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研究

2021-08-26 来源:欧得旅游网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研究

作者:刘云溪

来源:《出版广角》2020年第22期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学共同体是当代普遍且重要的存在形式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文章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照文学创作,阐述国际视域下文学共同体构建的迫切性,同时强调中国文学主体性的重要性,并探讨文学共同体的构建思维,以此描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 【关 键 词】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文学;文学研究 【作者单位】刘云溪,华东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16ZDA20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12BWW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22.02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本文拟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照文学创作,阐述国际视域下文学共同体构建的迫切性。笔者认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照文学创作,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其中,强化中国文学主体性尤为关键。“共同体”是一种通向未来的思维方式,这个方式对于我们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文学维度同样适用。 一、共同体理念和世界文学

“共同体”对界定人们的社会身份、社会习俗、社会角色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共同体的构建使人们在文化、社会、政治、法律和道德等层面上产生联系。“共同体”的理念无处不在,如现实共同体与虚拟共同体、全球化与地域化的共同体、知识与传统的共同体、种族与性别的共同体、多元文化与单元文化的共同体等。因此,共同体的内涵与外延取决于具体的语境。

文学中的共同体思想早有萌芽,有影响力的是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相关文学思想。歌德认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明显不再是“独白时代”,而是“对话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各民族的精神成果是公共的财富。坚持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会越来越行不通,因此,多元化的民族文学和地方文学便衍生了世界文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当前新型的国际秩序。世界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互有促进作用。人们之所以能凝聚成文学共同体,是因为人类具有共同的情感追求和命运。这种观念将个人联系起来,构建成集体,形成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因此,“文学是共同体的想象性再现,并描述了真实世界的共同体”[2]。

中西方文学不乏对人类命运的探索。如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描述了古人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达了他们真挚动人的情感;唐诗、宋词、元曲常与人性、人情有所关联;刘慈欣等科幻作家以丰富的想象力书写人类命运。再如,古希腊经典神话《奥德赛》等作品歌颂人类的创造性智慧和本领;中世纪文学讴歌骑士精神和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狄更斯的小说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向往和平、追求进步与财富的重要主题;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揭示了人生悲剧的根源。因此,中西方文学对人类命运的解读,促进了人类对自身共同命运的探索。

作为共同体的国别文学具有平等地位,正如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所阐述,文学是以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发展历程为依据构建的体系,其中蕴含的文论把握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逻辑,与仅仅囿于阶级偏见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将所谓“共同体”视为追求某种特殊利益的组织完全不同。文学不仅仅是一门孤立的学科,也是当代社会学视野下的研究内容。正如莫雷蒂所言,“世界文学的規模远远超过了传统细读方法所能获得的。”他提倡的是一种“远读”的模式,即从出版记录和国家文学史中辨别出文学的模式。 二、文学共同体构建的迫切性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在全球广泛存在,不同人群和异质文化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希冀用国别或地域概念对文学加以约束、限定是不现实的。而文学共同体的构建则有助于消弭各国之间的冲突与分歧。

生产的艺术与意识形态的艺术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批评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3],也进一步反映了探究文学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性。达姆罗什认为,“当一部世界文学作品被有效地呈现出来时,它就进入了源文化和接受文化之间的一个椭圆形空间,由两者共同塑造,但又不被单独限定” [4]。文学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构筑社会空间和虚构空间,因此它的本质是“共享”。一方面,它遵循文化的沉淀,即我们共享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他人的精神需求,并邀请其他人来共享精神世界。文学是多种声音的综合体,每一种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能为所有人共享,以语言和艺术传统的途径从内部理解文学的内涵。

文学研究日益表现出跨学科的特征,如符号学、批判种族理论、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社会理论、政治理论、哲学、文学理论、媒体理论、传播学、政治学等。这些学科交叉联合,共同研究不同社会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基于跨学科的特性,文学理论林林总总,

因此,文学共同体的构建有着迫切的需要。具有不同历史背景的文学理论具有可比性,以及互通有无的文化基础。

构建文学共同体的前提在于东西方国家的平等交流。事实上,个体的权益在脱离整体之后并不能实现,特别是在世界各国彼此命运相依的今天,我们必须回到共同体的“共”之思维,即从人类整体出发去看待自我和世界[5]。对于共同体而言,其作为协调个体和政治体系的媒介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是这样一种超越集体性身份的价值观,是当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崭新理论视角。

