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中诱导成骨的X线研究

2020-08-31 来源:欧得旅游网
l500 医药2012年5月第34卷第10期Hebei Medica1 Journa1.2012.V01 34 Mav No.10 注意的是,肌酐不仅能够经肾小球滤过、亦可由近端肾小管分 综上所述,Cys—C与Scr、Ccr有高度一致性,但在评价肾功 能方面敏感性更高,其可作为评价肾脏功能损害程度的首选 指标。 参考文献 1 Levey As,Bosch Jp,Lewis JB,et a1.A more accurate method to estimate glomernlr failtration rate from serum creatinine:A new prediction equa— tion.Modiicatf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Study Group.Ann Intern Med, 1999,130:461-470. 泌,特别是当Scr明显升高时,肾小管分泌明显增多,因此,Ccr 常过高地估算GFR。 Cys—C属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胱氨素超家族成员,是 一种非糖基化的碱性蛋白产物,其编码基因为看家基因,由120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30 kDa,人体所有有核细胞均可产 生、且不受性别、年龄、体重、饮食、炎性反应等因素影响 ]。动 物实验证实肾脏对Cys—C的清除与l5 Cr—EDTA的清除很接 2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l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evaluatiO11.elassiicatifon.and stratification.Am J Kidney Dis,2002,39:221-226. 近 。Aksun等” 研究表明Cys—C在体内的唯一代谢途径是通 过肾脏排泄、且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完全降解,不被重吸收到 血液循环中,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Cys—C;血循环中Cys.C的浓 3 Tan GD,Lewis AV,James TJ,et a1.Clinical usefulness of Cystatin C for the 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ifltration rate in type l diabetes:reproducibili・ ty and accuracy compared with standard measures and iohexol clearnce.a Diabetes Care,2002,25:2004-2009. 4 Tenstad O,Roald AB,Grnbb A,et a1.Renal handing of radiolabelled hu— 度主要由肾小球率过滤决定。有研究显示,Cys C是评价肾小 球率过滤的有效指标,其明显优于BUN、Scr及Ccr_6 J。 研究显示血清Cys—C水平随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 高,高于对照组(P<0.05或<0.O1),即使在肾功能不全代偿 期,Cys—C已经明显升高;相比而言,Scr测量值在肾功能不全代 偿期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另外,本研究表明。肾功能损害患者 血清Cys-C、Scr测量值与GFR水平均呈负相关(P<0.01), 且血清Cys—C与GFR的相关性优于Scr。因此,Cys—C在评价肾 mall cystatin C in the rat.Scand J Clin Lab Invest,1996,56:409-414. 5 Aksun SA,Ozmen D,Ozmen B,et a1.Beta 2-microglobulin and Cystatin C in type 2 diabetes:assess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Expelin Endo— crinol Diabetes,2004,112:195-200. 6 Randers E,Edandsen EL,Pedersen OL,et a1.Serum eystatin C as an en. dogenous parameter of the renal t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to mod— erately impaired kidney function.Clin Nephrol,2000,54:203-209. 功能早期损害方面明显优于Scr,与Randers等 的肾功能正常 或轻度异常时,Cystatin C评定GFR的效果优于Scr相一致。 (收稿日期:2011—06—21) ●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2.10.030 ・论著・ 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问融合中诱导成骨的 X线研究 苏曼罡 刘志国 夏铁成【摘要】 目的都建学 张建鹏 骨骼成熟的中国白兔 研究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中的诱导成骨作用。方法24只,行双侧腰5—6椎体横突间植骨融合。试验组除植入髂骨外,取2 ml自体骨髓植入融合区。不同时 期处死动物.8、12周的脊柱标本通过摄正位x线片观察融合区骨块生长情况。结果x线片测定融合率 显示:实验组l2只动物中,8只获得牢固融合(66.6%);对照组8只动物中3只获得牢固融合(37.5%)。 结论兔腰椎横突间融合模型中,自体骨髓是一种有效的骨移植添加物,可在应用有限自体髂骨植骨的情 况下.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 【关键词】脊柱融合;骨髓移植;免;骨移植替代物 【中图分类号】 R 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12)l0—1500—02 脊柱融合术是脊柱外科的基本手术之一,后外侧横突问、 小关节突间融合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假关节发生率较高。自 体骨髓内含有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成骨能力。本实验通过研 北大学附属医院实验中心提供,清洁级动物,普通环境,单笼喂 养,饲喂质量合格的全价饲料,雌雄不限,体重3—3.5 kg,随机 分为实验组(n:14)和对照组(n=10)。腹腔内注射硫贲妥 钠(30 mr,/kg),如麻醉效果差,加用0.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 腰5、6棘突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自椎旁肌外侧向前分离肌 肉,显露双侧5、6腰椎横突,去除后方骨皮质,取一侧髂骨约1 g 修剪成约0.3 em 骨块,每侧横突间植入约0.5 g。