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植树的牧羊人
1.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通过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运用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4.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1.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1.通过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运用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热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给人以很大的启发。让我们一起走近本文的主人公。 二、学习指导(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慷慨(kāng kǎi)废墟(xū)干涸(hé) ....坍塌(tān)酬劳(chóu)呼啸(xiào) ....
1 / 5
word
滚烫(tàng)水渠(qú)光秃秃(tū) ...2.理解词义。
(1)干涸:干枯,没有水。 (2)流淌:液体流动。
(3)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4)酬劳:酬谢(出力的人)。 (5)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6)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7)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8)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9)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战争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植树的男人》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三、学习指导(二)
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作者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20段):以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21段):赞美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 / 5
word
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的几次见面?每一次见面高原上都有什么变化? 【点拨】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
第一次:1913年“我”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见到了牧羊人。当时高原上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我”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走了三天,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那片高原的路。高原上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大片橡树长得很茂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第三次: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高原上一切全变了,这里充满了生气,变得富饶又美丽。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牧羊人的崇高品质。
植树的牧羊人 第二部分(第2—20段):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
见面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21段):高度评价牧羊人无私而善良的举动,抒发对他的
敬佩之情。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让·乔诺的脚步,初步了解了牧羊人,接下来让我们更进一步对牧羊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学习指导 (一)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力泽·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点拨】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照应了这句话,牧羊人共种了35年树,从1910年到1945年。
3 / 5
word
2.课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点拨】既写出了作者游历的阿尔卑斯山地生活环境的恶劣,也衬托了牧羊人在这里生活的艰难,以及他顽强的毅力。与下文描写的几十年后这里的美丽富饶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牧羊人力量的伟大。
3.“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这几句话,表达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点拨】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二)理解形象
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点拨】1.他是一个在生活中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的人。如:“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2.他是一个有顽强毅力、坚持默默奉献的人。从“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中可以看出。
一见:选橡子、种橡树无私
三见牧植树不图二见:高原上满是树木
的牧羊人 三见:废墟充满生机与活力回报羊人
再赞牧羊人——做到了只有上帝积极才能做到的事乐观
四、拓展延伸
轩辕植树
轩辕黄帝是十分重视植树的先贤。据考证,某某黄陵轩辕庙至今依然生长的十九米高的轩辕古柏即轩辕所栽,它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大禹封山
赞美牧羊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慷慨
4 / 5
word
据《逸周书》记载,大禹不准人们在树木萌生的季节乱砍滥伐,他发布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1.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与朋友一起植树吧。
2.搜集与植树相关的故事或口号标语,与同学们分享。
本文通过三次去高原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来赞美牧羊人心存美好、坚持不懈来改变贫弱的生存环境的品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抒情或议论的部分以及对高原的景物描写,指导学生品析对牧羊人的描写,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