三、 文学共同体理念下要强化中国文学的主体性

当前,中国文学视野愈发开阔,强调文学的主体性也就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不仅研究语言文字的艺术表征,也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在属性。有鉴于西方作家对中国的种种表述常基于自身社会话语中所谓的“自传性”,因此文学研究更要全面综合,注重与其他学科如经济、政治、历史、宗教、城市学、国际关系和科学的交叉研究。虽然文化无边界,但各国文化所固有的主观性都是独特的。中国文学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的一种特殊体验,它包括一个人如何看待人类、对象、意识和自然并与之互动,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带来了一种以不同方式形成生命的存在的交替体验。

强化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要将文学融入中国的社会建设中,融入城市发展中,这是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也是地方文化诉求的凝聚,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映照。只有将中国文学融入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之中,才能增强地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先进性。举例而言,兴化“小说之乡”的别称,就是建立在这座苏中小城的小说传统与小说现实基础上的。中国四大名著就有三部与兴化有关,特别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就是兴化人。当地举办了施耐庵文学奖评选、兴化文学发展研讨会等活动,除了讨论作家作品,还探讨城市的文化气质与文化资源,探讨文学会给这个城市带来什么,特别是会给这个城市的人民带来什么,它会以怎样的方式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又会给民众带来多少幸福感与文化获得感。这样的融合,让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文学更加实在、扎实,更能体现中国文学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内在属性的表达。

强化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要秉持“功夫在诗外”的理念,只有从文学外部、文学周边来看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性。从文艺创作主体来说是自觉的文化意识,从大众来说则是百姓日用而不觉,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仍然在今天的文学活动中起作用[6]。要突出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中国文学是物质文化之外的精神和思想的结晶,包含了学术、创作、文史哲等各个领域的成果,因此,需要强化中国文学的阐释力。具体来说,不仅要强调传达思想观念,还要强调传达方式的独特性,讲究辞章的特殊性,或者说是要找到最有特色的传达方式。

四、文学共同体的建构思维

**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还像多元文化主义或者间性文化主义一样纠结于彼此之间的差异,恐怕难以获得共同面对危机的能力。就世界文学的历程和理据来看,鮮明的未来意识是其学科潜力的来源。这一点在吉奥乔·阿甘本的著作《来临中的共同体》中就有明显流露,即“共同体”是一种通向未来的思维方式。

为了推动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文学共同体在研究上应注重世界文学的发展过程,重点探讨具有世界性的人物、事件和作品,从而形成全球意识,这也是文学共同体追求的目标之一。构建共同体需要有共同理想和全球意识。宽容、正义、同情、尊严等文学中的美德和情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为任何个体所独有,而是在集体活动与意识的范围之内,是人文环境所组成的共同体实现了跨文化的对话。为了形成共同体,文学语言不仅是为了自我表达,也是为了接近其他人。文学需要探索艺术、美的本质,创造和欣赏美,这有助于完善文学对艺术、文化和自然的批判性反思,也指出了社会研究的不同性质的方向以及获得不同类型理解的需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协调个体与政治体系的重要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种超越集体性身份的价值观,在当代社会就需要这种崭新的理论来解决比较文学研究在越来越倾向于界定边界、专注于文学的外部研究背景下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多元文化框架下的各种困境,就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种在特殊性基础之上的普遍性。正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求同存异的思想,建立平行结构的伙伴关系,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合作。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继续向纵深发展,但开始出现分化和泛化的趋势。世界文学不仅被用来批判和反对邪恶的帝国主义战争,也被用来歌颂世界大同的人道主义理想。各国作家们的作品跨越了国家、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界线,代表了多元文化的整合趋势,预示了世界文学形成共同体的可能性和前景。文学共同体的理念已是当代普遍且重要的存在,也是世界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参考文献|

[1]乐黛云,陈越光.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本位[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希利斯·米勒. 小说中的共同体 [M]. 周敏,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3]金永兵. 文艺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实践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三维结构[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2):80-89+159.

[4]帕斯卡尔·卡萨诺瓦. 文学世界共和国[M]. 罗国祥,陈新丽,赵妮,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周敏.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比较文化的视角[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68-75.

[6]胡晓明. 六论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兼序颜昆阳教授《学术突围》[J]. 社会科学战线,2020(2):151-1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