实验组从另 一究自体骨髓在腰椎横突间融合中诱导成骨的作用,探讨其作为 骨移植添加物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分组与手术健康、骨骼成熟中国白兔24只,由河 侧髂骨一点穿刺抽取2 ml骨髓,抽吸前注射器内取0.1 ml 作者单位: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骨科(苏曼罡、夏铁成、 郝建学、张建鹏);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刘志国) 肝素钠液,2 ml与髂骨块充分混匀放置数分钟,每侧融合区各 植入0.5 g自体髂骨和1 ml自体骨髓的混合物。术后单笼喂 医药2012年5月第34卷第 期Hebei Medical Joumal,2012,Vol 34 May No.10 1501 养,未用外固定。术后4周每组各处死2只动物,8、12周,实验 组和对照组每批分别处死6、4只动物。脊柱标本立即放入 4℃,10%甲醛液固定3—4 d。 塑形改造的表现,表明融合骨块进入塑形改造期,手工检测证 实为牢固融合(图1)。对照组多表现为横突问无骨组织生长 (图2),或融合骨块细小,未充满横突间。融合的标本显示融 合骨块较小,外侧骨皮质较薄,也可见骨块塑形改造的表现。 12周时,实验组动物标本两横突间可见到成熟的融合骨块(图 3),密度较高,边缘皮质骨光滑,表明塑形改造已完成。对照组 不融合标本表现为两横突间无融合骨块生长或较细小的融合 骨块或一侧横突间新骨形成,另侧无新骨(图4),骨块密度较 1.2观察指标再将8、12周的标本拍摄前后位x线片,管球 距标本约100 cm,观察融合区骨块生长情况。每个标本也经过 两位盲审医师按相同标准判断融合率,只有两位医师均认为标 本的x线片牢固融合时,此标本才能被确定为牢固融合。如果 有一位或者两位认为融合不牢固,该标本即被确定不融合。 2结果 高,边缘光滑,表明骨块已成熟。少数融合的标本两横突间也 可见成熟的融合骨块,但体积相对较小。X线片测定融合率显 8周时,实验组动物标本X线片即可见到较大的融合骨块 充满两横突之间(图1),骨块外侧可见皮质骨,内侧可见连续 的骨小梁连接两横突。某些X线片的皮质骨边缘已较光滑,有 示:实验组12只动物中,8只获得牢固融合(66.6%);对照组8 只动物中3只获得牢固融合(37.5%)。 图1 新生骨充满两横突之 图2 两横突之间有不同宽 图3移植物全部补吸收,横 图4一侧横突间新骨形 间,手工检测全部证 度的骨组织连接,手 突间无新生骨,手工检 成,另一侧无新骨, 实为牢固融合 工检测为牢固融合 测为不融合 手工检测为不融合 3讨论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报道了临床应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骨缺损和骨囊肿,涉及到胫骨、股骨、肱 骨、手舟骨等,效果较好 。 本实验证实,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模型中,是一 种有效可靠的骨移植添加物,在应用较少自体髂骨的情况下, 融合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自体髂骨移植,主要表现为融合时间缩 短,骨量明显增加,横突间融合牢固,而且来源充足,获取方便, 可以反复抽取,无传染疾病、免疫排斥反应的风险,明显减少供 脊柱融合术是脊柱外科的基本手术之一,后外侧横突间、 小关节突间融合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此融合区处于张力侧, 同时脊柱运动时,其运动幅度较大。由于以上不利因素,假关 节形成一直是其首要并发症,据报道为20%一50%…。自体髂 骨是较理想的骨移植物,具有成骨所需要的骨诱导和骨传导作 用,但其来源有限,特别对于假关节形成需二次手术、需多节段 融合及小儿脊柱侧弯矫形的患者。而且,取骨区并发症较多, 发生率6%一25%。目前,有多种骨移植材料用于脊柱融合,研 究较多的是具有骨诱导作用的BMP家族同各种支架或载体形 成的复合物,然而其费用昂贵并可能形成异位骨化,而且某些 临床实验性应用显示其效果等同于自体髂骨移植。近些年,随 着同种异体骨制备、贮存、灭菌方法的提高,其抗原性和感染率 逐渐降低,融合效果也日益提高…。但仍然存在交叉感染疾 病、免疫排斥反应的风险。而且,Butterman等 发现,胸腰椎 后路融合应该使用自体髂骨移植 。目前研究较多的骨髓基 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复合载体用于脊柱融合,成骨作用 强,融合率高。但目前仅限于实验研究,而且对技术设备要求 高,细胞培养时间较长,只能手术植入,不能经皮注射。 自体骨髓内的红骨髓含有造血细胞和骨髓基质,骨髓基质 中含多能干细胞,Owen 称之为骨髓基质干细胞,其可以在无 骨区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是有效、安全、经 济的移植添加物。 参考文献 1 Friedlander GE,Clayton RP,Cole DJ,et a1.Osteogenie Protein-1(BMP- 7)in the treatment oftibial nonunions.JBJS,2001,83:15I-158. 2 Butterman GR,Glazer PA,Bradford DS.The use of bone allografts in the spine.Clin Orthop,1996,75:324. 3 Owen ME.Lineage f oosteogenic cel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stromal system.In:Peck WA,eds.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Amsterdam: Elsevier,1984.1-25. 4 Turksen K,Aubin JE.Positive and negative immunoselection for enrich— mentoftow classes of osteoprogenitor cells.J Cell Biol,1991,114:373— 384. 诱导下骨化,称为确定性骨源性前体细胞(determined osteogenic precursor cells,DOPC),也称为骨源性干细胞(osteogenic stem 5王恒冰,王继孟,郭宗远.自体骨髓移植治疗dxJL孤立性骨囊肿的初 步观察.中华d'JU'"l科杂志,2002,23:68. 6徐耀增,王晓东,董天华.自体骨髓经皮注射治疗骨延迟愈合和骨不 连.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 1:584-586. 7 Connolly JF,Guse R,Tiedeman J,et a1.Autologous marrow injection as a substitute for operative grafting of tibal nonunious.Clin Orthop,1991, 266:259-270. cells)。Turksen等 等证明,DOPC体外培养逐步分化成骨源 性干细胞一骨祖细胞一前成骨细胞一成骨细胞一骨细胞。 (收稿日期:2011—1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