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晋凤菊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2期
晋凤菊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街道畜牧兽医站,曲靖 655811)
摘要: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类与牲畜都可能患有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极易快速传染给其他牲畜,引发胎膜以及生殖器官发炎,甚至可能导致不育,对于怀孕的牲畜,还可能引发流产。该文主要分析了猪、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传播特点、检疫要点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养殖者的养殖水平,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病;流行;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5.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2.037
0 引言
布鲁氏杆菌病又被称为流产病、波状热,属于一种职业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尤其在猪、牛和羊中容易发生、传播,可传染给人类。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趋势也呈现上升趋势。为减小这种疾病给我国养殖业经济以及社会卫生安全带来的危害,需针对
该病流行原因以及发病、传染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有效预防措施,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
1 疾病流行原因
1.1 牲畜流动性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对肉类的需求逐渐增加,而猪肉、牛肉和羊肉是人们主要食用的肉类,猪牛羊养殖在近年发展较为迅速,这为我国疫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猪、牛、羊养殖成为农村地区人们致富的重要方式,大型养殖户也不断增多,这些养殖户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经常为更新品种前往外地购买牲畜,增加了牲畜的流动性,也给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1]。
1.2 疾病净化与免疫之间的矛盾
当猪、羊、牛患有布鲁氏杆菌病后,防疫部门使用的最主要方法是对其进行屠宰,对布鲁氏杆菌病检测呈阳性的牲畜进行屠宰,在长久的养殖业发展中,经过疫苗免疫预防很难检测出布鲁氏杆菌病阳性畜,而由于不同养殖者的不同养殖态度,同一地区的一些养殖者过分依赖疫苗免疫,认为经过疫苗免疫的牲畜无需再进行日常防疫;而另一部分养殖者放弃了疫苗免疫预防,这也是导致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1.3 对疾病认识不足,预防措施不到位
养殖者的养殖经验和态度对布鲁氏杆菌病感染和流行的影响较大,我国许多家畜都是由农民进行养殖,其养殖经验落后,专业知识不足。许多养殖者不了解布鲁氏杆菌病,对该疾病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症状等都不了解,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布鲁氏杆菌病发生时,养殖者没有正确的认识,使布鲁氏杆菌病进一步传播。同时,在养殖场、屠宰场以及乡村兽医中,携带布鲁氏杆菌病的比例较大,由于人们预防意识薄弱,容易导致布鲁氏杆菌病大规模传染[2]。
2 传播特点与检疫要点
2.1 传播特点
布鲁氏杆菌病原体主要随感染体排泄物和分泌物传播,包括牲畜的粪便、尿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这些病原体会污染牲畜用具、饮用水、饲料和畜舍等,然后经过被感染牲畜的消化道、皮肤、阴道和黏膜进入,导致传染和发病。尤其当布鲁氏杆菌病感染母畜的阴道后,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流产。在人畜传染途径中,布鲁氏杆菌病由人类的黏膜和皮肤进入人体,导致发病[3]。
2.2 检疫要点
布鲁氏杆菌病又被称为流产病,因此以母畜流产为主要发病症状,但总体分析,患有布鲁氏杆菌病的牲畜主要呈隐性经过,大多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也并不是所有患有布鲁氏杆菌病的母畜都会流产,一部分母畜不发生流产。其中,猪、牛、羊分别在妊娠后的2~3个月、3~4个月以及6~8个月发生流产。流产前,母畜表现出阴道、阴唇黏膜肿胀、潮红,流出黄色粘液。发生布鲁氏杆菌病的牲畜还可伴有关节炎和睾丸炎等症状。流产后母畜的胎衣较正常的胎衣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绒毛膜下组织有胶样水肿,有脓性或纤维素絮状渗出物,有时还会出现结节性的均匀硬变和肥厚,伴有出血、充血、糜烂以及坏死。其中胎儿皮下有浆液性出血浸润、脐带肥厚症状。进行临床检查时,可以依照以上症状确诊牲畜是否发生布鲁氏杆菌病[4]。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检疫,防患于未然
做好布鲁氏杆菌病传染前的免疫与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养殖者要有计划地进行健康牲畜的免疫接种工作,经常使用的免疫疫苗有5号苗、内服型2号苗以及19号苗。对于牛类牲畜,当犊牛生长至6月龄后,在注射布鲁氏杆菌19号苗或内服猪型2号苗前做凝集反应试验,试验1个月后检查凝集价,如果有阴性或可疑者,要做好第2次菌苗接种,一直到凝集反应呈阳性为止。其中,牛羊对布鲁氏菌19号苗的免疫量分别为600亿~800亿和300亿~400亿活菌。按每瓶所含活菌数量,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然后结合上述要求为猪、羊、牛注射。猪型2号苗是我国为猪选育的优质布鲁氏杆菌苗,对于牛羊等牲畜也有良好的免疫效果[5]。
3.2 加大宣传力度
养殖者的布鲁氏杆菌防范意识对防止布鲁氏杆菌传染与发病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数量逐渐增多,养殖者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布鲁氏杆菌病知识的宣传力度,采用开展培训班、专家走进农村的方法向养殖者普及预防布鲁氏杆菌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养殖者的预防意识,帮助养殖者建立科学的养殖模式[6]。
3.3 加强卫生管理
消毒工作是养殖者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必须执行的工作。无论牲畜是否受到布鲁氏杆菌感染,养殖者都应保证每天清扫猪、羊、牛的圈舍,及时处理牲畜产生的粪便和尿液,保持圈舍的清
洁、卫生。同时,在养殖区域出口和入口处设置消毒池,饲养者进入或走出圈舍时要做好手部清洁消毒工作,消毒池内放入草垫或麻袋等设施,将其放入20%的新鲜生石灰或者2%~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透,定期添加消毒药,对圈舍内各种设施进行定期的药物喷洒和消毒[7]。
3.4 控制牲畜流动
为避免因引种造成的猪、牛、羊布鲁氏杆菌病传染,要严格控制牲畜的流入和流出,依照牲畜养殖与疾病防治等相关规定的要求,落实各种防控措施。坚持自繁和自养。当必须要引进种畜和补充畜群时,要经过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再进行牲畜流动和运输,并且在引进后,还要与本地牲畜隔离一段时间,确保无疾病症状后进行混合饲养,另外,需在输入地区兽医主管部门进行隔离和复检。在接产、配种和疾病诊疗中,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对相关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防止布鲁氏杆菌病经人类携带感染健康牲畜。
4 结束语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危害力较强的传染病,建立科学的猪、羊、牛布鲁氏杆菌病预防措施极其重要,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结合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原因以及传染特点、检疫要点,得出预防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检疫、做好宣传、减少牲畜流动以及提高牲畜环境卫生等,阻断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播,减少对养殖者养殖效益的损害,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戈,任志宏,那顺.猪、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及预防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7(21):127.
[2] 赵海玲,德力格日玛,春梅,等.疫苗免疫检测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效果分析[J].兽医导刊,2014(S1):157-158.
[3] 杨丽.山东省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4] 黄亚荣.家畜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及预防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2(10):103.
[5] 张俊卿,周海燕.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9):48-49.
[6] 黄淑芹.浅谈动物布鲁氏菌病的净化[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8(4):135.
[7] 巩宁宁.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J].新农业,2018(11):52-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