手應用勁路的正確認識. 香港中文大學 星期三, 星期日下午 2:00pm-6:30pm 到本公司查詢: 地址: 香港上環干諾道西21號海景商業大廈1303室 3. 太極推手運動及應用 - 自身高度平衡穩定的訓練 日) 10:00am–4:00pm 4. 經絡運動與太極拳功法和勁路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地圖: http://mmlab.itsc.cuhk.edu.hk/cmt/CM.aspx?lang=e

培正教育中心 (加士居道) http://www.puichingcentre.edu.hk/contactus/index.htm

活動預告: 內功老六路太極拳研究會議暨工作坊 (2006年11月-12月)

香港楊式老六路太極拳研究會 主辦 心一堂 協辦

2006年11月3日8:00-9:30pm 會議講座 2006年11月4日 7:00–10:00pm (週六) 2006年11月5日 10:00-5:00pm (週日) 工作坊 (互動式與講者接觸及體會) 如何體悟太極拳的拳生與技擊? – 從汪永泉宗師與其所朱春煊老師等 傳太極拳談起. 朱春煊老師等   汪永泉宗師所傳太極拳要旨   飬生練法訣要 (乾三連)   技擊練法訣要 (坤六斷)   不用力與四兩撥千斤   太極勁解及示範(如掤、捋、擠、按; 斷勁、錯 勁、滾勁等…)   揉手(推手)入門及進階   拳經心解、如何悟拳 淺談內功與老六路太極拳 李和生老師         內功入門及進階  無極樁及太極樁功  太極鬆功  內功與老六路太極拳的修練過程及原理  揉手(推手)要義  太極勁法的功與理  養生氣功 李和生老師 免費(需入埸劵) 待定 查詢: 852-92510101 taichichuan_hk@yahoo.com.hk 2006年12月1日 8:00-9:30pm 2006年12月2日-12月9日 會議講座 工作坊 學會老六路班學員優先參加 查詢: 852-92510101 學會老六路班學員優先參加 查詢: 852-92510101 taichichuan_hk@yahoo.com.hk

朱春煊老師:自少得師公汪永泉及父親朱懷元傳授, 對太極拳內功心法見解精闢,修法獨步,善引人落空於無形。將練功融入了日常生活,坐臥行走

皆入動靜之機,從心所欲。要求在練習中不斷參悟; 反對盲目苦練。是次並首次公開汪永泉宗師所傳的訣要及心法,不容錯過。 ( 詳細資料: www.taiqiquan.org.hk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