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答: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1
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专题练习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
答: (2)作者为何而“醉”?请做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孔平仲:北宋诗人。曾屡遭贬谪,做过地方官吏。②窦:深潭。③粗了:大致了结。 (1)诗人是如何表现题目中的“禾熟”的?请结合前两句简要赏析。
答: (2)本诗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
5、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夜”意的?
答: (2)“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③
②
①
2
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专题练习
1、(1)初春。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情操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
(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感情)。
2、(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扬后抑(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3)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3、(1)花态度:一般花的鲜艳娇嫩的样子;雪精神:梅傲雪耐寒的神韵。
(2)“醉”指心陶醉于梅;作者赏梅,不知不觉中天色昏暗,足见探梅之时久,爱梅之意深。
4、(1)①首句直接描写果实累累的稻谷黍梁,在西风吹拂下,波浪翻涌,香气袭人的丰收景象;②次句通过流水落于溪潭上的清越声响来衬托打谷场上繁忙的劳作之声,表现出农人丰收的喜悦。
(2)①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自己仕途坎坷,官场生活的劳苦,与老牛承担的耕作任务的繁重极为相似,作者对此极为厌倦。②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老牛耕作终有了了结之时,希望自己也能早日了却繁杂的公务,像老牛那样释却负重,舒闲一下长期疲惫的心灵。 5、(1)“倦”字不但描绘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清处境。“堕”字从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自高而下,而且传出听者心惊情凄的感受。
(2)象征:颔联中的“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拟人:颈联写诗人主观上想排遣
愁绪,但“愁”却像是故意来寻找自己,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的来临了。颈联讲“愁”与“老”拟人化,使直接抒情带有生动的形象性。这首诗书写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困顿失意的被贬官员的形象。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